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8章 給楊玉河提意見

楊玉河這麼心急,還真是出乎了李逸帆的預料,他根本就不知道楊玉河其實心裡一直很在乎,他自己在濱城工業發展上的表現。

所以就很難理解,為什麼一貫雍容的楊玉河,為什麼會在這麼一個工業的問題上這麼失態了。

不過看到楊玉河這麼焦急的模樣,這總歸是一件好事,有了他的支持,到時候自己家拿下濱城特殊金屬冶煉公司的過程,也會方便好多。

而楊玉河看到李逸帆這樣篤定的態度,也就放下了心,他也知道自己剛剛有些失態了,這樣的從國外搞資料,畢竟不是什麼太光彩的事,李逸帆沒有和自己說他是通過哪國人搞得,這也說得過去,畢竟這樣的事情,自己知道的太多也不好。

「呵呵,看來還是我心急了,不過你們是不知道我聽說這件事後的激動啊!逸帆,你可能不知道,原來的時候,你楊叔叔就是搞土木工程出身的,雖然現在我不參與實際的工作好多年了,可是我對建築專業還是有感情的,對於咱們建築行業的內幕,我也了解不少。我也知道咱們國家的摩天大樓用的工字鋼和角鋼,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如果你要是真的能搞到資料,咱們自己做到國產的話,那你這可就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彌補了國內的一大工業空白了,所以你也得原諒楊叔叔剛剛為什麼會那麼激動。」

楊玉河沒把李家人當外人,這才給他們解釋道,而李逸帆聽了這話之後,也就釋然了,難怪呢。感情楊叔叔也是早些年的技術黨啊!

「呵呵,哪能呢,其實我聽我那朋友說起這件事之後,也很是吃驚呢,他手裡正好有這樣的資源,而我琢磨著,咱們國內正好又緊缺這樣的材料,這才琢磨著通過他弄來一些。這些技術,雖然歐美日本他們不像是對那些軍用技術那樣封鎖的那麼嚴密,可是畢竟也是很多企業敝帚自珍的好東西,所以我琢磨著,如果咱們能搞到手的話,對咱們也是有莫大的好處的,這才下了狠手。」

「呵呵,沒少花錢吧!」

楊玉河問了一嘴,這樣的好東西,在他看來,就算花再多的錢也不為過。

「嗯。」

李逸帆點了點頭,至於這些技術的具體來歷,他從來沒和任何人講過,甚至就是他老爸他也沒說。

「對了,楊叔叔,聽說你打算支持咱們市裡,建設一條輕軌線路,連同保稅區,還有開發區,以及銀沙灘風景旅遊區?」

李逸帆打算轉移話題,畢竟今天邀請楊玉河過來,可不光是為了這個鐵廠的事情,還有另外一件事,他也打算給楊玉河提個醒。

「嗯,沒錯,你也聽說了?怎麼樣,有什麼想法沒有,我知道你小子,可是挺有想法的一個人的。」

楊玉河笑眯眯的問李逸帆到,李逸帆這小子別看年紀不大,但是膽子不小,而且鬼主意不小,最關鍵的是眼光特別准,這輕軌建設上,說不定他就有什麼其他的具體主意呢。

「呵呵,我能有什麼想法啊,這個提議真的是好極了,這樣一來可是大大的方便了咱們濱城老百姓的日常出行,我相信,咱們濱城的老百姓肯定會記住你的功績的楊叔叔,這個工程可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工程的。」

李逸帆順手就給楊玉河拍了一記馬屁,這一記馬屁拍的楊玉河是非常的舒服。

事實上這條輕軌線路,也確實是對濱城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因為在沒有這條線路之前,濱城的百姓去往銀州技術開發區,或者是銀沙灘旅遊的時候,可是非常的不方便,而且這個年頭,私家車也還不像是後世那麼盛行,能夠自己家買得起車的人家還真是不多。

當初銀州開發區成立之後,在濱城市區的不少工業企業,就都搬遷到了那邊,這就導致每天上下班的人們不得不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可是這公共交通出行哪有那麼方便,那麼長的路程,人又多,所以那條公交線路,可以說是被人詬病最多的一條線路。

但是如果這條輕軌線建成之後,那就會大大的緩解市區通往銀州開發區的交通狀況。

而且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也會大大的促進銀州開發區的經濟發展,現在隨著銀州開發區的發展日益完善,再加上哪裡的地理環境說實話也要比濱城的主城區好得多,所以越來越多的小型開發商,都選擇在銀州開始建設樓盤。

平整的土地,開闊的環境,比市區還要良好的綠化,再加上超低的房價,這些都構成了極其有利的因素,很多購房者,都會銀州開發區的房子很是動心,可是大家卻也有著自己的擔心。

銀州開發區就算開發的再好,比起市區來,還是有些落後,配套資源跟不上,比如小孩上學,和醫療等方面,所以如果把房子買在銀州,這樣一來將來小孩上學,和就醫豈不是非常的不方便?

但是現在有了這條軌道交通,那情況可就是大大的不一樣了,這也會直接的導致兩地之間的人口的流通。

反正這條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對於濱城的發展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而這些好處,對於這條線路的始作俑者楊玉河而言,他哪能不明白,李逸帆也隱隱約約的在席間提起了這些軌道交通所能夠帶來的好處,每每聽到這些,楊玉河都會感覺到非常的得意。

「楊叔叔,既然這條軌道交通線都建了,為什麼咱們就不直接把這條軌道交通修到旅港去?做成一條可以直接貫通,咱們濱城整個市區的軌道交通線路,這樣豈不是更划算?現在旅港,雖然還沒開發起來,但是按照國家現在這樣的發展速度而言,旅港肯定也會大面積的宣布發展建設的,而且旅港的地理環境特殊,那地方沒有火車站,出入出了坐船,就只能坐大巴車到咱們市區里,非常的不方便。而現在按照咱們濱城的發展速度而言,將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口湧入到這座城市,你也知道,咱們濱城的可用好地並不多,北面現在已經被銀州開發區給卡住了口子,所以將來只能是向南發展,而向南最好的地點,無非就是旅港市,咱們現在如果把這條線路給搭建起來的話,那可同樣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啊!」

李逸帆好像是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頓時在楊玉河的心裡掀起了陣陣的滔天巨浪,這小子,真的就是個妖孽啊,這樣的事情,他是怎麼想到的?

要知道修建這條直通旅港的軌道交通線路,他也琢磨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卻一直沒對任何人說過,畢竟修建連同銀州和銀沙灘的這條軌道交通線路,已經讓市裡的財政背負上很大的壓力了,所以這個項目,他就一直沒提出來,可是沒想到就是這樣,這小子卻琢磨出來了意思,而且還把自己的心裡給把握的這麼精準。

這旅港因為是華國北洋艦隊的母港,因為其地理位置敏感,所以在之前一直都沒有劃歸到濱城的轄區之內,一直是一個其他的獨立單位級別的城市,直到最近幾年,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座小城才劃歸到了濱城的管轄範圍之內。

但是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經濟發展的狀況一直不是很好,算是濱城下轄區縣內一個比較落後的經濟體。

甚至可以說這座小城劃歸到地方管理之後,給濱城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和財政支出,所以濱城市政府里有很多人都在頭疼這座小城的發展問題。

現在其他暫且不說,對於濱城的當政者而言,最為頭疼的就是這兩座城市之間的交通問題,旅港當初之所以被劃分為軍港,在海港方面有優勢,在陸地上又是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可是關鍵。

這易守難攻的特點,在戰爭年代是好事,但是在現在這樣的和平年代可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想要經濟發展,就必須要有現代化的物流水平,所以如何加強旅港和濱城的交通問題,就一直是讓濱城的當政者們頭疼的問題。

濱城距離旅港的距離只有三十多公里,可是中間多山,雖然開通了那麼幾條公路,可是卻依舊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對於兩地之間的百姓出行而言,每次只能乘坐定點班車,不但價格不便宜,而且乘坐起來也不舒服,這已經是讓很多老百姓抱怨的事情了。

如果要是效仿之前的連同銀州和銀沙灘那樣建設一條軌道交通線路,確實是最好的辦法,可是這樣做來造價卻非常的高,這不是目前的濱城市的財政可以承受的起的。

楊玉河看著面前笑眯眯的李逸帆,這小子既然敢和自己這樣的提議,而看他現在的表情,就說明他肯定是有著自己的想法,也對這小子一向是以鬼點子多而著稱,那就問問他,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主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