正文 第1232章 接手

「好,沒問題。」

李逸帆笑著像徐達伸出了手,徐達臉上笑眯眯,可是心裡卻有點生氣,又帶著一絲解脫的意味。

生氣是這小子真的不給面子,動不動就把夏書記抬出來壓人,解脫的是,自己以後終於不用再往這個俱樂部里扔錢了,以後就讓眼前這個大頭頭疼去吧。

一百萬賣給你看著是個白菜價,可是小子,足球可是一個長期投資的買賣,而且還長期不見回報,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撐得住呢?

徐達看著李逸帆的笑臉,暗自琢磨到。

鐵路俱樂部就這樣易主了,李逸帆接手三天,就開始了對球隊的整頓。

原來那些球員,因為球隊欠薪,而且還有老闆要賣掉球隊的消息一個個都是人心惶惶,有的因為生氣乾脆就不來訓練了。

而有幾個年輕的,則是已經去了南方的一些俱樂部試訓,都打算在俱樂部被拋棄之前,能夠給自己找到另外一條生路。

而李逸帆的到來,一下就緩解了俱樂部的資金壓力,所有在外的球員全都被叫了回來,首先補發了三個月的工資。

然後接下來新老闆給他們布置的任務,就是穩紮穩打,爭取打完這個賽季,升級是不指望了,但是保級是必須的,如果誰要是不好好玩活,那就立馬滾蛋。

大家對新老闆的到來都很高興,而且一些消息靈通的隊員還了解到,這位老闆可是鳳凰酒業的少東家,頓時球員們都來了精氣神。

這老闆可有錢,而且一點都不比之前的徐達差,有了這樣的老闆,有了這樣的投入,球隊明年該有希望了吧。

而李逸帆接手這個球隊後的第一個任務,就算完成了,先穩住球隊的軍心。

他要走的路,和後世的羊城陽大不一樣,陽大那進入足球圈,就是為了討上面領導的喜歡,所以人家一進來,那就是要搞得轟轟烈烈,要賺足眼球。

而自己走的路和他們不一樣,自己不是要走的那麼轟轟烈烈,自己要做的是踏踏實實的為未來的華國足球培養元氣,和保留根基。

其實現在他要是願意,大手筆的砸錢進去,也能和陽大一樣,明年就能沖超,後年就能奪冠。

可是這樣做有意義嗎?

現在的足協領導還是那幾個,一個是喜歡抽雪茄的閻王,這傢伙典型的政治領導,拿著那一套奧運思維來搞足球,為了迎接世界盃居然停止聯賽的升降級,每天只會亂吹牛,還能搞個屁。

他下台之後,就是那個叉腰肌,一個連黑錢都敢收的足協主席,這聯賽還能搞個屁?

之後的幾個足協官員,就是最黑暗的幾個,在他們的領導下,華國聯賽和足球只能是一路向下,只有更差,沒有最差。

所以這時候就算大手筆的砸進去,最後也只能被假球,黑哨給黑掉,所以現在搞投入,完全沒必要。

有這麼一個鐵路俱樂部,在圈子裡面混,就足夠了,這就是一面招牌。

剩下的是如何把青少年培養基礎給搞好。

銀沙灘那邊的地皮很快就搞定了,原本為了招商引資,當地政府已經把哪裡的三通一平都給搞好了。

面積很大,他接手很方便,而夏青禾為了鼓勵他搞足球學校和技術學校,更是直接給了一個白菜價,反正這年頭,國內高招商引資的時候都是這麼乾的。

要麼就把地皮給白菜價,要麼就是在稅收政策上給優惠。

而且因為足球學校的需要很特殊,只需要有一些教室,宿舍,食堂和訓練場地就足夠了,所以搞基礎建設不是很難。

他從歐洲和美洲請來的那些專業教練,在考察了場地之後,都很滿意,已經開始制定學校的建設計畫了。

按照他們的計畫,學校將會有兩塊大型正規足球場地,剩下將會有十塊小型足球場地。

李逸帆很是不解,按照他們得到的土地面積,建設十塊大型場地都夠,為什麼搞這麼多的小場地?

結果人家說了,這可以更好的培養球員們的小技術和空間感,太大的場地,等到以後在用也不遲。

李逸帆就閉嘴不攙和了,畢竟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辦就最好,他這個外行,只要負責掏錢和搞好後勤就足夠了。

夏青禾那邊動作挺快,很快就聯繫好了市裡面的福利院,有適齡兒童,都可以送到這裡來,市裡的福利院,對於這個計畫也很感興趣。

雖然不能完全解決他們的難題,但是最起碼可以幫他們緩解很多壓力,這不是很好?

而對李逸帆的到來感到最高興的,當然就要數那天那個唯一還留在學校繼續堅持的教練老馬了,對於這樣一個肯放下身段,真金白銀的搞青訓的老闆,他是在支持不過了。

雖然老闆不再讓他擔任教練崗位,而是選擇這些歐美過來的教練,來教孩子們踢球,但是他還是很高興。

因為在他看來,他這點水平和人家歐美的教練比起來確實差的太多。

論理論他不如那幫歐洲人,論技術,他不如那些南美人,所以讓他交出教鞭,他是心悅誠服。

但是老闆也並沒有讓他回家領盒飯,而是讓他負責起了招生這一塊,而且還給他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對那些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給與優先照顧。

並且還告訴他,咱們這裡食宿全免,而且將來就算踢不上球,咱們也會給孩子們安排出路,因為在足校的旁邊,咱們還會開辦一家技術學校。

只要孩子們認真學,將來都能進入老闆在省城的汽車工廠。

我靠,這個老闆,真是牛掰啊,以前只知道他是釀酒,開酒店的,原來人家居然都已經開始搞汽車了啊?

有這樣的老闆,他老馬當然最高興,因為他感覺自己終於又看到中國足球的希望了。

老馬歡天喜地的去了,帶著老闆交給他的團隊,招生這件事當然不能讓他一個人干,老闆之所以用他,是因為他在國內的足球圈子裡,在青訓這一塊,有著相當的名氣,還有人脈關係。

而給他配備一個團隊,當然是為了培養這些年輕人,讓他們和老馬多學學如何在足球圈子裡運作挖人,還有要接手他的人脈關係的意思,畢竟老馬的年紀不小了,都六十多了,還能再干幾年?

一般人如果碰上這樣的事,可能心裡還會有點不高興,但是老馬卻非常高興,他很樂意帶這些年輕人,因為他感覺,有了這幫年輕人,他的那些知識,和見解,就能流傳下去。

老馬帶著他的團隊走了,他們首先要在省內轉一圈,儘可能多的挖掘本省的年輕人,之後還會到全國去轉轉,畢竟人才不可能都集中在北省。

老馬其實對粵東和浦海的球員也挺喜歡,一個是有技術,一個是有靈性,這是他們的特點,當年他還踢球的時候,就對這倆地方的球員印象很深刻。

只可惜最近他們都被同質化了,不過說不定也能找到一些合適的苗子呢?

帶回來培養培養,咱們這邊的配套設施這麼好,還有那些老外來指導,說不定能夠練出來呢?

老馬帶著團隊,歡天喜地的去找學員去了。

而老楊這邊,在看了新學校的校址最後,也歡天喜地的去了,不過他這次回去,可不是去招學員,而是去找老師去了。

小李老闆的計畫不小,不光是在濱城要搞足球學校,在省城人家還要開一家呢,而且人家可不光是教足球,他對學校的文化課也很重視。

按照他的說法,必須的保證學生們,出了學校之後,不是那些只懂得足球的機器,其他的知識也要學。

如果將來學習好,要考大學,他也一樣要支持。

所以這師資力量是不能弱,有這樣開明的老闆,老楊哪有不賣命的道理,當場就立下軍令狀,他這次回京城,肯定會給他帶回來相當有數量,有質量的一批老師回來。

這倆老頭幹勁這麼足,也讓李逸帆感到很是高興,這兩個可是能幫他省去很多的力氣。

剩下的事情,就是邊上了那個技術學校該怎麼搞了?

是學習大藍翔,還是學習新西方,小李老闆還沒有概念,他一方面打算走自己的路,可是現在自己還缺乏經驗,畢竟現在他的汽車工廠那邊還沒有徹底的完成,就連那邊還缺乏有技術有經驗的工人呢。

他原來的想法是汽車工廠那邊,肯定有快退休的工人,到時候返聘一些來學校里給學生們教技術,讓這些孩子們就算造不好車,但是最起碼也能懂得修車。

可是現在看來,自己想的太樂觀了,畢竟那些老師傅,尤其是手底下有點絕活的老師傅,還是廠里的寶貝,在工廠他們還要帶徒弟呢,哪能這麼快就給搞到技術學校來?

所以這個計畫,看來只能暫時擱淺了,不過他也不著急,畢竟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這樣的事情,總得需要一個過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