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遼東王 第374章 檢閱三軍 誓師西征

看著那萬眾期待的場面,陳克複心頭也是熱血沸騰。混到這一步,可以說想要的都得到了,當初一心經營遼東,最後割據遼東,除了自己的野心,不也是為了這些子民嗎?

戰艦徐徐進港,港口一陣陣的歡呼聲傳來,直衝雲霄。

當初陳克複身死的消息傳到遼東,不知道讓多少人彷徨,在遼東的日子是有目共睹的。一天比一天紅火的日子,甚至是那一天比一天開墾的多的土地,讓每一個遼東人都對生活充滿了憧憬。可是如果陳大帥一死,特別還是謀反被殺,那麼遼東的前景也十分堪優。

遼東不少人都是從中原遷來的,中原那些年無時無刻的兵荒馬亂,讓每一個人都難以忘記。誰都知道,如果戰亂一起,到最後,那麼男人都要被征去打仗,家中的錢糧也都要作為加稅交上去。到時家破人亡,流離失死,饑荒餓死,是大多數人在戰亂中的結局。

猶如烏雲之後的晴天,陳克複的回歸,也讓籠罩在每個人心頭的烏雲盡皆散去。每個人都在迷信崇拜著這個男人,因為這個男人就是一個傳奇。他能以一萬人而滅亡高句麗,平定遼東。現在所有人也相信,有著三十萬大軍的他,也一定能打敗朝廷大軍,保他們安定生活。

陳雷一身嶄新的明光鎧甲,腰配橫刀,帶著整整一團三百人護衛著陳克複的身側。上次進入中原的一百名衛士,最後基本上都戰死了。這次陳克複回遼東,遼東軍諸位將軍早就從整個遼東軍中抽調了兩百名精銳軍士,又從破軍講武堂中抽調了一百名剛結業的最優秀的受訓尉官,一起組成了最新的陳破軍元帥衛隊。

三百名衛士,最低的軍銜也是上士,這裡每個人都有著最少兩年的軍齡,十場以上的實戰經歷。面對著如潮人海,每一名衛士都如臨大敵,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緊緊的以自己高大結實的身軀,為大帥圍起了一道血肉之牆。

今日,除了率八萬兵駐守遼西臨渝關外的魯世深、沈光幾員大將,和駐守在平壤的胡海等將領外,整個遼東軍的大多高層此時都匯聚於此。

一番激動熱烈的擁抱相見之後,陳克複等人回到了卑沙城。

為了歡迎陳克複的歸來,遼東軍特地調來了多支精銳部隊的一部份人馬,組成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進行一場盛大的檢閱三軍閱兵儀式。對於手下將領的這個安排,陳克複十分滿意。

之前遼東雖然沒亂,但是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會有過一些猶豫。眼下他已經歸來,那就要釋放出一個強勢的形象。而檢閱三軍十萬人的大場面,正是向遼東百姓和軍民樹立這樣的觀念。讓他們明白,遼東依然強盛。

卑沙東城門樓上,陳克複等遼東軍文武高層肅立於上。東城面門,此時整整十萬大軍正列成一個又一個的方陣,等待著檢閱。戰士們鎧甲明亮,武器銳利。這是遼東軍的精華,也包含了大多了遼東軍中的老兵,他們就是遼東軍的最強之姿。

老將李奔雷站在陳克複的身後,自陳克複下船之後,還沒有和他說過話。他心中也明白,自己之前的行為已經讓陳克複有些不太滿意。過去,他是陳克複最為信任的佐貳官,是陳克複的左膀右臂。甚至很多時候,他還是陳克複的老師,如師如父。可是現在,昔日稚嫩的學生,已經成為所有人崇拜的上位者,扶搖於九天之上。

對於他之前的選擇,他並不後悔,他一直只想做一個純粹的軍人。而陳克複的所作所為,卻與他的人生信念和追求相左。雖然自己的三個孫子如今也跟著陳克複一道,但是他卻並不願意改變自己。也許是時候了,大帥陳克複已經成長,再不需要他在一邊的幫扶了。

慢慢走上前,李奔雷輕聲道:「破軍,我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說。」

陳克複迴轉頭看著李奔雷,心頭複雜。他回來後還沒有和李奔雷說過話,不是沒看到他,或者忘記了他,也不是生他的氣。而是他沒有想好要如何與他說,他明白李奔雷是什麼樣的人,也敬重他的這種觀念。但是自己已經做出了選擇,如今正帶著兩百多萬人的前行,所以他只能選擇做自己需要的。

「我也有事想和你說,本打算回去好我們爺倆一邊喝酒一邊好好聊聊。」陳克複笑著道。

老爺子也笑了笑,「你能平安回來就好,老爺子我已經白髮人送過兩個黑髮人,實在不願意再經歷這樣的事情。當初你的消息傳回來,我也有種萬念俱灰的感覺。這段時間我也想了許多,感覺我終究還是老了。當年初入破軍營時,我雖老,卻總覺得自己心中無限激雷。而如今,卻已經心如止水。甚至馬也跑不動了,天下終究是你們的天下。我想過了,打算從遼東軍退下來,我知道你一直很看重破軍講武堂,如果你還願意用我,我想去講武堂,做一個山正。希望有生之年,也能再為遼東軍培訓出幾名優秀的將領出來。」

陳克複一愣,他從沒有對老爺子生過不相信之心。老爺子這話,讓他不禁有些沉默。好一會他才道:「老爺子,我一向視你為師為父。如果你因我剛才的怠慢而生氣的話,你可以直接罵我,何必說這話。老爺子你如今不過六十餘歲,正是一位將軍的黃金年齡。你戰陣經驗豐富,作戰勇猛,正是如今我們遼東軍需要的獨當一面的大帥。當此之時,你怎麼能棄遼東軍而去呢?」

「我並不是因為你的原因才說這放大的,實際上是老爺子我心生退意了。我戎馬一生,征戰了大半輩子,臨到都老了,也想過幾天安穩日子。將軍百戰而難免陣上亡,老爺子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就讓我也做一回逃兵吧!」

看著老爺子那堅定的表情,陳克複嘆息一聲,「我可以答應你任破軍講武堂山正一事,但你也得答應我,我可以不要求你再上戰陣,但你得加入我正擬建的遼東參謀本部任幕僚長。」軍中將書記、參謀等稱為幕僚,而幕僚長自然就是這些幕僚之長。參謀本部也就相當於後世的總參謀部,或者宋時樞密院的一部份職能。而幕僚長,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總參謀長。這是一個職位相當高的位置,最起碼相當於如今大隋的兵部尚書。陳克複以他來任此職,也是看重老爺子的資歷和人品。

老爺子沒有直接答應,只說要考慮幾天。

「大帥,三軍請求開始檢閱!」毛翊站在一旁請示道。

陳克複點點頭,嗆啷一聲撥出腰間雪亮橫刀,舉臂向前揮刀一指,大吼一聲,「兵鋒所向,勢不可擋!三軍校閱開始!」

城樓上十六名傳令兵齊晃動令旗,城下大軍方陣之中,最先出場的就是重步兵陌刀方陣。厚重的重步兵鎧甲,長達丈余、閃著這寒芒的噬血陌刀。整齊如一的步伐踏在城外的草地上,發出沉悶如雷般的響聲。十人為一橫,十人為一堅列,剛好百人為一陣列,整個三十個陣列三千名陌刀軍踏著整齊的步伐隆隆而過,一面面大旗迎風飄過。

遼東軍訓練條例中的陣列訓練本是訓練團體協同作戰的能力,但是此時光用來進行檢閱,那整齊劃一,齊整無比的步伐隊列,卻讓二十多萬遼東百姓,各周邊各族的使節,及那些各地的商隊商旅們看的目瞪口呆,他們重沒有見過這樣的一支威武的軍隊。那耀眼的明亮鎧甲,閃著噬血鋒芒的陌刀,高大健壯的戰士,統一而厚重的步伐,讓每個人看的都是心頭狂震,暗道就是天兵也不外如是也。

整整十萬人,重步兵陌刀兵,手持著大盾組成銅牆鐵壁推進的奇兵盾步兵團,長槍長矛如林的槍奇兵團。手持小盾、橫刀、戰斧、雙手大劍的跳蕩兵團。背著長弓短弓的弓兵團,帶著數把弩機箭壺的弩箭兵團。還有裝配以騎槍長矛為主的槍輕騎兵團、裝備弓弩為主的弓輕騎兵團,專門進行偵察任務的偵察騎兵。以及大量的騎馬行軍,步行作戰的騎步兵團。一支又一支閃亮卻又威的軍隊一一而過。看的所有人都面紅耳赤,熱血沸騰。

步兵騎兵過後,則是工兵部隊。這些工兵部隊全都配備著馬車,用以馱著他們的大傢伙。基本上工兵部隊參與檢閱的都是他們的重型武器,輕投石車兵團,重投石車兵團,衝車兵團,雲車兵團,弩床兵團,還有新編投雷車兵團、擲彈兵團、爆破兵團。那高大無比的器械,讓人看的心馳神往。而工兵部隊為了更好的震懾他們一把,三個新編受閱兵團,更是進行了現場操作演習。

投雷車兵團其實就是投石車部隊,不過他們投的全是火藥武器,從火藥包到火油彈、毒氣彈等,都是用投石車拋射攻擊。而擲彈兵團,卻都是屬於投雷車兵團的輔助兵種。他們全都是那種臂力過人的那種,在陣地戰時,不管是守城攻城還是堡壘做戰,他們都是負責直接投擲小號的手雷、炸藥包等火藥武器。雖然不如投雷車投的遠,但他們卻更機動,更快速。特別適合短兵相接之時。而爆破兵團,卻是專門進行定點爆破等任務,如炸門,炸牆等。由於火藥武器威力不大,所以要想炸開城門或者城牆都必須經過精密計算,並且安放在合適的地方才行。而除了爆破,他們還要進行地雷安設、水雷布設等任務。

當一聲又一聲巨響響起,甚至那壘起來做演示的一面面石頭牆轟然倒塌之時,第一次見到這種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