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癌症特效藥

如此逆天的藥物如果被恐怖組織或個人得到,將會給世界造成極大的破壞。如果一個國家獨享該技術也將會大幅增加該國的戰鬥力。

陳寧並不想因此而引起華國軍方的注意,他和陳鴻聲商量,讓牛牛將「創傷膏」的藥效進行了大幅度的縮減,並將「創傷膏」的副作用也降到最低。

結果是「創傷膏」已經摒棄了原有配方變成了全新的創傷治療藥物,當然前提是以地球現有中藥為原料生產,而且要求牛牛將藥效分成三個等級,分別是原配方的1/10、1/20、1/100藥效。三種不同療效的藥膏以不同的藥品命名。

原配方百分之一藥效的藥膏命名為「生肌藥膏」,它可以使不傷及內髒的創傷在半小時內完全癒合;原配方二十分之一藥效的藥膏命名為「止血膏」,它可以使貫穿性創傷在20分鐘內止血癒合;十分之一藥效的藥膏延用原名「創傷膏」,它在地球現在條件下已經是神葯級別的特效藥物。陳寧打算限制「創傷膏」的生產,生產一部分後作為庫存備用,不投放市場。

3月28日,「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同時第一批癌症抗生素「益生素」二萬支試驗藥劑裝箱入庫。三種治療創傷的藥膏也各生產二萬支試驗葯。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隨即將四種藥劑和藥膏的臨床前研究報告、原料葯和製劑的工藝研究報告、原料葯和製劑、藥膏的質量研究報告送國家葯監局備案,並且同時向國家葯監局申請臨床研究。在報告提交後幾小時省葯監局和國家葯監局網站出現「批准」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益生素」、三種創傷藥膏進行1期臨床試驗申請。陳寧立即派人去首都領取批准文件及臨床試驗批准文號。

3月29日上午10點,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在奉京萬豪大酒店召開記者招待會,向參加招待會的記者公布如下信息:

本公司經過幾年的實驗研究,治療癌症的特效抗生素「益生素」研製成功。

「益生素」對癌症的早期患者治療有效100%,對癌症晚期患者治療有效率99%。

發言人陳秋雨女士對這有效率99%解釋是,如果癌症患者沒有臟器的器質性衰竭或臟器壞死「益生素」的治療效果為100%治癒,不會複發。

本公司將面向世界各國徵招癌症晚期自願者100人,參與公司臨床試驗。其中華國限額40人,亞洲其他國家限額20人,歐洲限額15人,美洲限額15人,非洲和澳大利亞紐西蘭限額10人。

每名參與臨床試驗的癌症患者自願者可由一名親屬陪同,病人所在地知名媒體記者一名。需要攜帶在本國知名醫療機構檢查和治療的病志。並允許本公司對外公布。

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負責三人往返奉京的機票及在奉京的住宿費用,並保證患者完全康復,治療有效率100%,無效者贈送10萬美元。

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將在奉京市藥廠附近包下四星級「麗都酒店」,作為患者病房和陪同人員、記者的住宿地。

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將向世界衛生組織和華國葯監總局申請派員對此次臨床試驗進行指導和監督。同時也歡迎同行或知名醫院派專家、學者來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觀察和全程監督整個治療過程。

報名者請登錄本公司官方網站。.xxx./。

由於「遼東星空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只是一個剛成立的小公司,名不見經傳。所以來參加本次記者招待會的記者很少,只有廖若晨星的八個年輕人。

然而擔任公司新聞發言人的陳秋雨小姐並沒有因為記者的人數少而失望,更沒有怠慢這幾個給公司面子的小記者,她按部就班地依照招待會的程序一步步完成了這次記者招待會。

記者招待會結束後,陳秋雨小姐代表公司贈送給到場的幾位小記者每人一張公司特別卡。

卡片背後承諾公司將無償為持卡片者治療癌症疾病,以治癒為限。接到卡片的八名記者對星空公司沒有發放潤筆費很是失望,心中已經決定不報道這則消息,或者只給個沒有內容的標題式消息。

其中有三位記者對卡片贈送內容感覺不吉利,在走出招待會會場後即將卡片隨手扔進門旁邊的垃圾筒,天大的餡餅就這樣不期而遇地降落到當時正在清潔垃圾的萬豪酒店一名50歲的清潔女工張大娘身上。

張大娘見三人扔掉的卡片製作精美考究,就將三張特別卡片放入了只有一張銀行儲值卡的卡片夾中,充填卡片夾的位置,使卡片夾看起來不很寒酸。她這為滿足自己虛榮心的無意之舉,使她的全家在一個月後擺脫了貧困的生活,而且為自己和即將結婚的兒子各置辦了100多平方米的房產和一輛幾十萬人民幣的大眾越野車。

這八卦的事件在「益生素」風頭最旺的時候,登上奉京晚報的頭條並被各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和網路媒體爭相轉載,成為街談巷議的傳奇。

而隨手丟掉特別卡片的三位記者被知情的人冠以「史上第一傻帽」的美名。他們每日都生活在懊悔中,極大的影響了本職工作。在以後的一年內有一名記者受不了心理壓力而辭職,另兩名記者也改了行不再作記者。

記者招待會後不到一小時,世界各大綜合網站和醫藥專業網站以及各著名醫療機構網站,都「被」轉載了「星空製藥公司」研製成功治療癌症的特效藥物「益生素」的消息,以及該公司向世界各國徵招晚期癌症自願者的詳細內容。

各綜合大型網站這一消息的點擊遠遠高出其他熱點新聞,跟帖者更是不勝枚舉,彷彿世界都被這一消息震驚了。但這一火爆的現象如何形成的也只有陳寧幾個當事人知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