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世界大戰 第111章 虞詐伐交

進攻疏勒,和圍攻滅爾基、下巴兒思甚至俱蘭城都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前面三座城池,唐軍都有可能發動「圍攻」,而對疏勒則不行。

疏勒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城市,如果將城內已經荒蕪的區域重新開發起來,這座大城市的圍牆之內足以容納三十萬常住人口以及超過十萬的流動人口,這樣一座城市,各種各樣的蛇鼠通道極多,悠久的歷史讓城內的各派勢力都分別有自己的秘密退路,而且這些通路常常是連官方也瞞住的。

對於這樣一座大城,防守方固然很難完全限制市民的行動,攻擊方要將全城包圍得水泄不通則需要數量龐大的兵力。實際上,唐軍此刻基本就不具備圍城的條件,就算將數萬唐民都發動起來,只怕也難以完成這件壯舉。而防守方也還沒有自己將城市出路完全堵死的意思——事情還沒到這個地步呢。

在郭師庸的調度下,唐軍出動輕騎控制了疏勒城從西北到正南方向的通路,而胡沙加爾則依然保有從東南方向到正北方向的安全,城內的居民甚至還能在官兵的默許下到城外東北方向的樹林中砍取柴火,運入蔬菜,以維持城內市民的正常生活。

現在唐軍與回紇還處於相持階段,胡沙加爾還沒到達閉門困守的地步。

也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讓城內的勢力有了對唐軍派遣秘密使者的可能。

首先向唐軍派出使者的卻是胡沙加爾,當然,他派來的使者是很正式的、公開的,他派來的人試探性地詢問唐軍此來的目的到底是要做什麼。負責接待來使的是郭洛,張邁認為對待回紇的正式使者,由武人出面會顯得底氣更足一些。唐軍和博格拉汗一系的外交交鋒,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所以張邁幾乎已經可以預測到他們的套路:「第一次來嘛,多半要說幾句大話,嚇唬嚇唬我們。」

結果不出所料,胡沙加爾的使者在禮節性地談話結束後,話鋒一轉,便以陰森森的語氣告訴郭洛博格拉汗即將回來了。他幾乎是在發出明示:你們這幫唐寇,如今已是進退兩難了,前面是你們絕對不可能攻克的堅城,而後面則是隨時都會撲擊過來的博格拉汗的大軍,一旦前後合圍,看你們怎麼辦!

面對這種恐嚇,郭洛只是哈哈一笑:「博格拉汗?哈哈!博格拉汗!你們居然還在等博格拉汗?」

他沒有解釋什麼原因,可是那笑聲讓使者充滿了不安:難道博格拉汗也出事了?想想,博格拉汗本來可是正在北面對付這伙唐寇啊,結果這伙唐寇卻忽然出現在這裡,莫非這伙唐寇是打敗了博格拉汗之後才回來的?難道說,疏勒已經成了一座被孤立的城市?難道說,疏勒只能靠自己奮戰,而不可能再有援軍趕來了么?

使者不敢再臆測下去,只知這一次的試探性出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唐寇的態度也比預料之中還要強硬得多。

除了胡沙加爾光明正大地派出使者之外,城內其它勢力也通過各種途徑傳出消息,隱隱約約地向唐軍示好送禮。在戰爭勝負未明朗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權勢者總是希望能夠兩頭討好,很少人願意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尤其是商人。

負責接待這批人的,是鄭渭,商人出身的他,自然很明白這些同行的心理,在這個時候,要想勸說得眾同行倒向唐軍,那是不可能的,作為天底下最最見利忘義的群體,商人們只會在戰場勝負有了明顯傾斜之後才會做出選擇——投奔勝利者。鄭渭明白,這些大商人冒著危險、突破困難派遣人來,目的也就是看看唐軍對商人是什麼態度。若唐軍真是那種蝗蟲般的部隊,那種讓商業勢力無法存活的部隊,那麼他們可就要拚命支持胡沙加爾了,但要是唐軍並沒有打算進入之後打擊他們的利益,那他們就大可袖手旁觀。

不過,他們派來的人也不一定是親信,如今唐軍動向未明,先來打探的只是探路石,而且對唐軍的奉承逢迎也完全是靠一張口,而沒有一家落諸文字,鄭渭冷眼旁觀,一琢磨出這些商家使者的身份,便知疏勒的商家雖然口裡說得漂亮,其實並無多少真心。

恰好來的幾撥使者裡頭,竟然有兩個是當日被唐軍借過錢的俱蘭城商人,他們見鄭渭後忍不住驚呼起來:「凱里木!怎麼是你!」

鄭渭見是故人,也招待得熱情起來,那兩人問起別來情況,鄭渭笑道:「我們中原有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今我既在唐軍之中做個參軍,同時家裡的生意也沒荒廢,當初我在俱蘭城惶惶不可終日時,可萬萬沒想到會有今天啊。」

其中一個商人道:「凱里木,你別說得唐寇……啊,唐軍這麼好!他們要真能善待我們商人,我們就不會那麼慘了。」說著哭了起來,原來這兩個商人在怛羅斯喪失家財之後輾轉逃到疏勒,如今已經淪為給疏勒的富商打工了,為了生計,才被東家派出來干這等九死一生的冒險事。

鄭渭道:「你們破產和唐軍有什麼關係?」

那個商人道:「凱里木你少裝糊塗,若不是被唐軍搜颳得一乾二淨,我們會落到今日這下場?」

「搜刮?什麼搜刮?那是借。」

「借?唐寇借走的東西,還有得還嗎?」他一激動之下,竟然又將「唐寇」二字脫口而出了。

鄭渭微微一笑,伸手說道:「誰說唐軍不還的?借條呢?」

那兩個商人面面相覷,經歷了這麼多的事,借條哪裡還在?

鄭渭道:「當初唐軍問你們借,那是真有打算要連本帶利地還的啊,但借條若是不在,那可就沒辦法了。」

其中一個商人悲憤莫名,心想你少在這裡說風涼話,另外一個商人卻想,現在我的處境差到不能再差了,何不表現得可憐一點,博個萬一?便哭了起來,說:「不是我不想保住借條啊,是那借條被塞坎搜去了,當初還因此獲罪——凱里木,這事你無論如何得幫幫我的忙,若能取回借款——哪怕只是一兩成,我也千恩萬謝。」

鄭渭道:「這……好吧,我試試。」便出去了,那個絕望的了商人冷笑著說那個死馬當活馬醫的商人痴人做夢,「要強盜把吃了你的東西吐出來,你也真敢想!」

過了好久鄭渭才回來,臉上儘是喜色,道:「給兩位道喜了,我剛才去問過張特使,他道:『我們還在下巴兒思俱蘭城時軍資緊張,所以才有借錢之舉,攻下怛羅斯之後金銀滿筐,這錢早就想還了,如果他們的那些借條還在也都帶來,我連本帶利都還給他們,好叫他們知道我們唐軍的信義!至於那些因為借條而被塞坎驅遣虐的人,就算借條丟了,我也會全數把錢還給他們。』」

兩個商人面面相覷,都問:「這是什麼意思?」

鄭渭笑道:「就是說,你們的錢都能回去,連本帶利地要回去。」說著摸出一本賬簿來,翻到記載他們二人的那一頁,說道:「是這個數字沒錯吧?」

「沒錯,沒錯!」兩人齊聲說。

「嗯,那好,就摺合成絲綢與黃金……」鄭渭只一心算,便列出了數字,然後問道:「你們是打算先將錢寄存在我們這裡,等我們打下疏勒之後再拿,還是現在就要取?」

兩個商人都想,錢不到手便不算自己的,便都說願意帶走,鄭渭也不含糊,就命人去取了財帛來,還給了兩人,兩人一點數目,果然是連本帶利!這一來不由得破涕為笑,他們實在是想不到,這一番冒險出來探聽消息竟然會有這樣的收穫!這可是一筆大錢啊!有著這筆錢,他們便有可能東山再起了。

臨行時鄭渭又拉著兩人低聲問:「兩位還要回疏勒么?」

兩人都點頭稱是,他們的妻兒可都還在城裡呢。鄭渭道:「那我再私下裡給兩位通個消息,兩位若真打算回城,回去後要多儲糧食,像藏贓物一樣藏好,否則縱然從我們取回了財產,只怕將來也沒命享用。」

兩人都吃了一驚:「為什麼?」

鄭渭壓低了聲音說:「咱們是老鄉,我才給你們私下透露這個消息:博格拉汗在北方已經被我們打得一蹶不振了,張特使對這疏勒是勢在必得!但疏勒這樣堅固,這次大戰是要打很久的!過不多久很可能便會圍城!而且一圍起來怕就不是十天半月,而是一年半載……你們自己想想,城裡的糧食能供那麼久么?」

兩人一聽臉色都有些變了,其中一個幾乎就不想回去了,但想想妻兒老小都還在城中,卻又不得不回去,再想從鄭渭處問得更加明白些,鄭渭卻道:「我不能再多說了,總之現在疏勒的米價還沒漲得很厲害吧?」

「這……已經漲得很厲害了——漲了八成了。」其中一個商人說。

「八成?這算什麼厲害!」鄭渭笑道:「我告訴你,等回紇野戰一敗北,城內糧價便還會再漲,回紇吃一場敗仗,糧價至少就得翻一倍,正式圍城後,糧價會再翻一倍,以後每圍一個月,糧價都會上翻三五成,三個月後民間糧食漸盡,那時候你就是用黃金也買不來吃的了!我料城內的軍倉應該還有不少存糧,但你認為胡沙加爾到時候會開倉來喂你們?哼!」

兩個商人面面相覷,各懷戒懼,都覺得鄭渭所言不錯,心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