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誰與爭鋒 第873章 席捲

建康城中,胡海與馮婠正帶著萬餘兵馬依靠著建康湖中宮城的堅險,做最後的抵抗。

一天前,胡海在得到聖旨讓他撤回採石之時,他心中依然還有些不甘心。建康的內外城都已經拿下,唯剩下一個湖心城未下,眼看著只須小半日就能拿下,這個時候撤退,他如何甘心呢。借著要等馮婠父女匯合,他率一萬人留守建康。

等到李承義等人率軍一離開,他立即向湖心宮城發動了攻擊。湖心宮城築於玄武湖中心,四周皆是湖水,唯有一條十里長的御道相連,且御道上還有九重宮門,說起來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不過胡海是鐵了心要拿下湖心宮城,因此躲入城中的陳國官員貴族們雖也拚死抵抗,可終究也只堅持了小半天的時間,最後還是被胡海一舉攻下。

不過攻下整個建康城,並且成功將太上皇與皇族子弟們解救出來的胡海只來得及高興了一會,就收到了一個極度不好的壞消息。南下搜尋吳軍主力的馮婠父女回來了,不過他們南下時帶著的是兩萬土軍,可回來時帶著的卻是只有區區八千不到的敗兵。

與八千敗兵一起帶回來的,還有沈落雁率軍在餘杭出現的情報。

兩軍在建康城匯合,還沒有等喘息過來,胡海正要護送著太上皇撤往採石之時。建康城外已經突然出現了無數吳軍,打著的正是淮南軍元帥杜伏威的旗號,來敵更是不少,據探馬來報,杜伏威足足帶了七萬大軍包圍了建康城。

胡海與馮婠的敗軍加起來不到兩萬人馬,包七萬大軍包圍於城中。

建康城確實很高大堅固,可建康城的城門也太多,兵馬多易守,可兵馬少卻是難守。

外城十八城門,內城十三城門,加上宮城外牆九道門,湖中御道九道門,加起來足足四十九道門。如此多的門,只靠兩萬不到的兵馬防守,無疑是十分困難的。更何況,胡海他們還是客場做戰,建康城中的百姓可不是和他們一方。

杜伏威領兵一到來,立即圍困了建康城,打明了是不準備放過任何一人的。而且他事實上也是如此做的,兵馬圍住建康後,他立即發動了攻城戰。一刻不停,且中間也根本不停歇。

甚至面對胡海他們的死守,淮南軍也根本就是不計傷亡,一直猛攻。整整一天,外城十八道城門就已經失守,又半天不到,內城十八道城門失守。

最後胡海他們只剩下了七千餘人退守湖心城,依靠著玄武湖的險要步步堅守。不過他們強撐了盡兩天,此時也差不多是刀卷刃,箭支盡,飢餓交加,身心疲憊的狀態了。

征袍血染,身上數處負傷的胡海跪在大殿之中,對著殿上龍椅之中的太上皇陳深道:「太上皇陛下,末將無能,宮城守不了多久了。末將已經準備好,一會太上皇陛下穿上吳軍的士卒軍服,馮婠、馮盎兩位將軍會帶著一小隊精銳之士,趁夜坐船從玄武湖上離開。玄武湖可以有河道直通長江,到時太上皇陛下就可以撤往江北。只要到了江北,就無憂矣!」

「那胡將軍和其它將士們呢?」陳深坐在龍椅之上,滿臉的淡定,花白的頭髮之下,似乎看不到半點的慌張與驚恐。也許對他來說,這一生已經經歷了太多這樣的時刻,年青時遭逢亡國,成年後又近似被流放河西數十年。兒子造反牽連他入獄,被舊部解救擁戴護國,可最後又被軟禁深宮。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一部屈辱的歷史。

「太上皇陛下,末將等會堅守到最後,為陛下殿後。」

胡海說出這話時,一股絕然之情油然而生。建康城外出現的淮南軍,已經讓他明白,一切果真如皇帝陛下所說,因為他的擅自舉動,最後使得沈落雁為此設下了一個圈套,將整個江東的陳軍都算計其中。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因為他的擅自調兵,因為他的貪功冒進,才會有這樣的喪師誤國的結果。

到了這一步,他已經不敢奢求還能得到皇帝的原諒,他只希望最後能死在戰場上,以一死贖罪。

「請陛下速做決斷,我們堅持不了多久了。」胡海提醒道。

看到陳深還在猶豫,一旁的馮盎立即道:「太上皇陛下,您繼續留在城中,其實不但不能給將士們增加士氣,反而會讓將士們擔心,而影響戰鬥力。更何況,萬一城破,到時陛下重新落入沈落雁之手,那時陛下就會成為他們與皇帝陛下對抗的籌碼。而陛下如果離開,這其實即讓將士們再無後顧之憂,也是不給沈逆要挾的機會啊。更何況,此去北上,太上皇陛下就能與皇帝陛下團圓重聚,這是何等天倫樂事,太上皇陛下不要再猶豫了。」

陳深猶豫片刻,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因為事情緊急,這次突圍只護送陳深一人,他先前冊立的沈皇后與幼太子並沒有帶上。陳深的心中是想帶上他們的,可他提了下,胡海與馮盎等人卻都沒有回應,他便已經大約知道他們的想法了。沈皇后是原皇后的堂妹,可卻也是沈氏族人。而幼太子雖小,可與兒子陳破軍其實是有衝突的。

陳深在馮盎等人的護送下轉出大殿,胡海在馮婠也要離開時,追上前去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請一定護送太上皇回到江北!」對胡海來說,這也許就是他此次在江東做出的最有意義的事情了。

馮婠點了點頭:「定不辱使命!」

除了對馮婠囑咐外,胡海又對此次突圍的小對成員們一一叮囑。為了隱秘性,這次突圍的人除了陳深與馮婠父女,還有十八名身手不凡的校尉軍官。這些人不但武藝好,也是胡海部下最優秀的中層軍官。他不忍這些人就此送命於此,希望他們能突圍後更立新功。

望著逐漸遠去的背影,胡海心中嘆息一聲。他能做到的只有這些了,希望皇帝將來追究這次的責任時,能念在他救了太上皇的份上,善待他的家人吧。

胡海剛一走出大殿,一個傳令兵已經急匆匆跑來。「都督,吳軍已經攻破湖外圍城,他們弄了一批木伐,並沒有強攻御道九門,而是直接從湖上殺向湖心宮城。目前他們已經在島城西面攻破了建安門,已經有數百人攻進來了。」

胡海跳腳大罵,迅速的躍上戰馬。他早知道會有這一刻,但沒有想到吳軍速度這麼快。

雖然傳統上登上湖心宮城必經十里御道,可現在是攻城之時,敵人可不會按規矩來,他們現在就直接乘坐木伐而來。湖心宮城的周邊沿水還修有一圈圍城,開有九門。他沒有想到,吳軍居然這麼快就攻下了一座城門。

胡海率著衛隊直接從宮城中心穿過,湖心島並不小,其中宮殿更是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不過此時整個宮城早就戒嚴,那些退入宮中的江東貴族世家的人也早都被搜捕關押,剩下的原宮中的宮女太監,以及被軟禁的陳氏族人也都被安置在一些殿中。此時各宮門街道完全就是空蕩寂靜無人。

戰馬鐵蹄踏在鋪滿青石的宮道之上,達達作響。正因如此,胡海得以最快的時間趕到了建安門。他趕到建安門時,建安門內的街道上,伏屍無數,也分不清敵我雙方,在小小的城門範圍內至少堆積了上千具屍體。

不過建安門的情況還好,在陳軍的反擊之下,終於拚死奪回了建安門。不過此時吳軍越來越多的士兵已經乘坐木伐登上了建安門外的島上,甚至還豎起了一片盾陣。

在盾陣的掩護下,越來越多的吳軍正向建安門湧來。

「砰!」

建安門一陣搖晃,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吳軍居然運來了一支攻城桘,正在猛撞建安門。

「他娘的。」胡海一陣火起,城內的他們早已經箭盡彈絕,面對城下的吳軍,除了拆房子取石木之外,根本沒有其它的什麼辦法。可宮中的房子都太過高大,拆取困難,遠遠不夠。

「這樣坐等可不是辦法,準備開門,我們殺出去,把那些狗日的全趕下湖去餵魚。」胡海揮著長槊大吼,臉上的那道大疤更是紫脹猙獰無比。

蘇烈在一旁小心道:「都督,末將覺得還是據城堅守為上。敵軍勢眾,殺不盡殺。一不小心,城門反有可能失守。先前我們已經出城殺過三次了,可用不了片刻,吳軍就能重新積聚起來。可我們不行,每死一個就少一個。還是堅守吧,也許再堅守一兩天陛下就到了。」

胡海此時完全已經激起了凶性,這位曾經從最初開始就一直跟隨著皇帝的元佐大將,那些最艱難的歲月里,再惡劣的仗也打過太多。此時面對一群他從來都看不起的軟腳江東蝦給圍著打,逼迫成這樣,心裡的那股火就直往上躥。而且這次他已經認定就算是將來僥倖活了下來,也無法逃過皇帝的懲罰。

在這種心態之下,他更多的是有一種求死的心態,一種求得戰場上轟轟烈烈而死之心。

「去他娘的吳軍。把門打開,放他們進來,我們圍起來殺!老子倒是要看看,是吳軍狗日的來的快,還是我們殺的快。弟兄們,也許這裡就是我們的最後一戰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死有什麼可怕的,就算死了,不過是馬革裹屍而已。你們的家人,自會有了陛下和朝廷照顧。反正都是一死,要死就死個痛快,殺個夠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