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煙霞丹鼎 第六章 唯道至高

莊周一路行至八景台,此台高聳出雲,雖然名為八景,卻是上可觀風雨雷電,日月星辰,下可察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是一個觀風的好去處。

抬眼望去,天上太陽已經快要下山,西邊霞光一片,莊周卻知道,那太陽其實也是空間法術運用的結果,他更知道,頭頂數百米的高處,看似空無一物,其實無形的禁制早已啟動,那裡被無形的護罩隔絕,除非能夠擊破煙霞丹鼎,否則根本休想闖入。

這煙霞丹鼎宮是煙霞丹鼎的核心,本就是防護最嚴密的所在,宮中九鼎也是煙霞丹鼎力量的源泉,只要這方天地不滅,這禁制便不會失效,如此自然是威力無窮。

自從有了鍾毓秀後,莊周便再不是個男孩了,而且這幾日變故頗多,說起來幾次都是和死神擦肩而過,便是莊周那早已經鐵石一般的意志,回想起來卻也覺得有些驚心動魄,當下也沒有窺視眾女沐浴,卻也沒有觀賞四周景色,而是將心神沉入煙霞古卷中,細細閱讀。

修行法門艱深晦澀,有時便是一個簡單的句子,也可能含有無數種解釋,沒有相應的基礎,根本不知道究竟要表達的是什麼,很容易走上邪路,自然不適合此刻研究,素衣軒雖然也是綿延兩千年的道脈,但慈航出世時,正是修真者和練氣士分道揚鑣之時,已是修行衰落的年代,對上古仙道興盛的場面卻也只有根據典籍中所載隻言片語猜測,並不可靠,因此莊周首先看的便是浮萍所記上古歷史。

蚩尤死,神族敗,此後仙道大興,直至秦時,仙道傳承忽然中斷,這個仙道興盛的時代就是上古。

煙霞古卷有清晰記載的歷史,已是太古末期,當時統治大荒的是神族,這是一個神奇的種族。據說因為神族是遠古諸神後裔,血統特殊,他們一出生就能夠繼承諸神的某些能力,先輩力量越是強大,後裔所能獲得的能力也越是強大,血統越是純正,傳承中能力降低的幅度就越小,這些人憑藉天賦的本領在大荒獲得了高高在上的地位,成為一個強勢的特權階層。

但也因為天生便可以繼承強大的力量,所以神族魚龍混雜,在這種背景下,修仙一脈逐漸崛起,神族天生,仙重修鍊,由於有所成就的修仙者往往天資卓絕,所以他們的個人實力要遠高於普通神族,但修仙者的整體實力仍然遠遠不如統治大荒數萬年的神族。

也因此修仙者受到了神族的大力打壓,生存的相當艱難,全靠在神族各個分支之間左右逢源,才能得以緩慢發展。

直到後來神族大分裂,為了爭奪洪荒之主天帝的稱號,蚩尤和炎帝兩個大同盟,相互攻伐,雙方都是損失慘重,勢力大減,修仙者當時的領袖軒轅氏乘機收服戰敗的炎帝神族,然後又擊敗了蚩尤神族,一統大荒。從此修仙者開始佔據大荒統治地位。

此後,為了防止神族的勢力死灰復燃,軒轅氏便下令雜徙百族,其目的便是使各族血統混淆,以從根本上摧毀神族存在的基礎,其中消化神族最多的地區,就是古九州,神族從此逐漸沒落,而修仙法門逐步壓倒其它諸多修行法門,並最終成為最正統的修行之法。

此後神族人才日益凋零,雖然幾經掙扎,畢竟是人才匱乏,竟然是無力回天,除了在西夷蠻荒之地的幾個神族分支傳承還比較完整外,在中土的神族遭受了重創,從此活動只能轉入地下,再沒有昔日的風光。

隨著種族的雜徙和人口繁衍,神族血統逐漸擴散入普通人中,伴隨的便是普通神族後裔身上所有的神族血統日益稀薄,也因此普通的神族後裔已經不再能繼承先祖的能力,雖然在特殊情況下這些神族後裔仍然會覺醒,並獲得先祖的部分能力,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可以說此後作為一個整體的神族其實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也因此,當時神族的修行法門早已經缺失,即便是浮萍,也不過是綜合各種現象推斷出神族的幾個特徵,其一神族天生,能力依靠血脈傳承,其二肉體極為強悍,是故共工撞斷不周山,其三達到一定程度後元神不滅,如蚩尤刑天等人,其四能力比較單一,如水神共工,火神祝融,諸如此類,但也會有其他能力,其五由於神族和各個原始部落聯繫密切,支脈繁多。

莊周看到這裡不由一皺眉,煙霞古卷所載神族後裔的情況,和李安所述異能者的情況實在是非常相似,兩者無論是從傳承還是力量的性質,都幾乎完全相同。

如果說異能者就是當年散入普通人中的神族後裔,身上傳承有神族血脈,那他們力量的來源就有了解釋,異能者身上血統經過幾千年稀釋,雖然遠遠比不上當年神族的力量,但如果只是和普通人對比的話,那也已經是相當強大了,甚至,為什麼東盟異能者密度要高於西聯和歐盟也有了解釋,因為當年消化神族最多的地方古九州就在東盟,而其他地方雖然也有神族支脈存在,畢竟是少數。

他略一思索,便確定自己所想應該沒錯,便接著往下看去。

此後修仙者勢力更加強大,但沒有對手的修仙者終於日益腐朽墮落,在商朝末年再次受到挑戰,這次危機卻是來自修仙者內部。

修仙者中的妖族修仙者數量不斷增加,並且開始掌握各種高段的修仙法門,影響力不斷擴大,洪荒時代天地元氣充沛,獲得智慧的生物並不只是人類一種,由於人類的正統地位,這些非人類的智慧生物便被稱為妖,其實是完全不同於人類的兩個種族,這時候妖族修仙者實力的增強終於開始威脅到人類修仙者的正統地位,這也最終導致了闡截兩教的大混戰,也就是封神之戰。

以世俗王權的爭奪為引子,闡截兩教無數修仙者捲入這個殺局之中,灰飛煙滅,魂飛魄散,多少自詡不滅的存在,從此消失在這方天地間,最終妖族慘敗,活著的不是被仙人捉去當了坐騎,就是跑到深山老林里躲了起來,還有一些投靠了日益興盛的佛宗,從此四分五裂,再也不能動搖人類的正統地位。

而封神之戰後,一方面是天庭對修仙者強大的破壞力深感警惕,決定限制修仙者在人間界的活動,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地球的元氣日益稀薄,已是不適合繼續修仙了,因此大批修仙者也開始外遷,地球上的修行文明迅速衰落。

把煙霞古卷里關於修者歷史文化的部分粗略過了一遍,裡面沒有提到莊周在地底看到人類和洪荒異獸大戰的場面,讓他暗暗揣測,莫非那還在太古前期,甚至就是遠古,所以浮萍才一無所知,只是這些光憑猜測也無法下結論。

道家三十三天,包含西方極樂世界在內,都是依附於人間界的次元空間,自成一界,俱是前輩高人用大神通開闢,要想破開位面,粉碎虛空,至少也要達到練虛合道的層次,也就是仙人級高手,只是三十三天也不是那麼好進,要想飛升,不但要達到實力達到相當程度,還要符合天庭的標準,才能通過。

世間這才有了功德一說,其實就是替天庭出工,按天庭標準辦事,但在莊周看來,修者斬妖除魔,所殺無一不是自然所生,也無一不是自然所養,在自然眼中,人類和妖魔又有什麼區別呢,這樣積累的功德,其實不過是世俗的功德,滿足的也只是人類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站在自然的角度看問題啊,難道天生萬物,只是供人殺戮的么,洪荒時代,修者求大道,卻又哪來功德這種說法呢,一切都只是因為有了天庭啊。

天庭自詡天之代言人,立下無數規矩,稱為天條,其實也不過是那一小撮仙人自己的想法而已,卻要求天下修者奉行不韙,如果稍有違背,便誣人為妖魔,加以討伐,更不用說度劫過後還要到天庭做一個小卒子,供人驅使了。

這種被人掌控一切的感覺,不是莊周喜歡的。

所謂天仙,除了力量強大,生命長久,和普通人又有什麼區別呢,這樣的日子,即便是過上一萬年,也是如同嚼醋,卻又有什麼值得羨慕。

莊周終於開始明白浮萍提起天庭為何會如此不屑,這樣等級森嚴的天庭,就好比世俗界的封建王朝,卻又有什麼值得稱道呢,他嘴角浮現一絲冷笑,「別說是天庭,即便是天,如果要干涉我的自由,也要做好被我捅個窟窿的準備。」

他望著西下的夕陽,淡淡的笑起來。

和顏傾城等人不同,她們所求,上者不過是修成劍仙,下者則是臻至金丹,甚至有鍾毓秀這樣對修行完全迷惘的人,即便是素衣軒的第一代祖師,驚才絕艷的神尼慈航,以及無數要探求仙道本來的修真者,他們所求的也不過是天仙大道吧。

可看了煙霞古卷,莊周卻更清晰的認識到,其實所謂的仙,也不過是漫長修行旅程中的一站,甚至這一站,還不是唯一的選擇,否則又從何而來神族呢,只看煙霞古卷記述,神族的修神法門就和修仙者完全不同,更別說此外還有無數別的修行法門,歸根結底,仙人,也不過如此,成仙證道,兩者實在是不能等同起來的。

得大道者,開天闢地等閑事。

神也好,仙也好,雖然在普通人眼裡,他們是那麼的高不可攀,神聖威嚴,但在求道路上,卻都不過是一種失敗的嘗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