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世界大戰 第161章 伐交(一)

薩曼的使者到達之後,很快便被人護送到寧遠城。

鄭濟關心撒馬爾罕那邊家人安危,對薩曼使者的到來十分上心,不停讓鄭豪去打聽消息。

那薩曼使者進城之後,卻先由李臏接待,安西唐軍今時不同往日,張邁的一眾部下在西域的地位也都水漲船高,但薩曼的使者斯提爾見李臏是個殘廢,冷笑著說:「大唐沒人了么,怎麼派個連走路都不成的人來接待我?張邁呢?」

李臏也不動怒,微微一笑,說道:「接待上邦大人物,接待下國小人物,讓我這麼個殘廢來也就差不多了。」

斯提爾怒道:「你敢說我薩曼王朝是下國?」

李臏問道:「貴國國主號『埃米爾』,請問尊使,埃米爾在天方言語中是什麼意思?」

斯提爾道:「那是對大統帥的尊稱。」

李臏道:「也就是總督,對吧。」

斯提爾道:「差不多。」

李臏笑了起來:「貴國國主自稱埃米爾,那也就是天方教阿拔斯王朝的總督,連國王都算不上,最多也不過是個藩屬,都還不算國——我說是下國,還是抬舉薩曼了。」

斯提爾登時語塞,薩曼雖然實際上已經獨立,但在名義上仍然承認天方教阿拔斯王朝的宗主權,每隔一段時間還向巴格達方面進獻貢品、向哈里發循例報告軍務,其與阿拔斯王朝的關係,類似於東周時期大諸侯國與周天子的關係,此事天下皆知,所以李臏說薩曼不算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斯提爾也無法反駁,他哼了一聲,說:「我們埃米爾對哈里發,那只是宗教上的尊重,其實我國早已獨立,疆土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里,境內大河穿梭,土地肥沃,商業發達,人口數百萬,民眾信仰虔誠,文化繁榮昌盛,河中地區在我們薩曼王朝治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所以周邊的國家、部族,無不歸附,事實勝於名義,埃米爾如今已經成了比國王更加尊貴的稱呼了。」

李臏笑道:「薩曼富饒是富饒,強盛則未必。疆土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里,確實也富庶肥沃,可惜險要不多,若有一支勁旅,突破了西鞬、白水城一帶的防線,鐵蹄踏處,數日之內可以席捲河中,兵臨布哈拉城下。人口數百萬,恐有誇張,民眾信仰雖宗一教,卻分兩派,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衝突不死不休,奈斯爾二世陛下也只能遮遮掩掩、修修補補,也沒聽說已經徹底解決。國家內有大患,外有強敵,偏偏卻又富而不強,我怕一旦有事,邊防線一垮塌,布哈拉王宮裡幾代積聚的財富,撒馬爾罕天方寺中的文化典藏,都會隨著鐵蹄聲響一起易主,奈斯爾二世多年來的種種努力,到頭來也不過是為真正的強者做嫁衣罷了。」

斯提爾一張臉被李臏說得漲紅,叫道:「你也就討這嘴皮上的便宜罷了,我不和你鬥口。」

李臏哈哈笑道:「我是個殘廢,我看你也不像個武官,咱們兩個碰頭,不鬥口還斗什麼?若說真刀實槍的戰鬥,我們大唐的將兵早就領教過了,可惜疏勒一戰、寧遠一戰、庫巴一戰,都沒遇到多大的抵抗,貴國西鞬的守軍又龜縮不出,對此我們薛復將軍可遺憾得很呢。」

斯提爾叫道:「你們那哪裡是打仗,分明是偷襲。對,你們唐軍就只會偷襲!」

「我們只會偷襲么?」李臏笑道:「尊使又沒見過我軍打仗的戰場,怎麼好妄下定論,我看不如這樣,我們請見過我軍打仗的哈桑將軍出來,讓他給我們說說我大唐軍隊是否只會偷襲,怎麼樣?」

斯提爾又難堪了起來,哈桑眼下就在手裡,若是將哈桑叫來,哪可能有有利於的薩曼方面的話來?斯提爾本人在國內倒也能言善辯,只是薩曼剛剛喪師辱國丟城池,事實站在對方那頭,所以句句都落了下風。

這時他見言語上占不了上風,就不再隨李臏繞下去,只當剛才的對話沒發生過,卻說道:「我今日乃是代表我薩曼奈斯爾二世陛下,來問貴軍張特使,為何在訛跡罕屯聚重兵,又派遣騎兵時時闖到西鞬城下,甚至越過我國邊境,你們這麼做究竟意欲何為?」

李臏道:「越過邊境?我大唐與你們阿拔斯王朝,有核定過邊境么?我安西大都護府與你們薩曼,有約定過邊界么?」

他這兩句話輕描淡寫,實際上大有玄機——將大唐與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並列,而將安西大都護府與同樣是名義上藩鎮、實際上獨立的薩曼並論,那便是當前安西唐軍對自己的定位——不是李臏一人的構思,而是包括張邁在內唐軍高層深思熟慮後得出來的結論。

斯提爾也隱隱聽出對方的意思,說道:「貴我雙方雖然未曾約定邊界,但自西鞬以東,自來便是我薩曼領土,貴軍騎兵屢屢闖入我薩曼境內,便是對我國的不尊重。」

李臏聽了他這句話心頭一喜,便猜到布哈拉方面已不準備收取庫巴、寧遠,只想保有舊疆,其實安西唐軍高層要的也就是這個結果而已,但李臏卻道:「我們大唐自天子以至於庶民,皆以信義立本,若曾與你們有過邊界約定,豈會無故侵犯,但我們安西與你們薩曼,以前並未約定過疆界,既然未曾約定疆界,那所謂侵犯又從何說起?」

斯提爾道:「所以我今天來,就是代表我國問貴軍一句,你們究竟是以流寇自居,以野蠻人自居,還是真的以大唐自居,如果你們是以大唐自居,煌煌大國,豈能沒有疆界的概念?我記得你們唐朝的大詩人曾經說過:『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我國進軍疏勒,本是誤會一場,過去的事情也就算了,但如果你們繼續侵擾我國邊境,則我薩曼的騎兵也不是好惹的。」

李臏聽他居然能引出一句杜甫的詩來,頗感意外,心想對方明顯是有備而來,微微一笑,說道:「我們大唐的將士,『遠離自己的故鄉,不是為了尋找天堂,而是河中的麵包與椰果,把他們吸引到了這遙遠的西方。』你們的哈桑將軍勾結薩圖克,侵入我疏勒,圍攻我疏勒城長達數月,士兵們的憤怒,不是你吟唱一句詩歌所能安撫,將軍們的野心,也不是貴國派來一個使者說幾句好話就能滿足。西鞬並非一條不可逾越的邊界線,馬上論英雄,強者乃為尊!大唐與天方、薩曼與安西的界限究竟在哪裡,我想貴我兩國的將軍們會比我們更加明白。」

斯提爾聽李臏居然能夠引出阿拉伯大詩人艾卜·太馬木的名句並加以篡改,也暗暗佩服,但見李臏步步緊逼,臉色還是有些黑,道:「那麼貴國的將士,還是一定要開戰么?哼,哈桑將軍帶來的軍隊,還有我們駐紮在訛跡罕、庫巴的軍隊,在我們薩曼也不過是雜牌部隊罷了,我們的主力可都還未曾出動呢。你們可別以為打了幾個小勝仗,就以為自己可以戰無不勝!」

李臏卻笑道:「那你也可以去打聽打聽,打敗哈桑、攻佔寧遠庫巴的薛復,在我安西大都護府是什麼地位——他也只是一位偏將,帶的軍隊也只是我軍的偏師,我們的主力軍隊說戰無不勝實在有失謙虛,但要橫掃河中、席捲西域,卻也不在話下。」

斯提爾哈哈一笑,說:「橫掃河中?難道你們還能一邊應付回紇的進攻,一邊還向我河中用兵?哼!我可不相信你們有足夠的兵力!」

李臏笑道:「我們需要你相信。」

看他勝券在握的模樣,斯提爾反而動搖了起來。

李臏還在薩圖克麾下時,就已經對薩曼的情況有所了解,在聽說斯提爾抵達庫巴之後,更是連夜與張邁、鄭濟反覆商量,鄭濟這時已經有心歸附,對薩曼的情況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此張邁與李臏對薩曼國內的形勢乃至君主、宰相的性格都有了相當的了解,這場外交之戰尚未開始,唐軍已是知己知彼,摸透了對方的底線,薩曼方面對安西唐軍的情況卻還處於一片迷濛之中,結果自然是李臏大佔上風。

當初奈斯爾二世派哈桑領兵援助薩圖克,本來以為是絕無危險、有利無弊,但如今戰火卻燒到了河中地區的邊界上,若與唐軍開戰,勝利了也不過收取寧遠、庫巴,對薩曼來說算不上大補,萬一有個閃失,西鞬的防線被突破,那河中地區就危險了,薩曼甚至有可能面臨亡國之危。可能性損失比可能性收益大得太多了,所以布哈拉從君主、大臣到民眾都不願意和安西唐軍開戰。

有道是:「穿鞋的怕光腳的。」薩曼的底子確實是比安西要厚實得多,但正因為富,所以更不願意打沒把握的仗。

斯提爾見李臏來來去去,絲毫不肯鬆口,心想:「看來他們的將軍經過連番勝戰之後野心勃勃,無論如何都要開戰了,這可如何是好?」

這場交涉便在劍拔弩張之中不歡而散,斯提爾跟隨侍從下去休息之後,張邁與郭師庸從後面出來,郭師庸道:「李參軍,你怎麼把他的話頭都給堵絕了?如今亦黑方面傳來消息,八剌沙袞蠢蠢欲動,或許我們不日就要移師北上,對付阿爾斯蘭了,這個時候,無論如何得先將薩曼安撫下來啊。」

李臏卻道:「這個我也知曉,可是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急啊。老將軍,你守疏勒時穩如泰山,怎麼這會沉不住氣了?」

郭師庸嘿了一聲,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