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血戰南洋 第391章 戰爭結束

緊急狀態挽救不了印度所面臨的困境,儘管反對派遭到了沉重打擊,英迪拉甘地的耳根子清靜了許多,但西線的戰局如何收拾,才是最困擾她的問題。

目前的戰局看似僵持,但西線的印軍其實是處在被動挨打之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的南巴聯合空軍正用轟炸不斷削弱著印軍的力量,折磨著他們的神經。可以預見到不久之後,精神崩潰的印軍將向聯軍舉手投降。南巴聯軍未嘗沒有發動總攻一舉獲勝的可能,但他們為了減少損失,顯然正將空中打擊視為最省力的取勝方式。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沒有了敵機的威脅,南巴聯合空軍的各種機型都可以承擔空中打擊任務,甚至B-57轟炸機和C-130運輸機改裝的轟炸機也大搖大擺地飛到印軍陣地上空,傾瀉下如雨的炸彈。印軍地面部隊被看得死死的,只能被動挨打,眼睜睜地看著後方將來可能撤退的公路、橋樑被摧毀殆盡,眼睜睜數著自己的重裝備在日漸減少,人員傷亡在不斷增大,物資在不斷消耗,就象一個得絕症的病人只能數著屈指可數的時間,維持著自己可憐的生命。

進入克什米爾東南部的印軍已經開始撤退,在南巴聯合空軍的小機群頻繁空襲下,行動緩慢,裝備和人員損失不斷,但到底是擺脫了被切斷後路的噩運。即便這支印軍撤回到出發點默納利,也不會再向岡格拉和賈朗達爾進行增援。在失去了空中支援和掩護下,再派多少地面部隊也無濟於事。

而岡格拉和賈朗達爾的印軍進不能攻,退恐怕便是潰敗的開始,只能硬著頭皮在硬頂,但最終的失敗也只是時間問題。停火,當初印度傲慢地不屑為之,現在,卻成了救命的稻草。

可那些苛刻的條件如何處理,全部答應下來的話,國內民眾的憤怒恐怕連緊急狀態也無濟於事吧?只有請蘇聯幫忙了,有條件地答應巴方的停火要求,結束這場還未到最大災難的戰爭。

蘇聯方面接到英迪拉甘地的請求後,感到很高興,印度的失敗將使這個國家在以後更加依賴蘇聯方面的幫助。而趁機迫使印度放棄核武器計畫,對蘇聯是有利的,還不會引起印度人極大的反感。形勢使然,印度人,哼哼,那個女人終於在連續的打擊下低下了頭。但這個女人還能在政壇上停留多長時間,蘇聯人在表面上對英迪拉甘地的請求表示了積極的態度,但暗地裡已經開始與反對派領袖聯繫,做著換馬的準備。

從東巴和克什米爾撤出軍隊,政治解決領土糾紛;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和監督,並公布其核研究計畫。這是印度政府最後的底線。

一九七二年一月五日,在蘇聯的調停下,印巴兩國宣布就地實現停火,並凍結所有軍事調動和軍事物資運輸。這個條件對巴基斯坦來說是極有利的,就地停火意味著他們可以暫時佔據著印度的領土,對印軍保持壓力,為談判營造有利的條件。而克什米爾的印軍已經完全退了出去,巴方並無損失。關鍵是巴國集中營里還有成千上萬的印軍戰俘,這是談判中非常重要的籌碼。

談判註定是冗長而枯燥的,戰爭在實際上已經結束了,印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戰,而第一批援巴軍的到來,也使印軍喪失了再戰的勇氣。而在談判中,巴基斯坦只要把聯合國決議當作聖旨,也就有了徹底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依據和道理。事實上的佔領,再加上聯合國的介入,印度人想再強烈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黃曆到此時終於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悄悄地回國了。而南洋聯邦的收穫還不只前面提到的利益,海軍借著運送援巴部隊,悄悄登陸控制了尼科巴群島中的大、小尼科巴島,卡徹爾島,格莫爾達島。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之間的島群,屬印度。北隔普雷帕里斯海峽與大陸相距約220公里。南隔十度海峽遙接尼科巴群島,行政區划上與尼科巴群島共同組成印度中央直轄區。共有204個島嶼,以北、中、南小安達曼島為主,有些島嶼無常住人口。面積6,461平方公里,最多的島嶼為中安達曼島,人口約十萬。群島呈長串形,自北而南排列,長467公里。港灣曲折,水道紛歧,常年有水的河流很少,供水困難。

南洋聯邦偷偷佔據的這幾個島嶼離印度大陸有一千多公里,而距離南洋聯邦的亞齊州不過兩百公里,現在南洋聯邦將其佔領,則消除了外來力量對馬六甲海峽北方入口的威脅,而且不懼印度使用武力來爭奪。況且,印度也沒那個軍事實力,更沒有支持海外戰爭的經濟實力。即便不打,耗下去也會令印度束手無策。

事實上的佔領,或許沒有法理依據,但可以胡攪蠻纏,將整個安達曼群島分裂成安達曼和尼科巴,先以打擊海盜為名進行駐紮,再行公民自決,這個路子對於南洋聯邦來說,是駕輕就熟的事情。而印度現在正忙於與巴基斯坦談判,對於這遙遠海外屬地的情況顯然缺乏了解和應變的能力。

而尼克巴群島和安達曼群島的距離,以及尼克巴群島上的原住民—賈拉瓦人和昂格人等部落的落後愚昧,使其具備了與安達曼群島分離的基礎條件。

以鍾可萍為首的南洋聯邦第二代領導人還在貫徹執行著黃曆制定的計畫,一步步穩妥地加強著國家的安全,構築著國家的安全屏障,拓展著國家的發展道路。

以戰立國,以戰強國,南洋聯邦並不是窮兵黷武的國家,但也不懼怕戰爭,更不迴避自己的責任。強國必霸或許有失偏頗,但對於潛在敵人的打擊卻是不遺餘力。因為黃曆等人都相信,武力是國家強盛的保障,寶劍要經常磨礪才會閃耀寒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