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江湖鼓動天下聞 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

葉暢在逼他選邊站。

達奚珣不蠢,葉暢方才說手中有李隆基的密旨,再結合他突然從遼東返回洛陽來看,確實有密旨。

更重要的是,達奚珣覺得,這次危機完全可以變成一次機會,讓他重新確認自己陣營的機會。

此時整個朝廷內外,對於葉暢與楊國忠之爭,都不看好葉暢。楊國忠在內而葉暢在外;楊國忠為貴妃親戚,而葉暢卻是天子深忌的李林甫之婿;楊國忠乃楊氏族人而葉暢乃是微末庶族;楊國忠為宰相而葉暢不過工部尚書。種種比較,葉暢都處於劣勢。

但達奚珣卻覺得,這劣勢之中,還有勝勢。

楊釗一幸臣罷了,幸臣唯一的倚仗就是天子,失了聖眷就什麼都沒有了。葉暢則是能臣,可以說幸臣離不得天子,天子卻離不得能臣。葉暢失利一次,不過貶斥一時,終有再起之日,而楊釗若是失利一次,那就立刻會有人替代他,他再無回來之時。

「葉公,下官人手不足,還請葉公借調些人手與我。」

拿定主意之後,達奚珣又道,葉暢點了點頭,自然有人跟著這些差役沖了進去。

事實上裡頭已經亂成一團,有人正在搶著燒賬簿,但這邊人一衝,便將人全都抓起,賬簿也起了出來,只不過還剩餘三分之一左右。

足夠了,這剩餘的三分之一賬簿被抬出後,足夠證明這裡就是所謂「呂宋金票」、「安南鉛票」、「天竺糖票」等等近幾年在長安洛陽風行的大小「商會」的據點,也足以證明,這些鬧得沸沸揚揚的「商會」,背後都是一家支使。

不過還是有所欠缺,無論是文字證據,還是人證,都到了這些被捕之人身上戛然而止,幕後指使者是誰,雖有些線索,卻還須細細查證。

達奚珣心中暗暗嘀咕,他能猜出這些人是楊國忠暗中指使的,可楊國忠這廝也未免太過大意了,竟然會留下這些線索,甚至連賬簿都只是事到臨頭才來燒毀——這可不像是楊國忠的手段,有些蠢了些吧。

看了看始終沒有什麼表情的葉暢,達奚珣心裡又是一動。

若是楊國忠手下之人里,有葉暢預先安排的人手……

事實上仔細想來,這天下會辦商會、能弄股票者,誰能超過葉暢其右?他安排兩個親信到楊國忠手下,當真是輕而易舉,楊國忠其人自視雖高,才華卻淺,被葉暢玩弄於股掌之間,也未必可知!

「如今情形已明,乃是此地奸人,在人指使之下行此誑騙之舉。」葉暢騎在馬上,揚鞭徐徐說道:「如今此事,已交由達奚大尹處置,我在此只提兩條,一是抄沒所有與此案相涉者家財,用以彌補受騙百姓損失,即使不能將全部損失都補回來,也要先補上一部分……」

此話一出,周圍百姓頓時歡呼起來,達奚珣的臉色卻是變成了土一般,這個要求公開提出來,他若補不上這筆款項,百姓們非得到葉暢那裡去繼續告他的狀不可。

「葉公賢明!」

「葉公,多虧了葉公!」

達奚珣原本還想說點什麼,可是一聽到周圍百姓歡聲如雷,他頓時知道,此際自己要唱反調,只怕立刻要被這些百姓撕碎了。

目前來看,自己還是保持著安靜比較好。

百姓們卻不管他心裡有多為難,葉暢一向以來的聲譽,讓百姓們對他有種盲目的信任,特別是他們此次鬧事,說白了也就是希望葉暢出面給他們一個交待。現在葉暢既然做出如此承諾,他們雖然不能說完全放心,卻也已經歡欣鼓舞了。

「都靜下,都靜下,葉公還有話說,諸位且聽聽!」有人見葉暢舉起手,便紛紛叫道,過了會兒,眾人又安靜下來,只等葉暢下邊一句。

「其二……這些奸賊背後還有指使者,我亦在此要求達奚大尹,一定要深究細查,不可放走了幕後黑手。無論那個幕後黑手是誰,官多高權多重,都須將他拿下!」

達奚珣此時反正是債多不愁,能不能做到且再說,當著這數千百姓,總不能連這點承諾都不敢做。當下他連連點頭,表示應承,見他這般識趣,葉暢又舉起手,讓歡呼的百姓們再安靜下來。

「自然,大夥也都明白,即使追贓,也不可能將全部贓款都追回來,便是拆了達奚大尹的衙門,他也變不出這許多錢……」

聽得這句,達奚珣臉皮抽了抽,終於苦笑出來。

「故此,葉某在此應承一聲,這呂宋商會之事,葉某接下來了——葉某下一步,便要謀劃南海商會,呂宋、安南之經營,統由南海商會處置。各位父老被誑騙未補回的錢,只要有憑證可查,葉暢都認了,只當是各位出的股金,在商會正式經辦十年後開始償還!」

葉暢許了一個十年之期,看似遙遙不可及,但是對於已經做好了損失心理準備的百姓來說,這就是一份希望。他們此時尚未細想,沒有想到他們真正留有憑證的只怕只剩餘三分之一——絕大多數賬簿都「不巧」被燒掉了。葉暢倒不是想賴賬,在他看來,不要說十年,只要再過些時日,他就有辦法將這些百姓被誑騙的錢追回來。

聽得葉暢這樣說,達奚珣亦是嘆服,此次危機,在別人眼中或許真是危,可葉暢卻將他變成了機會!

而葉暢為此付出的,僅僅是一個口頭上的承諾罷了。

但是,達奚珣也明白,楊國忠不可能坐以待斃,在發現自己給葉暢挖的坑,變成了自己的墳墓之後,楊國忠肯定要反擊,甚至有可能採取最極端的手段。現在他只求楊國忠在收拾掉葉暢之前,暫時不要先想到對付自己。

料想楊國忠在得知洛陽城裡風向只因為葉暢的到來而發生徹底改變,必然會有所動作……只不知,他與葉暢的這番爭鬥,最終勝利者會是誰。

「多謝諸位信任葉某!」葉暢自己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進行得如此順利,他許多後手,都還沒有用出來,便在洛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與他在洛陽多年經營有關,從設大觀園之時開始,他便逐步加強自己對洛陽城的影響。他不在時,這些百姓在人煽動之下,或許還敢無禮,可是他人都到了,又以雷霆手段連接處死了幾個煽動百姓鬧事者,讓洛陽百姓回憶起十年前樹在城外的那些木樁,再有他的許諾,百姓們只要有一線希望,又為何去鋌而走險。

「達奚珣這狗奴,安敢如此!」

洛陽的消息傳到長安,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就在次日傍晚,楊國忠就得到了消息,他憤怒至極,同時也恐懼至極。

葉暢對百姓的宣告,與其說是說與百姓聽的,倒不如說是說給他聽的。楊國忠很清楚,葉暢既然這樣說了,就肯定要深究到底,多年以來二人的交往,無論是初時的交情還是後來的交惡,都讓楊國忠對葉暢的性子甚為了解。

若不是準備與他決戰,葉暢絕不會說這番話,而既然準備決戰,那葉暢必然有自己的把握!

到這個時候,楊國忠才發覺,自己內心深處對葉暢竟然有某種恐懼,這種恐懼讓他甚至沒有第一時間痛罵葉暢,而是罵起達奚珣來。

「楊公,如今首要之事,是如何防止葉暢借兩京騷動之事,攀牽到楊公身上來!」他身邊的中書舍人竇華聽得不是滋味,當下開口道。

楊國忠心中一凜:「說的是,說的是……不可任葉暢攀污……竇公,你有建議?」

「將此事主導之權奪來,由楊公遺人去查此案。」竇華眼中寒光一閃:「達奚珣這賊子既然是河南尹,兩京發生的誑騙事件,怎麼會和他無關?」

「好計!」楊國忠一拍大腿。

將那些罪名栽到達奚珣身上去,確實是一個解決辦法,達奚珣為河南尹,他的身份地位,也足以隨這些罪名。更重要的是,達奚珣原本是要投靠楊國忠的,他在朝中並沒有強力支持,而且楊國忠想得更深遠,甚至可以在達奚珣身上找到突破口,再次把葉暢牽入此案之中,栽葉暢一個賊喊捉賊的罪名。

「若要行此計,須得抓緊時間,必須在葉暢、達奚珣了結此案之前,便將事情接手過來。」見自己的建議得了支持,竇華精神一振:「某不才,願為楊公奔走!」

要替楊國忠去辦此事,一個中書舍人的官職顯然是鎮不住達奚珣的,楊國忠少不得要許下竇華權位。兩人密議了幾句,楊國忠倒是決斷得快,轉眼便定下,先令竇華兼為御史中丞,好有借口去查問此案,待事畢之後,便取代元公路為御史大夫。

「事不宜遲,我這就去聖人處請旨。」楊國忠行事倒是甚為果決,既然下定決心,便不停留,起身就走。

竇華送他,卻發覺楊國忠並沒有從正門出去,而是到了自家側門,見他送了過來,楊國忠咳了聲。竇華訕訕停住腳步,不敢再跟過去,只是眼送著楊國忠走入那小門。

楊國忠隔壁,就是虢國夫人之宅,也就是楊玉環二姐。竇華早就聽聞,楊國忠與自己的這位堂妹有染,而且親眼見過,兩人同車往見李隆基,雖是車簾緊閉,其內卻傳出調笑之聲。

楊國忠來尋虢國夫人,只因為他對葉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