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他年孰人為青帝 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

李隆基背著手,在興慶殿中轉來轉去。

楊玉環臉色驚怖,坐在一隅。

「不知情形如何了……」李隆基心中暗想,就在這時,聽得外邊傳來響動,緊接著,便有侍衛在殿外道:「壽安公主求見。」

「讓壽安進來。」李隆基略一沉吟後道。

壽安穿著一身緊身衣裳,眉目英挺,腰間還別著短劍,出現在大殿門口。見她這模樣,李隆基面色微沉:「你這是胡鬧什麼?」

「女兒聽說京中亂起,特來護衛阿耶。」壽安拍了拍腰間的劍柄:「阿耶放心,有女兒在此,定不讓賊人到這裡來!」

聽得她這番話,李隆基既是好氣又是好笑:「若是亂賊沖入興慶宮中,你在這裡又有何用……你一姑娘家,也不害怕!」

「當初父皇平亂都不怕,女兒如今也不怕!」壽安道。

李隆基精神一振,思緒不禁就飄開來,想到當初自己發動兩次政變的事情。對往事的回憶,讓他又找回了一些青年時的感覺,他笑著道:「取朕劍來!」

一個小太監捧來寶劍,李隆基抓住劍,心裡突然平穩下來,也不在興慶殿中亂轉了。他將錦凳移到楊玉環身側,笑著道:「壽安提劍護衛朕,朕便提劍護衛愛妃!」

「聖人……」楊玉環勉強笑了笑道:「臣妾唯有仰賴聖人護佑了。」

李隆基從她眼神中還是看到了驚懼,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抬頭看著壽安當真挺劍衛立在大殿門前,不由得一笑:「壽安倒是頗類朕當年,膽子大,性子野,什麼都不怕!」

說到這,他又有些傷感:「京中大亂,朕數十子女,提劍來衛者,竟然唯有壽安……」

「聖人勿惱,其餘王子、貴女,不像壽安,向來隨侍聖人,此時他們還不知情,若是知情,必來護衛。」楊玉環勉強道。

李隆基說的是壽安,實際上也有指葉暢之意。京中官吏何其多也,可是危難之時能夠洞察奸佞者,卻是葉暢這個漸漸受他猜忌之人。

楊玉環也知道這一點,她心中也很焦急,在聞訊之後,她立刻遣人去給楊釗送信,令楊釗速來此護駕,但是聽聲看煙,外邊亂得不輕,只怕楊釗一時半會還得不到消息。

可就算得不到消息,身為重臣,看到京中亂起,第一件事情,也應該是來尋天子啊……

就在楊玉環胡思亂想之際,聽得外邊陳玄禮的聲音響起:「聖人,陳希烈、元公路前來護衛聖駕!」

「陳希烈來了?」李隆基一喜:「好,好,令他召集百官議事!還有元卿,讓他佐陳卿行事。」

站在外頭的陳希烈正打著哆嗦,他這個擺設宰相,佔了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便宜,王鉷安排人手隔絕中外時,沒有派人攔他,所以他才能夠及時趕過來。他並無多少膽氣,來這裡與其說是護衛,倒不如說是尋找李隆基侍衛的保護。聽得大殿里李隆基的聲音,他算是定了定神,然後大聲應了聲「遵旨」。

元公路則是暗暗忍笑,他得了葉暢通知,故此能這麼快趕到,這可是拍馬屁表忠心的大好機會,早來的人與晚來的人,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可是不一樣的!

又過了片刻,各方臣僚紛紛趕來,連太子李亨與十王宅百孫院里的王子王孫都有得訊趕來。這讓李隆基心情大定,再也沒有緊張,笑著對楊玉環道:「朕料想逆賊無能為也,竟然不能隔絕朕與臣僚,證明逆賊人手不足,從亂者數量不多,想來用不了多久,便有好消息了。」

他想了想,又拍了拍楊玉環的臉:「愛妃且在此稍候,待朕去見過群臣。」

壽安按劍跟在他身後出來,李隆基再看看那些皇子皇孫們,正欲搖頭,卻見其中一人,也是按劍跟了上來。

建寧郡王李倓。

這是李隆基皇孫,乃是太子李亨之子,素來英武。看他這模樣,李隆基笑著點頭,自己子孫當中,終究是有英武之人。

有壽安、李倓作榜樣,其餘年長諸子、孫,也紛紛欲跟上,李隆基令他們呆著,只要壽安、李倓還有永王李璘相隨。他到了殿外,便見殿前院子里,站著文武數十人。群臣見著他的身影,都齊呼萬歲,一個個喜形顏色。

「楊釗來了沒有?」李隆基目光在眾人當中掃了一遍後問道。

「臣在此,臣在此!」

回應的聲音不在群臣中,而是在門口,緊接著,便看到楊釗一手持劍,一手捻著自己的官袍袍角,匆匆跑了過來。眾臣原本是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他的,畢竟他身為聖人親信,竟然來得這麼遲,但當眾人發覺他身上有血跡,而手中劍上也有血痕時,不禁神情一變。

李隆基也注意到這一點:「卿這是怎麼回事?」

「逆賊包圍臣宅,臣殺破重圍之後急著來護衛聖人,故此未曾收拾,還請聖人恕罪。」楊釗上下打量著李隆基,看到李隆基無恙,這才長出了口氣,翻身跪倒,幾乎是帶著哭腔道:「臣來晚了,令聖人受了驚嚇,臣有罪!」

「與你何干,卿乃文臣,能殺逆賊,已是了不起了。」李隆基和聲撫慰道。

群臣聽了一個個都暗自著惱,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招,自己跑來的時候,也應該在身上沾染些血跡,然後再殺幾隻雞狗,這樣跑來表忠心才能有雙倍效果!

「臣已經問過,逆賊乃是王鉷,臣請聖人下旨,許臣與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一起,率侍衛擒拿王鉷!」楊釗又道。

「不必了,料想現在王鉷已經成擒了。」李隆基道。

陳玄禮無聲無息地嘆了口氣,楊釗雖然精明,可論及討李隆基歡心,他與葉暢相比,還有一段距離啊。

帶著龍武軍侍衛去擒王鉷,看起來是很忠心,可這不就意味著要減少興慶宮的防衛力量么?葉暢方才說去擒王鉷,可是只帶了自己的親隨護衛,李隆基要陳玄禮撥兵給他,他都拒絕了!

「原來陛下明鑒千里,早有安排!」楊釗垂著眼,掩飾著臉上的驚訝之色,讚歎道:「王鉷逆賊,悖天作亂,乃是自取滅亡!」

「王鉷啊王鉷……」李隆基嘆了口氣。

在今日之前,李隆基一直認為,王鉷應當是朝臣中既忠心又能幹者之一,否則,也不會把他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他也知道,王鉷與楊釗近乎勢不兩立,與葉暢也是反目成仇,在某種程度上,他縱容甚至推動這三位重臣之間關係的惡化,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王鉷竟然會用這種方式,來回應他的權謀。

「不知聖人遣了何人去擒王鉷?」

楊釗目光在眾人當中掃了一遍,他並沒有遇到楊玉環派出的使者,故此對一些情況還不清楚,只是見人群中沒有葉暢,便小心地問道。

「葉暢。」李隆基緩緩回答。

朝中的大將不少,有邊疆經驗的也有幾位,但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的是葉暢。

楊釗聽得這個名字,幾乎要頓足。他猛然想起,在春明門上,葉暢與王鉷的爭執,當時葉暢攻擊王鉷懷有逆心,他還臨時附和,當時覺得這只是葉暢昏了頭之舉,現在看來,那種舉動,可不是有先見之明么?

正琢磨間,聽得外頭侍衛來稟:「高將軍與葉中丞擒獲王鉷,已經到了興慶宮之前了!」

聽得王鉷被擒,李隆基頓時覺得壓在心頭的最後一絲擔憂也沒有了,他笑著看群臣:「如何,朕就說了,用不了多久時間!」

說完之後,他又有些好奇:「葉卿與高力士怎麼會在一起……陳希烈,楊釗,還有……元公路,你三人替朕出去相迎!」

群臣聽得這裡,頓時目光集中在元公路身上,一個個眼中的嫉妒,幾乎都可以變成刀子。

此時能代表李隆基前去迎接的,毫無疑問,都是李隆基倚仗的重臣。陳希烈是宰相,楊釗乃戶部尚書、很快也會提宰相,而元公路才不過是一個御史中丞的閑官!

想到御史大夫王鉷必然要完蛋,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元公路將要接替這個位置。

他們三人就在群臣注目之下出了興慶宮,直到宮外,看到高力士與葉暢並肩而來,兩人談笑風生,非常親熱。見此情形,楊釗的心咯噔一動,暗暗又是咒罵了幾聲。

王鉷完了,陳希烈再無與自己相爭的助臂,而且他與王鉷走得太近,此次能不能脫身還很難說。那麼,楊釗面前的最後大敵,就只有葉暢。故此,楊釗非常擔憂葉暢和高力士勾結在一起,畢竟高力士雖然不太顯露鋒芒,卻是當年李林甫都對付不了的角色。

「高翁,葉公,二位辛苦,二位辛苦了,聖人令某等出來相迎!」

楊釗正在盤算著高力士怎麼和葉暢湊到一塊兒,那邊陳希烈已經滿臉陪笑迎了上去,神情極為親熱,稱讚的話語,一句接著一句,彷彿不要口水一般。

誰都知道他是什麼意思,隨著王鉷的完蛋,陳希烈的位置再度岌岌可危,這種情形之下,他要抓住一切機會,儘可能地自救。

葉暢與高力士對望了一眼,兩人都笑了起來。

「怎敢有勞陳公!」高力士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