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3章 難道是騙子?

顧萍的話,讓李逸帆的疑心有些稍減,但是不管如何這心裡總是有著那麼一抹揮之不去的陰影。

上輩子他沒少去過美國執行任務,關於美國也是有著相當的了解的。

從上世紀之初,因為歐洲的紅盾家族在美國市場的萎縮,美國迅速的崛起了一大批的家族式財團,靠著美國大發展的機會,這些財團迅速的發展了起來。

這其中就包括兩架其中的翹楚,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

再到後來因為一戰的緣故,紅盾家族在歐洲的生意受到重創,導致他們不得不緊縮銀根,從北美地區進一步的退縮,從而導致了對摩根和洛克菲勒這樣的美國本土財團控制力度的進一步萎縮,也給了這些美國財團迅速擴張的機會。

而美國在上世紀一戰結束後,靠著大發戰爭財,迅速的崛起了最為著名的八大財團。

而在二戰之後,隨著紅盾家族影響力的進一步減弱,這八大財團就成了世界級翹楚的財團。

不過在二戰之後,這八大財團也學的更加的精明了,他們開始退隱到幕後,不再直接參与美國政界的經營,只是時不時的選出一些他們的代理人在台上,而他們也徹底的躲到了幕後來遙控美國政府。

再往後則是美國經濟在二戰之後迎來的一個黃金期,而也就是在這個期間,美國的西海岸經濟隨之崛起,從而誕生了一系列的新型的西海岸的財團。

其中最有型的就是以義大利人為代表的美國銀行為核心的西海岸的新型財團,和德克薩斯財團等一系列的財團。

而在這些大財團的周邊,還有一些其他小型的財團,其中華人的財團就在其列,尤其是二戰之後,美國解除了設立幾十年的排華法案,更是讓美國西海岸的財團迎來了一個黃金髮展時期。

再到後來七八十年代的華人移民潮,更是讓這些華人財團,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這些財團,往往以銀行為核心,然後進軍到西海岸的各行各業到了領域,其中他們最注重的就是房地產,和零售百貨業的經營。

而但凡是在美國生活過的華人,幾乎很少沒有和這些華人財團打過交道的經歷。

而顧萍在美國生活了十年,可是卻沒怎麼聽說過這個西太平洋投資集團,不但沒有和他們打過交道,甚至很少有過接觸,這就不能不讓人感到奇怪了。

難道這個西太平洋財團,在美國地區真的如此低調?

可是這可不是現代商業的經營之道啊,國人所謂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那一套理論,在這個年代早就不流行了。

在現如今這個年頭,你如果想要把你的生意做大做強,那麼你就必須要做到足夠的宣傳,讓人們都知道你的生意,都想要參與到你的生意當中來,這才是王道。

可是這個西太平洋集團,如果真的做的那麼大,那麼他們哪裡會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到現在了還在玩隱世而居那一套,這不太科學啊?

現在他們在北省這邊搞得這麼風光,搞得聲勢這麼大,恨不得是一副人盡皆知的模樣,可是為什麼他們在美國不按照這個套路來?

一想到這些,李逸帆就越發的覺得這個西太平洋投資集團的來歷有可疑。

這年頭的騙子不少,而且騙子的膽子還都非常大,早些年的時候,在粵廣一代沿海發達城市,就有過很多那樣的專業騙子團伙,瞅准了國內的一些地方省市,在改革開放之初,缺乏經驗,但是卻又對海外資金無比饑渴的形勢,大規模的在國內沿海一帶進行流竄作案。

他們往往是打著一些香江,或者寶島公司的旗號,然後借著來國內考察投資的名義,在國內沿海的各大城市之間周旋。

而他們頭頂外資的光環,再加上國內一些城市的主政官員,因為對外資的渴求,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是往往予取予求。

而他們也靠著這些盲目的官員的配合,誇大一些項目,給這些城市畫上一個大餅,然後在靠著這張大餅,和地方政府的掩護,去銀行搞貸款,或者是很本地的商家富豪們談合作。

然後在以各種名義,來騙取這些地方政府的資金,或者是當地商戶的保證金。

案發涉及金額,少的能有幾百萬,而高的甚至能夠達到數千萬甚至是上億,而且他們的手段很簡單,但是在那些地方城市,卻往往是屢試不爽。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裡,這樣的案件,每年都要爆發十多起,甚至在高峰的時候,會高達幾十起。

而他們在搞這樣的詐騙的時候,首先會做的就是,把那些城市的當政者們給忽悠的暈頭轉向,並且用銀彈攻勢給打到。

最早的時候是送錢,然後是送金錶,送各種禮物,或者是接待那些城市的當政者們,到國外去瀟洒,考察一圈……

等等手段是不一而足,主要是把這些當政者們給徹底的刷暈了,然後在接下來的合作當中,這些當政者就會不知不覺的成為配合他們的幫凶的角色。

而一般在案發之後,這些當政者,又會因為自己的官帽子,而拚命的捂蓋子,幫這幫所謂的投資商們是遮遮掩掩,掩飾他們的罪行。

而這樣的案子,一般到了最後,也往往會議不了了之而告終,反正一年下來,最後破獲的根本沒幾起。

而最後倒霉的卻往往是那些城市的銀行,要麼就是那些本地的商戶,損失慘重,最後還不能討回公道。

商戶們只能是自認倒霉,而銀行當然是不能白吃了這樣的虧,往往最後會把他們的損失,以各種各樣的名義,轉嫁到當地老百姓的頭上,反正最後倒霉的還是老百姓。

而等到九十年代的後期,這樣的詐騙案子,在南方已經引起了很多當政者的注意,所以這樣的手段,在南方一帶是越發的減少,也不太靈了。

可是這幫詐騙犯卻搖身一變,開始轉戰北方,畢竟一來北方當政者的觀念,本身就比南方要落後,而且更容易被他們拉下馬。

而另外一方面在南方這樣的案子爆發之後,一般當政者們都會拚命的捂蓋子,不讓這件事傳出去,所以這樣的案件,北方一些城市的當政者們往往會因為信息的不透明,所以根本沒有應對這幫騙子的經驗。

所以在後來更是會被那幫騙子頻頻得手,而這幫傢伙的膽子,則是越做越大,手段也越來越高明。

每到一地都是以高投資為噱頭,吸引當地官員的注意,然後在以強大的銀彈攻勢,將一些主要官員拉下馬,在之後就是以各種手段,在這個城市詐騙,最後捐款逃跑,再之後就是不了了之收場。

想想幾年前,在濱城,楊玉河剛剛上台的時候,就差點遭遇了這一幕,不過那還是濱城的本土幫,故意給他挖的坑。

當時要不是因為李逸帆的機警,特意竊聽了那幫詐騙犯的電話的話,恐怕心急改變濱城官場態勢的楊玉河,也會在那次栽個大跟頭。

不過根據李逸帆的經驗,這幫騙子,一般都會選擇一些經濟不算髮達,消息非常閉塞的三線或者是四線城市來搞詐騙。

一般二線城市,他們都很少涉及,畢竟城市越大,對於信息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所以他們害怕自己的身份或者手段暴露,一般很少選擇在二線城市活動。

至於一線城市,那就更是不必說了,輕易他們都不敢在一線城市露臉。

可是這次這幫所謂的西太平洋集團可是來勢洶洶,而且還來頭不小的樣子,不光是大搖大擺的從美國開了兩架專機過來,而且還得到了靳副省長的重視和親自接待。

甚至這靳副省長還親自召開了省內的經濟會議,讓省內的商業人士,和個城市的主管,對他們的商業行動進行配合。

搞得聲勢這麼大,牽扯進來的官員級別這麼高,難道這幫美國人真的是騙子?

如果要是真是騙子的話,那這幫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吧?不過這騙子能夠開的專機嗎?這樣的派頭會是騙子?

一時間就連李逸帆也感覺難以判斷,一方面他覺得這幫西太平洋集團的傢伙有些可疑,可是另外一方面,對方那一擲千金,對金錢視如糞土的態度,又讓他覺得有些猶豫。

所以一時間,他也感覺到為難了起來。

就在李逸帆這邊廂和顧萍說說笑笑,談論一些話題的時候,另外一邊,在舞池裡一直在和陳傑希跳舞的唐甜,可是一直悄悄的在關注著他們這邊的景象。

說實話今天在突然見到李逸帆的時候,她也是一愣,沒想到會在這裡碰到他。

而這段時間,她心裡對李逸帆的情緒,一直也是很矛盾的,對於李逸帆和別的女人鬼混的事情,她一直是有些矛盾,不想信,也不願意相信,可是又不能不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