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樣年華

「情歌歷來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個依託,每一首情歌都有可能會引起某一個人的心裡共鳴,讓他或許她找到心靈的歸屬,曾在耶路撒冷,我聽到過這麼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今晚我希望大家也能夠靜靜的聆聽這個有關於愛情的故事,一首《信徒的愛情》送給大家。」

李浩的歌曲甚少有生硬的情歌,每一首多是有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在裡面,這個故事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但至少是能夠感動他的。

這首情歌是他在耶路撒冷旅遊的時候,看到一對八十多歲的情侶有感所以創作的,這對情侶的男主人公已經癱瘓,坐在一輛老舊的木輪椅上面,他的老伴推著他去教堂做禮拜,而最讓老李感慨的是,他們只是一對情侶,而不是一對夫妻,一直風雨相伴了幾十年,因為一些信仰的關係,他們這輩子都無法結為一對合法的夫妻,所以他們就坐了一輩子的情侶。

這首歌曲很溫馨,沒有任何一絲沉重的味道,就跟午後暖人的日光一樣,就好像在冬天的暖房裡面喝著一杯黑咖啡,歌曲使用的樂器是耶路撒冷當地的一把木吉他,跟國際上通用的吉他有些不同,弦要少二根,但是音符卻不少,只是通過另外一種彈奏的方法補全了這些遺失了的音符,這首歌曲大量使用了擊打樂和呼麥聲來作為編曲,加上一些搖鈴,很有異域的風味,讓人一聽就難以忘記這首歌曲。

李浩在上面輕輕的唱著,而底下的觀眾靜靜的聆聽著,有一些有感觸的觀眾們已經湧出了淚珠,歌曲如人,人如故事,誰又能夠分得清楚歌曲中說的故事是自己還是別人呢?只要能觸動到自己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就是一首最好的歌曲,流淚不一定是因為傷心,有時候開心也是會流淚的。

這首歌曲蘊含深意的歌詞是整首歌曲的靈魂,沒有太大的懸念,李浩依舊使用了曾經的唱腔,享受著歌曲其中帶來的意境,沒有浮誇的商業的影響,有的只是在創作著讓人動心的音樂,創作著他自己的音樂世界,讓人一再的回味在其中。

耶路撒冷是宗教的一個發源地,本身宗教的氣息就相當的濃郁,這裡的音樂自然也帶上了一股宗教的味道,甚至包括他的樂器也是為了宗教所服務,而李浩則是摒棄了當中的宗教樂元素,只提取了它的音色和精華來組成這一首愛情歌曲,給了大家一個很異域般的享受,這種音樂絕對是大家第一次聽到,也是李浩首次在香港第一次演唱這首歌曲。

很多詞曲作家們此刻正在觀眾席上面陶醉的聆聽著,李浩的每一場演唱會除了吸引到眾多的普通觀眾之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同樣吸引了大量的詞曲作家們。

因為大家發現在他演唱會上,能夠帶給自己很多的創作靈感,他所唱作的歌曲是很多樣化的,跟一般的流行歌曲有盡些不相同的地方,可以說是世界各地的音樂元素都有,就像是一本活脫脫的音樂教科書似的,在他的演唱會上面,你除了能夠享受到優美動聽的歌曲之外,還能帶給自己更多更好的創作靈感來。

一首《信徒的愛情》結束後,演唱會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今晚一首接一首的李式歌曲響徹在這紅館裡面,讓觀眾們沉醉難醒的,今晚的紅館也成為了一個音樂的海洋,而主導這片海洋的正是李浩的音樂王國。

其實有時候,你很難去界定李浩舉辦的到底是一場演唱會,還是一場音樂會,因為它沒有演唱的吵鬧與互動,但是說它是音樂會吧,可是他演唱的多是有詞曲的歌曲,很少有純粹的音樂,所以他的演唱會適合大家用一種去聽音樂會的態度去靜靜的聆聽。

在演唱會末尾的時候,大家竟然發現李浩換上了一套令大家都感覺很眼熟的服裝,可能有些細心的香港觀眾可能已經認出來了,李浩身上穿的這套衣服,正是電影花樣年華中梁朝偉所穿那套衣服,甚至連顏色和條紋都一模一樣,難道李浩他要?

在娛樂圈中流傳有兩大電眼演員,一位是香港的梁朝偉,一位是內地的李浩,但是李浩的身材要比梁朝偉高大一些,在穿衣服上面,他有著獨天優厚的條件,但是李浩要比梁朝偉少了一些成熟男人的氣質,和多年演戲磨練出來的風範味,這兩人很難說是誰優誰劣的,各有他們自己的優勢,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粉絲群體。

當Maggie一身旗袍突然神奇的出現在舞台上面時,讓大家幾乎把聲音都喊嘶啞了,這便是李浩在紅館演唱會邀請的最後一位嘉賓,大家都沒有想過,在演唱會的末尾時候,竟然會是Maggie現身,一瞬間就勁爆了全場的觀眾和媒體記者們的眼球,怪不得之前在採訪他們的說,他們就透露過說有合作,大家還以為是Maggie要出來拍電影了呢?沒想到竟然是做李浩演唱會的嘉賓,一下子給了大家另外一個驚喜來。

最後一首歌曲是他和Maggie合唱的一首「花樣年華」也算是給了香港的觀眾們留下一點深刻的記憶,認真的來說,Maggie的歌聲不算得上是太好,但是她和李浩在舞台上面時都很放得開,對於他們來說,更加享受的是這個演唱的過程,尤其是現場使用了投射的技術,整個紅館的觀眾們跟著他們一起回到了花樣年花的這部電影的某個場景中,近距離看到戲中的Maggie已經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了,至於歌聲好不好聽,根本沒人會在意這些盤末細節。

李浩在香港紅館的演唱會結束後之後,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得到了觀眾們的讚賞,甚至還有一位知名的香港樂評家給了這次李浩紅館演唱會亞洲第一的稱號來,或許是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李浩今年的兩場紅館的演唱會成為了香港觀眾們心中最好的演唱會之一,以致與跟在他後面開演唱會的一位明星飽受到了大家的批評,其實平心而論,該名歌手舉辦的演唱會的質量並不低,只是有了李浩的珠玉在前,他自然是討不了彩了,他錯就錯在,不該跟在李浩的後面馬上舉辦演唱會,因為觀眾們的記憶至今還停留在李浩演唱會的畫面當中。

在香港演唱會結束之後,李浩沒有過多的停留,只是去了香港金老的家中一趟,很快他便帶人離開了香港,對於金老來說,李浩對他是尊敬的,是崇拜的,這位可敬的文壇一代宗師,能夠去見一次的機會就少一次了,無論是多麼功成名就的人也好,到最後未免都會敗在時間的手上。

香港地區可以算是他在亞洲區的最後一場巡演的城市了,在接下來之後,他還有歐美地區的幾場演唱會還沒有舉行,只要再過多一個月的時間左右,他今年度的演唱會就要完美落幕了,也算是完成了他對歌迷們的一個承諾。

其實歐美地區的演唱會他一早已經做下了決定,將會與中國的古典樂為主,而且還不是現代的古典樂,而是真正的中國原版的古典樂,他不知道東方的古典樂是否能夠被歐美的觀眾們所接受,但這是他必須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哪怕這個演唱會是失敗的也好,起碼讓他們認識到了中國古典樂的獨特魅力。

要用一種完全不同的音樂文化去讓另外一個種族來接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中國人講究的是無為、自然與和諧,講究的心靈上的感悟和享受,而歐美的觀眾們則更願意去接受另外一種自我、驕傲、和史詩英雄般的思想,他們對於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並不感興趣,所以李浩自己也沒有太多的信心。

就好像拍電影一樣,其他國家的電影是很難在好萊塢站得住腳跟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個很排外的國家,就算偶然讓你得到了一兩次奧斯卡的大獎,也不能證明他們已經完全接受了你的文化了,只能說是他們吃膩了鮑魚,打算去嘗一嘗家常的小菜罷了。

所以對於那些什麼要去征服好萊塢的說法,老李是顯得很不以為意的,也認為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事情,別說是短時間內了,就算是長時間內也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這無疑等於是一場推翻好萊塢霸主的革命,尤其是國內電影人的環境並不算的上是寬鬆,有很多很好的題材都會有一個拍攝的限制,不是說你想要去拍什麼就拍什麼的。

而寬鬆的拍攝環境,就目前來說,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一天電影的分級制度出現了,國內的電影才會有一個騰飛的時間,才會有實現的一個可能,但這一天還是遙遙無期,所以,老李早已經讓人在香港開一家自己工作室的分支,以方便他去拍攝一些限制性比較大的電影,正所謂活人總不能被尿給憋死不是。

李浩在告別了香港之後,就搭往了前往美國的飛機,其實他還是有些低估了自己在國外的影響力,雖然他不是最出名的一位中國明星,但他的名氣在歐美區里並不算小,有很多歐美人士認識他的第一個契機,就是他的3D裸眼顯示技術。

可以說,當時這項技術一經面世的時候,著實是打了這些歐美娛樂公司們一個措手不及的,也讓他的新聞天天見諸與娛樂版的頭條,被他們稱之為神奇的東方小子,其實除了電影之外,他還有一樣東西在這邊也很受歡迎的,那就是他工作室旗下遊戲部門發售的《第三世界》這款遊戲,非常符合他們的胃口,所以他在這邊也有著不少的遊戲粉絲。

李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