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7章 平衡

「山木君,明國的事情還是再說吧,你面子大,我們在本藩還是一切仰仗你了。」

郭國安雖然地位不比山木低,不過山木是正經的世襲武士,祖上還闊過一陣子,日本的武士階層已經傳承千年,天皇和公卿早就無權,源氏和平氏決戰之後就一直是幕府的天下,幕府則是依靠各藩的大名和有實力的武士階層,大名有一些還是源姓或平氏,都是日本的貴族,更多的就是有家徽和傳承的高等武士階層,任職家老奉行等高級職位,然後一層一層的往下,最底層的武士可以吸納普通的民眾階層進入,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和野心便可以成為新的武士,比如現在赫赫有名的羽柴秀吉,原本就只是個打雜的小廝,現在已經是一方大名,是織田家的重將了。

但日本就是這樣奇怪的國家,一方面實權就在幕府和各大名手中,天皇和公卿卻仍然存在,還有相當的影響,儘管有時候公卿甚至天皇連飯都吃不飽。

哪怕現在這種時候,織田信長這種強勢的人物也不肯接受天皇讓位,按他的血脈,最多會成為新的幕府大將軍,到此也就滿足了。

新秩序和舊的傳統並行不悖,就是日本的現狀,所以山木這種有根腳的武士說話比郭國安這個外來戶要有力的多。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有了這句話,劉台和李守拙兩人都是鬆了口氣,今天這次花了血本的酒宴目的就是這個倭人武士,兩人不僅是在日本立足,還要建立情報點,然後才能查清京師通州驛那件事的內幕到底是什麼,究竟是中國的海商自行其是,還是某個日本大名就在身後?沒有相當的實力和影響力,想做到這樣的結果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送走一群醉醺醺的倭人之後,看著杯盤狼藉的屋中,兩個人的臉上卻都是輕鬆的笑容,在日本這麼久了,好歹是有機會與真正的上層接觸了。

「兩位,我也幸不辱命。」

郭國安向來不苟言笑,此時也是在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來。

劉李二人當然不可能以實情告訴他,不過郭國安並不是笨人,劉李二人不以發財為主,而是專心做著一些完全與賺錢無關的事情,郭國安雖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麼,但敏銳的發覺了這兩人的與眾不同之處,至於這兩人究竟要幹什麼,郭國安倒是始終沒有詢問過。

當然,雙方彼此間有一種默契和信任,如果劉台和李守拙有一丁點想勾結倭人當海盜的打算,郭國安也就會立刻抽身,根本就不會再理會他們的事情。

「多謝郭將軍了。」

「大恩不該言謝,我們應該……」

「不,不必多說。」

郭國安豎起手掌,止住劉台的話:「我和許大夫都是漂洋過海的畸零人,僥倖在這裡安身立命,不求什麼,只求能對故國有所幫助,便是心安。兩位要做什麼,我不管不問,但我相信兩位不是那種叛賣祖宗的人,所以我能幫則幫,至於兩位究竟能做什麼樣,還得靠兩位自己才是。」

劉台與李守拙默默點頭,看著這個臉色黝黑,臉龐生的方方正正,說話也是一絲不苟的漢子,心中也是生起一種異樣之感。

眼前這個漢子,身在異國,卻有這般的堅持和操守,不論如何,都是值得叫人肅然起敬!

「無論如何,我二人都應該敬郭將軍你一杯。」

劉台收起了刻意的江湖油滑氣息,端起酒杯,正色舉至眉間。

「敬郭將軍。」

李守拙也是一般的動作,兩人雙手舉杯至眉前,再略一躬身,然後才一飲而盡,再看郭國安時,對方也是一樣,三人彼此對視,俱是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等郭國安走後,屋中再無別人,收拾齊整之後,劉台和李守拙開始分別寫給國內的報告。

雖然劉台現在已經接受了惟功那邊大量的援助,但還是以錦衣衛的職司差事為主,報告當然也是優先給錦衣衛。

只是現在京城那邊局面十分之混亂,劉台自己都不大清楚,他的報告會不會送到錦衣衛,又是送到誰的案頭,但身為錦衣衛的一份子,他只能按上頭交辦任務時所規定的那樣,一絲不苟的做著自己的分內之事。

相形之下,李守拙的報告就顯得更加詳細,更富有感情色彩。

和錦衣衛的不穩定不同,李守拙的報告不僅肯定會送到張惟功的案頭,每隔三個月到半年,大明那邊都會有相應的消息反饋回來,除了指示之外,就是物資上的補充調濟,使得他們在日本的生活更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幸運的小子啊。」

早早寫完,看著李守拙還在運筆如飛時,一向老成持重,臉上從不顯心思的劉台也是罕見的嘆了一口氣。

……

「下官叩見元輔。」

「嗯,起來。」

張居正的書房,惟功不知道過來多少次了,但每來一次,張居正的威權和氣息就感覺又上去了一點,以前他還有自視為子侄輩,和江陵相國能說笑幾句,現在除了公務之外,張居正已經很少與惟功說笑了。

但張居正對惟功的幫助和教導,倒是一直沒有改變過。

彙報了各處的情況後,張居正就開始點評,他不愧是綜理全局的事實上的第一人,所提出來的意見無不精到之至,三言兩語,就給了惟功不少的啟發和幫助。

每次這樣的交談,對惟功而言都十分珍貴,張居正這樣的事實上的老師,對他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

「好了,今日到此為止。」

說了半天,張居正也有一點疲憊,他雖然才五十多歲,前幾年身體也很好,但這幾年處在第一人的位子上,勞心竭力,加上奪情一事十分傷神,雖然是獲勝的一方,也是傷筋動骨,不僅是政治意義上的,他的身體神思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傷。

加上他確實頗好聲色,很難節制自己的慾望,惟功知道,張居正這個年紀想保持旺盛的體能,求方問葯是難免的事,游七和相府中的一些人,都是有不少做這種隱秘差事的,相府的美人,數量雖不多,但絕對有一些上品中的絕品。

作為一個男人,惟功很理解張居正,易地而處,誰不喜歡女色呢?只是他希望這個師相能保重身體,畢竟女色再好,鬧到自己身子發虛的地步,還是太不值當了。

「元輔,下官預備上疏,開始著人到京營清軍勾軍了。」

「哦,你有信任的私人嗎?」

「清軍照例要御史或給事中去,下官哪有這個本事招攬文官,只是平時看有幾個年輕有銳氣的,在皇上跟前舉薦了,任誰用誰,這不是下官能自專的。」

張居正輕輕點了點頭,惟功一向的謹慎和保守作法起了作用,最少在張居正的情報體系中,惟功仍然專註於自己眼前的一塊,和一些文官雖有往來,不過是為了改善形象和名聲的目的為主,私下的交結與拉攏顯的不足,不足以建立一個黨派。

張四維的晉黨,還有萌芽中的東林黨,那是數代人費盡心血才慢慢建立起來,一個黨派,不是那麼容易出現的。

張居正的政治根底是他的老師徐階為他打造出來的,幾十年的中樞生涯加上老師的傳承,加上優勢的政治地位,這才經營出現在的局面,惟功一個未及弱冠的勛貴武臣,想伸手到文官這一邊來,可能性實在不大。

雖接受了惟功的說法,張居正卻沒有放過他的打算,輕輕捋了捋自己的美髯,張居正眼神冷厲非常,看著惟功,冷然道:「最近你出入宮禁,可曾聽到什麼風聲?皇上起居行止,到底如何?」

惟功眼中顯露出一絲詫異。

他是遊走在張居正和皇帝之間的,一邊是皇帝的心腹,一邊也算是張居正可信任的勛貴武臣,兩邊之間,他很辛苦地保持著平衡的狀態。

這種平衡是比較脆弱,是建立在惟功不偏不倚,凡事出於公心,而且對皇帝忠誠的前提之下的,否則以萬曆這兩年來對張居正的提防和仇視,還有張居正事事壓制皇帝的做法,這種平衡早就被打破了。

現在張居正並不是要惟功透露什麼有用的情報,有馮保這個同盟在,張居正對宮禁之事了如指掌,他要的,應該就是惟功的一個表態。

「宮禁之事,非外臣可以擅自打聽的,下官並不知道什麼。」

惟功考慮了一小會兒,只是一小會兒,在張居正的眼中,惟功幾乎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已經有了決定,這種心態的堅決叫這個意志堅毅的首輔也有一點詫異,不過他的眼神也迅速冷漠了下來。

張居正對惟功,真有如對自己子侄般的那種欣賞,但也就是欣賞罷了。

「好了。」他輕輕點頭,手指輕輕叩了桌面兩下,吩咐道:「你可以下去了。京營之事,早就有決斷,你按自己所想的去做便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