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077章 胡血染紅纓

民兵不可輕用於野戰。

這是郭師庸多年戰鬥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

至於郭威,他麾下剛剛被承認為府兵編製的明威軍不過千餘人,當回紇東進之際,他會合了奚偉男退入里三環,兩人手中所掌握的在編府兵不足三千人。

退入里三環之後他曾派人向北輪台城報信,對他這一支兵力郭師庸並不給予厚望,這支剛剛從民兵隊伍中脫胎而出的兵力沒來北輪台城而退入里三環,倒也是「適得其所」。

但是局勢的發展遠遠超出郭師庸的意料之外,回紇人以雷霆萬鈞之勢在短短的時間內便攻破了三層防禦,西北、正北皆被瓦解,北輪台城也處於危機之中。

郭威進駐里三環不久,前面就傳來李臏的緊急命令,要求所有民兵皆退入諸砦據守,將羊群趕入山谷和砦中,以候命令。

隨著前方戰局不斷激化,唐軍在回紇的打擊下步步退卻,里三環諸砦聽到越來越不利的消息後無不色變,郭威約了行軍副司馬郭太行,召集諸將以及眾民兵校尉商議,坐定之後,郭威說道:「北輪台城危矣!我等坐有數萬之眾,不能在此空坐!」

眾民兵校尉道:「我等雖有數萬之眾,但有男有女,有老有弱,且前方李司馬已經下達命令要我們據守本砦,如果出兵,恐怕違令。」

奚偉男道:「違命倒沒什麼,大戰之際,若有局面混亂的情況,我等當有臨機決斷之智。只是我們多是民兵、牧騎,訓練不足,前方胡虜有十萬大軍,倉促迎敵之際,一被衝散,只怕將兵敗如山倒!」

楊信道:「民兵又怎麼樣,牧騎又怎麼樣,我就不相信回紇與契丹的所謂十萬大軍都是經過嚴格訓練身經百戰的精兵!現在我們有刀,有馬,只要組織起來,何懼一戰!」他階級低,地位在諸都尉、校尉之後,只是一個隊正,這時說出話來卻是聲音洪亮,半點不以自己階級低就有所謙讓。

諸將諸官之中以郭太行地位最高,眾校尉、都尉都向他看來,郭太行一時不決。

郭威道:「我想當日元帥之所以會放心北上,必定是計算了我軍所有戰力而認為就算他離開,我們這邊也能夠應付所有變局。而我軍留在輪台防區的戰力,難道就不包括在座諸位么?」

一個牧馬校尉道:「自開戰以來,我們可一直都在後方,牧馬放羊,割草運糧,從沒出過兵。」

「從沒出過兵,不代表我們不能戰!就算不能戰,現在也要戰了!」郭威道:「前方局勢已經十分危險,據最新戰報,郭帥那邊已是左支右絀,北輪台城一線若是戰敗,我們也難獨全,我以為當下之計,當於民兵、牧騎之中選敢死隊為前鋒,與我明威軍以及奚都尉的兵馬為突擊主力,然後結車陣北行,以作呼應!」

眾人議論紛紛,又望向郭太行,郭威道:「副司馬,事態緊急,還請你趕緊下決斷!」

郭太行道:「咱們真能野戰么?」

郭威道:「北輪台城一線現在必定已經牽制住了胡虜的大部分主力,勝敗只差一線!我軍若集敢死之軍突入,很有可能可以克建奇功!」

郭太行道:「只是我們這邊的人大多訓練不足……」

「平時可以按部就班,但事態既急,四尺以上都要持刀作戰,何況是孔武有力的成年男丁!」郭威道:「當初元帥和都督沒讓我們撤回高昌,難道就只是為了料理後勤么?當初嶺西曆練出來的百戰精兵,又有多少經過長期訓練的?」

「這……」郭太行道:「怕是不大一樣。」

奚偉男道:「沒什麼不一樣,我當初第一次上陣時,什麼刀法都沒學過,只是跟著大部隊,狠命上前猛砍而已。現在的這些民兵、牧騎其實還是受過一些訓練的,所以我贊同郭將軍的主張!」

眾都尉、眾校尉多沒什麼主張,有兩個人同時表現得強硬,又沒有特別反對的聲音,形勢登時就轉了過去,有不少人都在點頭,郭太行看看郭威,便道:「好吧,我們出戰!」

楊信聞言大喜,郭太行道:「只是該如何出戰,卻還得定出個章程來。」

奚偉男道:「如今戰局混亂,高層將領要麼跟著元帥,要麼跟著都督,都在北邊,要麼就留在北輪台城,或者跟著慕容副都督,這裡三環最高的只有郭副司馬和三位中郎將。將令不可出於多門,我以為當前得先推舉一人率敢死兵北上支援,其餘二人仍然在里三環部署防衛與後勤事務。」

其實後方也有階級不低的人,比如薩迪的待遇就相當於將軍,又比如郭太行以行軍副司馬駐守後方,地位與石拔等,此外還有三個中郎將,但除了郭威之外那兩個中郎將都是料理後勤出身,兩人商量了一下,道:「郭威將軍屢立戰功,我們願意推他作為領兵將領。」

郭太行也知道郭威最近頗受張邁欣賞,簡在其心,便道:「好,我也贊同。」

郭威也不扭捏,當仁不讓,站出一步道:「既是諸位推舉、副司馬委命,那麼我便全權代理此戰事宜,還請諸位助我!」

諸校尉都道:「好說。」

郭威又請委奚偉男為副手,郭太行也同意了,奚偉男道:「將軍,不知你準備如何出戰?」郭威道:「你我去部署民兵,將火器、戰車都開出來。丁浩、田安組織弓弩手,楊信去挑選敢死牧騎,挑得多少是多少,都作一隊,以徐從適為副手。」

眾人領命去了,郭威問郭太行道:「里三環最里的山谷之中,聽說還藏著兩千具戰甲。」

「是六千副。」郭太行道:「有四千皮甲,八百雜甲,一千二百副鐵鎧,皮甲雜甲可以用,那一千二百副鐵鎧是龍驤軍的後備用品,沒有元帥的命令誰也動不得!」

郭威道:「只怕薩圖克殺到這裡時,不會顧忌元帥的這道命令。」

郭太行尷尬了一下,想了想,道:「好吧,我拿給你!但只是借,戰後你可得還給我歸庫。」

楊信笑道:「若是戰敗,我們就都死在沙場了,若是戰勝立功,我想元帥也不會吝惜這些鐵鎧。」

郭太行眉頭一皺,覺得這個小小隊正太沒規矩,郭威趕緊喝道:「快去選人去!」

楊信便召集後方所有青年,郭威在剛才的會議上說了許多利好的分析,以鼓勵諸將諸官同意出戰,這時楊信和他的部下卻大肆渲染敵人的可怕,嚇得大部分人都不敢出頭,但數萬人裡頭卻還是有一千多個甚倔,聽楊信道:「回紇人要殺來了,此去九死一生,有種的跟我去殺敵,沒種就呆在這裡放羊!」這一千多人聽了不忿,便都出來,點算人頭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七人。其中有四百多個還是不滿十八歲的少年,楊信也不管他們的年齡,只要身高過了五尺半,力氣能抬兩百斤就讓他們加入。

郭威道:「你就這樣選人?」

楊信笑道:「將軍你有時間給我慢慢挑么?只能這樣選了,碰運氣吧。」

郭威罵道:「你與上峰說話,就不能禮貌些么?」又道:「這樣一批烏合之眾,你打算帶著他們怎麼打?」

楊信道:「沒辦法組隊的,只能給他們一個最簡單的命令:看到我的銀槍所在就跟來!走到哪裡,殺到哪裡。」

郭太行等聽了都皺眉,覺得這個隊正太不靠譜,郭威卻道:「好,不錯,有點道理!」就讓他們來領鐵鎧,鐵鎧不足,繼以雜甲,組成一隊。又將後方最好的里三環分給他們每人一匹。後方野戰騎兵不多,各種物資卻甚豐足。

那邊奚偉男已經在丁浩、田安等的幫助下,集聚了民兵七千多人、工事兵三千多人,里三環可以進行野戰的騎兵不多,但弓弩手卻不少,奚偉男也帶了三千多人,加上明威軍以及奚偉男所屬府兵還有楊信的敢死隊,共一萬八千五百人。

郭威道:「所有人看我令旗行事,出發!」

郭太行在後面道:「郭將軍,小心行事,你帶走了這麼多人,若有個差池,我這邊可就連禦敵的能耐都沒有了。」

楊信笑道:「我們若有個差池,你就準備逃吧。」

郭太行見他居然還有心情開玩笑,不禁搖頭。

將近兩萬人的部隊在里二環集合,向北輪台城進發,看看已經黃昏,前方傳來的消息越來越惡劣,奚偉男建議暫時進駐砦中休息,郭威卻道:「不!連夜趕到城下!今晚月色不錯,不要點燈!」

郭威的明威軍曾經編為民兵,經常往來於里外三環,他對軍事地理有一種很強的記憶力,雖在黑夜之中卻能記清楚白天的地勢,這條路又是在過去幾個月里被唐軍往來騎兵踩得直平了的,大軍在月色下以騎兵開道,摸黑趕到北輪台城附近,還沒到就望見前方一片燈火,倒把道路都耀亮了,看看離北輪台城已是一望即到的距離,郭威下令:「排開車陣!」

他自己帶了楊信等登高遠望,黑夜中只知那邊在廝殺,殺聲震天動地,卻不曉得誰在殺誰,誰在圍誰。

楊信道:「那個是北輪台城,外面那一圈應該是敵軍!另外一圈就不知道誰圍誰了。」又指著東北方向說:「那邊遠處,還有火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