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漢蒼穹 第054章 銀梨花開

解蘇雖然在薩曼境內,但布哈拉對之的控制力卻不算太強,境內主要由波斯人領主自治,天方教東進的過程,也是阿拉伯人血統向東蔓延的過程,在天方教的籠罩下,解蘇的波斯人也多信仰了天方教,不過在血統上卻仍然保持著古國的色彩,且其對天方教的信仰並不為一些天方教原教旨派所承認,認為這個地區的波斯人是將天方教當成摩尼教的替代品,而未能真正地認識到真神的絕對奧義。

在薩曼的通知下,解蘇的領主薩拉曼尼一直奉行著比較保守的政策,這一年薩曼發生內亂以後,解蘇也受到了震動,領地之內有一些激進的天方教徒起來發動叛亂,薩拉曼尼心中驚恐,一邊著手鎮壓,一邊向布哈拉那邊求援。但布哈拉此刻哪裡還有餘裕來管這個對薩曼來說乃是南部邊陲的屬國?

解蘇本身的動蕩加速了其附屬部落對它的不信任感,就在這時郭洛在俱密地區的兵力增加到了四個營,俱密的部落便紛紛倒向了寧遠。

薩拉曼尼心中有些慌張,擔心唐騎繼續西進威脅到他的統治,這時他的宰相對他說道:「唐人如今如日方中,國勢強大,當初我們依附薩曼為的是希望他們能夠保全我們,現在薩曼自身難保,我們何不投靠大唐?」

天策軍只是對中原時建天策軍號,以與後唐有所區別,但對其它地區卻一直以大唐自居,波斯、天竺等地的人哪裡能夠細細分辨大唐、天策之間的微妙區別?說起來都是大唐、大唐,一些人認為天策上將就是大唐的國王或者皇帝的稱呼,許多人完全不知道在洛陽還有李從珂這樣一個皇帝,而認為張邁便是大唐之王了。

薩拉曼尼有些猶豫,宰相又說道:「現在境內起了叛亂,解蘇全境人心惶惶,而布哈拉又被叛亂者圍困,就算我們能夠將境內的壓下去,萬一布哈拉被叛亂者攻破,只怕解蘇跟著也難以倖免。不如投靠了大唐,那樣的話我們一來可以藉助唐軍的威勢彈壓境內的反叛者,二來就算布哈拉淪陷,我們也能依靠西面涌過來的賊民與叛軍。」

薩拉曼尼道:「但萬一布哈拉熬過去了呢?」

「我們可以兩面稱臣。」宰相說:「現在大唐國勢越來越盛,聽說他們還向印度那邊也派了兵,而薩曼卻是越來越式微,就算布哈拉熬過了這一場大難,接下來也很難在和大唐抗衡了。」

薩拉曼尼聽著覺得有理,便採納了宰相的建議,向寧遠方面派出使臣,從解蘇到寧遠道路難走,一時之間也難以來回,但俱密的將領是都尉賀子英,他來之前郭洛已有囑咐,一聽薩拉曼尼有意投靠心中一喜,馬上派遣使者入解蘇表示會全力協助解蘇對內鎮壓叛亂、對外協理防務,並許諾他的兵馬不會在薩拉曼尼沒有邀請的情況下進入解蘇,但同時又表示希望解蘇能夠負擔起保護通往怛沒城商路的職責來,同時開放對寧遠的商道。

薩拉曼尼得到了這個許諾之後,又見唐軍果然沒有繼續西進的意思,心放了一些,但對賀子英的要求還抱著質疑,問宰相,宰相道:「這是極大的好事,唐騎不進解蘇,我們卻可以背靠大唐的威勢加強我們的力量。當初布哈拉讓我們這邊對東面嚴加防範其實就是想要防止大唐的滲透,又想將絲路壟斷在北面,但對我們來說,服從布哈拉和服從大唐沒什麼區別,絲路開通對我們更是有好處,如果我們能夠善用局勢,將來或許還能取代薩曼王族,恢複我們波斯國往昔的榮光呢。」

薩拉曼尼聽得怦然心動,果然放鬆了對商人進出的阻截,並按照賀子英的請求保護起了怛沒城到解蘇之間的道路。從怛沒城再往西的話,渡過烏滸河可以直接延伸出薩曼境內,乃是一條可以替代布哈拉至寧遠的絲路幹道。

解蘇的這一行動以及接下來郭洛的反應一直持續到天策三年開春彼此才有商旅往來,但這個消息卻早在秋季就已經傳到涼州,與此同時,郭汴在揭羅城站穩腳跟以後,通過天竺的中轉商人購買到了一些天竺世界的貨物,也在秋季轉運到了馬鞍山口,從馬鞍山口再往東便是疏勒、莎車。

以前河西走廊來的貨物主要走疏勒,經葛羅嶺山口、寧遠、西鞬、撒馬爾罕、布哈拉一線向西銷售,如今撒馬爾罕與布哈拉陷入困境,這條商路斷絕,從疏勒到高昌,從於闐到敦煌,再到涼州、蘭州,所有商人不喜歡北庭打仗——因為往北商機有限,所以短視的商人集團對這場戰爭並不支持,只有少數的大商人看到天策軍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消除隱患,但能有這等眼光者安隴境內的商家寥寥可數,如果不是張邁親自出徵到了前線坐鎮,只怕此刻早已有了反對的聲音。

但是,這些商人卻都怕絲路斷絕,所以薩曼一出事,疏勒、于闐、龜茲、高昌、甘州、涼州、金城等商貿重鎮馬上就發生不景氣的反應來,商人的投資態度也轉入消極保守。

不料山窮水復之後卻現柳暗花明!通往西面的絲綢之路竟然出現了另外一條幹道,而天竺地區的商路竟然也「打通」了!馬鞍山口的地位登時變得重要了起來。

其實此次天竺運來的貨物數量有限,解蘇所搭建的商道在目前的情況下也還存諸設想,但在鄭渭的操控下,河西地區卻湧起了一股開闢新商路的暗潮來,商人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

後方發生的這些事情,在前線只有張邁比較關注,並為郭洛所埋伏筆一步步起到出乎意料作用而讚歎,但楊易是不管這些的,隨著八月的到來,北庭的局勢正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必須全身心地來應付這場戰爭。

連楊易都未能分散注意力去關注天山以南的事情,郭威就更加沒心思去理會,他的視野又比楊易要集聚得多!他所看到的就是烏宰河中游的攻防。

明威軍一千人駐紮在烏宰河東,烏宰河西更有一個八百人的騎兵營。眼下薩圖克的大纛已經抵達距離烏宰河一百多里的白楊河西岸,也就是說,烏宰河西岸的這個騎兵營離回紇人的中軍已經不到八十里!回紇人的大軍隨時會撲過來將之吞併!

楊易個性剛強,他絕不因此而畏縮,即便是在最前線的營寨,騎兵也必須每天出巡,唐軍的騎兵出營就像吐出火舌一般撩著烏宰河與白楊河之間的土地。郭威這個營寨的任務就是接應烏宰河中游西岸的騎兵營,並在其出現危機時為之確保一條撤退的後路。除了郭威的明威軍之外,在烏宰河的上游其東岸另有一個由姑臧新軍入駐的騎兵營,西岸則是一個完整的府兵營,在烏宰河的下游又有三座營寨,七座營寨彼此呼應,一旦有事很快就可以集結接近一萬人的兵力,而如果戰事繼續擴大,背後的第三環戰線以及北輪台城也將隨時支援。

這時候回紇軍已有部分兵馬趟過白楊河下游乾涸處進入兩條河流之間的草原上,但並未對烏宰河中游西岸的騎兵營進行大肆圍攻,雙方的騎兵在數十里方圓中你來我往,似乎都在等待著什麼。

郭威對丁浩、田安說道:「對方明明已經能夠發動進攻,卻又不攻,一定是在準備著什麼!」

丁浩道:「我們的兵力也不弱,也許他們是忌憚我們而不敢輕舉妄動。」

郭威搖頭道:「不,他們萬里迢迢從碎葉河傾巢而至,不會到了這裡才畏縮。現在可以進攻而不進攻,一定是有更大的陰謀。我看對方多半是想著如何一舉將我們的七座營寨全部毀滅。」

這七座都是千人進退的砦子,如果被拔除回紇人就能順利跨過烏宰河,再破一環就可以直逼北輪台城下了。

丁浩抓著頭皮道:「那現在我們怎麼辦?就這樣等著對方來打?就等著對方發動攻擊來應戰!真是,我們為什麼不主動攻擊呢!」

田安道:「對方是回紇主力啊,沒有上面的命令,誰敢貿貿然進攻?」

七座營砦實力最強的是位於烏宰河東下游東岸、由戰將室輝所駐的一個大營,內有兵馬一千八百人,且六個營全部都是府兵,但即便是室輝面對薩圖克時也根本不是對手,要想發動進攻也必須七營齊動,或者後方另派人馬,但現在明威軍卻根本就沒受到命令。

郭威道:「我也覺得奇怪,從《安西唐軍長征變文》的描述看,楊都督的性格應該是以出奇喜攻見長的人啊,難道這些年過去,他的性格變得穩健了?」

他心裡對中游西岸的那座八百騎兵營砦充滿了擔憂,每天晚上都擔心見到對岸忽然間火焰衝天,然而他又不能特地派人去「提醒」此砦都尉要小心,因為郭威的軍銜比對方還要矮半階,在這樣的情勢下即便是善意地提醒也是一種很失禮的行徑。

時間慢慢進入八月下旬,北庭的寒意越來越明顯了,雖未下雪,但皮膚裸露處都有刺骨之感覺了。

「再這樣下去,我們可要熬冬作戰了!」田安說。

但就在這天晚上,郭威擔心已久的喊殺聲終於爆發了!

「來了!」

但令人驚詫的是,喊殺聲不是來自對面的烏宰河中游西岸的八百騎兵營,而是來自上游的兩座營寨!

丁浩驚呼著:「怎麼回事!他們怎麼進攻上游!」

內陸河的河水是上游深下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