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184章 不是洛陽,就是揚州!

涼州城內,鄭家後園。

已經躋身當今天下頂級富豪家族中的幾個家族的首腦人物,竟然聚集在了這裡。

第一個家族,自然是鄭家。鄭家來的是鄭萬達與鄭濟,鄭氏家族本來就有非常好的商脈基礎,與天策政權結合之後更是如虎添翼!在天策政權建立的過程中,鄭氏家族的成員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建立赫赫戰功,但鄭渭後方調度的功勞卻得到了軍方的承認,郭洛楊易都稱鄭渭是天策政權的「蕭何」。

更何況,鄭家又有薛復這樣一個軍方實力派做女婿,孫輩又與楊家定了親,這個家族的根基,論親貴還不如郭、楊,但說到財富,卻是真正的富可敵國!從涼蘭到寧遠,從寧遠到河中,到處都有鄭家的產業,至於行業則從棉紡到絲綢到礦物冶煉到農牧到糧米,跨了不知多少個行當,鄭家甚至還聯合其他幾個大家族,建立了開元錢莊!

誰知道「鄭相爺」家裡有錢,可誰也說不清楚鄭相爺家裡有多少錢,真要說,那隻能說是「天上星數,恆河沙數」。

鄭家之外,卻有一個新崛起的家族,竟然是一個誰也料不到的家族——石家!這是一個近乎隱形的富豪家族,家族成員稀少,幾乎可以說就只有夫婦二人,丈夫的是掛名的家長——唐軍赫赫有名的戰場猛將鐵獸石拔!但實際上石拔不懂做生意,他起到的作用只是叫天策政商各界都為這個家族廣開門庭,真正操持著這個家族的,是他的妻子石奈氏。

石奈氏是奈家之女,商業門第出身,極有商業天分,嫁給石拔之後操持家務,以石拔軍功所得戰利品起家,利用石拔打通了各方人脈,想想在楊信折從適崛起之前,石拔一直都是天策唐軍的衝鋒象徵,與張邁的關係更不消說,天策全境人人曉得的,石奈氏有這樣的丈夫,活動起來那真是如魚得水。

不過石拔因為是軍方戰將,怕被糾評台御史彈劾,也怕被嶺西老同袍說閑話,因此叮囑妻子不得張揚,所以石家的生意不像鄭家,幾乎沒有一個完整擁有的工坊,在所有的行當都是與人聯合,而且大多不是第一大東家,但所佔比例又不會太少,大部分是第二或者第三!可是石家所跨行業之廣卻還在鄭家之上!

石拔與石堅早已分家,石堅夫婦也非商場之才,石奈氏不像鄭家那樣有一個大家族可以利用,但仍然能夠打理起如此龐大的商業系統,其商業天才可想而知!

石家之下,方是近期才被其趕超的奈家——家主已經是石奈氏的兄長奈布,但奈布之父奈爾沙希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奈家的經營情況與鄭家略似,只是行業有些不同,且各行各業都比鄭家矮了一頭。

奈家之外,又有洛家,洛家家長是洛甫,他是歸附的龜茲能臣,經營的行業跨的也很廣,但經營的地理範圍則集中在天策政權的中部地區——即天山南北是也。洛甫的家族乃是有漢人血統的龜茲土著,在龜茲、高昌、焉耆、伊州一帶根基深厚。投靠天策軍之後,洛甫便又娶了一房妻子,取的卻是魯氏之女,新娶的妻子很快生了一個兒子,洛甫又將這個幼子立為繼承人——這本來不大符合規矩,在家族內部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洛甫卻堅定不移!其向漢家靠攏的決心可見一斑。

洛氏家族倚靠著天策政權,逐步進入瓜州、沙州,尤其在輪台一戰之後,對開發天上北麓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楊易能夠穩定輪台人心,輪台能夠穩定民間兩家,流散的牧民農民能夠安心墾殖,洛氏家族起到的作用難以估量!

洛甫十分克制,其經營的地理範圍一直是東不越過玉門關,西不越過托雲關,產業集中在天策政權中部地區。鄭家是天策境內商人中之佼佼者,但如果在中部地區,其影響力則被洛家壓了一頭。

只因生意做得如此之大,且又不像石家那樣所有產業只居幕後,而洛甫本人又身居高位,所以沒少被人說閑言閑語,洛甫考慮到此,幾次三番向張邁遞交辭呈,希望能夠安心經商,但張邁卻屢次不準,以洛甫非但有商業天才,更是政務能手之故,且其家族生意雖然越做越大,卻無貪腐之事,最多也只是有些瓜田李下的嫌疑而已。

這鄭、石、奈、洛,便是當今天策境內最當道的四大商業家族,此刻鄭家的鄭萬達鄭濟、石家石奈氏,奈家的奈爾沙希與奈布,以及洛甫的長子洛歸華,在這個節骨眼上聚集在這裡,自然不是事出無因。

……

「我那個三兒子,最近行跡詭異,已經有兩個月沒回家了,濟兒去探訪他,他也一句話都不泄露。但從種種跡象看來,元帥是鐵了心要打這一仗了。」鄭萬達嘆了一口氣,這句話其實也算得上機密,不過這個後園如今聚集的六個人,卻都是口緊且利益上休戚相關者,所以他才敢開口說這句話。

「這一仗,唉。」奈爾沙希搖了搖頭,他是覺得這一仗時機不對的,但老人家畢竟有些迷信,不願意口出不祥之言——在這個園子中的四大家族,都是不願意看到天策軍失敗的!天策軍在軍事上如果出問題,對他們的打擊那將是直接性的!

洛歸華雖是黃皮膚,卻高鼻深目,胡人特徵很明顯,但如今唐言也說的十分流利了:「我們家族的情況,最近也變得有些怪異。從去年六月開始,家父被楊都督召喚過去,不久忽然間將家族的生意割裂成了兩半,天山以南歸我代管,天山以北的事務則連我都不得與聞!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很快就有套南漢家百姓西遷之事,到了今年,伊州與輪台的道路又出現了間歇性的管制,所有這些,都讓我洛家的生意大受影響——不過這些也就罷了,只要天策大唐得以長興,我們家族總有重光之日,只是目前的種種異狀,總是……總是叫人難以安心!」

石奈氏如今已是非常豐滿的少婦模樣,她其實一點漢人血統都沒有,但穿著打扮,卻完全是漢家大族夫人的做派,這時道:「伊瓜甘肅道上的事情,其實我也略有耳聞。」

她的生意覆蓋面之廣泛,就算是在四大家族裡頭也堪稱第一!在天策民間耳目之廣,只怕連張邁都未必比得上!韓延徽能通過姦細察覺的異象,自然也瞞不過她。

「這事情,我們婦道人家不敢多口。」石奈氏道:「不過我們當家的派人來信說了,只要是元帥的命令,我們石家一定要支持到底!」

其實石拔給妻子的原話是:「不管東面發生什麼事情,總之元帥怎麼說,咱就怎麼做,元帥一句話下來,咱們就算傾家蕩產也不皺一下眉頭,別說傾家蕩產,就算要我小石頭這條性命,我也心甘!」

石奈氏對張邁,可沒石拔對張邁的那種感情,聽到這句話其實是暗中皺眉頭的,不過家族生意雖是她在料理,但她畢竟只是藤蘿,生意再大也得依附石拔這棵大樹,所以在這種立場問題上不敢駁丈夫半句,更何況她也明白:石家的生意興隆是建立在天策軍勝利的基礎上的,如果石家真為天策政權傾家蕩產,只要最後天策政權能夠取勝,那麼失去的遲早總能回來,甚至會加倍回來;相反,如果天策政權遭遇失敗,那就將是石家由盛轉衰的開始!

儘管是女子,但能夠以一擊之力撐持起這麼大一盤生意的人,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奈布說道:「元帥的命令,我們自然支持到底。但人心既存觀望,只憑我們四家,有時候也難以扭轉乾坤。據我所知,河西、隴右八大寺院,已在暗中達成默契,決定不再購入官家債券,以此向官方施壓。」

……

鄭石奈洛,雖然號稱四大家族,但這四大家族並未形成壟斷之勢,天策境內大小商人多如牛毛,各派勢力盤根錯節,其中猶以寺廟系統實力最強,其中由以十二大寺財力深不可測,綜合而言,四大家族就算聯合起來,比起十二大寺來說也要略為遜色。

除了四大家族、十二大寺之外,入境的外來商人、數量眾多的中小商人、本土土著商人,以及疏勒非親貴系、龜茲中立派系、高昌舊派、沙瓜系、來歸蜀商、來歸秦商、來歸天方商,以及祆教、明教等等,大小還有幾十個集團,也各有各的想法。

如今以大昭寺為首的四大寺廟雖仍然堅持支持唐軍,但魯家後人所主持的大昭寺,其實也對張邁此次出兵心有疑問,至於其它八大寺廟,聯合起來那將是極為強大的一支力量,他們暗中的默契雖未公開,但風聲卻不脛而走,在天策境內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被許多中小集團當成了風向標。

鄭濟道:「據我所知,如今府庫的存錢應該還夠,但戰事一起,那錢花出去就如流水一般!除了我家老三,誰知道現在的這點家底能支撐多久?那時若臨時借錢借不到,戰事不糟也得糟!八大寺廟若是帶頭不購國債,所引發的不利影響,只怕還厲害過十萬契丹大軍!」

石奈氏、洛歸華都皺起了眉頭,奈爾沙希嘆道:「沒辦法了,沒辦法,那八大寺廟的和尚,誰主政他們都能活,但咱們哪裡還有退路?不管元帥這一次出的是高招還是昏招,我們都只能支持到底!」

鄭萬達對兒子道:「奈老說的對!從明天開始,收購國債,坊間有多少,我們就收多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