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2章 黑馬出現!

除了沃爾特·迪斯尼的這部《白雪公主》一炮打響之外,夢工廠電影公司的其他攝製組也傳來的好消息。

茂瑙和弗拉哈迪聯合制導的電影《禁忌》,十一月二十五日殺青,十一月二十八號以G級通過電影法典執行局的審查,十二月一號,也就是我們回來的前一天首映。

弗拉哈迪是連續兩屆哈維獎最佳最佳紀錄片獎的得主,在美國以及世界紀錄片界享有崇高的地位,而茂瑙的電影更是因為其身後藝術性和對世界的深刻思考,在好萊塢乃至全美觀眾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聲譽。所以觀眾對他們倆合導的這部電影,期待甚高。

而這部《禁忌》沒有讓觀眾失望,茂瑙和弗拉哈迪,用他們的卓越的電影才華,向美國觀眾和夢工廠人奉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對毛利族的男女相愛,厄運降臨,族中的巫師宣布女人為『禁忌者』要將她運到遠方處死,男人歷盡千辛萬苦想盡各種辦法營救自己的愛人,但是始終不能如願。他們在痛苦中訣別,女人被巫師們壓上了船,男人則絕望地跳下了水希望自己能永遠和愛人在一起。他奮勇地泅水前行,抓住船的繩索,如同抓住希望,而殘忍的巫師卻割斷繩索,讓男人消失在浩渺的波濤之中……這樣的一個故事,是茂瑙給我們講述的有一個寓言!」

「從他的第一部電影一來,這位來自德國的被稱為好萊塢『最具思考性的導演』,就一直在給我們講述一個個深刻的寓言。不管是《日出》還是《四魔鬼》,他的電影對世界、對命運的思考,永遠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迷人!」

「而除此之外,我們看到的,還有明顯的帶有弗拉哈迪風格的真實、迷人散發著太平洋原始風情的鏡頭!那麼的野性十足,粗糙但是帶有蓬勃的生命力。弗拉哈迪把他那老練的紀錄片風格延伸到了這部電影之中,和茂瑙的獨特思考相互結合,產生了巨大的讓人深深痴迷的觀影效果!《禁忌》,無疑是一部少有的傑作!」——《好萊塢時報》。

「茂瑙和弗拉哈迪的這對結合,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禁忌》這部電影絕對是一部非凡的電影!我們才能從中不僅能看到茂瑙先生的那種對世界的深刻關懷,還能看到弗拉哈迪冷靜的鏡頭之下,對於原始風情的飽滿的描繪。而讓我們更為激動的,是看到了這兩位電影大師在合作的過程中,思想碰撞產生的激情四色的火花!禁忌這部影片,是好萊塢有史以來大量吸取紀錄片經驗的電影,長久以來,我們很多電影人雖然對紀錄片十分的尊重,但是認為劇情片和紀錄片完全是兩碼事,他們沒有繼承、吸取紀錄片人長期摸索得來的寶貴經驗,反而認為這有礙於故事片的發展。但是《禁忌》向這些人證明了紀錄片的偉大之處,證明了我們應該吸取一些紀錄片的風格到故事中,這是對電影風格的一個有益的嘗試和開創。茂瑙先生和弗拉哈迪先生,走出了第一步!」——《郵報》。

「《禁忌》的深刻性、藝術性,自不必說。我們要說的是表演!作為夢工廠電影公司元老級的演員,作為好萊塢久負盛名的兩位影星,茱麗和詹姆斯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比他們以往的任何一部電影都要出彩!經過眾多影片的拍攝洗禮之後,這兩位演員身上早就褪掉了青澀和不足,在《禁忌》中,茱麗和詹姆斯的表演,如同太平原上面的海風,清新、純凈,沒有一絲矯揉造作。《禁忌》的特殊的紀錄片式的拍片風格,讓這兩位演員卸去了一切偽裝,在鏡頭前用心靈去表演,演技之精湛,表演之真誠,絕無僅有!」——《市民報》。

《禁忌》收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這部先前在票房上並不被看好的電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僅僅上映的前兩天不僅收回了成本而且還大賺特賺。

弗拉哈迪和茂瑙之間的合作,受到了好萊塢電影人的注意,原本對紀錄片不太感興趣的導演們,也都在思考著自己能不能從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經驗過來,這部電影由此也刺激了紀錄片的發展。這,也是事先誰都沒有想到的。

《禁忌》首映了,和它一起被排在夢工廠聖誕電影檔期第一梯隊的由都納爾執導的《奪寶奇兵之聖戰騎兵》也已經殺青並且剪輯完畢,計畫絲毫送審,五號首映。

與此同時,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也都紛紛推出了聖誕電影檔期各自的力作。

在這些電影中,有影響力的,主要有以下幾部。

首先是由明星電影公司出品的基頓導演的電影《攝影師》。自從上一部電影《小比爾號汽船》上映獲得好萊塢電影人以及美國觀眾的熱烈歡迎之後,基頓就一發不可收拾,馬不停蹄地拍攝了這部電影。1928年,被一些人稱為「喜劇電影回歸年」,因為在這一年中,卓別林和基頓分別以《馬戲團》和《小比爾號汽船》使得日漸衰落的喜劇重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兩個電影,稱之為喜劇片的傑作,一點都不為過。

在這種大好的形勢之下,基頓要趁熱打鐵,他的這一部《攝影師》就是他在下半年的心血之作。

但是這部電影的命運和他的《小比爾號汽船》就截然相反了。

如果說《小比爾號汽船》是基頓潛心苦修得來的力作的話,那麼這部《攝影師》就明顯有些急功近利了。

在情節上,它顯然在模仿卓別林的《馬戲團》,雖然基頓在其中的表演也還說得過去,但是空洞的內涵讓這部電影變得異常蒼白。所以這部電影也不可避免地讓好萊塢電影人和觀眾感到了一絲希望。

「半年前,基頓先生為我們奉獻上了一部經典的不朽電影,但是這部《攝影師》,我們不得不感到深深的遺憾和失落。電影中,基頓先生先前的那份深厚的底蘊、對於生活的思考已經當然全無,銀幕上不是一個電影大師,而是一個只會逗人發笑的小丑!」——《電影手冊》。

「《攝影師》是部結結實實的失敗之作。基頓先生讓我們覺得有些失望,他的這種做法,讓我們想到了不久之前的希區柯克先生。」——《好萊塢時報》。

基頓的這部《攝影師》算是給他迎頭潑了一盆涼水,在這方面,他比不上卓別林,因為現在的卓別林,在沒有萬分的把握的情況之下,不會輕易出手。

除了基頓之外,1928年的好萊塢電影聖誕的前期,一部電影橫空出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震驚了整個美國。

這部電影,名字叫《風》,而它的導演,也是一個瑞典人,名字叫斯約史特洛姆!

當我從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當場就癱在那裡。

這個斯約史特洛姆,在後世可是極負盛名的著名導演和表演大師!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如果那些看過伯格曼的《野草莓》的人,可能都會被裡面的那個老頭的精鍊自然的表演所傾倒,而這個老頭,就是老年的斯約史特洛姆!

他的這部《風》,在電影史上,被人稱為20世紀以來最佳影片之一!

而歷史上,瑞典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出自這個人之手。

我怎麼會把他給忘記了呢!?

我馬上讓人打電話給斯蒂勒,向他了解這個斯約史特洛姆的一些情況,得到的消息卻讓我哭笑不得。

斯約史特洛姆年紀比斯蒂勒大,當初在瑞典的時候,兩個人就有交往,後來斯約史特洛姆在1924年來到了美國,斯蒂勒之所以能來美國,一方面是因為米高梅的邀請,另外一方面也收到了斯約史特洛姆的影響。

到了美國之後,斯約史特洛姆開始並不是很順利,先是在米高梅電影公司那裡找到了一份演員的活干,但是參與演出的電影都是一些爛片,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後來斯約史特洛姆又加入了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當過一些電影的演員,也在山姆·華納的指示之下執導了幾部電影,但是這些電影都因為格調低下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可以說,他的才華,完全被好萊塢的電影制度給湮滅了。

後來,在一次酒會上,斯約史特洛姆結識了派拉蒙電影公司的翹楚約翰·休斯頓,兩個人談得很投機,約翰·休斯頓便把斯約史特洛姆推薦給了阿道夫·楚克。阿道夫·楚克對瑞典電影人的印象一直都不錯,和斯約史特洛姆聊完之後很是欣賞,二話沒說就把他簽了下來。

這個時候,馬爾斯科洛夫和阿道夫·楚克因為受我的影響,開始改變米高梅和派拉蒙的電影機制,改變了原有的那種由公司上層指派劇本給導演拍攝的做法,而是允許導演自報劇本,這樣以來,就大大激發了斯約史特洛姆的激情。他提交的劇本,得到了約翰·休斯頓、茂里安·古柏等派拉蒙眾多導演的一直讚賞,然後由阿道夫·楚克投資作為帕拉蒙1928年聖誕電影檔期的前期主打電影的身份進行拍攝。

這部電影,就是《風》。

我想不光光是派拉蒙人沒有想到這部電影首映之後會產生如此轟動的效果,就連斯約史特洛姆本人都沒有料想到他的這部電影會受到好萊塢電影界和美國觀眾如此瘋狂的喜愛和讚揚。

「奇蹟!簡直就是奇蹟!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