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2010潛龍 第524章 不同解讀和殺青

評論中最多的不同聲音是觀眾對《史上第一混亂》動畫版的熱情和期待,雖然主流的評論還是對劇情和演員的分析,但這部分留言評論竟然佔到了很大一部分,身為如今國內最火的漫畫作品,《混亂》的人氣毋庸置疑,順便連實體銷量和張小花新作都被帶熱了,如今它的動畫版突然出現在《初戀日記》的結尾處,而且看起來質量很高,短短一分多鐘笑點密布讓人喘不過氣來,人物更是從小強老六到梁山54條好漢都出現了,其中一些角色是在漫畫版中都沒出現的,這實在是意外之喜,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為了看這款預告片而欣賞這部微電影。

只是這個製作公司荷葉動畫人們從未聽說過,看著預告片的質量,這家公司的實力絕對強勁,可怎麼之前一點風聲都沒透露,現在突然拿出了一段質量上乘的預告片,還沒說明什麼時候正是播出,真是讓人捉急啊!可以說何沐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混亂》動畫版成功勾起了人們的興趣,網上關於《史上第一混亂》動畫片和荷葉動畫的搜索量一日之間激增,荷葉動畫已經做好了從幕後走向台前的準備。

除了一部分人表示出對這部動畫片的熱情,還有一些評論是針對的本片情節的,這部分的討論很多,關於結尾部分,大多數的看法是日記的作者就是劉亦菲的男友,但是也有人認為,日記作者和劉亦菲前男友沒有關係,之所以用同一個演員,只是女主人公在幻想這個故事的時候代入了男友的形象,表達了她的一種期望,所以會讓人有這種錯覺,男友就是日記作者,實際上不過是導演何沐玩的一點小把戲,就是為了讓觀眾進入這種誤區,產生一種冥冥之中天註定的宿命感。

這種觀點剛開始比較式微,後來網友「雲影之」對此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可,相較於第一種主流說法的驚喜和圓滿,這種觀點更顯得真實,也更讓人回味,支持這種觀點的人越來越多,已經隱隱能和第一種分庭抗禮。

看到有觀眾能想到這一層,何沐非常欣慰,不枉他費了這麼多心思,他還親自在土豆網留言稱這兩種說法都說得通,沒有誰對誰錯之分,這兩種可能也都是在他寫劇本的時候考慮過的,他覺得有些事不需要說開,另外他還透露這個故事尚有第三種解讀,他發這條評論的時候已經是第五萬八千多條了。

何沐出現在評論區讓土豆網的影評系統更加熱鬧起來,所謂的第三種解讀也很快被看了很多遍的鐵杆觀眾找到了,網友「細沙及足」稱這本日記根本就是假的,它實際上是一本小說,一本第一人稱的日記體小說,從劉亦菲看的那幾篇來看,該日記非常不符合日記書寫的規律和特點,而作者正是劉亦菲的男友,在劉亦菲和男友打電話的部分中曾提及過男友文筆好,還寫過小說,她希望男友編一些優美的話哄她。

據「細沙及足」反覆觀看該片,並猜測,「男友」肯定是因為高考失利,所以沒有心思完成這部小說的結局,劉亦菲也曾說過男友智商很高,原本是能上更好的大學的,從最後一篇草草寫就的日記也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因為小說是半成品,追求完美的「男友」將其「封印」在桌子下面,期待會有有緣人能讓它重見光明,在和女友打過那麼多次電話後,他已經隱約知道是女友看到了這部日記小說,並信以為真,最後他拿著玫瑰在母校和女友擁抱,既是為了給女友一個驚喜,也是給自己的小說設計了一個結局,也就是牽手之後回到日記部分的那個片段。

網友們的想像力和智慧是無窮的,何沐隱藏的第三個可能也被挖了出來,當初寫這個劇本他只想到了這三種情況,拍攝時也對一些情節處理的比較模糊,以便於觀眾們的想像能夠飛起來,不要局限於一種可能,或許經過時間的沉澱,還會有人對這個雖然短小,但很充實的故事進行其他解讀吧,那些就是何沐不可預料的了。

不過即便現在的三種可能性也足以讓觀看者們吵個不休,這個是一個奇怪的微電影,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可以分別看到三個故事,不同的故事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感悟,何沐有意為之的這種拍攝手法讓人覺得非常新鮮有趣,對於何沐這位導演新人的憑藉,網友齊呼:你太有才了!

《初戀日記》在網路上引發了空前的熱議,甚至近期的幾部大熱電影都遠遠不及,雖然對於三種說法,網友們各抒己見,各執一詞,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肯服軟,不過對於青春的追憶、初戀的回味以及對何沐導演才能的肯定是一致的,這部微電影的成功,直接造成了三個正面影響。

首先就是《12度青春》後面的11部,有《初戀日記》開了好頭,形成話題效應,後面的幾部即便沒有《初戀日記》這樣的好評度,肯定也不會表現的太差,在接下來三個月的時間裡,每周一部的《12度青春系列微電影》將成為很多網友消遣的極佳選擇,好東西是值得等待的,周播完全可以接受。

其次,《史上第一混亂》因為選擇在這12部微電影后面做廣告,《初戀日記》的成功和超高的點擊率讓更多人看到了這系列動畫片的預告片,廣而告之的目的完美達成,甚至成為《初戀日記》的一個衍生話題之一,在有妖氣網站上,連載了幾個月的漫畫版迎來了一次高漲的觀看潮流,在下面的留言上也都提到了希望能儘快看到動畫版,貌似質量很不錯的樣子,現在土豆網再也不會為《混亂》的人氣和廣告賣價擔心了。

當然,最後,最直接的受益者還是何沐以及他嘔心瀝血製作拍攝的《子不語》。作為演員,他是成功的,但是作為導演,在《初戀日記》正式面世之前,很多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因為導演和表演是有關聯但差別也很大的兩種職業,能把導演做好,真的很難,他的影迷們只希望何沐的第一次導演練手不要太難看就好,只要這部微電影有一點點的閃光燈,強大的「木魚」們都能把它吹上天,結果呢,《初戀日記》完全不需要吹噓,在微電影剛開始發展的這兩年,它絕對能算是一部標杆意義的作品,大明星參演、高質量拍攝、精彩又耐人尋味的劇情,何沐將這種小故事模式發揮到了極致,甚至有人評價稱何沐憑一己之力拉到了微電影這種電影形式的地位,雖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個人情感在裡面,但也不無道理。

更可貴的是何沐不僅是自導,也是自編、自演,他的編劇才能在《真寶》之後再次得以體現,聽說他的首部電影長片導演作品也是以他為首編劇的,經歷了《初戀日記》的小試牛刀,這部名叫《子不語》的電影作品被電影愛好者寄予了極高的信心,很多從不去電影院的電影愛好者也準備為了何沐的《子不語》獻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還有不少人為了保持對故事的神秘性,堅決表示不看原著漫畫,當然更多的還是為了電影而提前看原著漫畫的,但是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每個故事基本都是分離無關聯的,而且十幾個故事,不知道何沐要怎麼拍,看起來改編難度是挺大的,當然,越是如此,對何沐作品的期待也就越高,相較於前一陣大量加盟演員曝光引起的廣泛關注,這次何沐是憑藉自己的導演實力贏得了電影迷的支持、期待和關注,何沐本人也非常期待能為觀眾們帶來一場奇異的視覺之旅。

而現在,六月下旬,《子不語》終於迎來了拍攝的最後階段,劇中人物雖多,但拍到最後只剩蕭湘、俞飛鴻等少數幾個人,而且慷慨激昂的大結局早於日前拍完了,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場戲只是重拍了一場小語在媽媽懷裡聽故事的戲,因為何沐對一些情節改動了一下,所以這場戲的對話也要跟著改,拍完這場戲,《子不語》的實景拍攝算是告一段落,還有一些就是要在攝影棚的綠幕下完成的鏡頭,那個要等到回京之後繼續。

「殺青嘍!太好了!」最開心的莫過於蕭湘。

雖然來之前她一副恨不得離家越遠越好,越久越好的樣子,可是在外面拍了近兩個月的戲,她還是非常想念家人的,雖然蕭放有幾次來探班,但媽媽、爺爺都已經好久沒見了,她想他們,甚至有幾次晚上都哭了,還是何沐抱著她才把她哄睡了,雖然這丫頭的思想有點早熟,不過她畢竟是一個剛剛九歲的小女孩,從小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不曾這麼久離家別親,想想還真是可憐。

看到蕭湘這顆小明珠,何沐就想到了她家的掌上明珠,不知道八一有沒有想自己,或者她還記不記得有他這麼一個爸爸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