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血戰南洋 第362章 好年頭兒

清一色的歲月里,暗色系一統天下,綠軍裝是最時尚的穿著,這些個花花綠綠的布料算是怎麼回事?糖衣炮彈嘛!不對,這不是陰謀,是挑釁,那個黃曆在北京遊覽的時候不是感嘆色調太單一,讓人有壓抑之感嗎,這肯定是他的主意。

退回去,不行,難道讓那個傢伙笑話中國的革命群眾抵抗力如此脆弱?何況建交談判正在進行,沒有合適的名義豈不是落人話柄?銷毀?也不可取,既然收下那就是要付錢的,而且以後說不定還要送呢!

收下,入庫,儘快引進設備和技術,儘快生產出符合咱們時代特點的布料,自力更生才是正道。

什麼,要買茅台酒,嗯,這沒問題,出口創匯嘛!還有?要參加廣交會,要組織華僑懇親團,要組織文化體育交流活動,舉辦炎黃杯圍棋對抗賽……

要求合情合理,又是在建交談判正在進行當中,對中國禁運的藥品、穀物等物資也裝船待運,這令中國領導人感到相當的難辦。不要求全部答應,只要逐漸地開放。從不起眼處著手,這也是黃曆的特點之一。

另外,中國這個大市場將成為南洋聯邦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雖然現在還不是,但在不久的將來,當中國走上復興之路,當南洋聯邦的出口市場趨於飽和時,先行之利便會體現無遺。這對於南洋聯邦這樣一個人口較少,國內市場狹小的國家來說,儘力開拓海外市場是必須著手解決的問題。

在與經濟學家們進行了幾次探討研究後,黃曆稍微放下心來,南洋聯邦不同於日本,美元貶值、南元升值固然對現在的經濟結構有一定的衝擊,但應對得當,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日本資源匱乏,原材料幾乎全部需要進口,連糧食都不能自給。而南洋聯邦有資源,是糧食出口國,礦產的戰略儲備也一直在進行,更投資參與了礦產上遊資源的控制和把持。

總之,考慮到各種因素後,美元與黃金脫鉤,進而貶值,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無法解決的痼疾,早晚要爆發,不可避免。關鍵是如何利用美元貶值的時機,將損失減到最小,甚至於因此而獲利。

一場戰略大布局在七零年下半年全面展開了,在經濟學家們的策划下,南洋聯邦政府和量子基金會開始行動,減少手裡的美元儲備,增持西德馬克、瑞士法郎;或在倫敦黃金市場和美國國內套購黃金,或增大對外美元投資,或出手美元資產,或用美元大量購買各種原材料囤積。總之,就是將貶值已成定局的美元盡量多花出去,換成實物或其他表現堅挺的貨幣。

一切都在暗中布置,節奏要掌握好,要不溫不火,緩慢進行,避免由於出手大量美元資產而引起別人的警覺。甚至南洋聯邦政府為了掩護這次大行動,還不時放出煙幕彈,比如公布一下外匯儲備,申請點美元貸款等等。

經濟上的布局,政治上的突破,七零年是南洋聯邦的一個好年頭兒。十月十六日,中南發表了建交公報,兩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十月二十三日,琉球宣布獨立,琉球復國成功,南洋聯邦率先承認,並派出特別國務卿沈棟為首的高規格代表團參加其建國大典;十一月七日,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訪問南洋聯邦,受到了隆重的歡迎。

從二戰結束,南洋聯邦便與西德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援助糧食和燃料,大批吸引技術人才,當年選擇定居南洋聯邦的德裔族群已經有了第二代,從而更加穩固了兩國的關係。再加上戰後對西德的一些限制,使西德不得不將軍工產業轉移到南洋聯邦研究發展,以便保持軍工產業的技術和人才,從而使聯結兩國的鈕帶更加牢靠。

一個亞洲新興的強國,一個戰後奇蹟般崛起的西歐傳統大國,強強聯手,預示著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極化的發展,儘管這只是剛剛出現一些端倪。

歷經兩世界大戰的損耗和摧殘,德國仍然強大。儘管歷史因為他們是軍國主義的鼻祖而曾經非議他們,但是歷史卻掩蓋不了他們璀璨的光輝。他們以哲學為先導,以現實為基礎,以思想的魅力開啟民智、拋棄封建糟粕,接受啟蒙思想,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非凡的能力為德意志創造了未來。

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視下,跪倒在地。一位記者寫道:「不必這樣做的他,替所有必須跪而沒有跪的人跪下了。」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勇於承擔歷史責任的德國回到了歐洲的懷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德國又一次崛起,又一次站在世界的前端。

德國的崛起有其自身的有利條件,美國的援助、雄厚的工業基礎、高素質的勞動者,最重的是團結一致、奉獻苦幹的德意志精神。而南洋聯邦的發展則主要依靠黃曆的眼光和謀略,以及自身的後發優勢,大膽吸收各國的先進技術和人才,在冷戰中靈活周旋、巧妙取利。

發展的道路或有差異,但基本思路卻是相似或相同的。同樣是重視教育,以開拓創新、研究進取作為發展的動力;同樣的注重民生,實行社會福利,緩解階級矛盾和縮小貧富差異,並且保證每個公民幼有所養、長有所用、老有所依;同樣以保證社會穩定為重要目標,致力於建設高效率的、廉潔的政府,形成一種穩定持續、行之有效、為國民擁戴服膺的治國方略……

黃曆對德國一直很欽佩,也努力以德國為榜樣建設國家。不論政黨如何輪替,政府如何走馬燈似地換屆,甚至遭遇戰爭重創,德國仍然是一個巨人,不曾倒下去,不曾萎靡不振。不消幾年,又煥發了活力,重新站立了起來。這其中的原因和精髓難道不值得謀求民族長遠出路和持續發展未來的南洋聯邦借鑒和效法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