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亞洲之王 第50章 足球之夜(下)

「但是裁判誤判可能會導致你心態失衡。」很顯然主持人也知道這一點。

郝大炮聞言點頭道,「對,他就利用這個來刺激你,但是你自己不要老想著這個。足球比賽是一種技戰術的展示,不是那種『我跟他拼了』的打法,不可能。90分鐘時間,和馬拉松差不多,你想想馬拉松可能像一百米那樣沖嗎?所以你一定要讓自己冷靜,非常非常平靜,這是非常關鍵的。」

「作為國家隊現在的鋒線搭檔,你們兩人在本屆亞洲杯賽上的表現都很出色,已經有球迷將你們稱為『中國的羅羅組合』,你們對此是怎麼看的?」主持人突然問道。

「我們兩個比他們兩個帥多了。」郝大炮避實就虛的巧妙回答令電視機前的觀眾笑倒了一大片,但「中國羅羅組合」的名號還是很快變得更加家喻戶曉,因為越來越多的球迷發現,郝高組合與羅羅組合確實神似。

這兩個組合都是在比賽中每人都能牽制至少兩個防守隊員,儘管比賽檔次不同;都是包辦了球隊絕大多數的進球;都是一老一少的組合;一樣是兩人把握機會能力都超強;一樣是兩人技術特點既有類似之處又各有千秋……

這個時候所有的中國球迷都希望郝高組合能像羅羅組合一樣攻無不克,哪怕僅僅是在亞洲賽場上,但大家這時都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郝大炮已經34歲了,他還能再踢多久?郝高組合這個山寨版註定像當年那對真正的羅羅組合一樣,只會是曇花一現……

「最後我想要說的只有一句話了,大炮加油,不光是在足球場上的加油,而且包括利用這三天的時間快速恢複;小高你也要加油,爭取再上演一個帽子戲法,我們的神奇小子。」主持人最後還是送上了祝福,為這次專訪划上了句號。

郝大炮的讚譽雖然出自真心,但卻無疑會給高軍造成不小的困擾,尤其是國家隊里那些原本指望著將來接班的中生代球員難免不會產生嫉妒之心,好在郝大炮事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回到國家隊駐地後馬上對其他國腳解釋說自己當時這樣說是為了迷惑日本隊,讓他們多派人手盯防高軍,這樣他郝大炮就有更多的機會了。這個解釋聽起來合情合理,那些中生代球員對於高軍的敵意多少消退了一些,避免了內訌的中國隊也由此得以更加認真地進行備戰……

8月7日20:00,2004年中國亞洲杯的決賽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拉開了戰幕,中國隊主帥阿里漢排出了手中最強的陣容:門將1號劉雲非;左後衛孫翔,兩個中後衛則是5號鄭志和隊長4號李大頭,右邊後衛則是上一場終於首發的12號孫季海;左邊前衛是年輕的小將22號余海,前腰為6號邵加一,後腰為15號趙俊哲,右邊前衛則為33歲的老將21號李銘;兩個前鋒則為本屆杯賽中表現都很出色的9號郝大炮與19號高軍……

而日本方面雖然因為多位名將沒有入選此次亞洲杯的大名單而無法派出最強的陣容,但實力依然不可小覷,門將是經驗豐富的老將23號川口能活;4個後衛則分別是3號田中誠,5號宮本恆靖,21號加地亮和22號中澤佑二;中場4人則為6號中田浩二,10號中村俊輔,14號三都主,15號福西崇史;兩個前鋒則分別為11號鈴木隆行與20號玉田奎司。

有意思的是,雙方的陣型完全一樣,不但都是442,而且中場也都是菱形站位,這種情況下比拼的就是雙方的真正實力了……

客觀地說,參加決賽的中國隊在人員配置上是要稍稍強於對手日本的,尤其是前鋒線和後衛線,個人能力普遍比日本隊強出一截,但日本隊強大的中場與出色的整體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個人能力的不足,這一點在防守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而中村俊輔這位亞洲自由球之王的存在,更是對定位球防守一直都很成問題的中國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不過以此前比賽中日本隊得分幾乎全靠定位球和反擊來看,他們的進攻能力很成問題,如今兵強馬壯而且狀態火熱的中國隊至少看上去勝算是很大的……

其實歷史上的決賽也是如此,日本隊進的三個球裡面兩個是利用定位球機會打進的,其中一個還是手球,最後一個則是依靠快速反擊,如果中國隊做好防守,日本隊根本進不了球,由於李大頭與孫季海的上場,現在中國隊的後防線比歷史上那次決賽中的強大許多,高軍唯一擔心的只是本場比賽的裁判,但之前那麼多場比賽中都享受到了主場待遇的國足教練和大部分球員卻都普遍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危險……

隨著科威特主裁判阿爾·法哈里一聲哨響,日本隊中場開球,2004年亞洲杯決賽正式開始!日本隊一開局就利用強大的中場反客為主,但他們坑爹的前鋒線卻遲遲無法將優勢變成勝勢。

第3分鐘,日本隊中場斜傳,前鋒玉田奎司陷入中國隊越位陷阱……

第5分鐘,邵加一中場直傳給高軍,但被日本隊球員中途將球截下,很明顯之前比賽中表現異常出色的高軍已經成為了日本隊本場盯防的重點。意識到這一點後,中國隊的組織核心邵加一果斷地決定將球多給日本盯防得沒那麼緊的郝大炮,而心領神會的高軍開始一反常態地加強了跑動,設法將盯防的他的日本隊球員引走,給自己的鋒線搭檔郝大炮拉開空當。

此舉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第8分鐘,中國隊的孫季海和李銘在前場右路依靠嫻熟的配合攻入了前場,李銘將球斜傳禁區,郝大炮跳起甩頭攻門,但皮球卻頂高了,遺憾地錯失了這一得分良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