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209章 度盡漠北

小金山。

這裡並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但自從輪台一戰之後,唐軍驅趕漠北敗兵,在此建立據點以後,小金山就成了胡漢在漠北的默認分界點,過了小金山,往東便屬於契丹,往西就是天策大唐!

而此刻,正有一駕大型的佛車開出了小金山。這駕大車長達兩丈,寬也有一丈五,上面可以樹立大旗,大旗之下可以安放一個十尺法座。法座周圍垂下佛簾法幕,綉了佛像八十八尊,諸天護法五百,幡條之上更綉滿了經文,令人遠遠望見便生敬重之心。

不過,這樣一駕大車在擁有大道的隴右可以行走,到了這漠北,卻是平原可走,山水難行。所以這駕大車實際上經過安西機械大師薩迪的精心設計,在行軍的時候,大車可以節節拆卸,化整為零,到需要的時候,大車可以拼接起來。

此刻,一個法相莊嚴的高僧正坐在法座之上,面東感嘆著。

大車之旁,有人推出了一輛雙輪車,車上坐著另外一個僧人,但這個僧人顯然身有殘疾,他竟然大唐原樞密副使——失蹤了多時的李臏!

一大一小兩駕大車推出小金山時,護著他們的將軍,身材面貌與石拔有幾分相像——竟然是石拔的長兄、深得張邁信任的石堅!而環繞在石堅身邊的人,橫刀銀鎧,竟個個都是精銳!

小金山的守將慕容暘送了出來,指著東方道:「過了這裡,便是胡土,活佛與大師一過此地,前途便是一片迷茫了。」

石堅道:「漠北對我們是畏途,對師父,卻是故土。」

法車上的高僧微微一笑,道:「極樂世界,才是故土。漠北也罷,中原也罷,都只是過客一游之地罷了。」

石堅連忙馬上行禮,道:「師父法訓,弟子恭領。」

李臏驅車上前,讚賞地看了石堅一眼,道:「石將軍身有佛緣,不過短短數月,對佛法就能領悟到這個地步了。」

石堅道:「師叔謬讚了。」

慕容暘又道:「小金山以西,我們可保活佛無恙,一過小金山,就算有精兵強將護送,也必有危險,還請活佛、大師一切小心。」

法車上的僧者道:「我與師弟既然發了偌大宏願,要度化萬里漠北,使之擺脫野蠻,入我佛門,豈有懼怕艱險之理?慕容將軍多慮了。時候不早了,我們啟程吧。」

法車便要出發,東面忽有數騎馳來,將一個俘虜押解近前,向石堅低聲說了幾句話,又將這個俘虜的來歷一一說明,道:「石都督命我們將此人交給活佛與大師處置。」石堅到法車之前道:「師父,是前方有俘虜遞到,乃是一個皮室軍,或是契丹永康王的護衛,不知真假。」

法車上的高僧道:「宣他近前。」

那皮室俘虜便被押解近前,他雖做了俘虜,卻還是不減強悍,李臏命:「解了枷鎖。」

押解的軍士道:「此人奸詐,已經逃跑了幾次了。」

慕容暘在旁笑道:「在此萬軍之中,不信他還能逃,尊大師法旨吧。」

押解的軍士只好將那人鬆開,那皮室武士看看周遭陣勢,知道逃跑無望,但看看法車旁邊圍繞著一群喇嘛,又見李臏乃是一個斷了雙腿的殘廢,心想若能劫持了他,或有一線生機。

他被推近法車之前,正要發作,忽聽頭頂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道:「你可是阿噶拉?」說的竟是十分純正的契丹話!

阿噶拉微微一驚,抬頭一望,只見法車之上高坐著一個寶相莊嚴的僧人,面貌依稀相識,這時日已西斜,陽光從僧人側面照來,法車之上又布有銅鏡,映射之下猶如佛光,令人一見更增敬仰,佛教在漠北早有根基,雖然還沒取得統治地位,但許多部落酋長都信佛,契丹族內信佛的也不少。阿噶拉心中也有佛陀信仰的,雖不十分堅定,但一見法車上的高僧,幾乎就想膜拜。

但皮室軍的尊嚴還是令他發出一聲冷哼,站直了身子道:「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說的也是契丹話。

高車上的僧者不答,旁邊僧侶已經喝道:「不得對贊華活佛無禮!」

「活佛?」阿噶拉冷笑了一聲,正要說幾句刻薄的話,忽然間想起了什麼,抬頭細細一認,驚呼道:「贊華……贊華……是……人……人皇王!」

耶律倍剃髮皈依,法號贊華,又被西北佛門尊為活佛的事情,天策政權並未隱秘其事,所以各家勢力多有知曉。

阿噶拉再一辨認,猛地撲倒跪在地上,爬到車旁,攀著法車車輪,嘶聲叫道:「人皇王!是……是你老人家!」

高車上僧者合十道:「貧僧贊華。俗時稱謂,不必再提。」

阿噶拉一發現高車上僧者的身份,心中竟再不敢有半點抗拒,磕頭道:「是,活佛!」

高車上贊華活佛道:「你知我名號?是兀欲打聽過我的消息嗎?」

耶律阮是漢名,他的契丹名字,便叫耶律兀欲。

阿噶拉哭道:「稟人皇王……啊,稟活佛,永康王曾派人潛入天策境內,打聽過我主消息,聽說我主已經入了佛門,曾面南大哭了一場。」

贊華活佛哈哈一笑,道:「入佛皈依,乃是大喜事,哭來做什麼?我如今心中喜樂,勝過擁有萬里疆土。阿噶拉,你也算我舊部,今日再見,也是緣法,你可願隨我皈依,入我門下,為我護法?」

阿噶拉抬頭一望,但覺贊華活佛全身光華環繞,慌忙合十拜倒,匍匐車前道:「得活佛引渡,那是阿噶拉十世修來的福分。阿噶拉願領活佛法旨,永為活佛護法。」

李臏、石堅、慕容暘等見了紛紛恭喜,贊華活佛微笑喜道:「度得一生民,便少一殺虐。漠北千年之亂,起於二字,一則曰貪,一則曰淫。貪則迷戀財物,以物慾而起刀兵;淫而無度,則使子嗣過於繁多,天地有限,牧場有涯,而淫慾無度,生生無窮,日久天長,終令有萬里牧場亦無力供養無限子孫。為貪為淫而起刀兵,刀兵殺人,終有報應!匈奴、突厥,皆是殷鑒。欲使大漠南北,從此止殺止斗,不可以殺止殺,唯有止貪戒淫,唯有佛法,方能使漠北漠南,曉教化而去貪念,節戒淫而存佛念,如此方有真太平。老僧此次向東,若不能度盡漠北,誓不西歸。」

李臏聞言慨嘆道:「師兄如此心胸,不愧民間有活佛稱號。」

諸僧侶聽到如此宏願,紛紛高贊佛號,齊向法車下拜。

唐軍將士,亦皆合十贊禮。

……

翰達拉河谷。

孤兒軍四府府兵分成兩路,從左右插入翰達拉河谷,柴榮帶領兵將,緊跟在第四府之後,一路上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一次第五、第六府的埋伏地在翰達拉河谷之西北,柴榮的埋伏地點在翰達拉河谷之西南,四府一見信號同時沖入,第四府將兵踏著清涼的河水,逆流而上,契丹大營措手不及,雖然組織了兵馬出擊,卻是節節敗退!

孤兒軍第四府趁勢沖入營中,同時第五府從北面衝下,兩面夾攻之下,契丹兵將大駭,待要固守營寨已經不及,又有士兵已經衝擊在外的,變成局部的混戰,第四府都尉恃著柴榮在後為援長驅直入,不料契丹經過了最初的混亂期後反應過來,竟然抗住了第四府的衝擊。其中尤其有數百人戰鬥力十分強悍,組織也甚是嚴密!

柴榮心道:「這些人,莫非就是傳說中的皮室?」舉刀高叫道:「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此刻!」

他的言語缺少蠱惑力,然而安排卻是井井有條,將全府分為五個縱隊,命他們從第四府兩翼殺出!

猛然來了一千三百生力軍,契丹再強悍也抵敵不住,再次敗逃,舍了營寨東撤!但那一部兵將仍然十分悍勇,硬頂著唐騎的進攻斷後。唐軍舉目望去,但見那部兵將的核心,赫然豎立著耶律阮的大旗!

看見了這支大旗,諸府將士無不狂喜。

第四府都尉望見耶律阮大旗,指著大旗道:「奪得大旗,我們便是首功!」領先衝去,近千少年將士聞聲呼號,一起朝著耶律阮的大旗疾馳。

在戰場之上,熱血的氣憤互相渲染,孤兒軍都是一幫少年,要他們激發勇氣奮勇作戰容易,要他們在狂熱狀態下保持冷靜思考卻難,這時甚至就連拔野的三百精銳舊部也都興奮起來,三當家也心想:「我們若能斬得大旗,將來不管大當家那邊是成是敗,我們也定能在唐軍軍中站穩腳跟了。」

因此第四府疾馳在先,其它諸府全線驅馳,人人不肯落後,陣勢稍見紊亂。

整個翰達拉河谷之內,只有柴榮還保持冷靜,他尋思:「方才戰鬥雖然激烈,但如果真是皮室主力,這座營寨破得也忒輕易了。」因大叫道:「小心,契丹實力尚未見底,不可輕率!」

但他一個人,卻哪裡攔得住諸府一眾少年將士的建功立業之心。就連第五府也分出過半兵力來跟第四府搶功!只有第六府落在後面,料想奪旗無望,都尉聽到柴榮的話後整頓兵馬,收拾戰場。

這邊柴榮約束兵將,喝令他們不得搶攻。又下令雙牙刀狼營就地休息,不得出擊,三當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