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誅仙隱事 第三章 道紀

眾人正在感嘆,那先前站在洪鈞道人身邊的女子忽然冷笑一聲,道,「洪鈞道人,我不管你土族究竟有何慘事,只答應我的昆崙山不能忘了。」

洪鈞道人道,「自然不會,金母放心。」

一幹道人都是大急,一道人叫道,「老師,崑崙是我族聖地,怎可讓予外人。」

洪鈞道人看了那道人一言,淡淡道,「元始,你有何話說。」

莊周已知,那女子是瑤池金母,便是後來的西王母,這時說話的是元始天尊,連帶先前問話兩人也猜了出來,卻是老子和通天教主。

當下莊周看了金母一眼,正暗想這後世的西王母究竟是什麼容貌,莊周忽然怔住,擦了擦眼睛,又看,這一看簡直讓他魂飛魄散,整個人都驚得呆了,原來之前一則注意力全被洪鈞和伏羲兩人吸引,二則莊周在後世可說是司空見慣,他竟然沒注意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瑤池金母膚色雪白,眼睛蔚藍如海,竟然是個標準得不能再標準的白種人。

後世天庭的西王母,萬仙朝拜,萬民敬仰的西王母,竟然是個白的不能再白的白人。

心念電轉間,莊周終於明白過來,地球上為什麼有這麼多膚色的人了,也解了他很大的一個疑惑,為什麼崑崙墟這個道門傳說中的仙家聖地,竟然也有白種人存在。

莊周得九頭氏記憶,理太古洪荒史,其實不過八個字,「上推三皇,橫括五族」。

三皇者,天皇太一,地皇后土,人皇九頭,但天地兩皇繁衍出來的文明事實上已經斷絕了,只有零星傳說證明確實存在,後世地球的文明,是以人皇九頭氏為源頭開始繁衍的。

即便是人皇九頭氏的文明,也已經湮沒,但確實沒有斷絕,比較可能的是女媧的時候九頭氏的文明受到了很大打擊,後世有女媧造人的傳說,九頭氏的文明應該是在女媧手上重新開始繁衍起來的,從此之後,中國神話史就一下子清晰了起來,基本上能夠像一條線一樣完整接上了,沒有再斷絕之處。

而橫括五族,是指人類從天皇紀開始,便有五個大部族,分別對應五行,為太古金族、太古木族、太古水族、太古火族、太古土族,當時東皇太一便有五族天帝輔佐,分別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後來人皇九頭也有五族大神相助,為金神蓐收、火神祝融、木神句芒、土神居方、水神共工,後世的人類都是從這五大部族繁衍而來。

只是莊周對這一直認識不深,這時見瑤池金母竟然是白人,頓時恍然大悟,原來第一代五方天帝以黃白黑青赤命名,指的竟然是這個。

其實莊周以前便有疑惑,在初民的時代,青木、黃土、火紅,這都很清楚,但是黑水和白金兩個到底是怎麼對應起來的,根本不合理啊,但這時一見西王母竟然是白人,立刻便醒悟,原來當時根本就是以統領人群的膚色分五帝。

黃帝的意思,其實就是所有黃種人的帝啊。

所有的黃種人,都是從太古土族繁衍而來的,都有同一個祖先,原來都是一家。

而太古金族之主白帝,意思自然是白種人的帝了,地球上的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既然白種人就是太古金族,那出現在崑崙墟就不奇怪了。

而後是太古水族,老大是黑帝,其實就是說的非洲黑人。

然後是太古火族,第一代天帝是赤帝赤熛怒,顯然太古火族的膚色尚赤,看起來地球上好像沒有,但其實是存在的,太平洋上有小島曾經發現赤色人種,皮膚呈火山岩色,也就是赤紅色。

而且地球上除了黃白黑三大膚色外,另外一些雜色,褐色,很明顯是土黃和赤紅混合,應該是太古火族融入太古土族後的血脈,棕色,應該是黑色和紅色的混合,可能是太古火族血脈融合進了太古水族當中。

概言之,這些雜色都偏紅,可以用紅色加黃白黑調出來,這部分人又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靠近澳洲這一塊,可能就是火族血脈散入其他部族的結果。

但是澳洲面積非常小,明顯不能和其餘大洲相比,加上這些人種分布非常雜,緣由已經不知道了,火族可能和傳說中沉沒的亞特蘭蒂斯有關,原來的大陸沉了,所以只好到處跑別人地盤上混飯吃,血脈就擴散了開來。

唯一沒有發現的是代表太古木族的青色,這個東方沒有類似的傳說,但西方卻有,遍數西方神話傳說,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吸血鬼巫師還是泰坦巨人什麼的,東方神話中其實都出現過類似的物種,唯有一樣東西,東方沒有,就是精靈。

西方對精靈的描述是精靈是個很大可以和人類媲美的種群,居住在森林當中,愛好和平,而且不愛和人類打交道,有些與世隔絕的味道,東方沒有類似的傳說,偶爾有山魈出現,倒是和精靈有些像,但只是零星論只的,不是一個種群。

原因很可能是東方經蓬萊瀛洲方丈這條星路已經斷絕了的緣故,而西方過崑崙墟,還是能偶爾和太古木族打交道,這才傳了下來。

漢語裡面有個奇怪的成語,叫「青面獠牙」,專指凶神惡鬼,這個成語很奇怪,青面說的就是膚色,那麼多顏色可用,偏偏要用青色,可能暗示上古的時候土族和木族曾經有過一次慘烈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木族從此退出了地球,只留下了東方沿蓬萊瀛洲方丈這條星路。

而且從亞洲向東,就是南北美洲,偏偏便被黃種人佔了,黃種人也是大航海時代之前,唯一佔了兩大部洲的,這就是美洲的印第安人,據推測這些印第安人原來是從白令海峽過去的,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美洲的原住民,連太平洋上的小島都有原住民,偏偏物寶天華的美洲卻沒有,這是很難解釋的,很可能這裡就是原來太古木族在地球上的聚居地。

想明白黃帝的本意,就是所有黃種人的領袖,莊周立時態度大變,在莊周看來,洪鈞和伏羲再怎麼相爭,都是土族一脈,土族和仙道相爭,終究只是內部之爭,所謂兄弟閡牆,外御其侮,一時也是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只恨無法開口,站在一旁看著元始天尊回話。

元始天尊恭聲道,「啟稟老師,自后土尊皇在不周山立巫門,至共工頭觸不周山,天柱絕,為昆崙山,此地便是我土族聖地,綿延百萬年,香煙祭祀不絕,崑崙,是我中土之崑崙,非夷狄之輩可以染指耶。」

洪鈞不禁笑道,「善,元始,你卻是和崑崙有緣。」

說著從身上掏出一個印,道,「這是當日共工撞斷的半截不周山所煉,為翻天印,今日便一併傳了給你唄。」

元始天尊恭敬接了。

這翻天印是洪鈞親手所煉,今日洪鈞傳與元始天尊,後來廣成子為黃帝師,助黃帝討平蚩尤,立下蓋世功勛,得傳是寶。

且說見洪鈞道人傳翻天印於元始天尊,又說崑崙和元始天尊有緣,金母氣急,叫道,「洪鈞道人,你莫非要言而無信,以大凌小不成,須知人無信而不立,你道行法力雖高,也難掩眾生悠悠之口。」

洪鈞道人失笑,指了身邊童子道,「金母,日後你和我這昊天童兒還有一段情分,也不算是外人,按規矩我卻需送你件禮物,你和這昆崙山也有緣分。」

金母修西華至妙之氣,其實就是西方金氣,是上古神人,道行雖然不如洪鈞,也是極高的,一聽便恍然洪鈞所指,頓時羞紅了臉,再不敢爭辯。

洪鈞看了在場眾人一眼,道,「既然如此,大家便各憑緣法吧。」

眾人還在猜測他的意思,便見洪鈞道人背對昆崙山,伸手向後微微一拂,手掌翻轉,虛虛一按,只聽轟的一聲大響,天塌地陷一般,那高達幾十萬里的昆崙山轟然炸裂,不知道多少碎片,暴雨般打下來。

這等威勢,實力稍差者都只能勉強自保。

幸而在場之人俱是不凡,或多或少都落下一點好處。

金母見洪鈞出手將昆崙山炸裂,她是正主,昆崙山合該與她有緣,忙取了素色雲界旗,一展開,便見氤氳遍地,一派異香籠罩上面,金母覷的准,將旗一展,先裹了一塊最大的碎片,有八九萬里高,收了起來。

有道是,崑崙崑崙,全身是寶,西王母收走的這塊,高足足有八萬里,便是日後的西崑崙,上蘊無數奇珍異寶,當真是數不勝數,不用多說。

元始天尊也取了杏黃旗,隨手一抖,便有幾丈高,見金母已是收走了一塊,元始暗自思量,「老師適才也說我和崑崙有緣,再者崑崙是我中土之物,畢竟不能讓外族全得了去。」

當下覷准一塊次大的,也有七八萬里高,將旗一展,便見億萬朵金蓮,將那碎片裹了,收起不提,這便是日後的東崑崙,是闡教道場,玉虛崑崙所在,從此元始天尊也發了,昆崙山上珠玉如山,異寶無數,元始得了東崑崙,奇珍也是無數,在道門眾人中第一個脫貧致富,過上了有車族的生活。

瑤池金母和元始天尊收走最大兩塊,其餘碎片大多太小,無人去收,只昆崙山的底座,有十幾萬里大,但並無多少寶物,這便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