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真性情的楊市長

楊玉河是京城人,早些年國內鬧運動的時候,他父親被打成了右派,他本人下鄉插隊,落戶的地方就是濱城下屬郊縣的龍頭村,但是就住在李逸帆爺爺的家裡。

楊玉河在龍頭村的李家一待就是六年,一直生活在李家,當時還沒有去濱城工作的李立強,對這個京城來的年輕人一直是照顧有加。

楊玉河是京城高幹子弟出身,對農活根本是一竅不通,正是在李立強的幫助下,他才在龍頭村站穩了腳跟,並且一待就是六年。

李逸帆的姐姐和哥哥出生的時候,楊玉河都一直待在龍頭村,那時的他和李立強可以說是情同兄弟。

後來就在李逸帆出生之前,他父親平反,他也就跟著回了京城。

因為在那個年頭聯絡通訊並不是很方便,再加上楊玉河在他父輩們的照顧之下,工作升遷很快,工作單位經常變動,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兩家還經常有些聯繫,可是後來隨著楊玉河工作調動頻繁,再加上工作繁忙,兩家的聯繫也就越來越少,等到六年前李立強和張淑出來單獨創業的時候,兩家也就基本失去了聯繫。

楊玉河離開龍頭村李家的時候,李逸帆還沒有出生,所以他也就是從家人平時的談話中,了解過自己家裡曾經有過以為來插隊的高幹子弟,不過他本人並沒有親眼見過這位楊叔叔。

後來再次聽家人提起這位楊叔叔的時候,當時的他剛剛調任成了濱城的市長,不過那時候李立強和張淑,正因為李逸帆高一年度的期末考,還有被二姨家背叛的事,搞得手忙腳亂,也根本就沒心思去聯繫這位市長。

而且兩家的差距這麼明顯,人家已經貴為市長,而自己家確實不折不扣的草根,那時候找上門去,難免會被人說成是攀龍附鳳,李立強和張淑當時也挺要面子的,所以也就沒有主動聯繫人家。

後來當李逸帆的大哥退伍回家之後,在家待業一待就是兩年,後來父親坐不住了,只好出面去聯繫了楊玉河,當時的楊玉河,已經坐穩了濱城市長的位置,對於故友的幫忙請求,楊叔叔二話沒說,就幫大哥安排了工作,大哥後來直接進了工商局,楊叔叔確實幫了不少忙。

不過老爸和老媽倒是放不下面子,感覺兩家差距實在是太大,也不敢經常和人家聯繫,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去人家家裡走動走動,再加上楊叔叔公務繁忙,後來對自己家的幫襯並不大。再後來母親去世之後,楊叔叔得到消息之後也很悲痛,在追悼會的時候,還親自到場,在那之後,他幾次主動的幫襯了試仕途並不如意的大哥,還幫著大姐夫攬了幾個工程,這樣當時李逸帆的家裡的情況才漸漸的好了起來。

從後世楊叔叔的為人處世上可以看出,他儘管是個官場人物,可是卻不是那種面厚心黑的政客,最起碼對待自己一家,還是頗有情義的。

不過可惜,因為機緣的關係,幾次楊玉河去他們家的時候,李逸帆不是在外地求學,就是在京城做北漂,都未曾親自和這位楊叔叔見過面。

母親去世之後,楊叔叔也曾經和父親提起過,相幫自己解決工作的問題,可是那時候自己已經被國家特殊部門特招,那件事最後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對於這位楊叔叔的官場軌跡李逸帆可是很清楚的,其實早在他讓父母購買杜家莊的房子的時候,他就知道哪裡肯定會建成一座大型的濱海廣場,因為這個廣場的建設計畫,就正是這位楊叔叔主推的。

只不過當時這話他不好和父母說出口,楊玉河是今年年初的時候,空降到濱城擔任市長一職的,不過當時父母每天忙於生計,再加上年中自己的學事,二姨一家的背叛等等煩心事,根本就沒心思來關心本地的政治新聞,所以也不知道他回到了濱城。

知道他回濱城的事情,還是後來在某次家宴上聽到大舅他們提起來才知道的。

本來李逸帆就琢磨著,想要等到回了濱城之後,就找個機會讓父母能和這位新來的楊市長取得聯繫,可是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兩家人竟然在這樣的情形下碰面了。

「啊?這樣嗎?那老人家的身體好點了沒有?」

聽楊玉河這麼一說,李立強也有些著急,畢竟楊玉河和他之間可不光是朋友的關係,甚至往深了說,可以說是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的關係。

「哎!還是那樣,手術倒是做的挺成功,但是老人家也不知道怎麼了,突然吃不下飯,什麼東西也吃不下,現在每天只能打營養葯吊著命。」

雖然多年不見,可是楊玉河知道自己這個憨厚兄長的為人,所以對他倒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再者說兩人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的圈子裡,所以他到也不怕李立強出去亂說。

「這樣啊,那等會兒,我和孩子他媽一起過去看看。」

「那行,這樣吧,我和大哥先去看看嫂子,這一走都快有二十年沒見面了,這次可得好好的見一見。」

楊玉河微微一笑對李立強說道,當年他剛到龍頭村的時候,就是一個細皮嫩肉的書生,什麼農田裡的活計,還有海上漁民的活計,他都不懂,當時可是沒少遭人白眼。

公分掙不夠,飯都吃不飽,還頂著個黑五類的苗子的名號,那時候可以說是受盡了欺凌,從來沒受過什麼挫折的他,甚至一度還動過輕生的念頭。

後來要不是李老爺子幾次開導,再加上這位仁厚兄長的照顧,他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當時李立強為了他,甚至還和幾個要批鬥他的紅小兵干過架,腦袋上都縫了好幾針呢,之後還被紅小兵的大部隊拉出去遊街批鬥,這些恩情,他可都記在心間呢。

當年嫂子對他也是照顧有加,跟親兄弟似的,當年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還省出好幾個雞蛋給他吃,明明那時候她的營養都不夠,所以這一家人的恩情,對他而言,可是比山高,比海深啊!

這些年自己一直是按照家裡的意願忙於仕途,仕途越走越順,官也越坐越大,可是他這心裡卻一直不曾寧靜過,唯一能夠讓他晚上安靜下來,感覺到平和的時候,就是回憶起那段在龍頭村的歲月……

李立強也沒推辭楊玉河的要求,前面帶路一路來到了六樓張淑的病房,當張淑看到出現在門口的楊玉河的時候,也是非常的驚喜,她也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裡,遇到這個當年被自己看做是親弟弟一般的楊玉河。

「嫂子……你……你……老了……」

看到母親的時候,楊玉河的聲音甚至有些哽咽,當年鬧運動的時候,他母親被批鬥致死,他來到龍頭村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家庭劇變,在外還飽受別人的白眼,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而張淑的出現,絕對是他生命力的一抹亮色,在他的心裡,其實張淑一直是一個亦姐亦母的角色,正是她的照顧,才讓他挺過了那段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

當年嫂子在坐月子的時候,還不忘把不營養的雞蛋分給他吃的經歷,是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恩情。

這時候看到鬢角都有些飛白,眼角已經布滿了溝壑的張淑,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些年來李家人生活的艱辛,所以這聲音一下子就哽咽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