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284章 白馬歸心(二)

高行周拔劍要自刎,卻被安之虎和高懷德死死按住,高懷德道:「爹爹,張元帥既能開出那麼寬厚的條件,想來必能體諒我們的苦心!你且將性命留下,待我再去求他!或許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也未可知!」

安之虎也叫道:「是啊,將主,我看事情還沒到山窮水盡之時,不如再交涉看看,若真到無計可施時,再作打算不遲。」

兩人好勸歹勸,才算將高行周勸住,高懷德給安之虎使了個眼神,自出谷去尋楊光遠,將他父子的隱憂道破,說道:「吾等願歸大唐,但家在洛陽,一旦歸唐,家門必破,能否給我們一點時間。」

楊光遠問道:「你父親願意歸唐?」

高懷德道:「是,只是祖母在洛,寧死不敢誤了家人性命。」

楊光遠道:「那這樣吧,你們放下武器,前往奄遏下水將養,我再將你們的情況稟報元帥,想來元帥必有安排。此外,你們白馬銀槍團還有約千騎人馬被我們困在白道山,最近他們久困無望,好像已經有魚死網破的打算,若你們不想他們因此戰死,最好找個人前去勸告。」

高懷德回谷一說,安之虎道:「若是放下武器,那我們豈不是變成任其魚肉?」

高行周再仔細問明高懷德見張邁的所有細節,思慮甚久,這才下決心道:「張龍驤的名聲一向不錯,這次我看他是真有收伏我們的意思,既然如此,不妨冒個險!懷德,你去答應他,我們放下武器,全體出谷,任他們安排。然後之虎你前往白道山,將兄弟們全部招來。契丹既敗,石敬瑭又失人心,天下歸唐指日可期,燕趙子弟,不宜作此無謂犧牲。」

安之虎道:「萬一他們是賺我們出去呢?」

高行周道:「沒聽說過張龍驤曾經坑殺過降軍,因此最壞的打算,也不過全部成為階下囚,大部分兄弟仍能活命。」

諸將到此也覺得有理,這才放下武器,出谷接受整編,楊光遠見到高行周,笑道:「老高,恭喜你啊,元帥對你們家的千里駒青睞有加,此次北上得以歸唐,你是因禍得福了!」他們曾經同殿為臣,因此彼此認得。

高行周搖頭道:「洛陽之事未定,在下生死未知。這兩千兄弟的性命都交給楊兄了,至於我們父子二人,只願為階下之囚。」

楊光遠笑了笑,道:「你還是這般脾氣!」

白馬銀槍團在谷中已經絕糧數日,人疲馬瘦,楊光遠便換了三千馬匹給他們,高行周道:「我們的馬雖然疲弱,但跟隨得久了,雖是畜生,卻如家人,希望能帶在身邊,希望楊兄體諒一二。」

楊光遠道:「這個卻是元帥信中特地吩咐的,老高你別給我添麻煩。再說元帥是吩咐將這批馬送到好牧場放養,自有敕勒川的牧民照料,你不用擔心它們受委屈。」其實若換了楊信、折從適等人,聽了高行周之求,多半也會便宜行事,但楊光遠是降將,極其在意張邁的意思,因此對張邁的命令執行得比安西舊部還要徹底也更機械。

高行周無奈,只得一切聽從安排,楊光遠待他們倒也不錯,給了馬匹,給了糧食,又給了嚮導,仍然讓高行周自己率領人馬,前往奄遏下水——那是雲州西北、長城以外、金河山以東的一個內陸湖,湖面廣大,周圍水草頗美,正宜放牧。只是此處離敕勒川、雲州,這段時間正處於與世隔絕狀態,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放下武器後,兩千白馬騎兵無不心懷惴惴,直到這裡才放了一點心,想來天策真要坑殺自己,也不會選擇一個這麼漂亮的地方。

楊光遠將他們護送到這裡,居然又發下了兵器,吩咐道:「你們就在這裡休養吧,儘管跑馬,也可外出射獵捕魚,此處離雲州也不過兩日的路程,你留下一隊騎兵給你,若有事,可以派人前往雲州請命。但你本部人馬未得命令,不得離開二十里外。老高,元帥如此安排,又沒讓我們監視你們,那是將你們當作已歸部署來看待了,你要看好自己的手下,勿違命令,不要辜負了元帥一番美意。」

高行周慌忙向西南行了一禮,道:「高行周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我自己的性命已不放在心上,只盼這兩千兒郎能活下去,將來能在天策麾下有個出身。」

楊光遠哈哈一笑,便引兵離開了,只留下了一隊士兵和幾百個熟悉附近地形的牧民,以及兩個牛羊群。

白馬騎兵們得了武器,又有馬匹,心中無不大定,心想在這一馬平川之地,要再離開時那是再方便不過,但越是如此,反而越沒人想要離開逃走了。

高行周便下令安營紮寨,第一天他不敢妄動,過得小心翼翼的,第二天才派出騎兵到附近放牧、打獵,其實是偵查周圍情況,果然發現天策唐軍沒有留下監視人馬,高行周自此慨嘆道:「張龍驤好大的氣魄!我若易地而處,斷不能就這麼放任白馬銀槍團。」

奄遏下水是一個好大的內陸湖,周圍一片平原,水草豐茂,契丹曾在這裡留下牧場舊基,牛羊馬匹可以吃草,草地中間也有不少獵物,白馬銀槍團在山谷中困頓了多日,到此才算安下心來,高行周吩咐下去,便有人牧馬,有人放羊,有人射獵,有人捕魚,日子比不得在中原時豐富多彩,卻勝在平安寧靜,幾頓飽飯下去,力氣漸漸恢複了。

至此,整支軍隊已無人擔心天策會殺害自己了,若真要坑殺時,不會給這麼好的地方,花這麼多的功夫。

就是有部將開玩笑,對高行周說:「將主,你說張元帥不會要我們在這裡住一輩子吧?那我們可就成為化外胡人了。」

高行周嘿嘿兩聲,他心知這是不可能的,不管張邁是什麼打算,自己這兩千人在這裡肯定只是暫時的。

……

又過兩日,有兩騎從東北而來,原來這奄遏下水位於敕勒川到臨潢府的道路上,臨潢府那邊若有消息發來,到達白水泊後既可先南下雲州再西出長城,若圖快捷,也可走直線經奄遏下水進入敕勒川,將來雲中地區一旦平定,奄遏下水肯定要設置通信據點的。

那兩騎就是薛復派人前往敕勒川的公事信騎,他們望見白馬銀槍團的營寨,當晚就入營休息,直接將這裡當成沿途據點了。

高懷德奉了父命入帳慰問,不敢打聽他們的公事內容,卻從他們口中得知鷹揚軍與汗血騎兵團聯袂南下,如今已經平定原遼國中京道的大部分地區,如今正在長城外候命,隨時準備南下。

高懷德啊了一聲道:「上京打贏了?」

關於天策在臨潢府打贏的消息,晉北一直都有「謠傳」,但一直未得證實,白馬銀槍團一直在敕勒川作戰,得到消息的渠道更加狹窄,他們現在又還未真正融入天策旗下,因此請報上未得共享。高懷德曾入晉北,但也只知道幽州方面的消息,並不曉得臨潢府一戰的詳情。

那兩騎信使更是奇怪:「你們不知道?這是多久的事情了!」高懷德的這個反應叫兩個信使暗中懷疑起,以為自己進了賊窩,當晚睡不安枕,幸好第二日高行周並無留難地就將他們送走。

白馬銀槍團聽說上京大捷的消息之後,全部人馬心態又是一變。

上京大捷啊!

那是遼人的首都,如今也被天策給打下了,中原武人深深忌憚的契丹都已完敗,那往後天策唐軍豈非就天下無敵了?

他們想到楊易薛復已經南下,再想到這裡離中京道已經不遠,心中更是一陣後怕,一個部將嘟噥道:「幸虧前幾日降了,不然的話,南邊是張龍驤,北面是楊鷹揚,咱們就是石頭,也會被碾成餅的。」

高行周聽到這句話也未生氣,他自視再高,也不至於認為自己能同時抵敵張邁與楊易,悠悠說道:「怪不得了,怪不得了。上京既然大捷,契丹如果不死盡死絕,餘孽必然退入東北,上京既破,中京既失,燕雲也沒希望留守了,怪不得契丹會走得那麼著急。如今的局面,張龍驤若以破遼之威揮師南下,杜重威必敗無疑!燕雲易手,就在旬月之間了。」

高懷德卻想起石晉軍隊在雲州的表現,冷笑道:「我看到時候,多半連打都不用打!」

高行周微微一愕,隨即頷首道:「是,幽州那邊,多半不用打的。」

這次高懷德從晉北回來,除了帶來張邁的招降,也帶來了關於幽州百姓被擄掠、杜重威見死不救的消息。

他高家也曾定居幽州,五服之內有不少親朋好友都在幽薊一帶,想來經過此次浩劫,只怕這些親戚朋友多半都要星散凋零了。白馬銀槍團的成員,幾乎就都是燕趙一帶的籍貫,許多人情況都與高家類似,甚至就一小半的人老家本來就是幽州,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無不咬牙切齒,恨得比雲州百姓更甚!他們也恨契丹人的蠻橫惡毒,但更加痛恨杜重威的倒行逆施!知道此事之前,軍中其實還有一小半的人心中還思念故國故土,但知道這件事情後,幾乎所有人都對石晉王朝斷了念想了。更有不少人在言談中隱隱泄露了他們的期待:希望天策乘勝南下,直接打到黃河去,將河北河東都收過來!

高行周見軍心如此,嘆息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