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世界大戰 第107章 非我族類,不降者殺!

石拔奮起神力,雙腿夾緊了馬腹,冒險切向敵人中軍。郭洛在後面指揮田浩等為援,在這一刻,如果說回紇軍是一塊肉,中間那數百人就是肉中的骨頭,而唐軍則如一把刀,石拔就是這把刀的刀刃!此刻這把刀刃正要破開骨頭,直取骨髓,所以唐軍全體都以各種形式來保護他,郭洛自己不斷得拉弓搭箭,射殺對石拔有威脅的士兵,田浩與室輝一左一右,用長矛挑開回紇軍對石拔的攢刺。

回紇人大聲驚呼,指揮官吆喝著要攔住石拔,但不知道為什麼,那些直接面對石拔的回紇士兵在與這個唐軍殺神面對面時,光是與他的眼光一對雙手就忍不住酸軟,石拔沒有刻意作出怒目之態,但自出谷以後的連番死戰已在他眉宇間凝聚了一道若有若無的煞氣,他的瞳孔彷彿還存儲了那些死於他刀下的胡虜的慘狀一般,讓人一望心裡就冒出對抗他會死於非命的可怕聯想,石拔本身似乎並沒有覺察到這一點,但對於敵人在他面前瑟瑟發抖卻已習以為常。對他這種眉間的煞氣和瞳孔中的死意,只有同樣身經百戰者才能對抗,而這時面對著他的這支回紇軍卻還達不到這個級數。

石拔的座下,是張邁送給他的連捷——這也是一匹有著汗血寶馬血統的千里馬,雖然已不流汗血了,卻依然神駿非常,燈上城一戰中連捷困頓異常,石拔得到它之後善加調養,只把它當親弟弟一般愛護,有半個多月時間就已經恢複了過來,新主人的善待已經贏得了它的效忠,這時與主人彷彿連成一體了一般,唐軍回紇軍的騎兵的坐騎大多都已經開始疲累了,但連捷卻越戰越勇,長聲高嘶,石拔的煞氣震懾住了迎擊的士兵,而連捷伸長了細頸,高昂著居高臨下,更是對敵人形成了巨大的壓迫感!就算是回紇騎兵,面對連捷上的石拔時也有一種仰視的錯覺。心理上的挫折感加上單個體力上被壓制住,竟讓回紇陣心如被柴刀斬破之竹——節節破裂!

戰場的時間之輪彷彿變得慢了,石拔響應張邁的命令衝擊敵軍核心只是幾秒鐘的時間,但敵我雙方卻都覺得彷彿過了幾年,石拔每推進一步都要用上全身勁力、回紇每後退一步都會遭受心理上的重大打擊。

「守住!不許後退一步!」

因為剛才陣心移動而產生不穩的回紇軍在大將的喝令下拚命堅持,石拔看看離大旗還有數騎的距離,卻再也突破不過去了,主將的身周是一圈一致對外的長矛,長矛之外又是一圈的盾牌,除非這時有劉黑虎持陌刀換在石拔的位置上,以冷兵器時代最強的破堅戰法劈破盾牌、剿殺戰馬、斬斷長矛,否則便很難突破這道最後的鋼鐵防線。

可是對回紇來說,以兵力上的絕對優勢竟然被三百唐騎逼侵到這個地步,卻是無論如何不能不產生巨大失敗感的。

背後郭洛等嗖嗖放出冷箭,越過石拔的肩膀設計回紇諸將,卻都被盾牌給擋住了,箭襲無效,騎兵難進,在正常的情況下,這時候就要在敵軍尚未合攏、己方尚未陷入死地之前迂迴衝殺出一條血路來,斜刺里穿破回紇的兵陣。

然而石拔卻不肯。

「難道就這麼算了么?」

他已經不是藏碑谷中那個什麼也不是的小石頭了,他是隨著龍面將軍一起屢立奇功,那個「無堅不摧、無城不拔」的陣前驍將了!這是他的榮譽,也是他的驕傲!

「不能無功而返!」

左手動了動,有一種許久沒有發作的瘙癢從手臂上蔓延開來。敵軍的主將已難撲殺,石拔將目光投向了回紇軍主將身邊的那支大旗上。

長矛與盾牌之間,有著套馬索可以穿越的空隙。

……

大昭寺,除了法信之外的八大長老都已經站在了崖台上,人人目不轉睛地關注著山下的戰鬥。

大昭寺有幾百個和尚,平常又有兩千多人生活在山上的民舍中,再加上這次趕來增援又來得及上山的唐裔農夫共有五千多人,五千多人這時都如狂化了一般,高喊著「唐刀無敵、唐騎不敗!」手挽著手,不顧一切地踏步下山!就是連那幾百個和尚也都忘記了自己出家人的身份,甚至連一些老僧都跟著年輕人吶喊了起來!

法如自己也忍不住熱血一動,他曾聽郭洛說起唐軍在新碎葉、遏丹、昭山、燈上城、怛羅斯打過的幾場惡戰,聽說唐軍居然連敗回紇已感興奮,所以才會下定決心派人迎接唐軍進入疏勒,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時親眼看見,才曉得郭洛對唐軍種種勝利的描述毫無誇張,法如甚至覺得郭洛的描述無法窮盡唐軍之真正威猛!

「竟然有這麼強悍的軍隊!」

「看來,祖輩關於我大唐軍威無敵的傳說,是真的!」

唐刀無敵,唐騎不敗……

一漢敵五胡……

那些都已經是久遠得讓人不敢相信的傳說,在胡人勢大、漢人備受壓迫的這個時代,許多後生聽到這些傳說後都覺得是先人們編出來的,因為在現實中拿著鋤頭的漢人農夫根本就不是馬背上回紇統治者的對手。可是,眼前的一切卻讓他們曾經懷疑的傳說變成了不可動搖的信念!

「傳說是真的,傳說是真的!」

「我們朝廷的軍隊,我們大唐的將士,真的很強!很強!」

「一漢敵五胡!真的能夠一漢敵五胡!」

任何戰場都有它的特殊性,三百唐騎能夠達成眼下的戰果自有各種條件的配合,但山上的僧侶與山下的農夫卻不管這些!他們只是相信了他們自己的眼睛!

「三百人就已經如此威猛,如果是三千人,那還怕什麼!如果有萬人大軍,打破疏勒也不在話下啊!」

「下山!去幫忙!」山上的僧侶高喊著,揮舞著戒棍。

「衝上去!幫我軍殺敵!」山下的農夫齊聲呼喊著,揮舞著鋤頭!

我軍,我軍!

石拔何曾聽到過這樣的擁護之聲!正如疏勒的農夫們未曾見過能夠如此為他們出頭、如此為他們作戰的軍隊一樣!

……

只有法如保持了冷靜,從他站的地方望下望,可以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看明唐軍的走勢。數千回紇都沒法攔住唐軍的步伐,可唐軍本身也沒法突破回紇的陣心。

「大概結束了吧。」法如長老說,就算是不懂兵法的人,這時也能基本看明白山下的局勢。

三百人衝擊七千,還是太勉強了。

他雙手合十,默默祈禱唐軍能夠借著這股氣勢衝上山來——只要唐軍能夠上山,有了這三百強兵悍將作為核心,便不怕山下回紇的圍攻了!

山上的民壯固然缺乏訓練,指揮自發地「打架」而不懂自覺地「打仗」,但要是有了唐軍精騎的組織那就不一樣了,要知道山下回紇的七千人也就一千多個正規軍,其他也多是臨時徵調的牧民,並不比山上的民壯強多少,要不然也不會圍了大昭寺這麼些天也沒將大昭寺攻下。

而且法如更想到唐軍應該不止這三百騎,後面應該還有源源開至的大軍才對,所以他現在不求唐軍能夠就此大勝,只盼著唐軍趕緊上來。

果然,衝擊在最前面的那員驍將進擊的位置稍稍偏了——石拔是三百唐騎的龍頭,在這一刻三百唐騎的走向不是聽張邁的,也不是聽郭洛的,而是看石拔往哪裡沖,所有人就都會跟著衝過去。

身處戰陣之中,敵我雙方目光所及往往只是身前數尺,大部分都沒可能從全局的角度來把握對手的走向,但山上的法如卻看得明白——唐軍前鋒那微妙的轉向已經昭示著三百唐騎將會向山上衝來,以與踏步下山的民壯回合。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法如宣了兩句口號,正要傳達迎接唐軍的號令,忽然聽山坡上有人高呼:「敵旗!敵旗!」

「怎麼回事?」

本來法如以為即將進入尾聲的戰局又起變化!

原來石拔竟然在轉向的那一瞬間拋出套馬索,套住了敵軍的大旗,跟著一夾連捷,依靠著馬力斜沖,靠著這一衝之力,竟然將大旗拉得斜了!這是石拔最後一次嘗試,他靠直覺覺得,如果這一套能夠套住大旗,或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結果,如果這一招無功,他也不會再糾纏,直接帶領三百唐騎衝出去!

大旗從被套住到被拉得歪斜,只是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在那一瞬間過後,石拔與大旗之間所有回紇士兵都能拔刀砍斷繩索。

可是,就是這麼一秒鐘不到的功夫,卻已經產生了改變整個戰場的效果!

戰陣之上,士兵看十長,十長看百夫長,百夫長看千夫長,而所有人在混亂中的行動方向就是看帥旗位於何處,旗在軍穩,旗偃軍敗!大旗一時未倒,可是帥旗一動,對軍心的打擊可想而知!

山上山下不分呼喊,看見回紇大旗歪斜,都以為唐軍已經在陣心取勝,所有人忍不住齊聲歡呼,原本僧侶農夫還是一步步地踩踏逼迫過去,這時卻變成拔腿衝來了!

取勝了,取勝了!

摘取勝利的果實去!

回紇軍的士兵向內見到軍旗歪斜,向外看見山上山下一萬多人夾擊奔來,個個臉色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