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遼東王 第289章 收買軍心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遼東是陳克複的根基所在,他必須將遼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眼下大隋雖亂,但是朝中的主力大軍還在,而陳克複也只是懸于海外遼東。如果現在造反,楊廣只要出兵北平郡,就能將他死死的關在遼東之地,甚至如果兵馬再進一點,堵在遼河以西。以如今大隋的實力,陳克複不一定能贏,很有可能,他和大隋兩敗俱傷,最後便宜的卻是中原的農民軍和那些世家門閥。

替他人做嫁衣裳的事情,陳克複是決不肯做的。眼下暫時和楊廣繼續虛與委蛇,一面積蓄實力,徹底掌控遼東兵馬。一面也是在靜觀天下風雲,自己出頭,好處讓別人撿的事情他不願意做。但是他卻想要站在城樓觀山景,一等到中原農民軍和大隋打的都實力大損的時候,等到大隋的統治天怒人怨的時候,他才會如猛虎下山,一擊必殺。

不過雖然定下了這樣的策略,但是現在遼王和一眾老將入遼,同樣讓陳克複大感壓力。這群人物,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一個不好,遼東甚至真的有被他們給不知不覺的演變了的可能。

要想阻止事情朝這不好的方向發展,那麼陳克複就和讓底下的將士們跟從於他,對朝廷不滿。而眼下眾官入遼第一天,這更改封賞的事情卻正是一個大好時機。雖然他沒有想趁機鬧大的意思,但是卻能通過這事挑起軍士對朝廷不滿,甚至轉而對這些代表著朝廷東來的地方官員的不滿,加深他們的矛盾。

楊暕站在那裡,看著下面喧囂不安的校場,再一聽居然外面還有眾多士兵及將士家眷也在趕來。一張臉都白了,他沒有想到,入遼陽城第一天,剛在街道上還對遼陽城十分滿意,怎麼突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保護自己的安全,此次他帶了五千侍衛軍,不過入城時只帶了一隊五十人的親衛,剩下的全都留在了西城門外紮營。看到這些躁動的軍官,楊暕不敢保證,這些人等一下會不會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來。

招來身邊的親衛,「你馬上去城外軍營,傳本王的命令,讓楊將軍調五千侍衛軍入城,要快。」

校場中的軍官們已經越發的喧鬧了,基石在看到不少調查司錦衣衛密探的帶頭下,勢頭有失控的趨勢。魚俱羅與吐萬緒、董純等人都是軍中老將,帶兵多年。他們自然知道,這士兵嘩變就和夜晚軍營嘯營一樣。事情一旦不受控制,那些這些激動中的丘八們,真的有可能會不管不顧,做出任何人也想不出的事情來。

軍隊嘩變不比農民泥腿子們鬧事,他們一旦嘩變,那麼整個遼陽城,甚至整個遼東都有可能會出現難以想像的後果。李奔雷看到這些以往號令一出,三軍從令的軍官們突然變成了這個樣子,也十分的著急。他一心要做一個純粹的軍人,眼前這些軍人的樣子,讓他感到一陣驚心。這些人一激動容易,但是如果做出了嘩變之類的事情,那麼接下來他們將面對的也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魚俱羅身材高大,一眼看到了站在那裡一直沒有說話的陳克複,他若胡所思的走了過去。

「陳大人,下面這些軍官都是你的舊屬,如今你即為遼東留守,兼遼東七郡軍事,又是朝中納言。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要讓他們鬧出什麼事來,不然這些人的下場,陳大人也必定是知道的。到時,只怕陳大人也難逃干係啊。陳大人,你快出面阻止一下吧,不能再鬧下去了。」魚俱羅是軍中老將,自然知道軍中的傳統,部屬們對於新上任的將領,一般都會來個下馬威。如果將領有能耐,鎮住了,那時就會新官上任三把火,一通殺威棒將這些部下鎮服。但是如果主將無能,那麼以後想讓這些部下佩服,卻是難於上青天了。一般這樣的將領,也無法在一支兵馬中呆長久。

在魚俱羅看來,眼下這些兵馬躁動,哪怕就算不是陳克複安排的,也絕對是他放縱的結果。要不然,他不相信陳克複帶著一支這樣沒有半分軍紀的軍隊,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連戰連勝,最後滅掉了高句麗。

陳克複笑了一笑,「魚太守此話何意?莫不以為這是在本官策劃的?這話要是傳出去,那就是對在下的一個誣衊。」

「不,大人誤會在下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朝廷的做法雖然有些欠妥,不過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要不然也不會這樣做了。不過將士們如此鬧騰,總不是個事情。萬一真出現點過火的事情,那麼這些將士到時可就是要擔罪過了。這些都是大人一手帶過的兵,你就忍心看到他們將來因今日一激動,就犯下難以挽回的過錯?」魚俱羅那雙雙瞳眼睛,死死地盯著陳克複。

七十多歲的樊子蓋也走了過來,「陳大人,如今您不但是遼東留守,也還兼著這遼東七郡軍事,這些兵頭也還是你的下屬。要是今日他們鬧出事來,這責任你也不小。」

大校場之外,這個時候已經有無數的百姓正在湧來,甚至有一支支原先就駐守在城中的兵馬,正列隊開來。隆隆的腳步聲,百姓喧鬧的叫喊聲,一下子將本來正歡樂的遼陽,變成了一個躁動的火山。

宇文化及這個時候也已經派人去城外調他的那五千兵馬入城以防萬一,這個時候眼看著城外的兵馬是趕不到了。忙擠到陳克複的面前,「破軍兄,看來這些丘八隻肯聽你的了。你一定要上前和他們講明白,這改換封賞不是我們的意思,這是朝廷的旨意,他們這樣鬧事,也於事無補啊。」

眾人當中,唯有蘇威一人站在一旁不動聲色。在遼東他也呆了差不多兩個多月了,對於這年輕的陳克複他是早有了深識。遼東就是陳克複的地盤,有陳克複在,不管今天的事情是不是他搞出來的,都不用擔心。他知道,事情最後總會解決的。既然楊廣在朝中容不下他,把他發來了遼東,那麼今後他肯定還要在遼東呆很久。蘇威如今已經領悟出了一套十分圓滑的本事,那就是明哲保身的一套處事方法。哪怕此刻,以品級算,他是所有人中僅次於遼王和陳克複的第三人,但是他卻彷彿事不關己。

楊暕對著陳克複拱了拱手,對著陳克複道:「陳大人,這事還真須您來平息。」

陳克複搖了搖頭:「各位大人和王爺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以為是我幕後操縱不成?」

眾人齊搖頭,這個時候也不好得罪陳克複了,先把事情平息再說。

陳克複沉默了下,為難的道:「朝廷這次的決定確實有些太突然了,讓這些人一下子接受不了。我也是早不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要不然,就不把軍官們集結起來聽旨了,如果在軍中一級級的傳達,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這事情要想平息怕是不太容易,不過陛下在旨意中也有提到,所有封賞的兌換由我和各位大人一起商議,如果我們能將封賞兌換的條件,設置的豐厚一些,想必將士們應當能勉強接受的。」

樊子蓋等人對視一眼,點點頭道:「遼東地多人少,多分些地也無關大礙。我看就按大人說的,條件提高一些,儘快安撫這些將士們吧。遼東的情況我們剛到,還不太清楚,就由陳大人全權決定吧。」

「既然各位大人將此事都交給我,那我也就不再推辭了。」陳克複點了點頭,他也看出來了,下面已經有徹底失控的趨勢了。而且外面趕來的百姓也越來越多,如果事情再拖下去,他也不敢打包票就一定能控制得住。

走到閱兵台的前面,陳克複伸手拔出腰間橫刀,嗆啷一聲向天一指:「立定!」

彷彿又回到了戰場之時,底下的軍官們以前的訓練中,都有隊列訓練這一項。陳克複拔劍大吼,眾將士們都下意識的挺胸抬頭立定,等待著下一個命令。

「還記得你們為何入伍嗎?」

「還記得當初我們在那個雨夜奪下此城,我曾站在東城樓上和諸位說過的話嗎?」

陳克複對著寂靜的校場大聲吼道,雄渾的聲音傳出許遠。

「你們入伍時,是為了官職、金錢來的嗎?」

「我記得,我還清楚的記得,在那個黑夜之中,我和你們這些大都本還是民夫的百姓,突襲拿下了遼東城。就在東城樓上,我和你們說過,我們留在遼東,沒有選擇退入新城,而是主動的進攻遼東城。我們為的是擊敗野心勃勃的高句麗人,讓他們不再有跨過遼河的一天,不再讓他們有機會去燒殺屠戮我們中原的同族,我們的兄弟姐妹。」

一句一吼,陳克複的吼聲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不但是校場之中,就是剛趕到校場外的百姓也都停下腳步站在那裡聆聽。

「那個時候,我們心中所想的不是功名,不是利祿!我們想到的是用我們的血肉之軀,保護我們身後的親人。如今我們勝利了,我們親手打敗了那些高句麗人,平定了遼東。為此,我們死去了太多的兄弟同袍,相比於他們,你們應當更覺得幸運,因為還有許多的弟兄連這一刻都沒有等到。」

「現在,朝廷有朝遷的苦衷,下旨更改之前的封賞,把軍功賞賜換成田地,並不是就要抹去你們之前拼殺的一切功績。弟兄們,能在數十次戰爭中活下來,就已經是幸福。現在,朝廷決定把軍功官職賞賜換成田地,大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