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13章 有罪

朱由檢站在一座京城南面一座非常破落的小廟裡,雙手被綁著。

今天實際上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今天李植就要宣布最後處理朱由檢和大明皇朝了。當然,於此同時李植也會宣布一個統治大明的新政權建立。朱由檢不知道李植最終會建立怎樣的皇朝,李植總是做一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李植是下凡的星宿,以前朱由檢覺得這是一個惑亂人心的謠言。但經歷了天津決戰,朱由檢也對這個事情深信不疑了。

如果李植不是星宿下凡,怎麼可能這麼壓倒性地摧毀大明朝,讓朱由檢成為一個亡國之君?

朱由檢早已經接受了大明朝的滅亡,此時到了關鍵的時間點上,他反而沒有什麼心情的波動了。他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已經變成灰色的了,像是一片繁華宮殿的廢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讓它恢複原樣。

朱由檢的看守工作是鍾峰負責的,鍾峰很重視這件事情,加大了人手。具體看守朱由檢的是三個連的虎賁軍士兵,人數不少——畢竟朱由檢是大明的天子,關係著天下的民心,不能出什麼紕漏。

而且和朱由檢一起關著的不止有朱由檢,還有皇室的二十七名成員,包括朱由檢的妻室和兒女。

小廟本是一座土地廟,並不十分寬敞,大概只有無間房子。此時擠著二十多個人,顯得十分擁擠。朱由檢的家屬們臉上都十分沮喪,一個個無精打采地坐在房間里。

一些膽小的女孩和妃子在角落裡偷偷的哭泣,似乎是害怕就要被砍頭。

他們顯然對未來的情況不看好。

大明皇室和李植的關係現在很不好。朱由檢把李植打為了逆賊,李植是率領虎賁軍殺進京城的。如果朱由檢願意禪讓給李植,那事情也許還有轉機。然而實際情況是朱由檢從頭到尾不願意對李植做一絲讓步,無論怎麼看,李植都不會對大明的皇室有一絲放過。

朱由檢的子女們都覺得這次是凶多吉少,無精打采地倒在廟裡,打不起一點精神。

朱由檢也對情況不看好,雖然他在煤山自盡的行為被韓金信阻止了,但是在朱由檢看來,那是李植要堂堂正正的處斬自己。如果讓自己自盡了,那自己朱由檢就是殉國,名聲是很好的。自己名聲好就會削弱李植的名聲。

所以朱由檢覺得李植之所以阻止自己自盡,只是為公開審判處斬自己做準備。自己把李植打為逆賊,一旦得手那是要族滅李植的。朱由檢不相信李植不作出反撲,現在李植贏了,可能自己的妻室和子女一個都不會被放過。

朱由檢透過破廟殘破的廟牆,透過站在廟牆上的三個虎賁軍大兵,看了看遙遠的紫禁城方向,嘆了口氣。

實際上,這些天還是有一些忠心明室的「義士」試圖營救朱由檢的。大明朝統治華夏二百多年,不可能一點忠心的人都沒有。即便李植能夠給予普通百姓美好生活,但是還是在明朝活得滋潤的人註定在新朝落魄。

這幾天,就有不少人聚集在廟牆的外面,試圖聲援廟內的朱由檢。開始時候他們的目的是給守衛皇室成員的虎賁軍製造壓力,或者說給李植製造壓力,讓李植知道天下還是有很多人忠心明室的,希望以此讓李植不要斬首朱由檢。

然而他們的努力被虎賁軍無情地驅散了,原先只有一個連的兵力被增派到三個連,更調派了經驗豐富的副營長張宇來管理這三個連。三個連的士兵直接朝天開槍,嚇退了那些試圖在土地廟附近製造噪音的遺老遺少。

從昨天起,土地廟附近就安靜下來了。

朱由檢動了動綁在繩索裡面的雙手,發現自己的雙手已經被綁麻了。他看了看站在破廟中間的副營長張宇,發現張宇也在看他。不過這個虎賁軍基層軍官卻對大明天子沒有絲毫感情,明知道朱由檢手上這樣綁下去會受傷,也絲毫不準備上來為朱由檢鬆綁。

朱由檢嘆了口氣,有些麻木地看著廟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張宇冷哼了一聲。

突然,廟外傳來了一片呼喊聲。

張宇愣了愣,朝西面看了過去。

那呼喊聲不像是尋常的聲音,像是一群人結伴而動。這呼喊聲很急,顯然有著明確的目標。聽那聲音,起碼有幾百上千人。如果張宇沒有聽錯的話,這一群人是從土地廟外面的大街上直衝過來,直奔朱由檢所在的土地廟。

這是什麼人?敢在虎賁軍控制京城後在京城的道路上這樣結伴疾行,大呼小叫?

張宇眉頭一皺,又冷冷看了朱由檢一眼,冷哼了一聲。

「我今天早上起來就感覺手上血流得快,估計我今天是要殺人了。」

聽到張宇的話,朱由檢臉上一凜。前幾天,他還是這個帝國的主宰,隨時掌握幾十萬人的生死。然而今天,這個虎賁軍的小小副營長就可以在他面前作威作福,絲毫不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了。

不過朱由檢實際上對那些呼喊聲並沒有什麼期待,朱由檢此時已經處於極度絕望的狀態,他不相信有人能用武力打敗李植,救出自己。

張宇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就看到一個在屋頂崗哨觀察的士兵跑下了崗位,跑進了破廟院子。那個士兵朝張宇敬了一個標準的虎賁軍軍禮,大聲說道:「報告副營長,前面有一大群人拿著棍子刀劍往這邊沖。」

張宇冷笑了一聲,問道:「多少人?什麼裝備?」

士兵大聲答道:「大概八、九百人,沒有裝甲,手上拿著的是棍子和普通刀劍,沒什麼攻擊力。不過他們跑得很堅決,似乎很有決心。」

張宇哈哈笑了笑,說道:「好了,有劫獄的。」

張宇看了看朱由檢,笑道:「大明的皇帝到底是個皇帝,終究有些支持者。」

不過張宇的笑容一閃而過,他一揮手,冷冷說道:「架機槍!」

幾個連長大喊得令,便下去傳令了。沒一會,藏在門房裡面的四挺加特林機槍就被抬了出來,擺在了破廟門口後面,對準了前面的街道。

遠處衝過來的人群越來越近,他們的呼喊聲越來越大,嚇到了破廟附近的行人和普通百姓。這樣一片流水聲一樣嘈雜的呼喊聲顯然是一大群人,來者不善。周圍的人都知道土地廟裡關的是大明皇帝,他們下意識地逃離了這條街道。

尤其是他們看到破廟門口的虎賁軍架起加特林機槍後,就更是嚇得不敢久留,紛紛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即便是廟牆外面一些想聲援朱由檢的零丁士子此時也放棄了在破廟附近徘徊的念頭,一個個快步往南面和北面避。

很快,破廟門口的街道上就變得空曠曠的,除了緊閉的院子門和商鋪房門,什麼都沒有了。

朱由檢看著那四挺加特林機槍,臉上變得雪白一片。

雖然在武清、寶坻等處的戰鬥情況還來不及傳到朱由檢耳中。因為戰鬥剛剛結束,王承恩就趕到紫禁城,京城就陷入混亂了,朱由檢根本不知道加特林機槍在天津決戰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也從不曾了解過這種超越時代的武器。但朱由檢畢竟是有軍事常識的,這些密集槍管集成一束,無比複雜精妙的槍械一擺出來,朱由檢就明白這絕對是大殺器。

再看看虎賁軍副營長張宇自信滿滿的樣子,朱由檢更是對這種武器的威力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前面的那一大群人顯然是為了自己來的,如果張宇用這種大殺器對付衝過來幾百人,結果會是什麼?

朱由檢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呼喊聲越來越近,漸漸的,那一群人衝到了破廟門口的街道上。張宇終於看清楚了來人。

那是一群有儒生組成的遺老遺少。

來人有老有少,滿頭白髮的老儒有好多,年輕氣盛的儒生也有不少。這些人都穿著圓領,頭上大多戴著方巾、儒巾。大多數人顯然是富戶甚至權貴家族的,一身錦繡,那一套圓領的料子就要十幾兩銀子。也有一些人看上去是貧寒家族的讀書人,身上的圓領是棉質的,甚至打著補丁。

不過他們都一樣讀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儒家經典,一樣已經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押在了大明以儒家治國的國策上。李植進入京城後,他們都同樣失去了所有的前程,失去了一切。

他們手上抓著長刀長劍,有些人還拿著棍子,一個個都瞪著眼睛義憤填膺,大有豁出去不要命的氣勢。

對於大明來說,儒生、士子和文官這個群體實際上是朱由檢十分討厭的一群人。這些人貪得無厭,仗著有特權橫行霸道,四處破壞帝國的秩序。正是因為這些人不交田賦,而且幫助其他人不交田賦,朱由檢的大明帝國才會在韃子和流賊面前那麼脆弱,最後不得不倚重李植。

最後導致了李植的崛起。

然而對於大明帝國來說,尤其是對於因為李植而滅亡的大明帝國來說,這些人也是最忠心的一群人。因為一旦李植掌權,這些人學了一輩子的儒家經典聖人微言就全部沒用了,這些人會失去所有的經濟來源,失去家族糊口的能力。

所以此時此刻,來救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