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神戰之始 第八章 閭湐河上,獨抗四十神通者

莊周坐觀濤生雲滅,星移斗轉,這一坐便是六日,其間無數幻象生滅,心魔滋擾,都在他無上的定力面前消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元神修行大圓滿,心靈已經圓潤無暇,沒有任何外力可以動搖,便是如佛陀天魔一般相鬥數千年都有可能,何況區區六日,這些幻象卻是根本無法動搖莊周所修儒門秘傳不動心神功。

只是莊周雖然不動心,但同樣無法悟到變化之道的要旨,雖然知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變而道不變,但落實到現實之中,卻又有無數的難處,直到第七日,啟明星升起,那第一道光線投入莊周的眼帘,莊周只覺萬物剎那復甦,生機蓬勃。

那一束光線之中,傳遞的分明就是萬物生生不滅的一種力量。

在莊周眼中,萬物一起脫去了形體,只餘一股生機流轉,三千鴻蒙世界,都被這股偉大的力量充滿。

剎那頓悟之下,莊周豁然立起,雙手掐印,直指本源,「太初,一元流轉,萬物化生,太初元始變。」

說著一跺腳,人便往上長,直長到丈六高下才停住。

莊周化生的這大漢,丈六高下,全身肌肉虯結,肌膚黑黝黝的發亮,眼神更是銳利,燃燒著一種無匹的鬥志,似要把蒼穹撕裂,雙手攤開,能掌乾坤變化,能主萬物興衰。

儼然是當年莊周地底所見的那人。

人皇九頭氏。

天地玄黃氣流轉周身,隨著剛才的頓悟,萬物都傳來一種欣喜和溫暖的力量,雖然微弱,但勝在生生不息,源源不絕,如同碧海青天一般無有盡頭。

莊周忍不住仰天長笑,「釋迦外道,只知形體的緣起緣滅,豈知這本質的生生不滅,世間若有類知此,可為造化主。」

說著他便往人煙處走去,放開腳步,即便是不用神通,一步也能走出兩三丈,不過一小會功夫已是走出幾十里,他一路昂然而行,進了一處村落,早有人迎出來,準備了一些細小的果實請他取用。

這些都是女子,莊周舉目四顧,也不見部落中有男子出現,當下暗自點頭,天皇紀是原始氏族時代,地皇紀是母系氏族時代,人皇紀是父系氏族時代,宇宙碎裂是在地皇紀末,看來雖然已經幾十萬年過去,這裡仍然保持著當年的人文風貌。

由於繼承了人皇記憶,他對這些並沒有不適,在九頭氏的記憶中,早年他遊走洪荒的時期,也是這樣四處取食,作為回報,還替各大部落除去一些危險的荒獸,也是因為如此,他交下了木神句芒、火神祝融等一大批好友。

當下雙手環抱回禮後,他便取用起來,雖然早在九頭氏的記憶中,知道這些果子的難吃,但莊周還是被那酸澀的味道弄得差點吐出來。

這些初民,雖然其中有大量的神通者出現,但其總量畢竟只能佔一個極小的比例,由於體型的龐大,生產方式的極度落後,這種力量增長帶來的好處遠不及對食物的需求消耗的增長,一個正常的成年男子狩獵一天所得,還不夠他自己一個人吃的,在食物上嚴重依賴女性採集,因此地位自然是不及女子了。

當下莊周心中便有了計較,強忍著吃了一些這些女子奉上的食物,莊周便收回手,笑著說道,「既然吃了你們的食物,我便也回請你們,吃上一頓如何。」

眾人都是詫異不解,卻見莊周已經從介子空間中抓出一把稻米,黃燦燦的稻粒在展開的手掌中發著金光,微微一笑,莊周接著說道,「你們且看我這稻米,卻比你們的果實如何。」

這培育而成的稻米和野生的稻種不同,顆粒飽滿,不像野生的那麼乾癟細小,一干人竟然全都沒見過,當下有人捻過一粒捏碎,雪白的稻米和黃色的穀殼混在一起,已然分不出顏色,那人又撿起一粒,剝下黃色的穀殼放入口中,嚼了嚼,這才點頭道,「味道還可以,不過分量太少了些。」

其餘眾女也都紛紛點頭,莊周無語的伸手也捏碎了一粒,這才說道,「外面的那個是穀殼,不能吃的,裡面的才是米粒,可以吃的。」

當下其餘人都是眼前一亮,米粒看上去分量可是比穀殼大多了,又有人捏起一粒,也是一樣嘗了,皺眉道,「可惜硬了點,不過這米粒很結實,分量卻是很足。」

莊周輕笑一聲,對這些初民的可愛已經無話可說了,只是笑道,「這米粒還需煮熟,才能入口,卻是不能和一般果子一般生吃的。」

當下他取了一個大碗,將米粒剝了出來,用水洗了,然後放入碗中,略運真火,已是將飯做熟,又請眾人品嘗。

這米飯一經做熟,還沒吃便已清香撲鼻,這次卻是大家都躍躍欲試,最後還是先前那女子嘗了一口,頓時眼睛都眯起來了,其餘人見狀,再忍耐不住,紛紛嘗了一口,這下米飯清香的滋味,已經徹底征服了這些以野果果腹的人們。

果然,生產力的進步是一種無可抗拒的大勢啊。

莊周不過做了一碗,便是一個人吃飽都很勉強,眾人都眼巴巴的看著莊周,只盼著他多拿出一些稻米來。

當下莊周又取出一把稻米,眾人見了不免有些失望,莊周只是笑著解釋,「這稻米和果實一般,也是秋種夏收,要是規劃好了,便是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也是很平常的事情,這一把稻米雖少,要是種到地里,那卻是很不少了。」

莊周到外面尋了個開闊處,聞訊而來的部落中人團團圍著莊周,看他把地面翻開,然後把稻種播下,調來雨水滋潤,又用天地玄黃氣催熟,不過片刻間,這一捧稻米便已成熟,竟然收穫了足足數百斤,整整一大片地里都是稻米,再次播下,這下已經不計其數了。

就算是整個部落的人都吃這個,都可以吃上好幾個月了。

為了增加說服力,莊周便用這收穫的稻米煮了米飯,請眾人享用,見到這種出來的米飯果然仍是和先前一樣,可以食用,眾人心中的那種夢幻感才淡了下來,不由自主的發出真正歡呼聲。

莊周忍不住一同微笑,知道自己的傳教計畫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在這個時代,沒有一個部落能夠抗拒吃飽飯的誘惑。

飢餓正是自己傳教最大的同盟軍。

當年道門能夠擊敗神族,最終主宰人間,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道門發現了這個規律,觀黃帝部落所為,無不是傳播人文教化之舉,正是這個,最終擊敗了武力強大的神族,成為人間正統。

剩下的便是神通者的問題了,雖然這裡的神通者數量廣大,但畢竟沒有統一組織,沒有形成一個超然於普通人之上的階層,而是隸屬於部族的武士,在很大程度上受普通人的影響,這便已經有了極大的優勢,更何況這些人尚未組織起來,便有利於莊周各個擊破,加以收服。

神通再大,也敵不過人心向北的力量。

莊周看著歡欣雀躍的初民們,心中也忍不住歡喜。

正是這些質樸的人,才是最好的修道者啊。

這不但是體質上的優勢,更由於天性,初民質樸,沒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人性的單純,便近乎大道,所以老子一直對此羨慕不已,因為這樣的人根本沒有後世修者那樣修行艱難,修鍊的時候還要降伏妄心,他們的行動本來就是本心,所言和所思一致,所行和所言一致,直指本心這修道路上最難的一步,他們卻是不修而得,這自然是輕鬆了無數倍。

明心見性,便是真覺悟,初民雖然不覺,所行卻是和覺者一般,老子所說,大智若愚,其實便是如此,真正的大智慧,明白之後,其實卻是和最普通的人一樣,並無不同。

返璞歸真,如此而已。

所謂的理想,大同也好,共產主義也好,其實說穿了,初民早就做到了。

「我今為人皇,當行不言之教,為眾生辟鴻蒙、開草昧,方為正道,如此大教不教而成,大業不興自立,蓋人心向背而已。」

當下莊周便在這裡住下。

興立文明教化,足衣食農桑之用,制婚喪嫁娶之禮,又傳崑崙書三卷,將道門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修鍊之術傳下。

初民之於修鍊,實有常人所不及的天賦,不過短短一月,便有數人將這三個基礎環節修鍊完全,由一個普通人變成了仙人,令莊周乍舌之餘,便只有麻木了。

這些人本身所具備的精氣也實在是太深厚了些。

莊周於這宇宙深處洪荒遺民聚居之地傳教,可說是洪晃破碎以後第一個外來者,這裡的神通者,神通全靠天生,不但道門的修鍊之術沒有,連神族本身不死不滅的法門也沒有傳下,以莊周的推測,很可能是因為洪荒破裂之時,為了保住這方空間不破碎,當時的大神通者已經統統遇難,後來的這些神通者都是天生的,尚未上升到自覺的階段,自然是差上許多。

他又傳文明教化,能夠讓人吃飽穿暖,因此莊周的名聲很快便流傳開來,從邊遠的部落一直向中央部落蔓延,所到之地,無不敬仰有加,乘著這種聲勢,莊周也開始向中央部落進發,在那裡聚居著神通者的絕大部分,也是文明程度相對較高的地方,在那裡傳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