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世界大戰 第119章 十月飛雪

阿西爾還只是一個前鋒,他開了路,後面的聖戰者便源源而來,共有八千多人,過葛羅嶺山口後都駐紮在托雲小鎮附近,阿西爾向瓦爾丹稟明經過,瓦爾丹氣得七竅生煙,恨張邁恨得牙都酸了,又怒責阿西爾:「你遇到那個唐寇盜魁,為何不戰?」

阿西爾說:「那一部人馬乃是唐寇的精銳,他們人數又比我們多了將近一倍,正面衝擊,我們損傷必重,不如以輕騎分頭劫掠騷擾,更能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

歐馬爾卻冷笑道:「別找那麼多的理由,我看你是膽怯!」

阿西爾低著頭,不敢反駁,瓦爾丹十分憂心,說:「不知道疏勒如今怎麼樣了。」阿西爾分析著說:「張邁雖然說疏勒已經攻下,但我料他必定是在說謊。」

「為什麼?」瓦爾丹問。

阿西爾道:「唐寇的兵力不止那兩千多人,若他真的已攻佔了疏勒,聽說我們來一定會集合所有部隊,趁著我們立足未穩給我們來個雷霆一擊。但他們現在卻沒有這麼做,那肯定是還有後顧之憂——多半疏勒城仍未攻下,所以他們才將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那邊。」

瓦爾丹道:「既然如此,那我們馬上就進軍,博格拉汗那邊也不知怎麼樣了,可千萬不能再把疏勒給丟了!若是疏勒出了什麼事情,博格拉汗可就沒退路了。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我們可得負上很大的責任!」

歐馬爾問:「不等伊斯塔了?」

原來唐軍離開訛跡罕之後不久,麥克利眼見唐軍留下的空營連續幾日鴉雀無聲,形勢怪異,又蠢蠢欲動起來,結果卻被阿西爾窺破他的謀劃,在唐軍留下的空營帳里以汗血騎兵團大破出城軍隊,連受兩次重創以後,麥克利再無鬥志,乃派使者出城求和,瓦爾丹滿口答應,但在和談完成之後卻又趁著麥克利防範稍松,忽然發動襲擊,攻入城內,卻仍立麥克利為傀儡城主,命他下令全城改教,城內祆教教徒不肯奉命,馬克迪西當即就要發動血腥鎮壓,便將訛跡罕的祆教祭司與神職人員全部囚禁了起來,有心要將他們清理個乾淨,阿西爾苦勸不已,馬克迪西嫌他礙手礙腳,正好這時瓦爾丹說道:「我們當以博格拉汗的大事為重,不能為這邊的事情,在這裡耽擱太久。」馬克迪西便派阿西爾先行出發東進,跟著瓦爾丹、歐馬爾、伊斯塔繼行,馬克迪西留守訛跡罕。

古代作戰,後勤輔助部隊常較純粹作戰的部隊為多,聖戰者從訛跡罕出發東進的人馬裡頭,作戰部隊有四千多人,輔助隊伍一萬五千多人,此外還有俘虜軍三千多人,這時已經到達托雲小鎮的八千多人裡頭,有三千人是庫巴的精銳部隊,兩千多是剛剛從訛跡罕裹挾來的俘虜軍,另外還有三千多的輔助部隊。山口那邊還有一萬多人沒過來。

瓦爾丹道:「不等了!馬上出發!」

他們這支人馬雖然尚未到齊,卻也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戰鬥力了。

命令才下,天空中忽然飄下雪花來,片片如鵝毛般大,阿西爾一怔,伸出手掌托住一片,心道:「怎麼忽然下這樣的大雪,這裡尚且如此,高山之上更是可想而知,不知道伊斯塔能否過來。」

……

疏勒的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尤其北風一吹,溫度更是降得厲害。郭汾給張邁趕製了一件裘袍送來,法如大師又派人送來了唐民自製的暖爐,張邁拿到暖爐後心想:「我有這些,將士們可沒有貂裘、暖爐。」

岑參描寫西域風雪道:「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又云:「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如今已是十月,龍驤本營的將士,已覺穿著鎧甲難受了。幸而新碎葉城也罷,藏碑谷也罷,說到苦寒比起疏勒尤甚,所以唐軍的核心將兵都還能抵抗著嚴寒在戶外活動,只是在這等天氣下要想攻城那是更加危險了。

這日,天上忽然飄下雪花來,李臏自受了臏刑以後,身子虛弱了許多,一個不慎,竟然病倒了,奚勝自那次野戰累傷了身子,這次寒風逼來,每日都要吐三次血。

張邁對他兩人的病情十分擔憂,心道:「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天爺真是捉弄人!」將暖爐轉送給李臏,騎了汗血王座到各處軍營巡視,幸好莊稼已經收割,各營糧食無缺,肚子吃飽了,出外運動運動,便不覺得太冷,石拔是天生的樂觀派,叫道:「可惜要圍攻疏勒,不然咱們正好打一場雪仗!」

自從西線烽煙起,張邁便已下令,讓全疏勒所有唐民,除了在疏勒城外輔助作戰的農夫之外,其他人全部撤入下疏勒,距離過遠沒法撤入下疏勒的便都躲藏起來,等候唐軍中樞的消息。這些年唐民在回紇的統治下戰戰兢兢,八十一寺唐民各有藏身的貓窩兔穴,疏勒本來就地廣人稀,這時唐民再這麼一躲,真箇是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了。

巡視到第四折衝府駐地時,郭師庸指著雪花道:「這雪才初下,現在還不怎麼的,但看著這架勢,只怕這雪不是一兩天就會停的,萬一這場雪是連旬而下,積得原野猶如一張白被子蓋住,咱們身在城外吃風,只怕會很危險!」

張邁點頭稱是,聽從了他的建議,讓在疏勒城外助戰的一萬五千農夫分批撤往下疏勒避寒。

巡到第五折衝府駐地時,主營轉過消息來,說投誠助攻的十六胡部一齊來請願,說要回去覓地避寒,明年開春再來助戰攻城。

此刻若不從諸胡之請,萬一天氣再冷下去,遲早得生出變亂來,但要從諸胡之請,那麼攻打疏勒的人就只剩下三府二部,對疏勒的圍困之勢便會散去大半,至於「明年開春再來助戰」云云那完全是不靠譜的事情了。石拔在旁聽見,很不滿地說:「這些傢伙,沒一點毅力,連這點苦都吃不了!等到明年開春,我們勝負早決,哪裡還用得上他們!」

安守敬望著疏勒那高聳的城牆,臉色沉重,低聲道:「我們已經將胡沙加爾打擊得士氣低落,這場大雪為何不能遲來個十天半月?如今我們為山九仞,難道卻得功虧一簣么!」然而也知在這時節下大雪也不算氣候反常,暗想:「莫非我們就只能走到這裡了?」心情沉痛之至!

張邁巡視了兩日,這晚回到主營,召集諸將商議對策時,西線來報,說:「天方聖戰者已經拔營東進,看來是要全力衝殺過來,汗血騎兵團在前開路,小楊都尉在一百里外的病馬灘設了伏兵,但對方還沒完全進入包圍圈便忽然撤走了。」

托雲小鎮離此地尚有兩百多里,且對方又不是人人都騎汗血寶馬,料來天方聖戰者要攻到仍需一段時間。

兩日之前唐軍中樞已經收到賀子英方面的消息,知道天方聖戰者已經有近萬人越過葛羅嶺山口,這時郭洛說道:「汗血騎兵團倏來倏去,快如風疾似電,十分難當,阿易雖然勇猛,但要獨力抵擋這些聖戰者,只怕有些吃力。」

郭師庸道:「但是我們這邊十六胡部已經在打退堂鼓,如果我們再抽調兵力,這疏勒的包圍圈就空了。非被胡沙加爾看出破綻不可。」

安守敬道:「如果能夠抽調部分精銳,連同第三折衝府,迅速取得全勝,在胡沙加爾發現之前趕回來,那才可以解決眼前這個困局。可是那群聖戰者殊非易與之輩,汗血騎兵團的行動又極其靈活,想要短期之內取勝,機會卻也不大。」

議來議去,總覺得十分為難,法信雖然不懂兵法,卻也聽出唐軍如今腹背受敵,是以左支右絀,嘆息道:「若是咱們也有一部援軍抵達,那就好了。」

說到這裡,人人心頭一動,都知道法信是在期盼著于闐的援軍!

嘉陵道:「咱們封住疏勒之後,道路打通,才得以派出使者,這回法嚴師叔最多才到鴨兒看(註:鴨兒看,地名),沒那麼快就有迴音的。」

正議論著,外頭傳來消息,說派往于闐的使團有消息回來了。

郭師庸等又驚又喜,道:「莫非天佑大唐,使團一路順暢,竟已經請來了援軍?」

人人喜上眉梢,慌忙命請進來,卻是法嚴的弟子嘉明,進賬之後稟報道:「特使,我們到了羯蕃一帶,忽然遇到大雪,將山路都封住了,我們在山下困了三日,一步也過去不,如今家師正設法另覓道路,卻派我先回來回稟。」原來羯蕃附近的大雪,又比這邊早了幾天。

諸將一聽,個個臉色猶如塗了一層死灰,這猶如讓人先上天堂、後下地獄!比一開始就絕望打擊來得更重!

諸將心中倉皇,一齊向張邁看去,見他正望著帳外的火把與飄雪發怔,均想前有堅城、後有大敵,又是這般天寒地凍、大雪封山的,張特使又不是神仙,總不能叫老天爺不下雪,將天氣轉回去。

張邁仍然在那裡發怔,人人等著他出言,郭洛叫了一聲:「特使!」張邁才回過神來,看看帳內氣氛緊張沉重,笑了起來,說:「別這樣嘛,我們進入疏勒以來,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打過敗仗呢,幹嘛搞得這麼緊張?」

諸將見他在重重壓力之下若無其事,心情才又開朗了些。二更時分,西線又來了最新戰報:「敵軍主力已經抵達烏加河河畔,楊都尉派出兩百輕騎,從上游繞過冰面,襲擊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