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071章 野戰之城

北庭進入天山南麓的兩條幹道,一條走輪台山道通高昌,正是此次戰役的爭奪焦點,另外一條進入伊州,由奚勝主掌防務,張楊二人決策要在西部決勝,因此兵力於精力都聚焦於北輪台城防區,對摺羅漫山城方面的方針是寧可保守、不許躁進!

這個月以來奚勝覺得契丹的攻勢明顯薄弱了很多,雖然還是有兵馬在山城的視野邊緣四處活動,但像夏秋之際鬥智鬥力的攻擊基本卻已經停止了。奚勝與哥碩、丁寒山商量著,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麼意圖。

「讓末將率領一支騎兵出城攻擊一下吧。」哥碩道:「可能契丹人已經準備退走了。畢竟寒冬已快到來,如果他們是想退走,那麼現在這個情況就說得通了。」

「但要小心胡人在使伎倆!」丁寒山道:「他們也許就是要我們這樣想,卻引誘我們的騎兵出城加以圍殲!」

折羅漫山城城池不大,守城力量不弱,而且與北輪台城不同,山城的構造以及周圍城砦的增築從一開始就是為著防守,充分發揮了天山山脈的險要,地扼南北要道,易守難攻,但相對的城中騎兵的力量就不算很強大,整個兵力戰力的配備與張邁所指定的總體戰略是相吻合的。

「還是以謹慎為佳。」哥碩道:「寧可錯過了追殺敵人的機會,也不容有失!決勝之機就讓給輪台方面的兄弟吧。」

不過他還是將折羅漫山城所觀察到的情況擬成情報,迂迴傳給了北輪台城。

然而此時北輪台城與折羅漫山城之間在山北的道路基本不安全,必須走伊州,過高昌,從天山南麓迂迴千里轉達,所以輪台的大決勝展開的時候,奚勝的這封書信還在路上,若是郭師庸能早數日拿到書信的話,或許會影響到他的一些戰術決策。

……

凜冽的寒風越來越刺骨,輪台的戰局也越來越緊張,位於北輪台城防區西北方向的室輝手握著六個營的府兵,在張邁北上之際是沒有被抽調兵力的幾部正規軍之一。

這個北沼黑頭烏護出身的漢子經過幾年的廝殺如今也成長為一個軍中宿將,軍務運用十分嫻熟,雖無過人的天才,卻也將數年來的經驗在這個戰場上運用得有板有眼。

唐軍面對西線回紇有正西與西北兩大部分,其西南即為天山,正西是郭威,兵力配備中是明威軍、奚偉男部加上民兵,基本是以郭威為中心,西北則是以室輝所在營為中心,在司馬署的考量中同樣數量府兵的戰鬥力至少是民兵的三倍以上,所以從編製高低以及裝備情況看來郭威部要比室輝部弱得多,根據破陣破弱的鐵則,郭師庸倒是對郭威這邊更加擔心些,所以讓他回去其實也是為了怕出差錯。至於室輝這個從昭山一戰就跟到現在的青年將領,郭師庸可以說是看著他成長,對他的根底十分清楚,因此反而放心得多,覺得西北在室輝這裡不會出錯。

室輝也確實不負郭師庸的期望,張邁出發之後他將所部軍馬料理得井井有條,自己所統攝的局部戰局不露半分弱勢,每天依然派出騎兵巡河,盡量要不讓敵軍窺破唐軍的虛實。

然而限於資質,室輝的能力也僅到這裡了,當初在楊易麾下他可以很好地執行楊易的戰略戰術,但要他自己放眼於整個戰役戰場並根據各種微妙變化而做出某種直覺的判斷,那就不是室輝所能了。他是一個好將領,一個不錯的執行者,卻註定不是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料敵千里之外的天才。不像楊易、郭威、柴榮等人般可以給人驚喜。

烏宰河自中游一下這時已經乾涸,有些地段就散還有水也都和泥沙凝結成一起,回紇人在西北面的騎兵往來顯得稀鬆,似乎都已經在寒風中失去了戰鬥力一般,日復一日的僵持讓兵將們都產生了厭倦,直到這一日太陽忽然高掛,卻是冬日中難得的一個晴天,就連北風中的冷意也沒那麼明顯了,中午還沒到已經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使得大地之上所有生物都感到舒服。

「要是這樣的天氣,多持續些日子就好了呢。」

室輝出砦巡邏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在砦外哨崗的青年士兵這樣說,跟著身邊另外一個老兵說:「這樣的天氣,應該會持續幾日的,今年興許會是一個暖冬呢!」

「暖冬?那可就好了。」

「沒什麼好的,」老兵說:「夏天就應該熱,冬天就應該冷,這是老天爺的常道。所以才有瑞雪豐年一說嘛。今年若是暖冬,來年的收成可未必會好。」

室輝走過的時候聽了這麼幾句,想起還在夷播海時老牧人傳授他的關於天氣的常識與歌訣,隱約記得是如此,他心裡想著:「再熬一段時間,回紇人一定得退回嶺西去了吧。那時候這裡的大部分人就都得解甲回去幫忙農事。若來年收成真的不好,那麼就得將力氣都花在農牧上,接下來兩年可能就不會有戰事了。就算有戰事也不會像今年這樣大了。」

連年的戰爭只有最狂熱的高層才會熱衷,下層士兵的話是會很疲倦的。室輝想起了自己在高唱的老婆和孩子,心裡忽然湧起一種溫馨,也希冀著能夠早日回去團聚。

……

與此同時的明威軍中,楊信卻抹拭著他的寶槍「銀梨」的槍頭,對徐從適說道:「聽說現在回紇人佔據的碎葉河以前也是大唐的。」

「嗯,我也聽說是。」徐從適應道。

其實在中原的時候他們反而都不曉得,大唐滅亡以後,中原人對西域的關注就降低到了忽略的層面,連西域的現狀都不關心,更別說是西域的歷史了!

但這些關隴漢子無論出於什麼緣故,在進入天策軍以後卻就接受了天策軍的教育,張邁對西域歷史的梳理十分重視,對於哪裡是大唐的疆土、那些部族是大唐的藩屬都在文訓中讓將兵們熟知,楊信和徐從適也是加入天策軍以後才知道大唐原來這麼大!才知道失去的疆土有萬里之廣!這讓他們感到在秦晉一帶去和自己人爭奪那些巴掌大的地方是多麼的無聊!

是好男兒就應該躍馬邊疆,光復被胡虜所侵佔的土地,而不是自己無窮無盡地在窩裡斗!

「碎葉……」楊信道:「現在嶺西回紇的都城八剌沙袞,聽說原本就是我們的碎葉城!那裡有我們大唐邊軍的大片屯田在,而且李太白就是在那裡出世的!」

徐從適吟誦起了李白的詩句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嘿嘿,故鄉,故鄉……到底哪裡才是故鄉……」

楊信哼了一聲跳起,長槍在地上一頓,道:「馬蹄踏處,就是故鄉!」

他這句話讓徐從適微微吃了一驚,但吃驚之餘又帶著些激動來!

是啊,馬蹄踏處,就是故鄉!

這種觀念,是加入天策軍以後才聽說的,但只一入耳,就讓這些中原男兒再也無法忘記,張邁的一些話總能像刀子一樣刻在他們的骨髓之中!

「從適……」楊信說:「什麼時候能夠殺敗回紇小兒,收回碎葉故土,將我們折、楊兩家的姓氏刻在夷播海旁的石頭上,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那才是真正的忠孝兩全!」

徐從適雙眼也放出了光芒來:「馬踏碎葉……勒石夷播……嘿嘿,那輪得到我們么?」

「怎麼輪不到!」楊信道:「你難道看不出么?軍中有一些舊將領氣勢已老,我們卻是如日方中!胡虜未盡,便是我們的機會!那些老兵有一些人很看不起我們,我們卻要讓他們知道,天底下不只有他們才是漢家英雄!」

「但最近的軍勢,似乎有些不妙,」徐從適說道,他的眼睛也有著一種像禿鷹一樣的冷光,「我總覺得,最近可能要出事!」

「我也覺得要出事,但是荒年出富貴,亂世出英雄!若是太平無事,小打小鬧,論資輩,論不到我們,講親信,自然都是從嶺西跟來的那些人優先,唯有大亂之中,才看誰有真本事,誰便成功!」楊信將銀梨高舉起來,說道:「此槍有些年頭了,不是凡物,最近我枕著它睡覺,天天聽它夜裡嗚鳴,我想它是渴了太久,想要飲血了!你看……」他摸著那褪色了的紅纓,說:「我有預感,不久之後它會重新被染紅!染成像元帥那柄赤緞血矛般的暗紅血色!」

……

當徐從適正被楊信的豪言所動時,室輝忽然從對後方妻兒的眷戀中回過神來,這時候他巡視到了最外一環以西數里,哨塔上眺望的老兵發出了警戒的呼叫,過沒多久室輝便發現前方忽然卷過來了一片烏雲!

烏雲?

不,不是烏雲!是漫天塵土如要席捲大地一樣倒卷過來!地面在隱隱震動著,有擅長聽地的士兵飛身跳下馬來伏地傾聽,他發現敵人還很遠,可是數量……

「至少十萬蹄!或者二十萬蹄!或者三十萬蹄!」

聽地的士兵發出了驚呼來!

二十萬蹄?三十萬蹄?

室輝聽到這個數字也為之一震!

沒弄錯吧!二三十萬蹄?

這不大可能吧!

但是從遠方飄揚的塵土望去,只怕真的是有可怕的大軍壓將過來。

「報——」後面馳來加急戰報:「北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