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誅仙隱事 第四章 華夏

明古始,知道紀,絕非無用,能知道紀,便知道兩條線,一條是伏羲女媧,是人皇一脈,一條是洪鈞三清,是人道一脈,由此兩條線看去,便萬事皆明,觀上古之事如觀掌中之紋,瞭然於胸矣。

先前莊周認識其實都有誤區,以為人皇一脈有兩大源流,一是太古土族,一是人道,這是以軒轅黃帝為唯一正統的說法,但這樣便無法解釋上古的許多事情,仍是不通。

這時卻知道,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人皇和人道都是土族,一為神,一為仙,是土族中衍生出來的兩大支流。

這兩大支流彼此交纏,在後世衍生出無數故事。

由此便能一東西神話,曉華夏起源。

自盤古開天闢地,先有後世稱為皇天后土的東皇太一和地皇后土出世,當時有赤白青黃黑五種膚色之人,由五族天帝分管統治。

自后土尊皇隕落,便有人皇九頭出世,這兩位至尊都是土族。

此後九頭氏一脈便一直是洪荒天帝,九頭氏一脈統治末期,相續有五位天帝之名流傳下來,分別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在伏羲女媧的時候,有共工撞不周山,混元河洛大陣被破,洪鈞定銀河,立玄門。

從此土族便有兩支,一支是伏羲女媧人皇一脈,一支是洪鈞三清人道一脈。

這兩脈有很明顯的不同,人皇一脈傳五行八卦,崇拜天帝,人道一脈傳太極兩儀四象,崇拜「天」,是一種非人格化的至高存在,兩者的信仰崇拜截然不同。

這兩脈第一次衝突,是在五千年前,在天上是洪鈞以太極圖和玄黃氣大破伏羲的誅仙劍陣,在地上是黃帝軒轅氏戰勝蚩尤氏,建立了炎黃部落聯盟,此後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以此之故。

但衝突還遠沒結束,炎黃二帝之後,便是堯舜禹。

關於堯舜禹的時代,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儒家的,說到堯舜禹便是三代之治,總之是很美好的,很羨慕,另外一種是後來的觀點,一說堯舜禹,就是禪讓,是一種原始民主制,搞的大家以為那個時候部落首領都是選出來的,也覺得很美好。

但是偏偏這個時期的中國神話史,卻出了兩個異常的現象。

第一是這個大家公認很美好很美好的時代,在中國神話史上卻是異常的慘烈和殘酷,流傳下來的神話當中,帝堯和帝舜時期,共有兩次滅世的浩劫,一次是十日並世,一次是大洪水,都是極度的慘烈,可說是祝融共工之戰和軒轅蚩尤之戰後所未有。

先是十日並世,說帝堯的時候,天帝的十個兒子,都是金烏,也就是太陽,從天上一起出來,結果地上人受不了,後來天神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只有一隻金烏躲在草叢裡才得以逃脫。

然後是大洪水,說天帝降下大洪水懲罰人間的百姓,也是帝堯的時候,這時帝堯雖然還在位,但其實已經把統治權交給帝舜了,結果天神鯀偷了息壤下界治水,沒有成功,帝舜就把鯀殺了,命令鯀的兒子大禹繼續治水,結果大禹治水成功。

第二是中國神話史從共工撞不周山開始,就好像一條線,沒有再斷過,前後時間繼承上很明確,對應的時代也很明確,非常清楚,但偏偏到了堯舜禹時代,這條線雖然沒斷,卻亂成一團,第一次出現了糾結,搞不清楚誰是誰了。

帝堯和帝舜時代神話傳說中的這個天帝到底是誰,他有十個兒子,都是金烏,造成了十日並世的慘劇,他自己發動了大洪水,這個天帝到底是誰。

他是有名字的,叫帝俊,十隻金烏是他的兒子,但是關於帝俊的身份就出現了疑問。

對此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帝俊就是帝嚳,兩者是同一個人,但這樣就解釋不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問題,因為史記記載帝堯原名放勛,就是帝嚳的兒子。

要是帝俊就是帝嚳,那不是父親打兒子嗎,何況神話中明確說帝俊的兒子是十隻金烏。

另一種是帝俊是東夷人的祖先,就是他孕育了後來的太昊和少昊,但是這個也不成立,因為史記中明確說過東夷的來歷,東夷是那個治水失敗被帝舜殺掉的天神鯀傳下來的。

史記是這麼記載的,帝舜請求帝堯「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這是一段非常關鍵的文字,可以解釋歷史上的很多問題。

先說流共工於幽陵,這個共工是帝堯的臣子,有人舉薦他去治水,沒成功,所以被帝舜給流放到幽陵去了,有人把這個共工和撞不周山的共工聯繫起來,說這次大洪水就是他引發的,造成了誤解。

事實上中國神話史上可查的就有兩次大洪水,一次是共工撞不周山,女媧補天造人,這是中國神話史的起源,也就是道門的古始,道紀就是從這裡開始,當時有過一次大洪水,大洪水的起源可能和共工撞不周山有關,但究竟是誰引起的並不確定。

第二次大洪水就是帝堯帝舜的時期,神話傳說是當時的天帝降下來懲罰人們的,並不是這個被流放的共工搞的,這個很明確,這次大洪水同時在西方也有對應,就是上帝命諾亞造方舟那次。

所以傳說中的大洪水,不是一次,而是兩次,也許還要更多,但那就是中國神話史之前了,可以不計,事實上可查的中國神話史和道紀是同一的,都以共工撞不周山為開始標誌。

共工撞不周山,便是古始,也是道紀的發源。

再然後是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這個傢伙就是推薦共工去治水的那位大人,也被牽連了,貶成了南蠻,關於他貌似還沒什麼駭人發現,真正的大頭是後面兩位。

從前面可知,帝俊即不是帝嚳,也不是什麼東夷人的祖先,這位帝俊到底是誰就成了個問題,如果按黃帝唯一正統的觀點便根本解釋不清楚。

但明白道紀,知道土族有人皇和人道兩大源流,便很清楚了。

當時東方根本就是二帝並立,就像後世金滅北宋,南邊還有一個南宋,彼此都稱自己是正統,滿清滅明,南邊還有一個南明,彼此也都稱自己正統,都不承認對方。

太陽之下,本無新事,帝堯帝舜時期的情況,應該也是類似。

黃帝傳帝顓頊,帝顓頊傳帝嚳,帝嚳傳帝堯,帝堯傳帝舜,這是一支,是炎黃部落聯盟。

當時還有一支,是從蚩尤九黎部落聯盟傳承下來的,也稱天帝,便是帝俊。

後來帝舜擊敗三苗,遷三苗為西戎,這個帝俊就跑到中東啃青菜去了,就是後來西方神話傳說中的上帝。

其實兩者有很多共通之處,首先,帝俊和上帝在東西方的傳說中都發動了大洪水,目的都是為了懲罰世人,而且時間相同,在東方是帝堯帝舜時期,在西方就是諾亞方舟,諾亞方舟的時間有達人考證大概是四千兩百年前,兩者是一致的。

不可能同時間在東西方各有一個天帝發動大水吧,這說明帝俊就是上帝。

其次,這兩人的手下,東方的帝俊有十個兒子,都是金烏,西方的上帝手下有一大票天使,有沒有發現共同點,金烏和天使,都有個非常明顯的標誌,都有翅膀,而且金烏是帝俊的兒子,是能化作人的,可見其本質其實也是鳥人,而且這十隻金烏後來還被后羿射死了九隻,只剩一隻了。

上帝只有一個兒子,叫耶穌,帝俊有十個兒子,但被射死了九個,只剩一個了。

有一隻金烏沒死,活下來了。

後來明朝的時候,元始大大開馬甲寫了一本封神演義,確定了整個東方的神話體系,書中出場之人都交代了後來的去向。

唯有一人,在裡面頻頻出場,表現搶眼,卻沒交代他的去向。

當時來為闡教助拳的,有兩個稍次混元教主的狠角色,一個是燃燈道人,後來為佛教燃燈上古佛,另一個便是陸壓道人,封神結束就消失無蹤了,是全書唯一一個沒交代去向之人。

這個陸壓道人實力很強,四聖破誅仙劍陣,圍攻通天教主的時候,有兩人插手,一個是燃燈道人,一個是孔雀大明王孔宣,從前面的表現來看,陸壓道人比這兩人可能還略強一些。

元始大大說他是火內之珍,離地之精,三味之靈。

他自己說,先有洪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

天是玄門一脈造出來的崇拜物,確是先有洪鈞後有天。

因為在洪鈞之前,只有天帝,並無天。

至於後一句,封神演義中陸壓自稱他曾傳燧人氏火種,可見陸壓當在燧人氏之前出世,為玄黃世,而老子拜師洪鈞於玄黃世,都是人皇紀,可能陸壓的確是生在洪鈞之前,比洪鈞存在時間更早。

但他卻偏偏自稱道君,這就奇怪了。

非天帝苗裔,孰敢稱君。

陸壓所用法寶,為斬仙飛刀,用元始大大的話來說,這飛刀立名便甚是可惡,非我道門之物,實和誅仙四劍一般,來自神族。

據達人考證,這個陸壓道人其實就是帝俊之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