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長安東望 第061章 百帳風雲(一)

薛雲飛家是唐朝一員大將留在西北的一旁支,他本人也認得幾個字,算是百帳部後生中較有文化的人,那《安西唐軍長征變文》也是他聽了之後轉述給百帳部的眾後生聽的。可說到決斷大事,眾後生卻都還是聽姜山的。

姜山看看眼前形勢,納頭拜倒道:「我等兄弟願隨大都護征討天下,望大都護容納。」他一拜倒,旁邊其他後生也就跟著他拜倒。

張邁看了姜山等人一眼,說道:「你們這群後生素質倒是不錯。不過我們唐軍對士兵的要求和其他勢力不同,入我軍中必須真心真意,而且還要下得了決心,聽得了號令,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三心二意之徒,我們是不收的。」

姜山道:「既然歸順,哪裡有三心二意的道理!請大都護放心,我等既然跟隨便願為大都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張邁大喜,扶起了他道:「你們若能真心加入,我自然也歡迎,不過加入唐軍不是為我張邁征戰,而是為大唐而征戰,也是為你們自己而征戰——安西是大家的,大唐也是大家的,不是我一個人的!」因下令:「給眾後生鬆綁!」

清點人數,除去傷亡共得五百五十七人,張邁對姜山道:「我安西唐軍,必須經過艱苦而正式的訓練方能列入編內,不過如今正在用人之際,我且特立一編外之營,就叫澤北營,由你暫任權校尉,薛雲飛為權副校尉。將來回到龜茲,集訓過後,另加重用。這些都是制度上的事情,以後你慢慢就會懂得。」

石拔取下自己所佩橫刀來,交給姜山道:「姜校尉,我打壞了你的兵器,就請用這把刀作為賠禮,希望你不要見怪。」

石拔的這把橫刀即在安西軍橫刀之中也屬上品,姜山接過後拔出寸許,但見寒芒砭面,真是一口好刀,與他的那口劣刀全然不可同日而語!大為歡喜,屈膝拜謝,石拔跪下還禮,說道:「姜校尉既然加入我軍,以後就是兄弟了,一把橫刀,何須多禮!」

馬小春眼珠子一轉,走到薛雲飛面前,取出自己的佩劍來,對薛雲飛說:「薛副校尉,剛才我說的話都是為了安西,不是因為私仇,如今你們既然加入,那我之前的那些話就當全是放屁,若你們肯原諒我,就請收下這把劍。」

薛雲飛看出他是能在張邁跟前說上話的人,哪敢怠慢,急忙接過稱謝。

這一夜的戰鬥中,不少唐軍將士都對這些被自己制服的對手頗為佩服,便有一百多人學著石拔、馬小春的樣子,向和自己交過手的百帳部後生贈送兵器。楊易因考慮到征戰途中兵器可能會有損折,所以大多數人兵刃器械帶得有多。

張邁笑道:「眾兄弟來歸,小石頭你們如此慷慨,我倒也不能太過吝嗇。」又調出二百匹有鞍有鐙的良馬,都交給姜山,由他點選手下精銳賜換。

姜山等五百多個後生是典型的窮游牧,在馬背上倏來倏去時候人所難防,但他們身處百帳部的下層,體質、騎術雖然都屬上佳,但裝備上極其差勁,五百多人有一百多人用的竟然是木棍和削尖了一頭的木矛,箭用的是骨簇、石簇,便有刀劍者也大多是粗製兵器,坐騎大多竟無鞍鐙,這時有一百多人換了兵器,兩百人換上了有鞍良馬,換得兵器的人又將自己原本的兵器置換給那些還拿著木矛的同夥,如此一來戰鬥力登時提升了一個層次。姜山和薛雲飛見甫一加入唐軍自己的裝備就有了改觀,心中自也暗喜。

經過這麼一鬧,天色已經大白,收編了這麼五六百人,差不多是增加了一個營的兵力,不無小補卻也影響不大,那邊姜山和薛雲飛在邱子騫的安排下自去休息、療傷,薛雲飛給姜山上藥時,姜山對他說:「我們現在投了一個明主,那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我們的父母、幼弟、姐妹,妻子都還在部內,劉廣武這人心胸狹窄,如果知道了我們的事不曉得會怎麼待他們。我看還是要先設法將他們接出來。我想去和張大都護說說,看他能否容我們先去接出家人。」

薛雲飛道:「咱們才加入,就提這些要求,只怕不妥,還是等立了功勞,在唐軍之中站穩了腳跟,那時候再說吧。」

姜山道:「如果不能確保家人安全,我們哪裡來的心思去為他打仗立功。」等薛雲飛替自己上完葯後兩人就來尋張邁,有些惴惴不安地說了自己的請求。

張邁道:「愛護家人,天經地義。你們既成為我的屬下,你們的父母家人順理成章地也就都是我安西的屬民,我在高昌那邊有大片的膏腴之地可以安置你們,不過你們打算怎麼去接人?」

姜山和薛雲飛沒想到張邁如此大度,跪下稱謝,道:「大都護,如果你信得過我們,就且讓我們先回去,等我們帶了父母妻兒再來投奔你。你所賜的橫刀、良馬我們都可以先留下。」

張邁笑道:「橫刀是軍中兄弟所贈,我無權收回,至於我賞賜出去的東西,也沒有收回來的道理。但你們就這樣回去,你們盟長會許你們再來投靠我么?劉廣武的心胸很豁達么?」

姜山沉著臉,薛雲飛嘆道:「這事若給劉廣武知道,我們這些人都得死無葬身之地!這事我們只能悄悄地做。」

張邁卻搖頭道:「光是你們這群後生,就有幾百人,再加上你們的家人怕不有上千人?上千人要脫部,怎麼可能悄悄逃走?這樣吧,我這次剛好要去百帳部,你們就提前一日先行,回去之後且不泄露此間之事,若有人問起你們的新刀新馬,你們就說是搶來的,且等我到了百帳部,我會宣布在你們部內徵兵,到時候你們便出列來投,我征完兵後會將你們連同家人一起帶走。如此你們便無後顧之憂了。」

姜薛二人都是又驚又喜,薛雲飛道:「大都護如此體恤我們,卻叫我們如何報答。」

「這不算什麼。」張邁微笑道:「你們既做了我的屬下,你們的難處我自然要幫忙考慮。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會儘力設法的。」頓了頓又問道:「百帳部中,像你們這樣能打仗的質樸後生還多不多?」

「還有不少。」姜山道。

「不少,大概是多少。」

薛雲飛想了一下,道:「百帳部共分六族,劉、王、曹、張、姜、薛,每一族大概有男丁一二千人。」

張邁問道:「是不是姓劉的,就對劉廣武比較忠心?」

「那不是,」姜山道:「對劉廣武忠心的,也就是劉廣武的近族,姓劉的大部分人也都像我們一樣窮苦,跟著我的這幾百個兄弟,就有幾十個姓劉。其他五族也差不多,我們每到一處游牧,和族長關係近的,或者比較會拍馬屁的,就能佔到好一些的草場,歸義軍常常有賞賜給盟長,盟長也會將其中一些分給各族長,然後各族長也會將一部分分下來,不過也得是那些和族長比較親近的,或者比較會拍馬屁的才分得到。像我們這些人,平日里不懂得奉承他們的,曹令公給盟長的賞賜那是連渣都分不到一點的。」

張邁道:「你們剛才屢屢提到,說什麼曹令公給你們盟長的賞賜——誰告訴你們那些錢糧是曹令公給你們盟長的?」

姜山薛雲飛怔了怔,齊聲問道:「不是曹令公給我們盟長的,那是給誰的?」

張邁道:「大唐朝廷有定製,逢有災害,當行賑濟。那些錢糧,是劉廣武報上來說你們部內遭災,曹令公便代表朝廷發下來的賑濟……」

他還沒說完姜山薛雲飛都已經跳了起來,叫道:「什麼!那些錢糧是……是給……」

「是給你們每一個人的。」張邁道:「劉廣武只是一個分派錢糧的角色,誰家窮、誰家受災嚴重,誰家就該分得多,誰家富,誰家就該分得少。劉廣武身為盟長,他本身是不該竊取一絲一毫的。怎麼,這些年他不是這麼做的么?」

姜山豹子般的眼睛瞪得圓了,指著北方破口大罵:「我肏劉廣武你個直娘賊!還總跟我們說什麼這些錢糧都是曹令公賞賜給他的,原來我們竟給他騙了這麼多年!」

……

其實,所謂「受災」只是一個借口,其所掩蓋的真正關係是曹議金用錢糧來換取百帳部的歸順。

劉廣武雖然以受災的名義到曹議金處請求賑濟,而曹議金也不是不知道百帳部的真實情況,不過他錢糧雖然也給了,卻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過問其族內如何分配之事,只要劉廣武能夠籠絡住百帳部全體並依然聽自己號令,曹議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歸義軍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其上政策是因循,其下官僚們也就都將這事視若當然,慕容騰、閻一山等雖然都知道這些事情,也有些討厭貪得無厭的劉廣武,但就沒一個人有過去動搖這種分配體制的打算——因歸義軍統治集團內部也有類似的情況,各大家族以另外一種形式壟斷了沙瓜二州的資財錢糧,正是:自家手腳不幹凈,如何好去指責他人做賊?

這件事情其實不是秘密,百帳部和晉昌、敦煌之間也不是完全沒有聯繫,否則薛雲飛如何能聽過《安西唐軍長征變文》?但由於歸義軍的統治集團從來就沒想對外宣傳此事,所以百帳部下層的大部分牧民對劉廣武用的這個借口竟是一無所知。

但這時張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