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227章 國家的未來(一)

韓匡嗣的老爹韓知古,是一個比韓延徽更沒有節操的漢奸。韓延徽至少還有點讀書人的矜持,在契丹時想家了就跑回中國,在中國覺得鬱悶了就跑回契丹,耶律阿保機看他肯回來還高興得不得了。

韓知古則不然,當初他是被述律平她哥俘虜做了奴才,後來述律平嫁給耶律阿保機,韓知古又作為陪嫁品之一陪嫁過去,而他兒子韓匡嗣也就成了耶律阿保機的家生奴才了。陪嫁過去之後韓知古天天想見耶律阿保機而不可得,鬱悶了好些年,直到兒子韓匡嗣大些,長得聰明又可愛,他又利用他兒子接近耶律阿保機,耶律阿保機見家生奴里出了這麼個可愛的小子,忍不住逗他說了幾句話,又問起誰誰生的兒子,因此而知道韓知古。

韓知古趁機接近,慢慢得到了耶律阿保機的新任,漸漸陞官,最後耶律阿保機將境內有關漢人的政務都交給了他,成了契丹的佐命功臣。韓匡嗣父子,其品行於此可見一斑。

……

這時見到了韓德樞,韓匡嗣不免吃了一驚,問他從哪裡來,他是知道韓德樞被俘的。

韓德樞道:「當日我被俘之後,在天策軍中著實吃了不少苦頭,幸好那邊雖然告捷形勢也混亂著。所以我一路逃回來的。」

韓匡嗣父子只是沒節操,卻也是高智商,否則乃父干不到佐命大臣,他見韓德樞面無菜色,半信半疑,但也不說破,就道:「如今雲州是蕭轄里注視,你既回來,快快去見他,將天策的虛實彙報回去,興許也是一場功勞。」

「蕭轄里是要去見的。」韓德樞道:「不過如今國內的形勢究竟如何了?」

韓匡嗣聽他不急著彙報唐軍軍情,卻打聽起契丹形勢了,微微變色道:「你什麼意思!」

韓德樞的聰明才智比起韓匡嗣只高不低,也看出對方已有懷疑,他也不故作遮掩,冷笑道:「孝祖兄,你我之父,再加上康默記,人稱契丹三大漢姓重臣。如今你父和康默記都已經過世,三大漢姓重臣中唯我父獨存,我雖被俘,我老爹可還沒倒台,你這樣跟我說話,當我是無根無基的回逃戰俘么!」

這幾句話強硬中帶著警示,韓延徽這段時間來因為謀算屢屢有誤,耶律德光對他寵信稍衰,但漢臣第一人的地位仍然不可動搖,若是韓知古康默記還活著,兩人可以趁機取而代之,但韓匡嗣卻是沒這個能量的,如今所有漢臣不但得唯韓延徽馬首是瞻,也需要韓延徽這棵大樹在這風雨飄搖的環境中遮風擋雨,而契丹人那邊同樣需要這個最能主持漢務與內政的韓延徽。

韓德樞的提醒讓韓匡嗣想起了這一切,當下臉色馬上轉了,笑吟吟地說道:「道柄兄,別誤會,我這是擔心你啊。不過你身在天策,也還能知道令尊在國內沒有失勢,不容易啊。」

他家果然不愧是家奴出身的,變臉又快又順,不過言語中仍然帶著懷疑。

韓德樞也不強辯,又問:「國內的形勢,究竟如何了?」

二韓一康三大漢臣就有三家衙內,韓德樞於其中才能最高也最被契丹高層看好,其父韓延徽勢力又最大,所以三家衙內素來以韓德樞居首,韓匡嗣久在其下受其積威,心裡總有些怕他,這時老老實實道:「很不妥當,這次我們在套南不算大敗,算算損折天策那邊比我們還慘重些,不過丟了漠北,於契丹卻如丟了根本!陛下路過雲州時我遠遠看了一眼,從未見他如此沮喪倉皇過。」

韓德樞聽到那句「遠遠看了一眼」,奇怪道:「你是耶律家的家生奴才,陛下路過雲州你居然不近前服侍?」

韓匡嗣臉皮抽搐了一下,說道:「張邁高舉漢家旗幟,奪了漠北,陛下折辱於其手,現在對我這些漢臣能有好臉色?我自然是有多遠躲多遠。要是他一時遷怒把我宰了,沒人會可憐我一下!現在契丹人每次看著我們漢人,那眼睛裡都透著懷疑了。」

韓德樞沉吟道:「看來我們的形勢當真不妙。」

韓匡嗣近前試探著問道:「道柄,你才從張邁那邊過來,可帶來什麼好消息沒?」

韓德樞盯著他,冷笑道:「你想怎麼樣,從我這裡套出話來,然後拿我去蕭轄里處立功?」

韓匡嗣哈哈笑道:「哪有,哪有!道柄你想多了。」

「我不怕告訴你,我是見過張邁!」韓德樞道:「不但見過他,而且張邁還讓我北上,要我作為內應,所以這才放我北歸。」

韓匡嗣的臉色又變了,一雙眸子閃爍不已,他拿不準韓德樞為什麼會這樣直白地告訴自己,這時候韓德樞身邊沒人,他只要叫來幾個僕人就能拿了他去見蕭轄里,不過……真要這樣做么?

韓德樞道:「怎麼,不拿我去見蕭轄里?」

韓匡嗣皮笑肉不笑:「道柄你說,就憑咱們的交情,我怎麼會這樣對你。你還是快走吧,待你出城之後,我再通知蕭轄里。」

韓德樞盯著韓匡嗣,自然知道這是鬼話,仍然是試探,真要轉身逃走,還沒出門就被韓匡嗣派人按住了,當下冷笑道:「張邁自然是想要我做內應的,但我為什麼就一定要聽他的話?」

韓匡嗣一拍手掌,道:「原來道柄兄是晃了那張邁一槍,以為脫身之計,厲害,厲害!佩服,佩服!」

韓德樞知他這幾句話仍然是言不由衷,淡淡一笑,道:「讓你在屏風後面的下人滾遠點!我知道你每到一處,必然安排密室,我們且去密室中談吧。」

韓匡嗣略微尷尬,但他事事被韓德樞料到壓著,卻也只能聽從,打發了下人,進入密室深處。

韓德樞這才道:「好了,這裡沒第三個人,你那些花花腸子都收起來吧,咱們有話實說。框奴,你說在這契丹國內,我們幾家的立身之道究竟是什麼?」

框奴是韓匡嗣的小名,這時韓德樞叫了出來,密室中的氣氛就變得有些不一樣,韓匡嗣沉吟片刻,道:「漢人會種田,會經商,會織布,能帶來好的日子,只知馬背行劫掠廝殺的契丹人不熟悉漢家事務,所以用得著我們。說起來,你父親貌似比我父親矜持,但對契丹人來說,你家也是奴才,和我家沒什麼兩樣。」

韓德樞道:「那就是了。契丹人籠絡我們,只是因為有用,亂世中誰給口太平飯吃誰就是恩主,誰給一場富貴誰就是君父,但彼此之間,要說什麼恩義卻是矯情了。」

韓匡嗣道:「你什麼意思,真要投唐?哼,契丹雖然一時疲弱,卻不見得就會滅亡,漢人在漠北什麼時候立得住腳了?一旦他們退走,契丹或許不能如往昔般強盛,但東北至少保得住的。柄哥兒,我勸你還是收收心吧。但咱們做奴才的,伺候生的不如伺候熟的,舊主的日子雖然差些,新主雖然強盛,背叛舊主,新主也未必能信任你!」

韓德樞道:「形勢未明之前貿然行動,那是做了過河卒子!當然不行!不過咱們也不能不留條後路。你看張邁這幾年的行動,有那一次是你料得中他的?」

「這……」

韓德樞道:「別說你料不中他,就算我老爹,還有耶律德光,契丹境內多少聰明才智之士誰料得中他了?這人猶如天外神龍,來得不可測!當初他崛起西域的時候,沒人高看他,只當是邊角之地起來一個豪強,結果他竟然在輪台打敗了契丹——這個誰料得到?後來他進兵涼蘭,東壓偽唐,南制孟蜀,竟然打通了絲路,創下偌大聲勢,這個誰料得到?至於襲取漠北,更有誰料得到?萬一他再來一個料不到,真的把契丹給滅了,那時候我們怎麼辦?真要給契丹陪葬?」

韓匡嗣道:「你的意思是……咱們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韓德樞不接他的話,說道:「契丹人不通漢務,所以用得著我們,但我們不但通漢務,還深通胡人之情,將來真要治理東北,張邁同樣會需要我們。咱們其實不用押寶的。只要處置得當,無論兩家誰勝誰負,咱們都有活路。」

韓匡嗣低著頭,想了好一會,這才點頭,算是真的給韓德樞說服了,問道:「那現在我們要怎麼做?」

韓德樞道:「按我看來,契丹未必會滅,不過這燕雲一帶,怕是保不住了。」

韓匡嗣嘆道:「那是,你是剛來,不知道近來發生的事,自漠北失陷的消息傳來,晉北的漢人就都蠢蠢欲動了。一些漢人的塢堡都加壘加高,彼此間又不斷串聯。不止漢人,就是吐谷渾、党項等雜族也都不怎麼聽話了。這些事我們不是不知道,卻是手伸不過去了。你想想,契丹來雲州才多久?這裡的契丹人才幾個?以往是靠契丹的不敗威望震著,那些小族無不畏服,為我驅策,又有部分漢兒為飛鷹走狗,這才能彈壓全境,漠北一丟,契丹人心惶惶,蕭轄里也只能龜縮在雲州城內,他要真要出兵去鎮壓,萬一陰山下那支唐軍逼來,那時怕連雲州都保不住!」

說到這裡他目光閃爍:「怎麼,你打算要將雲州賣給天策么?」

「不!」韓德樞沉吟道:「我們要為契丹設法保住雲州!」

……

一場大雪之後,東都洛陽的空氣變好了,但這是自然情況,從人心感受來說,空氣卻是變壞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