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他年孰人為青帝 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

對於葉暢來說,與瞿曇巽在今日的相遇,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瞿曇巽在他心目中,也是一個不值得尊重的小人物。

必須承認,葉暢現在的心態,與他剛來這個時代的心態比,有了很大變化。他雖然還對一般的勞動者並無偏見歧視,可對於瞿曇巽這種拙劣的投機者,他實在提不起什麼尊敬的興趣,也沒有和他羅嗦的耐心。

一個耳光解決了問題,他便帶著自己的隨從們離開了東門。這記耳光很快傳入剛剛回到長安的李隆基那兒,李隆基聽了只是笑。

「葉暢雖是跋扈,下手總算還有輕重,沒砍了那廝的腦袋。」笑畢之後,他道:「那廝著實惹人生厭,不知進退……不過明日還要勞他為朕解悶,高將軍,你派個人去撫慰一下,讓他好生養息,明日要斗出全力來!」

「是。」高力士規規矩矩地應道。

他自己當然不能去,否則就是在展示對瞿曇巽的支持了。派了個小太監過去,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回來,高力士等得不耐煩,當下問是怎麼回事,那小太監憋著笑道:「將軍有所不知,京師里的太學生去尋那些洛陽太學生的麻煩,雙方起了口角,洛陽太學生給人打了一頓,如今正被堵在館驛之中呢。若不是小人去得及時,沒準還要給闖進去再打一頓!」

高力士哈的一笑,將消息稟報給李隆基,見李隆基除了聽得津津有味之外,並沒有半點覺得奇怪。高力士心念一轉,想到方才李隆基催促自己派人去撫慰瞿曇巽,頓時明白,李隆基早就料到了這般情形。

這讓高力士心裡暗暗驚覺,雖然這位天子近兩年被楊釗等蠱惑,行事越發糊塗,但可不是真糊塗,而只是不願意耗心耗力罷了。

「葉暢當真會借勢,他如今啊,也不講究了。」李隆基又評價道。

「聖人此言何意,奴婢愚鈍,卻不知曉。」

「今日這樣下來,明天洛陽太學生有十分本領,也只施展得出七分了。」

李隆基這一下猜錯了,葉暢還真不屑對瞿曇巽等人施展這種手段。他對於自己的學生們有十分的信心,畢竟他也了解過一些此時數學的水準,做到一元三次方程就已經是出書論著的大數學家了,而他的這學生,則已經學會用正負開方法解高次方程——原本這方法就是南宋大數學家秦九韶根據《九章算術》中的開方法演進而出的。

而且與因循守舊的國子監算學館不同,葉暢在遼東幾乎可以說是建立了一座數學院,無論是規模還是學識,都遠遠超過國子監了。

大唐天寶十一載十二月十二日,就在各方人士或急切或平靜的心情中來臨了。洛陽太學生挑戰葉暢的消息傳得甚廣,不少人都趕來看熱鬧,甚至有遠自洛陽來者。所以一大早,春明門外便擠了不少人,雖然他們對於這場「挑戰」根本一無所知。

「賣報賣報,今日增刊,算學淺談,助你知曉今日比試……」

陳小二又勤快地出現在人群當中,一大早便挑了個好位置,在這裡兜售他的報紙。他也不懂算學,只是會做最簡單加減,故此對於比賽的項目也是一頭霧水。

「呵,這《民報》倒是狡猾,知道利用時機。不過,算學乃數術之道,豈是那麼容易知曉的。」有人一邊笑著一邊買來一份報紙。展開報紙一看,然後驚咦了一聲:「竟然真有算學淺談?」

「原來所謂算學,只是咱們日常生計里所用,原來加減乘除,全是算學!」

「根本不是什麼神秘之物,算學不過是用來計量田畝、稱取米糧的手段罷了,以往我還覺得算學甚為神奇,現在看來,原來就是這個!」

「是啊,不過如此,看來商賈販夫,都是算學大師,哈哈……」

「你們啊,就知道看這一點,卻不看後面,後面說了,算學乃百工之基,河工、木工、泥瓦匠,都須學算學,若不如此,所修堤壩必潰,所建房屋必倒,城池也必有缺陷……嘖嘖,這麼說來,算學原應當是一門顯學才是。」

「國子將里算學博士才是九品官,如今洛陽算學館連三十名學生都招不滿,還顯學!」

眾人對著報紙,一邊看一邊議論,陳小二聽得歡喜:議論的人越多,那麼他的報紙賣得也就越多。而且,從這些人的討論中,他也對算學有了些認知:原來這並不是那些術士們用來計算命運的神秘之學,而是生活中所用的計量之學。

底下叫賣的聲音,甚至傳到了城頭上的御座,李隆基令人取了報紙增刊來看,他年紀已經有些大,眼睛老花得厲害,報紙上的字便有些看不清。

「壽安,給朕念一念。」他招呼身邊的二十九娘道。

上回打了楊釗兒子,壽安公主不是沒有受罰,被關了十餘日,不過今天熱鬧,又有玉真長公主為她求情,李隆基把她帶來。

「阿耶,女兒這裡有件好東西。」壽安卻不念報,而是拿出個錦盒,打開之後,將錦盒裡的一面小圓透鏡交給了李隆基。

「這是什麼……嗯?」

李隆基接過那小圓鏡,最初是驚訝的,但後來一照便明白:「可以將字放大?」

「阿耶還記得當初的那枚水晶球么,水晶球之面是圓的,光過鏡面之後,便會折曲,故此字跡變大。」壽安笑嘻嘻地道:「阿耶看書看報不方便,便可以用此物。」

李隆基想到當初為了水晶球引火之事,曾經痛責過壽安,心中便覺得一種溫暖。看著壽安的眼神,變得慈愛起來,不過旋即他佯怒:「這必定又是葉暢的把戲吧,這廝幾乎對朕飽以老拳,朕可不理他!」

「這是女兒的孝心,與他何干!」壽安一撇嘴:「他敢對著阿耶揮拳,阿耶把他關在長安城裡,多關些時日,不讓他滿天下亂跑就是!」

李隆基目光再度慈和下來,他哪裡不知道壽安的一點點小心思,不過這點小心思對他的皇權沒有什麼壞處,他自然不放在心上。

而且他對壽安,多少是有些歉疚,若不是為了自己的權術,壽安嫁與葉暢,那當真是天作之合。

「好,朕就來用一用……葉暢這廝,心思倒是奇巧,他若是肯用一半心思在正途上,朕這宰相之位遲早是他的。」

「如今他不用心在正途上,已經有人沒日沒夜在聖人面前進他的讒言,還有人從洛陽城來找他的麻煩,若是他真全心用在正途上,只怕用不了幾天,阿耶就把他腦袋砍了。」壽安撇著嘴道。

「哦?」李隆基放下放大鏡,目光突然變得很敏銳:「此話何意?」

壽安向著一邊呶了一下嘴,李隆基別過頭去,只看楊釗頗為尷尬地站在那裡。

壽安明顯就是在給楊釗上眼藥,李隆基笑著搖了搖頭,伸手輕輕拍了一下壽安的胳膊:「你啊,女生外向,果然如此!」

他將報上關於算學的內容看了一遍,沉吟了會兒,笑著道:「不過,二十九娘,你說得不錯,若他把這份心思用在政途上,不知多少人睡不著覺——沒想到,他把朕也算計進來了。」

「阿耶這是怎麼說?」壽安心裡一驚。

「他就是知道朕好看熱鬧,所以才有這麼一齣戲,我道他怎麼會回應洛陽那個助教,原來為的是這個!」

「啊?」

「朕記得,葉暢曾上過奏章,《周禮》中記載,教國子以六藝,其中便有數。如今數學不振,科舉只考文章詩賦,所得者乃翰林清貴之士,而非親政撫民之才。故此建議朕所有科舉科目,都當加試數學——也就是算學,朕懶得理他,留中不發。他這廝卻做出今日這勾當來,大肆宣揚,分明是用朕替他打廣告!」

李隆基口裡吐出了「廣告」這個近年來風行天下的詞,不過他雖是責罵葉暢,卻沒有多少怒意。

「女兒是不懂這個的……總之那廝就是個瞎操心的傢伙!」壽安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覺得自己又看破了葉暢的一層用心,心情大暢,正在這時,看到那邊洛陽國子監算學館的太學生們施然而入,他笑著道:「難怪昨日葉暢發怒,他真是一片好心,原本是要抬舉算學,偏偏算學館的這些博士、學子不識好歹!」

「那個瞿曇巽,一看就不是好東西。」壽安在旁插嘴道。

這點小小的眼藥,除了讓李隆基大笑外,沒有別的作用。旁邊的楊釗輕輕瞄了壽安一眼,然後又垂下頭去。

他心中對壽安自然是極恨的,但是他也明白,哪怕是楊家姐妹,一般都很少招惹壽安,畢竟論及聖寵,壽安有葉暢的支持,比起楊家姐妹也弱不到哪兒去。

比如說這放大鏡,李隆基便明顯很歡喜,拿著東照西照,時不時哈哈大笑起來。

「先忍忍,且看那些洛陽算學館的人有幾分本領,若他們能讓葉暢吃個憋,葉暢聲名必然大大受損……」楊釗看著底下的試棚,臉上浮起一絲陰笑。

他比葉暢強的地方,在於他可以調動朝廷中樞的力量去幫助瞿曇巽一夥。比如說象今天,看起來只是洛陽算學館的那麼幾十號人,實際上,楊釗幾乎將朝中能找到的算學高手,都聚在了一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