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世界大戰 第075章 劫營—三百對一萬五!

術伊巴爾指出副汗一系眼下最大的禍患,不在眼前的唐軍,而在背後的阿爾斯蘭,自薩圖克一下人人心有戚戚焉。

軍政勢力對峙,豈止是戰場上明刀明槍就決定所有勝負的?國際形勢、內部掣肘,都是左右戰局的重大因素。唐軍自起事以來連戰皆捷,靠的就是每次都鑽在各大勢力均勢的縫隙裡頭,以一小準星而牽動整個天平,這才逐漸壯大起來。

對薩圖克來說,論兵力論後援唐軍都沒法和他相比,就說到人才儲備他麾下的臣屬武將也都是西域一時之選,可是有一些兵力他動彈不得,有一些計謀他部將雖然想到了卻沒法執行——這一切都是因為背後有一個阿爾斯蘭在,所以薩圖克無法以時間來爭取勝利,因為他們甚至比唐軍還要緊迫,無法卻也聯繫薩曼進行圍攻,因為時間上來不及,不得已,才用上成功幾率更小的手段來對付唐軍。

受到術伊巴爾的頂撞後,蘇賴卻並不惱火,依舊很冷靜地說道:「這伙唐軍過去幾個月里連戰皆捷,以邊陲小鎮崛起到現在可以和我們正面對抗的地步,而背後又看不出有什麼樣的大勢力在支持他們,那麼我想,他們能夠崛起必然是找到了一種相當強大的力量,但忽然發展起來的這種力量肯定不是均衡的,他們內部也一定有重大的破綻和隱憂。他們是靠什麼來支撐士氣的?是靠什麼來凝聚人心的?是靠什麼來招服降將的?既然他們看起來不像流寇,那麼他們未來的目的又是什麼?了解了這些,都有助於我們解決他們——甚至,我認為還是有可能利用他們!」

「利用他們?」術伊巴爾奇道:「你想怎麼利用他們?」

「現在說這個還太早了,但是,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會一壞到底,人的運氣也不可能永遠都好。由於這伙唐寇的出現,現在局勢對我們來說也許壞到了極點,但如果把握的好的話,或許變大劣勢為大優勢也就在此役!我覺得,我們必須派個人去和他們談談,以窺其志——所以老奴自薦,還請可汗允許。」

薩圖克本來不大願意放他去,就在這時,外頭傳入一個加緊稟報,薩圖克接到稟報之後大吃一驚,諸將問:「怎麼了?」

「滅爾基那邊,出事!」

……

時間調回到前天晚上,滅爾基城內。

楊易在慕容春華那裡得到啟示之後,覺得城外的回紇軍極有可能是虛兵。

這種事情,唐軍自己就干過好幾次,這時若慕容春華所猜沒錯,那回紇就是拿相同的手段來騙自己,「哼!我楊易可不是那麼好騙的。」

他在下了這個決心之後,還是按耐了兩天,每日都細心觀察城外回紇軍的變化。

楊易發現,回紇人真的是將這圍而不攻的策略執行得非常徹底,雖然慕容春華說那有可能是詭計,但楊易卻不肯相信。

「本來,他們怎麼的都得有些動作吧。」

「對方人數這麼多,兵力相對而言比我們強太多了,卻動也不動一下,這不對路!」

終於,這一天楊易下決心出擊了。

「三百人,對一萬五千人?」

一萬五千人這個數字,是慕容春華估算的。

「可是沒那麼多!」楊易叫道:「要真有一萬五,不,一萬,不!五千,要真有五千人,他們早衝上來了!就算要圍困,也得打幾個樣子吧,現在打也不打,這分明是心虛!」

到了這一刻,連慕容春華都支持楊易出去打著試一試了。

儘管楊易那麼說了,慕容春華也那麼推測了,可是三百人對一萬五,這個差距實在太大,只要楊易和慕容春華的預測有那麼一丁點不準,這次的出擊就將變成一次有去無回的烈士之行。

下午,慕容春華從諸營中選了三百人——全部都是老兵,都是精銳,但楊易卻道:「不,不能這麼做。」

「為什麼?」

「這次出去,雖然,我在眾兵將面前說得必勝無疑,但是其實,你我心裡還是有些沒底的,對么?」

三百對一萬五啊,運氣好一點的話,是全身而退,運氣差一點的話,或許就不用想著回來了。

甚至,只要是被敵人咬住了尾巴,楊易也準備將性命撂在城外了——如果對方這段時間的示弱真的是誘敵的詭計,那麼倉促回城帶回來的將勢必是滅爾基的滅頂之災。想想他們如何取得滅爾基的吧,不就是靠著一大堆不知進退的人堵在城門,讓城門關不上么?

「如果出現那種狀況,記得,不要開城門!」楊易說,「我判斷錯了,就該用這條命,來給城裡的兄弟壯膽。」

所以,楊易也不打算帶這些老兵、精銳去冒險,「你把這些人都抽調了出來,萬一我在城外遇險,城內的士氣與組織都非馬上崩潰不可。」

「那麼你打算帶什麼人去?」慕容春華問。

「用第四營吧。」

「第四營?什麼!第四營!」

第三折衝府對在燈上城才招收的那些新降士兵的政策,和第一折衝府有些不同,三百名降兵,有一百人分配到第二、第三營,第一營本營一個新降兵都沒有,因為楊易覺得就算擴軍了,第三折衝府也必須保有一個可以絕對信賴的、人員構成更加純粹的完整建制。而第四營,則是一個由老兵來做主幹、卻有三分之二新降兵的新營。

楊易的這種想法,從幫助新降兵融入新軍這個層面來說,比張邁的主張效果自然要差很多,可是在實戰層面上也有他的道理,第一折衝府與霍蘭在俱蘭城外的那一場交鋒戰之所以局部失利,新降兵的扯後腿也是第一折衝府未能取勝的原因之一。

不過現在,當楊易提出要用第四營去打這場冒險仗的時候,慕容春華馬上反對起來。

「不行,不可以!」這裡沒有第三個人,他也就不用擔心會刺激那些新兵的自尊心:「這些人不可信任!至少,他們還沒有經過真正的考驗,在危急之時不可信任。」

「現在不就是要給他一個考驗了么?」

忽然之間,慕容春華明白了楊易的考慮,這個看起來很沖的年輕上司,這一次考慮到的也許比自己更加周密!

正因為第四營不是最親信的部隊,所以楊易才帶他們出去冒險,因為這一次出城乃是一次大賭博——要是楊易押對了寶,城外的圍城部隊真的不堪一擊,那麼面對一群羸兵正是第四營新降將士展現其暴戾的最佳時刻!就算是新降部隊,在面對更加羸弱的對手時,也不會產生叛變問題的——相反,這些人會在屠殺羸弱對手之後增加其對新主人的忠誠。

反過來,要是楊易押錯了寶,那麼死在城外的就是一群新降之兵而已,滅爾基城內少了兩百這樣的人,戰力或許稍損,凝聚力卻反而會增強,也幫慕容春華解決了新降之兵臨危易叛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考慮太過殘酷了,慕容春華想到了,卻沒法出口來確認楊易的想法。

「阿易,你是準備拿自己的性命來搏嗎?」

楊易很認真地點了點頭,他說:「還記得那個軍令狀么?」

軍令狀,就是楊易出發之前和張邁立下的誓約。

當時楊易作出了一聲豪言壯語:「我不但獨力取下巴兒思、俱蘭城,就是薩圖克來了,我也獨力擋住!」

當時張邁笑著質疑,認為楊易一個折衝府擋不住薩圖克,又揶揄楊易說:「若薩圖克來時,見到胡馬千軍萬馬湧來,你可別逃跑啊。」

當時楊易冷笑:「逃跑?哼,我若後退一步,就將這顆腦袋送給大伙兒做尿壺!」

提起當日的事情來,慕容春華急忙道:「那是張特使在激將!」

「我知道他在激將,可我就受不得他的激將,怎麼樣!」楊易道:「其實邁哥從一開始就打算把那重任交託給我了,要不然怎麼會花費這麼多的心思?他對我如此看重,我更是不能辜負他的期望!而且後來我又和他又約定:如果我能夠建立奇功,他就將他的那支赤緞血矛送給我!哼哼,只要我守住了滅爾基城,我這顆腦袋大概就不用送給大伙兒做尿壺了。」他說著,笑起來摸了摸自己的頭顱:「不過要想得到那支赤緞血矛,光是守城還是不夠的,必須有更輝煌的戰功,才能算得上是奇功啊!」

提起張邁,楊易忽然變得獨斷了起來,當晚就下令召集第四營,說了任務,要他們今晚出城去劫營。

第四營三百將士,人人面有難色。

三百人對一萬五?開什麼玩笑!儘管有慕容春華的分析,但誰信他啊,敵人的人數擺在那裡,至於戰鬥力強不強,不打過誰知道?可是用三百人去對付一萬五千人,對方也不需要是精兵,只要有普通的戰鬥力,用木棍都能將三百人敲死了。

只是,第四營的校尉、副校尉、隊正、副隊正和大部分火長副火長統統都是老兵,這些人是可以跟著楊易赴湯蹈火的,這時自沒什麼話說,心裡憋著不滿與疑慮的,卻都職位卑微,輪不到他們說話。

可是這些人都是直腸肚的漢子,是從燈上城涸湖谷底爬出來的死士,肚子里不滿,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