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誅仙隱事 第七章 天庭

天庭是玄門興起後所立,目的是為了取代九頭氏天帝一脈,其中的人物都有來歷。

先是三清,三清即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這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在道門的稱呼,這三人都是鴻鈞親傳弟子,都是聖人,在三十三天外另立世界,自然不會參與天庭的事務,其實只是掛個名而已,而且佛道都是玄門一脈,佛教可說就是闡截兩教中人,所以也對佛道之爭不怎麼關心。

真正在天庭出力的只有一位,老子的分身太上老君,因為道門是他所立,道佛相爭的時候不能不出力,所以後世一說老子,便有些糊塗,其他人都只有一處住所,偏他有兩所,一處是玄都天八景宮,一處是離恨天兜率宮,蓋其中一個是分身,法寶也只有金剛鐲和八卦爐,金剛鐲是老子化胡聖器,八卦爐是老子從昆崙山所得,用來煉丹的,什麼太極圖、風火蒲團等法寶都是沒有的。

天下間只有老子能一氣化三清,其他人都不能,雖然金仙佛陀能夠化身億萬,但其實那不能叫分身,只能叫化身,並沒有獨立思想,和第二元神差不多,這種能斬化出獨立人格的法門,只有老子才有,所以後來多寶道人轉世為佛的時候必須有老子相助,因為只有老子才能化佛,其他人都不能,後來釋迦摩尼如來能斬化出五位明王分身,根源也在這裡。

漫天仙佛神聖,便只有老子和釋迦摩尼如來才有分身,其他人哪怕法力再強、地位再高,都沒有分身,這是有緣故的,老子得天地玄黃氣,悟通天地玄黃理,這是人皇玄黃道的法門,是專門用來造生命的,太古的時候,九頭氏自己就斬出八個分身,加上本體一共九個,分治九州,各立城邑,這是九州最早的起源,所以後世又稱中國為九州,蓋源起於此。

莊周創出太始轉生法,斬化出分身,其實本質便和老子的一氣化三清一般,能助金靈聖母脫劫,別人便不能,理由全在這裡,不是他道行比人高,而是這斬化分身的法門,普天下便只有這麼幾個人會,女媧、老子、釋迦摩尼如來、莊周,如今還要加上一個金靈聖母,但能助人脫劫的,便只有老子、女媧和莊周,連釋迦摩尼如來都不能。

這是三才妙道,源頭在九頭氏,後來老子重新發掘出來,玄門就有兩大體系,一是盤古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可演化萬物,一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都是道門對整個世界體系的解釋。

三清之下便是四御,這四御是輔助玉帝掌管天庭的,分別是中天北極紫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

先說中天北極紫薇大帝,為什麼叫中天北極,其中是有緣故的,據說共工撞不周山後,天傾西北,紫薇星原來是在中天的,結果這麼一傾,就傾到北極去了。

這很難解釋,可能是說地球的運轉軌道發生了變化,轉了九十度,原來堆積在極地的冰雪融化了,所以撞不周山後也有一次大洪水,原因可能在這裡。

總之,這顆紫薇星原來是帝星,代表的是天神之中最尊貴的東皇太一,是萬星之主,現在他轉到北極去了,說明紫薇帝星萬星之主的地位已經失去了,雖然還掛了個名號,但真正的萬星之主已經變成了北斗諸星。

這個中天北極紫薇大帝據封神所說,是文王長子伯邑考,當時的天下第一美男子,因為拒絕了妲己對他的愛,所以被害死,可見,太帥,其實也是一種原罪啊。

伯邑考生前是個凡人,並無法力,所以真正統領周天星神的是被稱為坎宮斗母的金靈聖母,她是斗部之首,實際上負責周天星斗的管理工作,紫薇大帝只是一個虛職。

然後是南極長生大帝,這位南極長生大帝其實便是南極仙翁,是東崑崙修士,元始天尊的身邊人,做這個大帝其實只是個兼職,有事上朝的時候才穿朝服,平時都是待的東崑崙,是個道士。

剩下兩位,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這兩位大帝就奇怪了,因為雖然有各種各樣的來歷解釋,但是這兩位大大一點事迹沒傳下來,考慮到這兩位大帝的名字,一個是天皇,一個是后土皇,明顯就是指的皇天后土,所謂勾陳繞太一,勾陳是圍繞太一的,這勾陳宮原來便是東皇太一的居所,所以這兩位大大很可能其實根本不存在,就是指代的皇天后土,是道門興起後將太古三皇中的天皇地皇納入了自己的神話體系的結果。

然後是玉帝王母,玉帝原來是鴻鈞童子,稱為昊天,做了天庭之主便號為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就是民間傳說中的玉帝,玉帝剛做天庭之主的時候,天庭還很空虛,而且當時還存在著一個對立的機構,有翼一族的帝俊也稱天帝,所以很麻煩,日子過得很辛苦,幸好後來情況好轉了,日子好過了一些,但手下仍然沒人。

王母就是西王母,又稱瑤池金母,是太古金族之主,上古仙山西崑崙的主人,不比玉帝,就是個光桿司令,手下實力強大,羽翼眾多,連太上老君都要讓她三分。

除了玉帝王母外,還有一個人也很奇怪,就是號稱男仙之首的東王公,他身上籠罩著重重迷霧,很神秘的一個人,據說天庭最早建立的時候,群仙升天是先拜東王公西王母,然後才拜三清,可見這東王公地位相當高,他又不是後來的玉帝,這東王公是誰便很成疑問了。

要是不知道太古是有五族的,便解釋不清楚。

這東王公根據道門典籍的記載,主要有這麼幾點,一是說東王公原來是天神,是從天神的形象轉變過來的,二是說他修東華至真之氣,又號木公,三是說他是東極之主,統領十洲三島,很明顯,這位東王公其實只是在天庭掛名,他自己在東極之地有地盤,是個諸侯王級別的幹部,所以他又稱東王,和西王母的西王相對。

這位東王公其實就是太古五族天神中碩果僅存的一位——木神句芒。

說東王公西王母是夫妻,完全是後世穿鑿附會之舉。

其實天庭也是有五帝的,最早的時候天庭的五帝就是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這時道門剛剛興起,還沒後來老是篡改典籍的惡習,說的很老實。

說這五方天帝是元始天帝,是第一代,是最早的,都是天真自然之身,不同後天修鍊成仙之人,也就是說這五帝都是天生神通,都是神族,不是仙道。

這五帝和四御裡面的皇天后土一樣,當時應該也是虛職,是道門把這太古最出名的皇天后土和五方天帝拉進了自己的神話體系的結果,但是很快問題就出來了,因為這五人其實並不真實存在,而且由此就可以知道,在道門之前其實還有一段歷史,那時候人是天生神通的,不用修鍊就可以有極大的威能,這也太打擊道門的理論體系了。

所以很快又搞出了五位新的天帝。

中央黃帝軒轅,南方炎帝神農,這兩位大大住在火雲宮,在五方天帝的體系中只是掛名。

東方青帝太乙救苦天尊,這位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太乙真人,由於太乙真人是個修士,而且是正牌的闡教十二金仙中人,所以他這個青帝也是兼職,和南極長生大帝一樣,可能穿朝服上班的時候比南極仙翁還少,平時根本不去天庭,因為他是救苦天尊嘛,當然要在人間四處去救苦啊,哪有時間待在天庭。

東王公還在,卻要另立一個青帝,可能是因為這天庭最早是玄門主持下土族金族木族共立,但是現在句芒大大不玩了,自己跑東邊做諸侯王去了,也不到天庭點卯上班,太古木族事實上已經退出了天庭這個體系,所以必須要重新立這麼一個名號。

西方白帝,也是有的,只是西王母還在,所以這位大大的消息就聽不到了,有等於無。

最後一位,北方黑帝,其實就是玄武大帝,後來又稱真武大帝,這位真武大帝在春秋戰國之前就有了,據說他是龜蛇合體,全身有鱗片,是黑帝汁光紀的精魂,天生勇猛無比,是北極玄武之主。

顯然這位真武大帝也是先天神,並不是後天修鍊而成的仙道,而且在人間這位大帝並無事迹流傳,說他在武當山飛升純粹是穿鑿附會,這位真武大帝,應該便是太古水族續共工之後的領袖,和東王公一樣,又是一個諸侯王級別的,平時是不到天庭的,有自己的地盤。

這是道門所立第二代五方天帝,五個都不住天庭,有等於無,所以後來天庭又立了五方五老,把南極觀音等算上了,其實純粹是充門面的,而且只是稱五老,並不稱天帝。

三清四御五方天帝,玉帝王母東王公,一共十五位大佬,三清只有一個老子的分身太上老君在天庭,四御中兩位是虛的,一個是凡人出身,沒影響力,一個是修士,不是全職,平時不上班,四御基本只是一個擺設,五方天帝,其實只有四位,都不住天庭,玉帝王母是在的,東王公平時就待在自己木族的地盤裡,也不住天庭。

所以這麼一算,真正常在天庭的便只有三人,太上老君、玉帝、西王母,再沒有其他人了,民間傳說其實並無虛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