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7章 心急的楊玉河

這一天三個人嘮了很多,很晚,這才散了場。

第二天因為李逸帆的想法,李立強直接給楊玉河打了電話,邀請他來家裡做客,他們兩家什麼關係,楊玉河哪能拒絕李立強的邀請?

且不說這兩年楊玉河在濱城執政,能夠如此順利的掌控全局,靠的就是李家人的支持,就說他那換了厭食症的老爸,能夠活到今天,可以說李立強是居功至偉。

至於更早些年李家對他的恩情,楊玉河就更是只能銘記於心了。

李立強一般不會給他打電話,如果他給自己打電話邀請,那就肯定是有事相求,對於李立強的要求,楊玉河一般都是有求必應,如果能辦到的絕對會幫忙辦到。

如果辦不成,也會和李立強直說,畢竟兩家的關係可進邊的很呢。

楊玉河到了正陽酒店的時候,李立強早就準備好了飯菜,酒席的位置,也不是在下面的餐飲大廳,而是在樓頂的一處豪華套房,這個套房是一直給楊玉河專門準備的,平時根本就不對外開放。

楊玉河進了屋子,看到李逸帆的時候,不由得是一陣大笑。

「哈哈,我說呢,原來是你這小子啊?怎麼樣,去了京城之後,還適應嗎?京師大學,那可是好地方啊?想當年要不是因為運動的話,咱們叔侄兩個說不定還能成為校友呢!」

看到李逸帆,楊玉河顯得很是高興,確實李家的這個小輩實在是太出色了,無論是在任何方面,怎麼看,將來都肯定是個人物,所以楊玉河對李逸帆也是格外的喜歡。

當初李逸帆考上大學的時候,他還特意來出席了他們家的喜宴,還給李逸帆封了一個上萬塊的紅包呢。

而且李逸帆到京城上學的時候,他還給家裡的很多親朋好友都打了電話,要求大家照顧李逸帆,李立強和張淑去送李逸帆到京城上學的時候,可是有大半的時間都花在了應付楊家親戚上了,由此可見人家的熱情。

「謝謝楊叔叔,還好啦,挺適應的,都是北方地區,生活習慣也相差不大,所以沒什麼不適應的。正好趕上一個周末,有些想家,就回來看看。」

李逸帆隨口應付著楊玉河到,因為兩家的關係很親密,楊玉河的家屬又不在濱城常駐,所以這正陽酒店就和他自己家差不多,而他和李家人也是有著非常親密的感情,所以現在他們就更像是一家人。

大家也都沒有太多的客套,很快就各自選好了地方坐下,然後開始邊吃邊聊。

桌面上的好菜不少,但是更為普通的家常菜也有很多,楊玉河很喜歡吃李立強做的家常菜,其實他更喜歡的是,這些家常菜,給他帶來的家的感覺。

「玉河,這次找你過來,其實也不是因為別的事,而是聽說咱們濱城的特殊金屬冶煉公司,打算出售了?」

李立強開門見山的問楊玉河到,楊玉河聽了之後倒是眉毛一挑。

「怎麼?大哥,你們想做工業了?」

其實這幾年以來,楊玉河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在濱城的工業發展方面,他並沒有太多的建樹。

雖然他搞旅遊城市搞得是風生水起,可是現在全國是什麼個景象?到處的地方政府官員,都在大談特談所謂的GDP,而最能代表GDP的又是什麼?

無非就是你所轄區域內的工廠而已,雖然大家也都知道,一窩蜂的搞工業,其實有很多都是浪費的重複建設,可是這樣的工業卻不搞又不行。

因為這工業投資大,可以迅速的拉動GDP產值,而且還能解決大把的勞動力就業問題,所以這才讓這玩意,成了很多地區領導眼中的香餑餑。

可是對於楊玉河來說,早在他來濱城之前,濱城的工業潛能其實已經被齊滿天挖掘的差不多了,而且濱城本地的那幾家大型國企,對他楊玉河好像又不怎麼敬服,最關鍵的是,這幾家企業還都是大型國企,要麼就是央企,他楊玉河就算是有心卻也無力。

至於招商引資方面,濱城雖然地理環境優越,可是和京城或者浦海那樣的地方比起來,可以說完全沒有什麼吸引力,只能引進一些規模不大的日資或者是韓資企業。

雖然他搞得高新產業園區,也引進了不少電子技術相關的外資企業,可是現在也不過是才初具雛形,不成氣候。

所以他在任期間的濱城的工業發展,可以說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

原本的時候李家的經濟實力不夠,想搞工業企業可不是那麼好發展的,所以他也沒指望上李家什麼,但是現在李家人居然問起了濱城特殊金屬冶煉公司,楊玉河一下子就有些動了心了。

「呵呵,還不是逸帆這個小崽子,他去了京城之後,可就是心野了,據他說他認識了一個國外的朋友,能搞到一些特殊金屬的冶煉資料,而這方面又恰好是咱們國內的空白,所以他想拿下這家公司,自己搞這個產業。」

「哦?逸帆,果然是你小子的主意啊?來,給楊叔叔說說,你都搞到了什麼好東西?」

楊玉河表面上是大大咧咧,可是心裡這時候卻是激動的厲害,如果真的如李逸帆所說,他搞到了一些特殊金屬的冶煉資料,如果在能夠彌補一些國內的空白,那他的政績可就大了。

要知道別的規模,創新什麼的暫且不說,只要把一個彌補國內空白這個拿出來,那給他的政績上,就絕對是鍍了一層金的效果啊!

所以這幾年來,在工業發展上都是毫無建樹的楊玉河,這時候心裡如何能不激動?

「嘻嘻,也沒什麼,就是一些建築用的特種型材,主要就是改大樓時候用的那種工字鋼,還有撐房頂用的角鋼等等一些建築型材。」

李逸帆雖然是輕描淡寫,可是這時候楊玉河的心裡卻是洪水滔天。

他當年在下鄉插隊回城之後,就是在家裡人的安排下,上了京華大學,而就讀的專業就是土木工程專業。

在畢業出來之後,他先後在好多家建築企業裡面干過,都是出任的工程師這樣的角色。

所以對於建築這個行業,他或多或少還是知道了解不少的,雖然最近二十多年來,他已經不怎麼參與這樣的工程建築項目了,但是對於大體方向上他還是了解的。

最近十年以來,國內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瘋狂的建設各種各樣的摩天大樓,說好聽點是什麼趕超世界速度,其實心裡明白的都知道,這些無非就是一些面子工程而已。

畢竟你掌管的城市有那麼幾座摩天大樓,別人一到這裡,就會感覺這裡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很好,對於你執政的能力有個好印象。

所以現在這股興建摩天大樓之風是越刮越烈,從京城浦海開始,再到南方的深港羊城,再到後來擴散到全國範圍。

現在如果你到全國比較聞名的一些大中城市一看,如果這座城市沒有幾座摩天大樓,這些城市的領導,那還好意思和你打招呼?

不過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專業工程師的楊玉河可是知道,要建設一座這樣的摩天大樓要消耗多少資源。

那些土地,鋼筋,水泥什麼的就暫且不說了,光是那些工字鋼,還有角鋼就要用掉不少,而這些材料一般都是要從日本進口的。

國內的大型鋼廠,倒是也不是不能生產,只是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和人家日本人的根本沒法比。

這個方面一直是國內工程界人士的一塊心頭病,現在對面這小子居然說,他從國外搞到了一些資料,可以生產這樣的材料,這讓楊玉河如何能不激動?

這裡面的經濟效益暫且不說,光是這玩意所能給自己帶來的名氣,和政績,那就夠自己受用一輩子的了。

「逸帆,你這些資料是從哪裡搞來的?是日本不?如果不是的話,那比日本人的材料怎麼樣?你別怕,說實話,哪怕是不入日本人的,但是比他們的材料差的不多的話也沒事。只要你說的是真的,那那個特殊金屬冶煉公司,楊叔叔絕對會幫你拿下來。」

剛剛還一直故作鎮定的楊玉河,幾句話的功夫,就暴露了他內心的焦急,當然這也和他和李家人的關係親密有關係。

「哎呦!楊叔叔,哪能這麼急啊,我不過是和人家打了聲招呼,他答應幫我去搞,現在還沒結果呢,我哪能知道,他搞來的資料的好壞啊!」

李逸帆感覺有些好笑,不過面子上可不敢表露出來,楊玉河一聽這話,臉上不由得有些失望,不過很快就有調整了情緒。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逸帆,你和楊叔叔說說,你這朋友是哪裡人,他說的話,靠譜不,那些資料能搞到手不?據我說知,這樣的資料可是很難搞的,無論是日本人,還是美國人,對這樣的資料,可都是很看重的呢。」

「呵呵,這一點你放心好了,楊叔叔,他答應我了,就肯定能幫我辦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