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286章 定州軍議

高行周間道南襲,既得共濟倉,高懷德少年心性,就建議再襲平幽倉,高行周一時間頗為意動,但他始終不是敢於冒險的性格,一番思前想後之後,還是搖了搖頭,道:「如今河北諸州,除邊境之外,其餘多無防備,現在我們南下的消息還沒傳開,數百里奔襲而取平幽倉,勝算頗大,但平幽易取而難守,一旦平幽有失,那是斷絕了杜重威的糧道,屆時他必定不顧一切傾巢南下,那時候你如何抵擋?」

因此拒絕了兒子的建言,轉而準備襲取定州,高懷德正摩拳擦掌,但乃父既決定謹慎行事,他也沒辦法。

就在這時,定州、唐縣同時派人來告,原來他們尚不知共濟倉已經易主,其使者是好心來告誡,言最近西北方山路間似有異動,要共濟倉這邊小心。

劉彥超安撫了使者後來稟高行周,高行周笑道:「他們的耳目倒也還算靈敏,只可惜遲了一步。彼既來,我們正好行事!」

……

按下高行周這邊軍略不提,卻說白馬銀槍團到達靈丘縣後,張邁就召集眾臣諸將,宣布了派遣高行周南下之事。

諸將一聽這是打算向石晉開戰了啊,個個興奮叫好。若這時是在隴右,曹元忠肯定也會倒向武將這邊跟著叫喊,錢糧的事情自有鄭渭張毅范質魏仁浦他們去擔心,但在雲州他總領軍政後勤事宜,正是屁股決定腦袋,立場一變,想法也就不一樣了,叫來計糧官,問道:「現在我們控制下的代地各州縣,錢糧儲備如何?」

計糧官道:「如果大軍城內就食,挨到秋收還有餘糧,如果大軍出境,最多支撐三四萬人一月之糧。」

諸將一聽眉頭大皺,要想攻打石晉,少說也得出動數萬大軍,何況真要開戰的話,多半就要引薛復的北征大軍南下了,那時雲州這邊對南下的大軍仍然要有所接濟。

大軍行動,從來只有將糧草往寬裕里計算的,一月之糧哪裡足夠?只怕沒走出關隘幾步糧食就吃光了。若到那個地步,對方只要把城門一閉,仗都不用打,唐軍就只能灰溜溜回來了。

劉黑虎道:「按照這個說法,我們只能坐等到秋收之後了?」

折德扆插口道:「到了秋收,只怕也難。過去兩年代地大受折騰,為了與民休息,我們可剛剛頒了免稅政策的,豈能朝令夕改?屆時我們將失信於民。」

如今天策比起石晉來,不止軍力上更加強大,民眾向心力和政府公信力上也有巨大的優勢,因此寧可承受一戰之敗也斷不肯輕易失信,這一點就算武將們也是認同的。

劉黑虎道:「我們只是沒糧食,卻還拿得出錢來,破漠北,破上京,破中京,一路所得金銀財寶實在不少,加上商路開通的收益,我們從甘涼帶來的財貨,雖然我不知道有多少,總之應該少不到哪裡去!到時候便拿錢出來買糧不就是了?我們只是說不徵稅,可沒說不能向百姓買糧食!」

折德扆搖了搖頭道:「大戰之後,豈有豐年!晉北受了這般折騰,今年肯定歉收,百姓能保證自己的口糧就不錯了!要他們拿出僅能糊口的餘糧來賣,誰肯?誰敢?若是我們強行征買,那時候……只怕會引發民變。」

這兩年他巡遊於代地諸州縣間,熟知民情,所以他的話便很有分量。

劉黑虎大為失望,他雖然是一員猛將,戰場上勇猛無比,論到軍政要務卻比折德扆還有所不如,這時無計可施,只是連連嘆息。

曹元忠道:「這事要是在涼州就好多了。」

天策政權在甘隴紮根已久,信譽已立,若在那邊,政府通過許諾從他處調糧入境,是有可能動員豪強、宗族乃至百姓們留下半年口糧、賣掉出半年口糧的,但在雲州,空口白話的誰能信任?

張邁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道:「我們在這裡,畢竟是信用未立。因此才需要取得敵糧,若高行周能夠得手,我們便可行動,否則萬事皆休!」

曹元忠道:「不能只依賴一支奇兵啊。」

「當然要兩手準備。」張邁道:「算算日子,現在白馬騎兵應該已經出動,我們也可以行動了。各營馬上南下、東移,李彝殷進駐應州,白承福進駐朔州,這兩支部隊,表面上是威懾雁門關,其實是以攻為守,作為雲州的南面屏障。我自領中軍,進兵定安縣,作出向東用兵的姿態,威懾幽州;楊光遠進軍蔚州廣陵,折德扆進軍蔚州靈丘,作為高行周的後援——各路兵馬就食於邊境諸城,諸城儲糧不足者,由有餘糧處調配。趙普隨折德扆南下,伺機發動輿論攻勢;曹元忠居中調度。高行周大事若成,東、南三路兵馬便趁勢入境,高行周若敗,那我們仍作欲攻之勢,鼓動河北士民,以待石晉內部之變。」

曹元忠道:「那之前我們在河北埋下的棋子,可以舉事了?」

張邁道:「可!」

他頓了頓,朝向南方,說道:「我要傳檄兩河,誰來執筆?」

天策大唐如今最大的兩個筆杆子都不在,在場全都是武將,趙普負責著對兩河的輿論攻勢,這也算文臣系列的事務,便鬥起膽子來道:「臣雖不學無文,願執筆一試。」

張邁笑道:「不用什麼文采,你照抄就是!就這麼寫……」他說著手按腰間佩刀,對著中原一陣沉思,哼了一聲,道:「石敬瑭,你個沙陀小兒,不配擁有這個天下!」

說完帳內一陣沉默,好一會,劉黑虎道:「寫啊!怎麼不寫?」

趙普恍然大悟,道:「就寫『石敬瑭,你個沙陀小兒,不配擁有這個天下』?」

劉黑虎道:「那當然,難道這還不夠清楚嗎!」

……

「石敬瑭,你個沙陀小兒,不配擁有這個天下!」

這是檄文,也是天策即將南下的口號!

這句話從張邁口中而出,不到半日就傳遍全軍,以及雲州全城,所有士兵,所有百姓,無不琅琅而呼!

「石敬瑭,他不配擁有這個天下!」

輕輕一句話,卻通過口耳相傳不脛而走,同時又有成千張傳單被印了出來,被送往已經開動的各路兵馬,甚至送出境外。

……

折德扆率領兩千騎兵和三千騎馬步弩,後勤五千人隨後,趕赴應州,前幾天高行周是曉行夜宿,為了保密在境內行軍的時候也犧牲了一點速度,折德扆卻是光明正大地趕路,全軍只準備了兩日口糧,第三日就抵達蔚州的廣陵,在廣陵飽餐一頓,睡了一夜,然後又走一日便抵達靈丘——這是當下天策控制下最東南的邊境縣城,蔚州的另外一個縣城——靈丘以東的飛狐縣還在晉軍手中。

結果聽說天策大軍開到,晉軍的飛狐守將竟連夜捲鋪蓋逃了!當地士紳便開了城門,派人去靈丘請折德扆入城保境。折德扆也不客氣,當晚就派遣五百騎兵,兵不血刃就收了飛狐縣。

折德扆得到前線捷報後,便要拔營東進,這時後方傳來消息:楊光遠已經抵達廣陵了。

折德扆對使者道:「飛狐來降,我要前往受降,請楊將軍南下靈丘。」然後便帶領兵馬東進,早在他到達靈丘縣之前,白馬銀槍團的後軍也都已經進入石晉境內,而收取飛狐後一問,才發現飛狐這邊對此毫不知情。

原來這蔚州已處於燕、代邊界,從飛狐往東南要進入河北,必須翻過五回嶺,往正東進入易州必須經過紫荊嶺,這些都有關隘可守,而飛狐面對靈丘、廣陵則無險可守,因此留守的晉軍十分消極,在張邁的威壓之下,作的是唐軍一來就逃的打算,將兵只有逃竄之意,而無進取之心,因此沒有第一時間發現高行周的異狀。

趙普對摺德扆道:「白馬騎兵從靈丘西南,繞太行山小路進入河北已有六七日,如今連飛狐這邊都未發現,可見他行事果然隱秘。飛狐既然不知,東邊的易州、東南的保州還有南邊的定州多半也被瞞在鼓裡,這次奇襲看來至少有八成勝算了!」

折德扆道:「算算日子,白馬騎兵的前鋒如果順利的話,現在只怕也到了共濟倉了。傳令,全軍進駐飛狐休整,明天我引八百兵將兵發定州!」

飛狐縣的西南是常山,飛狐縣的東南是五回嶺,在兩山之間丘壑起伏,道路難走,晉軍在這裡修築了三座堡砦,憑險而守。在這三座堡寨之後,又有十七座連環塢堡軍寨,星羅棋佈於山嶺之間。十七座連環塢堡軍寨的盡頭,就是定州境內的另一軍事重鎮唐縣。

這樣的地形,容不下千軍萬馬一起馳騁作戰,但少量兵馬又很難攻下這片連環塢堡軍寨,因此這裡從來不是大軍行動的好道路——當然,比起高行周奇襲時走的那條山路,這條路又要好走得多。

第二日折德扆只帶了四百步弩,四百輕騎,沿途扣砦,最前沿的三座堡寨早聽說了飛狐失守的消息,風聲鶴唳了一個晚上,望見了折德扆的兵馬,便有一個堡寨的守將率兵逃跑,另外一個堡寨的守將領兵出降,只剩下最角落裡那個叫五回堡的堡寨還在負隅頑抗。

折德扆進駐了空堡,又接受了投降,然後將張邁的檄文傳播開去,號召南面的十七座連環塢堡棄暗投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