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東望 第130章 瑞雪兆豐年

天山山脈的中段,在高昌與北庭之間有一條延綿數百里的缺口,這裡是南疆與北疆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是為輪台山道。

輪台山道在南麓的始點是龍泉關,在北麓的終點是北輪台城(在今烏魯木齊附近),北輪台城在這個時代並未發展成為一個大都市,然而作為軍事戰略要地卻修建有堅固的城堡,乃是進出北疆最重要的據點。毗伽南下之際,在這裡仍然留有精銳兵馬二千人,在楊易逼近高昌的時候,他又從高昌增兵防守,只要同時保住了北輪台城和龍泉關,他就能確保住自己的歸路。

葛覽從浮屠城敗退以後馬上就撤往北輪台城,而早在葛覽到達之前,唐軍進入北庭的消息就已經向毗伽加急呈報了。

聽到北庭發生的情況以後,毗伽的反應幾乎可以用屁滾尿流來形容!

如果讓慕容春華佔領了北輪台城,楊易再將龍泉關圍困住,那毗伽就會被封鎖在荒涼狹隘的輪台山道上進退不得了!

毗伽之所以在高昌遷延,本來是希望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甚至希冀著唐軍露出破綻他好翻盤,這時一聽到北庭危殆,嚇得什麼減少損失、冀敵破綻都不顧了!

現在要考慮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了!

他親自急率精銳一日疾馳數百里,飛往北輪台城,幸好,慕容春華所帶領的部隊乃是輕騎兵,攻堅能力不算很強,而且這次的主要戰略目的是焚敵糧草,慕容春華計算著,覺得自己要攻克北輪台城必須傾盡全力,而且也未必能趕到毗伽援軍抵達之前將這座雖小卻很堅固的堡壘攻克,那時候如果毗伽從南而來,契丹由東而至,那麼自己先前所設定的戰略目標便可能落空,因此沒有臨時改易既定的戰略,只是派了安守基驅逐葛覽,自己卻分派兵馬,四齣庭州,燒盡千里牧野的所有積草。

當毗伽趕回北輪台城時,北庭已經處處都是火光,留守的頡利、葛覽率領老人孩童婦女,窮一秋所積之草糧盡數成了灰燼!

消息傳開以後,還滯留在山道南麓的北庭回族如喪考妣,驚恐惶然,悲愴落淚,毗伽的數萬大軍乃是由幾十個回紇部族組成,至此哪裡還有繼續留戰之心?留守將領眼看士氣已經崩潰,不敢再作停留,不等毗伽命令傳來就下令全軍撤退。

楊易雖然還沒接到慕容春華髮回的戰報(從北庭繞過伊州再到高昌路途更加迂迴),但他是何等犀利的眼光,看到了北庭回紇的反應後笑道:「春華得手了!」

他仍然不急,只是派遣大軍一步步地逼近,北庭回紇各部急於回家,如鳥獸一般匆匆湧上山道,一路丟盔棄甲,楊易不費吹灰之力便收取了龍泉關,輪台山道的南大門一堵上,絲路便宣告徹底重開了!

安守業從西邊趕來,見狀就要領兵追趕,楊易笑道:「他們就快被逼到絕境了,再逼迫下去非拚命不可。現在還不到時候。」只是派了三千人慢慢在後面追趕,也不逼得太近,只是沿途搜繳回紇人丟棄掉的各種物資。

不久慕容春華的戰報傳到,楊易笑道:「大功告成了!」但再仔細看看慕容春華所附的關於與契丹作戰的詳情,又有些吃驚:「派駐在外的三千人,居然就有這等本事!如果是本國精銳,那還了得。」急派人前往北庭,要慕容春華小心來自東方的大敵。同時驅遣八千戰奴,趕在大雪到來之前增補龍泉關,並從龜茲、高昌等地運來守城器械,以備毗伽垂死反撲。

……

「北虜敗逃了,北虜敗逃了!」

「絲路重開了,絲路重開了!」

楊易的前鋒一進入龍泉關,消息就如長了翅膀一般,飛遍焉耆、龜茲、瓜州、肅州!兩邊的商人早就收到情報,知西北唐軍已經佔據軍事優勢,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這時一聽到消息紛紛向高昌方向湧來。

楊易在驅逐北庭回紇的同時也做起了治安工作,剿肅高昌盆地內殘留的回紇兵馬以及在戰爭期間倒向敵人的叛徒,天氣正變得越來越冷,但安西絲路的行情卻逆著天氣越來越是高漲。

鄭漢帶著疏勒方面剛剛送到的資財進入高昌,卻發現形勢與二哥所料的一樣,按理說,高昌才剛剛經歷過戰爭,一切正是百廢待興時節,但地價卻比他預期中要高得多。

商界中人只要有點眼光的都已經將當前的局勢看得分明:毗伽的這次敗逃與上次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上次張邁雖然驅逐了毗伽,但安西唐軍在西北的根基畢竟未穩,而且東面還受到曹議金的牽制,而如今,張邁在吞併歸義軍之後再將毗伽驅逐,他在西北幾乎已無敵手,所有人都已經認為毗伽此次敗走之後將再也沒有機會南下,天山南麓的絲綢之路從此將成為一片坦途!

「從寧遠到甘州,已經全在張大將軍的控制之下了!」奈布對他妹妹石奈氏說:「而薩曼與安西的貿易也已經穩定下來,如今庫巴的邊境榷場生意越做越大,商人來往的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寬鬆,以前兩國商人還只能在邊境榷場交易,現在只要花半兩黃金向邊關買到通關文書,得到官方作保,就可以從布哈拉一直走到龜茲,現在高昌一打通,那麼這條路,就可以一直延伸到甘州了!不久之後,我估計連涼州、蘭州都會打通。」

他本來是怛羅斯地區的區域商人,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對絲綢之路的總體情況也關注了起來,所以對東方的地理也下了一番苦工去搜集。

石奈氏道:「蘭州打通,那麼離長安也就不遠了吧。」

「是啊。」奈布笑道:「到了那時候,這條路跑動起來的就不止是駱駝,而是絲綢與黃金了!我們也不能只做棉布生意了,這一塊盯著的人太多,利潤慢慢薄了,我已經將其中一部分配額外包出去,以後我們要再考慮考慮別的更能做大的門路了。」

……

在高昌的商家蠢蠢欲動之際,東方有一支大軍正行走在通往北庭的荒野上。

大軍延綿千里,總數怕不竟有三萬人!三萬人,卻帶著不下十萬匹馬!

看看大軍的旗號,來的竟是契丹皮室軍右統軍耶律朔古!

他從璜水帶著精銳五千人,西進五百里,下令烏古敵烈統軍司一萬人來會合,到了阻卜部,又徵調了一萬二千人,繼續西進,又徵調了西北路招討司南部轄境的達旦部九千多人,一路浩浩蕩蕩,後軍還在烏山(今杭愛山脈)以東八百里,前鋒卻已經接近北庭回紇邊境了。

耶律朔古用兵神速,他本人也身處大軍第二撥之中,他的計畫是趕在嚴冬全面到來之前,前軍九千人抵達浮屠城附近,到來春大軍四集,那時便懾領毗伽,經略西域,在西進的路上他已經做好了來年戰爭的總體盤算。

不料這日過了烏山,前方忽然奔來急騎,竟是耶律勒泰古派回來的告急使者。聽了使者的彙報以後,耶律朔古心頭微震:「浮屠城已經被燒了?」

「是的。」

「那勒泰古呢?」

「耶律將軍正領兵東歸。北庭草料都已經被唐軍付之一炬,無法久駐了。」

對於勒泰古的敗逃,耶律朔古心中是很不滿的,儘管說對方的兵力較多,但耶律朔古也認為契丹騎兵不該輕易敗逃!

可是眼前的形勢,似乎又不宜在此事上多做糾纏。在璜水岸邊時,他對述律平的判斷還不是很服氣,覺得太后有些太過抬舉唐軍了,但經過這件事情以後,他心中對西北唐軍已經高了五分!

「進兵!加速進兵!」耶律朔古道:「要趕緊與毗伽會合!」然後他本人就帶著數百騎,連夜疾馳追上了前鋒三千人。

在繼續西進的路上,他首先遇到的是耶律勒泰古,兩軍合併後,耶律朔古命耶律勒泰古回頭領路。

耶律勒泰古道:「詳穩(即契丹語統軍之意),那個慕容春華手段毒辣,他一路追著我來,又放火將北庭境內的草料全部焚毀,現在我們的大軍如果繼續西進,只怕會被凍死餓死在庭州的曠野上!」

耶律朔古冷冷道:「如果就此不管毗伽,等到來年,毗伽要麼投降唐人,要麼就如你所說,被凍死餓死在這片曠野上,那個時候我們契丹便相當於是被漢人截斷一條右臂了!西進,西進!那個慕容春華是第一次到北庭,對這邊的道路還不熟悉,或許就會露出破綻,無論如何我們得接應上毗伽,不能輕易放棄我們布置在西域的這條臂膀!」

因此他不顧耶律勒泰古的勸阻,冒險繼續西進,走出二百餘里,這一日黃昏,前方忽然來報:「前方出現火光!」

「什麼!」

他疾馳而往,卻見火光已經漸漸熄滅,在一片灰燼之中插著兩支大旗,一直寫著「唐」字,一支寫著「慕容」!

「詳穩,那慕容大旗之下,掛著一個包裹。」

「取來!」

包裹打開,裡面卻是一團灰燼,此外就是一封書信,寫的乃是漢文。

耶律朔古不識漢字,但契丹的漢化程度遠較回紇為深,又長期與漢人打交道,因此軍中自有漢人參謀,耶律朔古將漢人參謀叫來,那參謀打開書信,翻譯成契丹話,讀道:「大唐驃騎大將軍張邁麾下中郎將慕容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