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308章 西巡前夕

天策九年冬,中原發生了許多小事,幾件不大不小的事,以及一件大事!

小事不必贅言,不大不小的事,第一件是汝、唐、鄧、萊四州小荒。

萊州小荒純粹是自找,這裡頭固然有氣候變化的原因,比如過去一年州內水旱不均,但也與登州造船業與海貿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民心無意於農有關,但收成不好了卻不怎麼影響萊州人的生計,張邁甚至沒給萊州發下免稅降稅的赦令,而萊州人竟也不叫嚷,原因很簡單,凡是那些肯下苦力種地的,收成都還可以,凡是那些除外打工經商的,手裡頭又都有餘錢,登州是南北海貿的中轉站,每年從吳越運來的糧食堆爆了一個個新設的倉庫,莫說與登州比鄰的萊州只是小荒,就是顆粒無收也餓不死。所以對於萊州張邁撒手不管,讓民間自己去解決。

汝、唐、鄧三州問題就不小,這裡是受了洛陽戰爭的波及,說來好笑,真正戰爭的發生地洛陽、鄭州問題都不大,符彥卿徵發了幾十萬民夫的開封、陳州、潁昌也沒發生荒年,倒是附近的汝、唐、鄧出了問題,為何?正因為洛陽等五地受戰爭影響比較直接,天策政權唯恐出亂子,注意力都放在這裡了,就戰爭期間不損禾苗,徵發民夫不誤農時,各級官員監視嚴密,所為防範於未然。

而汝、唐、鄧三州,一來是戰後新得之地,新唐對此的政策是鎮之以靜,除了兵力難移之外,舊有官吏一概留任,二來天策的政治力量尚未深入地方,各條線路督促不嚴,貪官污吏趁此時機上下其手,再加上氣候不正、戰爭波及,幾方面問題同時發作,便醞釀成了眼下的小災荒。豫南出事,便有商人從荊北購糧,結果本來收成就不好的荊北地區也跟著受了波及。

應對災荒是最考驗一個政府行政能力的,豫南和荊北的小災年才出了苗頭,糧荒尚未出現,魏仁溥就臨危受命,但他沒有去汝州、唐州或者鄧州,直接跑到襄陽去了。新設的荊北軍區都督符彥卿趕緊迎接,文武兩人商議了半天,第二日便有一封書信送到了江陵府。

江陵府的南平國立國二十餘年,所處之地本來就是魚米之鄉,又處在南北要衝上,多年的貿易積累之下府庫充盈、米爛成倉,但國富而弱,自張邁一統北方,南平國主整天最擔心的就是什麼時候鐵馬南下——他雖然屢屢向北稱臣了,但張邁從來沒給他一個明確的回應,有的只是模稜兩可的安撫而已。所以南平國主別說對張邁,就算是對北國的權勢者也是戰戰兢兢。這其中掌握荊北兵權的符彥卿便是壓在南平頭上最大的一座山!

署了符彥卿、魏仁溥聯名的書信一入南平,不出三日,就有如山如海的糧食北運,在郢州下碼頭,然後浩浩蕩蕩地沿著漢水北上,消息一傳出,荊北連同豫南的糧價一下子就降了下來,一場小災在不到半個月時間裡便化解於無形。

跟著魏仁溥忽然駕臨鄧州,開始對汝、唐、鄧三州的吏治進行一次洗刷。

他魏大監察是主持過兩次考試的人,手底下門生無數,要人有人;剛剛解決了荊北豫南的災荒,在這一帶威望一時如日中天,要勢有勢;從荊北軍區接了三千兵馬來,要兵有兵;又得了張邁便宜行事的大權,可謂要權有權。

加上早在他到達襄陽之前,就已經有門生先行潛入三州摸底,所以魏仁溥人還沒到,對三州情況已經了如指掌,一到鄧州馬上動手,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把汝、唐、鄧三州清理了一遍,州縣官員換掉了九成,連帶著荊北的襄、鄧、均三州也換掉了大量舊官。

如果說之前的南平調糧行動猶如雨露滋潤,這一番行動就似雷霆轟擊,這一番行動之後天策政權對豫南荊北的掌控力便大大增強了,豫南荊北非但沒有因此震動不安,百姓反而個個拍手稱快——搞到地方上變成災年的貪官污吏,除掉了那是大快人心!

……

魏仁溥辦完了這幾件事情之後聲望大漲,他本人卻沒再戀棧,便即解權回了鄴都——那裡是張邁如今的行在。

還在路上就聽說張邁去燕京了,又收到了士林通道的無數封書信,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要魏仁溥到達鄴都之後勸阻張邁西巡!

……

過去這一年裡,無論是四州災荒、荊北動蕩,對中原士林來說,真的都不算什麼大事!

天策鐵騎縱橫無敵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以前彼此對立時敬畏其威勢,現在屁股下的位置一變,既奉張邁為主,那這支力量就是自己的!只要抱緊張邁的大腿,天下間就沒什麼可怕的了!莫說只是小小的荊北動蕩,就算四方齊變,士大夫們也覺得以如今新唐的國勢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就在這局勢大好之際,忽然傳出消息說張邁要西巡!

一開始大家覺得沒什麼,過去這一年張邁就沒消停過!洛陽平定之後先去了開封,住了幾個月又去了燕京,然後忽然帶著幾千人去了定遼看望正在養病的楊易,停留了數日又回到燕京,跟著又四處亂跑,秋收時人在鄴都,因為郭汾帶著一大家子東行,張邁又跑到燕京去了。

雖然說,這個天子不大「安穩」,但開國皇帝這樣真的沒什麼。你看看劉邦李世民不是整天東征西討的么?傳說中的軒轅黃帝也是如此啊。很多人還在想元帥這次西巡是不是要去長安,順路路過太原,順手把安重榮劉知遠都解決掉算了——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兩件事情對現在的張龍驤來說,就是「順手」而已。

但跟著又從李昉處傳出消息來,說張邁這次的西巡,不是去洛陽,不是去關中——甚至不是去涼州!

那是哪裡?

甘州?

還不止!

難道沙州?

還不止!

好了,最後終於打聽出來,張邁要去西域!

焉耆?龜茲?

都不是!

李昉說張大元帥要去找郭洛!

中原的士大夫們一下子就都跳起來了!

元帥陛下(這個稱呼有點古怪),你可別亂來啊!

河中那是在哪兒?

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再往西千里,才到高昌,高昌再往西千里,才到龜茲,龜茲再往西千里,才到疏勒,到了疏勒,越過那座終年積雪的蔥嶺,然後還要再走幾千里,才能到河中!

雖然現在河中是大唐旗下的一個自治地區,但在距離上那是遙遠得恍若另外一個世界!雖然河中是張邁親自西征打下來的領土,但那麼萬里迢迢地跑去,路上出現閃失的幾率那是極大的啊!

好吧,就算一路平安,但東西相隔萬里,中原這邊要是發生什麼事情怎麼辦?就算騎著汗血寶馬日夜不停那也沒法及時趕回來的啊!

總而言之一句話,當中原士林聽說張邁要去見郭洛時,感覺就是元帥要去另一個世界一般——如果元帥真的要見郭大都督,那寧可讓郭大都督從河中回來。

消息才剛剛傳出,各種各樣的勸諫就飛來了,李沼直接就跑來質問張邁消息是不是真的。

「你猜元帥怎麼說?」鄴都的一個官員怒沖沖地向魏仁溥道:「元帥那口吻,當初我們都是親見的,他說,『是啊,有這個打算,明年開春之後就走。』——魏總憲,元帥當時那口氣,去河中就是去串門一樣!」

魏仁溥在鄴都安撫了鄴都眾臣,這才又出發前往燕京。

……

燕京城如今還在修建當中,大型的下水道與縱橫四通的道路等基礎建設接近尾聲,而第一批宮殿官邸已經成型,估計明年這個時候就可以投入使用,而劃定的商業區和住宅區也有不少商號與家族在動工了。

現在一切配套設施尚未進駐,燕京新城就是一個大工地,張邁自己一個人時常在那裡住帳篷,妻兒一大家子來了就不行了,所以就住在了西山的別墅上——那是去年趙贊和符彥卿奉旨趕修的一座園林,雖非豪華奢靡,卻勝在素潔典雅。郭汾來了之後就直接住在這裡。

……

魏仁溥來的時候,西山正變得好生熱鬧,山腳下是一座座的帳篷,有一半是駐軍,有一半是到此聽用的官員,聽說魏仁溥來,馬小春也給安排了一座。

到了山上,進了別墅,只見到處掛燈,處處掃雪,好多僕役在忙忙碌碌,那是準備過年的氣派了。

「這才有點兒上位者大家族的氣息了。雖然離皇室還有點距離。」

魏仁溥心想,果然還是得有個夫人,這生活才成樣子啊,看張邁過去兩三年的單身漢日子,魏仁溥自己都覺得簡直慘不忍睹。

他在僕從的引領下來到大廳,廳內暖洋洋的,只有張邁、郭汾、馬小春、王溥和一個侍女五人,張邁正在給郭汾削蘋果,這個時節有蘋果算是不容易,而以張邁之尊,竟然還在給郭汾削蘋果而郭汾又受之坦然,這若是傳揚出去,天下士人勢必感慨當今皇后「聖眷之深」無人能及。

張邁對男女之防看的不嚴,何況魏仁溥和郭汾本身就認識的,所以魏仁溥進來郭汾也沒有迴避。

從張毅到范質魏仁溥,從范質魏仁溥到李沼李深,再到最近的馮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