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320章 遼國西侵

述律平忽然議立「長君」,說什麼國家危亡,立幼非福,如今太子年幼,李胡在側,所謂長君是什麼意思,誰人不知?

耶律朔古哼了一聲,叫道:「太子在,群臣就有所歸,忽然說要立長,這是取亂之道!」

述律平也不管他,轉問耶律安端說:「王爺以為如何?」

耶律安端原本是很氣惱察割交出兵權的,但自耶律李胡掌權之後,也不知道耶律察割和他說了什麼,父子兩人已經和解,這時見述律平問起,說道:「在現在的情況下,國家的確需要長君,而且需要一位有力量、有聲望的長君!」

述律平大喜,說道:「便知王爺能夠顧全大局!」

她是太后,耶律安端乃是皇叔,自臨潢府喪亂以來便是皇族最尊貴的兩個人,兩人意見達成一致後,朝堂上立李胡的氣焰無形中便大漲!

李胡哈哈一笑,踏上一步,環顧群臣,韓延徽不敢說話,韓德樞也不敢說話。

耶律屋質上前幾步,竟然走到太后的跟前,說出一句叫人驚駭的話來:「太后!耶律安端從天皇帝時代就謀過反!是天皇帝陛下為人仁厚,不想殺害兄弟,這才留了他的性命。而他的兒子又在混同江擁兵自重了多時,這樣的一對父子,忽然改頭換面,竟然交出了兵權,這樣反常的舉動,太后就沒有一點懷疑嗎?」

述律平心中一凜,自李胡悄悄回來,她心中十分歡喜,李胡又整天在她耳邊說話,讓她立意要立李胡,只是要立李胡,阻力太大,這時候李胡忽然告訴她察割願意交出兵權以示效忠,述律平一開始也是不信,但之後將奪權陰謀推行下去,察割果然無比配合,這才讓述律平放了心。

但現在被耶律屋質一提,述律平不免又起了疑心。

耶律屋質又說道:「三王爺為人雖然武勇,但說到心機謀算,如何是察割等人的對手!若真立了三王爺,察割以擁立之功,必掌大權,那時候他若再起異心時,太后和新君拿什麼制他們!」

這話說得太過直白了,耶律安端都忍不住臉上變色,耶律察割仰頭哈哈一笑,說:「敵輦!你為了阻止大元帥即位,可真的無所不用其極!竟然就在眾人面前對太后挑撥離間了!」

他向述律平一行禮說:「太后,臣都已經交出兵權了,對大元帥的一顆忠心天日可表!倒是敵輦那邊,你可問問他,支不支持大元帥即位——如果他不支持,那所說的所有話就都是別有用心!」

述律平一想不錯,回顧耶律屋質。

耶律屋質道:「臣效忠的是大遼,不在於誰做皇帝!」

耶律察割道:「那你認為,誰做皇帝對大遼有利?」

耶律屋質政見堅定,被逼不過,只得道:「太子繼位,才是順應天意民心,有利於我大遼一統!」

耶律察割哈哈一笑說:「太后!你看!他說了這麼多,不惜中傷我們父子,為的還是要阻三王爺繼位!」

述律平哼了一聲,道:「敵輦,你退下吧!」

「太后……」

「退下!」

耶律屋質晃了晃身子,跌退了兩步。

述律平道:「哀家主意已定,今日便立長君,群臣可擁李胡登基!」

耶律安端叫道:「太后聖明!」

耶律察割叫道:「臣等擁護新君即位!」便來扶察割向寶座走去。

耶律朔古忽然大喝道:「站住!」

耶律安端顫巍巍站起來,叫道:「朔古,你要造反么!」

耶律朔古道:「父業子承!今日能登上寶座的,只有太子!除了太子之外,敢上寶座者,便是謀反!」

李胡神色一冷,察割喝道:「耶律朔古要謀反,來人啊!拿下!」

左右便衝出甲士來!將耶律朔古團團包圍,耶律朔古冷笑道:「我是先帝委命的顧命大將!擁護太子,維護我大遼正統!誰敢殺我!才是造反!」

侍衛首腦還是目視述律平,要看她如何決斷。

耶律屋質便知道朝堂在述律平的掌控之下,走上兩步叫道:「太后,今日殺了耶律朔古,不過一刀斬落罷了,但耶律朔古一死,是不是還要殺了邊關的蕭轄里?蕭轄里一死,是否還要再殺莫白雀?課里雖然接掌了南方的兵權,但遼陽府發生了這樣倒行逆施的事情,不怕寒了將士之心?不怕激起將士怒火?不怕引得遼南百萬漢民與渤海人人自危?到時候烽煙處處,大遼就要分裂了啊!天策又虎視在外,一旦大遼內亂,豈能不趁亂東進?只怕張邁楊易,等的就是這個機會!立太子也罷,立三王爺也罷,都還是太后你的子孫。但如果遼東也被天策吞併,那時候別說三王爺,我契丹全族只怕都無噍類了!」

述律平心中一震!

張邁的西巡,使得天策唐軍這頭老虎好像睡著了一般,但睡著了的老虎也總有醒來的時候,述律平等人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時候進行內務處置,就是要趁著張邁還沒東歸、趁著老虎還沒醒來。可要是事情鬧得不可收拾,鬧到張邁東歸還無法結束,甚至因此而削弱了大遼自身,那就違反了述律平的初衷了。

耶律察割眼看述律平要被說動,趕緊肘撞了李胡一下,李胡會意,說道:「母后,別聽他胡說八道,他說來說去,只是想阻兒臣登位!」

耶律朔古森然道:「你要登基,就先殺了我!」

耶律屋質道:「今天若立李胡,必殺耶律朔古,若殺耶律朔古,大遼必定內亂!太后若執意一定要立李胡,那就先做好先內戰、然後迎接天策東侵大軍的準備吧!」

他說著往大殿的中央一跪,南派的群臣知道這時不能再猶豫了,除了少部分牆頭草與膽子太小的人外,大部分都跟著跪在了殿中央。

契丹宰相蕭翰也走了出來說:「太后,不可為愛幼之私,而致國家內亂啊!」他雖不是太子的親舅舅,但妹妹也嫁給了耶律德光,耶律璟的親生母親已死,如果立了耶律璟,那蕭翰的妹妹也會是太后,若是立了耶律李胡,那他就得靠邊站了。

蕭翰是調和派的文官魁首,他一站出來,調和派中的許多人也都跟著出來跪下,原本南派的軟弱者也趁亂趕緊站出來跪下。

這一來大殿上跪下了七八成,圍著耶律朔古的侍衛也是契丹,其中好些人的父兄都跪著了,看看反對者勢大,好幾個侍衛便不由自主退了兩步。

耶律李胡見狀暴跳如雷,述律平臉上陰晴不定,她知道群臣會反對,只是沒想到會反對得這麼厲害,這時如果用強,不說遼南內亂,這朝堂之上就先得血流成河!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政變一旦發動,怎麼可能收回來?

耶律屋質見述律平難以下台,為防惱羞成怒,跪上前兩步說:「太后剛才說,國家危亡,所以議立長君,這個想法也是對的。如今國危主幼,的確會社稷不穩,只是若立三王爺,又違反天意人心。」

述律平道:「聽你這麼說,倒好像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耶律屋質說道:「當年武王伐紂之後,天下初定,武王便忽然暴病而亡,當時也是君幼國疑,因此有武王之弟周公攝政,以此度過了危機,並開周室八百年天下。如今我大遼形勢與周相近,臣請太后立太子為帝,以三王爺為攝政王,如此則既順了天意民心,也能解決我大遼國危主疑之患。」

耶律朔古一驚,要說話,卻被耶律屋質眼神止住。

述律平思前想後,終於道:「這個主意也好。」

李胡一驚,叫道:「母后!」

蕭翰已經上前一步說:「敵輦的這個主意好!臣願奉三王爺為攝政王。」

韓延徽也上前一步,說道:「老臣亦願奉三王爺為攝政王。」

群臣見狀,齊齊上前道:「臣等亦願奉三王爺為攝政王!」

述律平眼看群意如此,便喝道:「也罷,那這事就這麼定了!」

耶律李胡一時間都有些慌了,看耶律察割時,耶律察割眼看形勢如此,也只能上前道:「臣願尊太后懿旨!」

……

一場劍拔弩張的政變終於算是有驚無險地收場。

退朝之後,耶律朔古責耶律屋質道:「你怎麼回事!立李胡為攝政,那和讓他登基有什麼區別!」

耶律屋質道:「若不如此,太后怎麼下台?剛才你沒看到察割的暴戾神色,他已經準備拔刀了!太后下不來台,察割再加推動,那時候遼陽府就要屍山血海、不可收拾了!」

耶律朔古道:「但李胡一旦成了攝政王,你我又被架空,往後還不是任他們為所欲為!」

耶律屋質道:「留得你我性命和小皇帝的名分在,事情就還有轉圜的餘裕。嗯,我現在就進宮見太后,只要太后對孫子還有一點祖孫親情,那麼保住了小皇帝的性命,事情就有最後的轉機。」

……

這邊李胡不能得逞登基,怒氣沖沖,跑到後宮來叫道:「母后!你怎麼忽然變卦,答應他們立什麼攝政王!」

述律平也是不好,被李胡一責問,怒喝道:「你還來問我!還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