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270章 上京會戰(四)

時間,回到兩天之前。

夜。

潢水南岸,滿地的屍體!

竟然是薛復。

薛復一臉的疲倦。

正如石晉、天策在關中大戰之後都陷入財政危機,契丹的人力物力也捉襟見肘,面對天策的雙面攻勢,耶律德光只能重點防備,除了安排得力人員於東北,壓制可能造反的女直、渤海外,便將迎戰兵力集中於上京,牽制兵力則分配在幽州、雲州和潢水南岸。此外的廣袤地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空虛狀態,薛復率三千騎,三人一馬,輪流換乘,過鴛鴦泊後至狗泊,然後又挺進羊城湖——這裡是灤河的上游,灤河在這裡打了個彎,會先向北流淌二百里,然後向東,再折而向南。

薛復讓疲兵休整期間,讓部分兵馬驅趕當地牧民拔出羊城泊牧場的木料,扎木成筏,一日後順流而下,在灤河折而向南處登岸,繞過了有一定人口的松山州,奔赴潢水,在嚮導的帶領下,行數百餘里幾乎如入無人之境,全城近乎直線,幽州的快馬傳遞,都還趕不上他奔襲的速度。

到了潢水附近,九千戰馬因過度疲累而廢棄了超過一半。

而幽州那邊得到薛復抵達鴛鴦泊的消息已遲了一日,快馬連夜送信出關,須向東北走密雲,出長城舊址,走百餘里抵達灤河中游的北安州,渡過灤河,向東行一百五十里至神州,再二百里至榆州,折而向北百餘里,抵達遼國的中京大定府,然後再經恩州而進入松山州境內。然後再由松山州向北前往潢水。這條路沿途都有州縣,但在路線上比薛復所走長了一半。

或許是上天保佑,或許是嚮導得力,這一路薛復沒出什麼意外,接近潢水南岸時,就在眾人準備歇一口氣,一點火光從東南方向傳來,向潢水南岸靠近。

沒人知道那是什麼,但薛復盤算著時日,臆測認為那是信使,於是他不顧士兵疲倦,組織了一千個還有行動力的精銳,讓其他人馬就地休息,自己率領千騎在黑暗中跟著那點火光,沖入了毫無防備的軍營——潢水南岸的營寨這些日子一直防備的都是來自北岸的襲擊,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對付丁寒山上,對南邊既無戒心,也無餘力顧及,這一下便被薛復打了個措手不及!

到了天亮之後,看著滿營的屍體,倖存的八百汗血騎兵無不後怕,也虧得薛復判斷準確,尾隨信使進行突襲,否則以潢水南岸長達數百里的連營,虛虛實實,薛復就是想攻擊也不知得從何下手!

汗血騎兵團至此已無比疲憊了,但當昨夜沒有參加夜襲的後續兵馬抵達後,薛復就下令渡河!

潢水北岸清野了,但南岸卻備有船隻木筏的。當丁寒山看到有軍隊渡河而來時,不禁愕然。

「難道契丹準備反守為攻了?」

然後就有人驚呼起來,指著當頭的一艘船上高叫:「看!看!那是什麼!」

丁寒山移動千里鏡,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

矗立在船上的,竟是赤緞血矛!

「赤緞血矛!汗血騎兵來了!」

整個潢水北岸瞬間沸騰了起來!

南岸的契丹兵怎麼了,這時候管它去死!

汗血騎兵團來了!

老家的援兵來了!

這才是最重要的!

整個勘籌營發出了震天吼,丁寒山興奮無比地迎了上去,但接到薛復後,他的第一句話卻是:「上京打得怎麼樣了?」

丁寒山一愕,馬上答道:「我們一直等不到南邊的消息,大都督已經決定明日開戰!」

薛復吃了一驚,丁寒山道:「我這就快馬向主營稟報!」

「從這裡到上京城外,需要多久?」

「輕騎快馬,一日一夜可以抵達。催得快的話,明天中午大都督就可以……」

「那來不及了!」薛復打斷了他,說道:「臨陣報變,不如不報!那會亂了大都督的心!」

丁寒山道:「那怎麼辦?」

薛復只沉吟了片刻,便道:「從現在開始,我接掌上京以南所有軍事大權!」

丁寒山愣了一愣,便道:「是!」

薛復又下令:「還能行動的一千八百汗血騎兵團,全部換馬!與堪籌營、龍驤鐵鎧軍第六府,直接北進,其它漠北部落,全部隨行,不用通知大都督了,直接奔赴上京戰場!」

這時他的隊伍已經很疲憊了。在步兵時代,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

換了騎兵,這個距離不會超過三百里!故而當初曹操追擊劉備,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之後便進入諸葛亮對孫權說的那句評語: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後唐時代的騎兵,在這方面比起三國時代並無明顯的技術跨越,丁寒山看看薛復的人馬,忍不住就想勸誡,但薛復還是果斷地下令:換馬!

他所帶來的戰馬,在渡河之後死傷廢棄已經超過七成!剩下的還活著,幾乎也都不能騎了。幸好丁寒山這邊帶來的戰馬,就是勻給薛復之後也足以保證一人兩騎!

「不用發什麼信號了!丁寒山帶路,馬呼蒙擎赤緞血矛,直接去上京城!」薛復也換下了戰馬,喃喃道:「希望……還來得及!」

……

上京的會戰,這就是一場大東北亞的族際大會戰!

阻卜、敵烈、室韋、渤海、奚族、女直……當然最重要的,是漢與契丹。

他們或在唐軍旗下,或在遼軍旗下,在各自的陣營中為各自族群爭取今後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命運——通過這場戰爭!

大族如果輸了,會被奴役,小族如果輸了,可能就此滅族!

只有一個民族是超然的,就算她輸了,也還永遠都有翻盤的機會。

「那就是漢人!」在上京通往東北的道路上,大遼的太后述律平,正在給耶律德光的長子,十一歲的壽安公耶律璟講述分析形勢。

述律平對孫子說道:「這是漢人讓人切齒的地方,這個可惡的民族,似乎從開天闢地之始就存在,經歷幾千年的風雨曲折而屹立不倒,不過,這也是他們的缺點!他們因此不會有我們這樣強烈的民族危機感,所以他們的人,很難下定必死之心!」

契丹的地皇后,大遼如今的太后,耶律阿保機的妻子,到去年為止整個北方最有權勢的女人,如今已經進入暮年,但身體卻仍然壯健,日常還能騎馬,因此馬車的顛簸對她來說並不算什麼。

「但孩兒聽說天策好像不是這樣的。」耶律璟才十一歲,卻已經長得頗為雄壯,有尋常十三四歲少年的身高,述律平坐在馬車上,他則騎著戰馬在旁邊跟隨,「他們從西域起兵,突破重重困阻,幾次大戰,都是在別人開來必死的情況下奮戰脫困打開新局面,他們和奶奶說的不一樣啊。」

「天策不是漢人!」馬車內述律平厲聲道:「或許,他們的祖上是有漢人的血統,或許他們說的也都是漢話,或許他們也自認是漢人,但天策絕不是漢人!這一點你要記住,萬一你爹爹這一次沒能打敗他們,將來與天策作戰的重任,遲早會落到你的頭上,你千萬不能被韓延徽那些人蠱惑,將天策當作中原漢人來看待。」

「為什麼?」耶律璟道:「各種變文故事,都把天策的來歷說的很清楚啊,他們就是安西四鎮的後人,怎麼不是漢人了?」

「或許他們是安西四鎮的後代,但他們和中原的漢人已經是兩種民族了。」述律平道:「安西舊部,是在西域各種敵人的圍困中苦苦求活的,所以他們才會有著中原漢人所沒有的危機感,有著絕境掙命的決絕!有著將性命當作賭注的勇氣,有著小族小國才會有的團結!」

「小族小國才會有的團結?為什麼小族小國才會團結?」

「因為大國之人,是很難有真正團結的。」述律平道:「人必為自己而活著,為自己而謀利,為自己而戰鬥!但單靠一個人很難做成大事,所以需要彼此相幫來與外界競爭。在東北,在漠北,一個小部落就是一個整體,他們必須全族猶如一個人一樣去與天地爭鬥來獲得活路。團結不是一種美德,它是一種需要。一個部落,必須團結起來才能與其它部落相爭以求活命資源,一個部族,必須團結起來才能與其它部族相爭以求壯大。但是,漢人沒有這種需要!

漢人的地盤太大了,大到幾乎無邊無際,除了偶爾會出現的像我們契丹或者吐蕃、回紇這樣的強族,其它小族就全部都是他們壓迫的對象,如豬如羊,任其牧養榨取。因此除了西、北邊境,對大部分的漢人來說,他們從出生到死亡,幾乎都沒什麼機會遇到對他們有威脅的外族,他們是漢人,而不管經商種田,讀書習武,爭競的對象也一直都是漢人,絕大部分的漢人都沒什麼機會去與外族人爭競。他們從小就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長大以後,也註定了更習慣於與本族人爭競。他們的內鬥一定會多於外爭。

只要漢人一天是這個蒼穹之下最龐大最富有的民族,他們的這種情況就會一直延續下去,除非到某一天他們從高高的寶座上被打落下來,讓他們感到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