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249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

天策七年,春。

這是一個不應該興兵的日子。中原連番大戰已經拖疲了整個國家的國力,更何況去年的關中大戰更是剛剛止息,春天更是萬物經過寒冬之後開始生長的季節,要想讓國家休養生息,就必須停止一切可能破壞農業生產的活動——更不要說興起大兵了!

但石敬瑭還是大舉行兵!因為他有一個大義名分:收回燕雲!

燕雲當初「借給契丹收稅」(石敬瑭的說法),如今則要收回,收回國土,義不容辭也!

這時燕雲落入契丹手中為時日淺,燕趙之士無日不盼國土重光,因此石敬瑭一在朝堂上提出此議,武將們便異口同聲,將文臣的聲音都壓下去了。

沒錢,那就籌集啊,沒糧,那就強征!

有什麼事情,比國土光復、金甌無缺還重要的?就是苦了百姓一段時間,也必須收回燕雲,不然等契丹改變了主意,那時候要從河北平原、汾河河谷仰攻地勢較高的燕、雲諸州,可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流多少血,付出多少代價了!

所以,石敬瑭的命令迅速得到了貫徹,就連馮道也勸不住。

大軍分三路出發:

第一路,出河北,為東路,進駐幽州,由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杜重威統領,杜重威既是軍中宿將,又是石敬瑭的妹夫,正所謂既親且貴。

第二路,出河東,為西路,準備進駐雲州,由太原留守石重貴統領,石重貴是石敬瑭的侄子,其父早逝,石敬瑭就將他收為養子,河東是石敬瑭的發家之地,太原是整個河東的核心,石敬瑭兵發洛陽之後會將太原交給他掌管,信任程度不問可知。

第三路,仍出河北,但行軍路線卻位於兩路之間,為中路,既定的目的地是燕、雲之間的蔚州,作為東西兩路的接應——這一路人馬數量不到一萬人,卻是清一色的騎兵,核心部隊尤其有名,乃是三千白馬銀槍的騎兵部隊,尤其是主力千騎,乃是清一色的白馬,主帥高行周,其父乃是後世演義中有「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之稱的高思繼,高行周子承父業,威名赫赫,號稱中原騎將第一。

只可惜去年汗血騎兵團的表現太過突出,那是直破契丹、幾乎要擒胡主耶律德光的威勢啊!尤其是中原士人漸漸承認天策亦為中國之後,更是在聲勢上將高行周壓得死死的,因有汗血騎兵團之稱,說書人口順,就將高行周所部稱為「白馬銀槍團」,而且漸漸竟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甚至白馬銀槍團內部兵將也接受了這個名號。

這個名號聽來也煞是威風,奈何有汗血騎兵團在前,這白馬銀槍團的稱呼就有幾分附驥尾的山寨感覺,所以高行周面子上沒說什麼,內心深處卻對這個稱呼十分不滿。

三路人馬,東、中兩路就食於河北,河北遠離關中,在去年的關中大戰中受到的影響較小,倒還勉強可以支撐起兩路大軍,西路則是以太原留守軍隊為主力,從太原到雲州,距離不遠,若不發生持久戰鬥,耗費糧食倒也還在可以承受的程度之內——這個後勤補給方案,是馮道竭力爭取後的結果,即便如此,仍然要從山東調糧進入河北,從河南調糧進入河東,又從淮泗調糧進入河南,以彌補大軍行動所造成的糧食缺口。

這一動,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原各地登時紛擾,百姓還沒從去年的戰爭創傷中恢複,又再次陷入新一輪的苦難中了。

……

三路大軍,分路北進,到了燕雲之後,將由杜重威鎮守幽州,由石重貴鎮守雲州,若發生大戰役,則石重貴要受杜重威的節制。

杜重威從洛陽出發時,石敬瑭親握其手,嚀嚀叮囑他此去必要以規復領土為最重,契丹有什麼要求必須盡量滿足。

……

當杜重威出發時,曹元忠和耶律屋質也從秦西出發了。張邁也是握著曹元忠的手,說的卻道:「此去契丹,一切相機行事。」

這時候的曹元忠,還不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問道:「遼主的意圖如果與我方條件有所差別,元忠能做什麼樣的主張?」他這是在問自己的許可權了。

張邁道:「我們長遠的目標是海內一統,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有時候走得慢反而走得遠。當前甘隴正在休養期間,是沒法發動大戰事的。只要能保住目前的戰略優勢,一段時期的平穩對我們更有力,等到我們蓄力完滿,那時候再雷霆爆發。」

曹元忠點了點頭,但目光中仍然有疑問——他要知道自己具體的許可權。

張邁沉吟著,道:「若楊易和薛復有機會會師,你有機會見到楊易,就由楊易、薛復和你三人共議北面攻防大略,只要符合我們長遠目標,千里國土的進退都由你們三人共同決定!」

曹元忠道:「那在那之前呢?」

張邁笑道:「在我們的軍隊現在已經佔領的地區之外,隨你買賣。」

曹元忠大喜,這句話授予的許可權可就大了!張邁都沒有要求他必取燕雲,這就給了他很大的挪移空間。當然,曹元忠野心也不小,在他看來片言而得燕雲,這場大功勞雖不如楊易,只怕還要壓薛復一頭了。

……

杜重威和耶律屋質雖然幾乎是同時出發,但軍隊行走的速度和使團行走的速度自然完全不同。

曹元忠知道洛陽那邊也在爭取燕雲,耶律屋質歸心也切,兩人在這一點上倒是同心,反正張邁沒要求要對耶律屋質的行動做多大的保密限制,他們乾脆就騎馬直奔黃河邊,然後坐船順流而下,這次比來時更快了,數日就抵達套北,再轉乘馬,沒多久就倒了平安城。

這一回薛復沒讓耶律屋質進入城內,整個平安城已經進入半戰備狀態了,耶律屋質看在眼裡,卻假裝沒留意。

曹元忠入城,代張邁致犒勞之意,薛復道:「本來應該設宴好好款待曹兄的,不過我看曹兄現在也心不在此,不如就等大功告成之日,我們再置酒祝賀!」

曹元忠笑道:「好!」又看看周圍氛圍寬鬆,和從城外看起來劍拔弩張的情況大相徑庭,道:「薛將軍這整裝待發的樣子,是做給耶律屋質看的?」

薛復笑道:「我提前一日收到了元帥的來信,知道曹兄要入契丹議和,議和議和,打到他怕才好和,所以故意擺出要打的樣子,到時候曹兄才好跟契丹人要價。」

曹元忠見薛復雖笑,眉宇間卻還皺著,請薛復屏退旁人後,才道:「薛兄,此次小弟入契丹,你可要小弟怎麼配合你的戰略?」

他若要薛復的軍事行動配合他的交涉,定然招來薛復的反感,這麼一說,卻讓薛復欣然起來,但曹元忠仍然注意到薛復眉間的鎖扣沒完全打開。

「曹兄但按照元帥的吩咐行事就是了。我這邊會盡量配合曹兄的需要。」

曹元忠道:「薛兄,這段時間北面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薛復沉吟不語。

曹元忠道:「薛兄,你的戰事,我的交涉,是一文一武的配合,你若不肯明說,叫我如何入遼?」

薛復猶豫再三,這才壓低了聲音道:「汗血寶馬,出了問題。」

曹元忠驚道:「什麼!」

薛復嘆了一口氣,道:「跟我來。」帶著曹元忠騎馬出了平安城,來到陰山下一個隱蔽的牧場,這個牧場好大,放眼望去,青青嫩草已經吐芽,上千匹汗血寶馬散養在山坡下,許多牧人正分頭照料——這些牧人有一半以上就是汗血騎兵團的騎士,汗血騎兵團的構成比較特殊,基本上他們既是戰士,同時也是最熟悉汗血寶馬習性的牧人。

而被他們照料的汗血寶馬,就連曹元忠也看得出精神倦怠,沒什麼精神,驚道:「是馬疫嗎?」

「還不是很清楚。」薛復道:「可能是水土不服之故,也可能是去年長途奔襲得太過,從去年冬天到開春,汗血寶馬的精神勁一直不如從前,具體原因,還沒完全查出來。按我大宛畜醫國手的說法,今年之內最好別亂動,挨過了這一劫,以後興許就沒事了。但要是再勉強進行劇烈的戰鬥,只怕參加戰鬥的戰馬,十有八九都要病倒!」

說到這裡,薛復的眉心鎖得更厲害了,長長一嘆,道:「去年入冬以後,敕勒川前往潢水的道路被冰雪封鎖,再則契丹還有一支人馬在雲州威脅我的側翼,當時我也無力北上,所以早將預定的作戰時機定在今年夏天——我估計楊易將軍也必如此。但現在出了這個問題,只怕汗血寶馬沒法參加此次潢水河畔圍剿契丹之役了。」

曹元忠這時知道薛復為何眉宇之間難以歡愉了,問道:「消息掩蓋住了沒?」

薛復道:「出問題的汗血寶馬,接近三分之一左右,覆蓋面太大。其它汗血寶馬,也不知道是否病隱其中。我雖然已經盡量掩蓋,但也難保沒有蛛絲馬跡泄露出去。」

曹元忠道:「若是如此,那我燕雲之行的交涉之略,可就得重新斟酌了。」

薛復道:「我倒是覺得,應該強硬些。」

「強硬?」

薛復道:「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若是曹兄在遼主面前露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