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血戰南洋 第177章 忽悠的準備

飛機在空中輕微顛簸,透過機窗,可以看見白雲在機外掠過,象一朵朵的棉花糖,襯著蔚藍的天空,顯得悠遊自在。

坐著總統專機出訪,對於黃曆來說,也是頭一回。C-54「空中霸王」,作為美國總統專機的機型,曾載著羅斯福前往雅爾塔參加他最後一次的戰時會議。羅斯福去世後,杜魯門總統也頻繁乘坐代號「聖牛」的此款專機出行。而這架總統專機則朝鮮戰爭後,美國進行改裝後,送給南洋聯邦大總統黃曆的。

「吸點氧,看你好象不大舒服。」黃曆關切地向何夢雨詢問道。

「空中霸王」屬於當時的大型飛機,安全性能很好。但缺點是沒有氣密艙,四千米以上的高度會讓旅客有些不適應。

「不用,我想躺一會兒就會好的。」何夢雨擺了擺手,慢慢站起身。

黃曆急忙伸手扶著,將何夢雨送進卧室。這架改裝的總統專機設有總統套房,一間作為辦公室,一間作為卧室。機上另兩個小套房則是隨訪的官員和安全人員,以及部分媒體記者。

把何夢雨安置好,黃曆便走了出來,叫來一個女服務員陪著,他直奔會議室而去。

出訪的第一站選在美國,對艾森豪威爾的認識和研究直到現在,還在進行著。南洋聯邦一直試圖要求美國提供原子彈方面的關鍵技術,但美國也一直敷衍,聲稱在美國的核保護下,南洋聯邦不必發展原子能技術。此次出訪,黃曆對此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他要獲得美國全面支持的是印度支那的計畫。

如何擠走法國人在越南的勢力,由南洋聯邦和美國取而代之,在什麼時間介入最有利,以什麼樣的方式介入最合適……這些都經過了黃曆等人仔細的研究和分析,也包括了中情局「平」小組和南洋聯邦情報機構對目前越南的形勢,以及歷史、種族、宗教、文化、經濟、政治、民族特性等方面的細緻的考察和分析報告。

嗯,嗯,艾森豪威爾便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明者,不知道這種想法在他的頭腦里是否形成了呢?

什麼叫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國古代有一個例子能很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

從前啊,呵呵,很老套。從前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以後才離去。

由此,吳國和楚國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打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看,從做遊戲踩傷腳這樣一個小小的事情,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這種現象,便被稱之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美國佬沒那麼悠久的歷史,也沒這麼精闢入理的事例。大概他們只會用哲學上的「禿頭論證」來說明,就是說頭上掉一根頭髮,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髮掉下去,最後禿頭出現了。

越南是個小國,但在美國人眼中,卻可能是第一塊倒下的骨牌,之後將有更多的骨牌倒下,而最後一塊的命運將確定無疑——肯定也會很快倒下來。而這就是全面瓦解的開始,可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然而,此時的法國已經意識到自己無法征服印度支那,但美國卻極力為法國打氣,讓其繼續打下去,並表示要全力支持法國在印支的軍事行動。美國人還對痴人說夢般的「納瓦爾計畫」極感興趣,決心向這一計畫「投資」直至取得成功。到1954年,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戰爭費用有四分之三由美國承擔,法國自己只承擔四分之一。不過,美國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到了關鍵時候,美國並不願意為法國人火中取栗,除非法軍交出戰爭指揮權。當然,高傲的法國人立即拒絕了美國人的條件,他們也就只好獨自面對奠邊府失敗的厄運了。

其實,早在五二年年底,中情局的「平」小組和南洋聯邦的情報機構經過共同研究和分析,已經得出了較為明確的結論,並送交到華盛頓,報告中稱:「象法國這樣繼續實行頑固的殖民統治,是不可能打贏這場正在發展起來的人民戰爭。只有越南人自己才會在這場戰爭中獲勝。」

但這份報告顯然不會讓法國人看到,美國繼續鼓勵法國人戰鬥下去,並給予他們很大的希望。助理國務卿羅伯遜說:「在印度支那,我們相信局勢正在扭轉。」國防部長威爾遜則斷言法國的勝利「是可能的,而且是有希望的」。

法國人拿著美元,信心倍增,積極實施起要在十八個月內轉敗為勝的所謂「納瓦爾」計畫,卻不知道美國的慷慨援助正是無數法軍士兵的賣命錢。

當然,法國人也正需要「尋求一種能夠從這場戰爭中體面地退出的辦法」,法國人認為可以造成一種軍事形勢,以便某種體面的政治解決成為可能。但是,等待他們的是一場損失慘重的失敗,奠邊府一戰,法國人日暮圖窮,丟臉地退出了印度支那。

嗯,嗯,奠邊府是「納瓦爾」計畫的一部分,納瓦爾已經厭煩透了越盟的游擊作戰,佔據這個要地,憑其堅固的工事和眾多的精銳部隊,法國人要在奠邊府「碾碎」越盟部隊。據說,越盟軍隊在奠邊府戰役初期,曾經因為道路原因,炮兵遲遲未進入陣地,武元甲下令停止進攻,部隊後撤。而越軍突然後撤,讓奠邊府的法軍指揮官卡斯特里無法忍受這種大戰前的煎熬,他甚至將電台波長調到越軍的頻道,向武元甲發出吼叫:「你還在等什麼?為什麼不敢向我們進攻?你還敢不敢在奠邊府和我一決雌雄?」

高傲的高盧公雞,軍事指揮低能的法國指揮官,對即將到來的奠邊府慘敗,黃曆只能寄予同情,卻不準備出手相助。儘管南洋聯邦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上百架戰鬥機,上百架轟炸機,上百艘軍艦,可以迅速投放戰場的精銳士兵,但從整體考慮,法國人的失敗,正是南洋聯邦所期待的。

而對於法國在越南的潰敗,隔岸觀火的美國人應該感到又驚又喜。驚的是沒想到裝備精良的法軍面對衣衫襤褸的「越共」軍隊,失敗會如此之快、如此之慘,喜的是終於可以找到機會進行干涉,逐步向整個印度支那滲透進去。

但美國人的眼睛很有問題,所要扶持的傢伙都是那麼垃圾,那麼不得民心,那麼愚蠢透頂。而黃曆所看好的,並已經加以扶持引導的對象,便要通過與美國的協商加以解決。如果美國持強硬立場,黃曆不介意收回承諾,讓美國人自己在越南去折騰,並最終和法國人一樣,去承受失敗的痛苦。

嗯,就是這個樣子。對法國軍隊和美國軍隊來說,都沒能掌握游擊戰之實質。兩國軍隊的訓練方式和裝備都使得他們只能打一種自己能夠明白的戰爭——有明確前線陣地的傳統戰爭。敵我雙方靠的是先進的武器裝備,拼的是戰爭消耗。但游擊戰爭,是在敵人領土作戰,體力、耐力的消耗以及國內的壓力都不可忽視。傷亡人數可能一直在攀升,可是界定進展卻沒有一個標準。

而對於南洋聯邦則不同,南洋聯邦軍隊可以說是從游擊戰中成長壯大起來的,這種經歷使他們對在游擊戰中遇到的困難和危險更有感觸。而反過來,他們便會把這種困難和危險加到也實施游擊戰的敵人身上。

但在越南能否取得預期勝利的關鍵卻是南越政府是否能夠成為強有力的政權,派系林立的南越軍隊能否被整合到一起,腐敗和貧困能否被有效解決。對於介入越南戰爭,南洋聯邦已有定論。但對於介入的深度,包括黃曆在內,都為此設置了一系列的標準。

不打無把握之戰,不白白犧牲士兵的生命,不把自己深陷在戰爭的泥潭之中,甚至黃曆也做好了最後撒手不管的準備。喜歡留一手,以防萬一,也是黃曆很喜歡的做法。

與隨行官員又仔細研究了一番如何在美國展開忽悠大法的具體操作,黃曆才又回到了總統套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