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亞洲之王 第15章 亞少賽(下)

余海向中路內切之後,進攻的選擇一下子多了起來,而韓國隊的球員一時間卻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防了,原本嚴密的防線頓時變得漏洞百出。而完全發揮出自己變速和變向能力的余海則連續在中路獲得了兩次起腳射門的機會,可惜從左路內切後他射門得用自己不擅長的右腳(其實余海左腳射門同樣很爛,即使是沒有大傷之前,當時他牛逼的主要是突破和傳中,17歲剛出道時就成為了中超的半程助攻王。),精度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兩腳機會不錯的射門全都打偏,令場下的劉春銘教練捶胸頓足……

但正所謂「事不過三」,余海的第三腳射門終於打在了門框範圍以內,雖然遺憾地被表現神勇的韓國隊門將奮力撲出,但皮球並沒有飛遠,不知什麼時候跑到了禁區邊緣的右後衛張程林凌空抽射打出了一記精彩絕倫的世界波,已經倒在地上的韓國隊門將對此全無辦法,只能目送皮球入網,雙方又重新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比分被扳平之後,韓國隊立即反守為攻,但正如高軍所熟知的那樣,韓國隊陣地進攻的戰術相當簡單,只要紮緊籬笆、不走神,他們很難獲得好的機會,相反中國隊卻利用反擊的機會多次威脅到韓國隊的球門。

下半場第11分鐘,一直被韓國後衛嚴密盯防的高軍終於獲得了本場第一次起腳射門的機會,但是由於本場對方門將表現神勇造成的心理壓力,高軍過於追求角度而打在了門柱上彈出,好在跟他早已形成默契的余海及時前插,輕鬆地將皮球補射進網。

15分鐘後,毛建卿在即將被換下場之前抽出一記高質量的射門,卻打在橫樑下緣彈出,及時前插的高軍魚躍沖頂,打進了他本場比賽的唯一進球,同時也是這場比賽的最後一個進球,中國U17少年隊以3:1擊敗夙敵韓國隊,奪取了這屆亞少賽的冠軍!

亞少賽最後兩場的出色表現令高軍獲得了不少業內專家的讚譽,但由於當初徐根保「吹得太過」,那些逆反心理較強的人卻反而不斷鼓噪說高軍是「曇花一現」、「運氣好而已」諸如此類,而各家媒體更是抓住這個機會,又大肆炒作了一番,至於人家小孩會不會因此廢掉,他們才不會管呢!

不過現在高軍現在可沒有閑工夫理他們,將蒿駿敏拉進基地之後,受此啟發想起另外幾個國內小牛的高軍向徐指導提出了一個要求……

「什麼?球探?」徐指導雖然是目前國內最好的本土教練,但對於球探工作,卻還是習慣於由教練順便完成的老模式,並沒有在基地乃至未來的俱樂部中設立專職球探的想法,因此聽到高軍主動提出要兼職球探之後,不免很是詫異,不過徐指導考慮了一會兒之後最終還是同意了高軍的請求……

這一方面是考慮到那些頂級的天才球員往往眼光獨到,而之前高軍幫謝文俊、蔡惠康等人改位置後令其表現很快就判若兩人的先例,已經足以證明他這方面的能力,而他最近挖來的蒿駿敏沒花基地一分錢,卻足以成為未來建隊後的核心球員,就更是說明了高軍的眼光。

而更多的,則是徐根保考慮到高軍來到基地後實在太過努力,每天除了訓練就是自學各種知識,從來不見他像尋常的孩子一樣嬉笑玩樂。徐根保雖然素以嚴厲著稱,但也知道一個孩子如果自小就失去應有的童真,對他的成長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讓他有個機會離開基地出去逛逛也好,而如果真能再找到一些好苗子,那就更好了……

徐根保雖然是那個時代過來的,有些思想不可避免地比較保守,但對於高軍直接跑到其他足球學校乃至俱樂部梯隊挖人的想法,徐指導也沒有表示反對,畢竟即使是歐洲那些有名的青訓球隊,也一樣經常從其他俱樂部的梯隊挖好苗子的,其實歷史上徐根保從江蘇把武球王搞到手就是這麼乾的……

必須說明的是,之所以現在高軍急著幫基地挖人,還有一個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徐根保已經決定推翻原定的計畫、提前組隊參加乙級聯賽。原本在徐根保的計畫里,組隊參加乙級聯賽要到2005年甚至2006年,但是有了高軍這個妖孽之後,為了不耽誤這個國內從未有過的奇才,徐根保決定在來年、即2003年便提前組隊參加中乙。

為此徐根保對基地的各級梯隊進行了一定的精簡,原來的87年齡組與88年齡組合併成一隊、總人數壓縮到25人,原來的89年齡組則與90年齡組合併成一隊,同樣壓縮到25人,而後來招的91年齡組與92年齡組則依舊單獨組隊,人數也多得多,還是採取老的模式。

這自然讓那些被淘汰出局的孩子十分痛苦,不過從他們的未來前途考慮,卻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在中國足球的現有體制下,踢球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學業,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後,如果明明沒有足球天賦卻硬要留下,到時候成不了職業球員養不了家,卻又耽誤了上學,損失可就太大了……

雖然徐指導已經提前開始準備,但崇明基地組隊參加來年的乙級聯賽還是很可能會遇到不小的困難,因為即使是87年出生的球員到2003年時也才十五六歲,而且因為崇明基地的小球員基本都是真實年齡,因此實際差距更大。而足球畢竟是一項對抗激烈的運動,身體素質十分重要,一隊十五六歲的少年就算技術意識再好,也很難與身高體壯的成年球員抗衡,何況目前隊中除了高軍這個妖孽,別的小球員在技術上並沒有那麼大的優勢,最好的幾個也不過才有甲A弱隊主力的水準(僅僅指技術),這還沒考慮實戰經驗的巨大差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