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他年孰人為青帝 第403章 舊戚今為新貴族

瑞雪兆豐年,這場冬雪的來臨,讓長安成了銀裝素裹之城。

元公路搓著手,先將手搓暖和了,才戴上那雙皮手套。皮靴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他看到車夫正在檢查車軸與車剎,開口問道:「路上可以走么?」

「中丞放心,小人去看過了,一大早各坊就組織人手掃雪,路上沒有問題。」

「中丞」這個詞讓元公路微微笑了起來。

十年前,他可想不到自己這個沒有什麼靠山門路的小小縣令,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御史中丞。同樣,十年前他也沒有想到被他俯視著的葉暢,竟然會成為他現在最大的靠山。

當初他還覺得此人恃才傲物,遲早會因才惹禍,所以有意遠避他,卻不曾想會有今日……

「賣水,賣水,地井泉水,甘洌香甜……」

遠處傳來賣水者的聲音,元公路目光不由偏向自家院子的一隅,那裡一個半木半鐵的機械正立著。

這就是被稱為「地井」的壓水井,這兩年從遼東傳來的新鮮玩意,井口完全封閉,不虞有髒東西掉入其間,也不必擔心出現孩童或者老人落水之患。元公路每每看到這個,就佩服葉暢的巧思與聰慧。

如同蜂窩煤一般,這又支撐起長安城裡的一個新行當。

這些年,長安城的人對於衛生越發講究了,商務印書局以幾文錢的便宜價格,出售那種介紹衛生知識的小冊子,可謂包羅萬象,一些環境、食品衛生方面的知識得到了普及。

馬車跑在長安城的街道上,元公路打開帘子,任風吹著臉。

他眉頭緊鎖,在想一個問題。

如今葉暢在朝中的處境十分艱難,他該怎麼辦。他原本是留在朝中代表葉暢利益的,可是這些年來,他似乎……有些太不積極了。

馬車走到半途時,他看到路邊一人,似乎正在等轍軌班車,他咦了一聲,然後令車夫停下。

「子美,子美,去哪兒,要不要我帶你一程?」

在等著班車的是杜甫,抬起頭看到是元公路,他小跑了兩步,一邊上車一邊抱怨道:「天冷,車軸壞了,只能來乘班車,好在遇著元公,否則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哈哈,你那車夫太差了,幾時換了吧。」

「畢竟是家鄉隨著來投靠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去葉公宅,你呢?」

「料想也是,我也是去葉公那邊。」元公路道。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杜甫看著外邊的街景,象是無意說道:「寒風來了。」

「正是寒風來了……」元公路喃喃說道:「《民報》中說,寒風之源,來自碎葉城以北數千里處,那兒天寒地凍,到了冬日,寒氣凍結,向外擴散……這寒氣之源不解決,終究少不得如此寒潮啊。」

「如何能解決?」杜甫搖了搖頭。

兩人以自然氣象,隱晦地在交流意見。在政治立場上,現在兩人是一致的,都屬於葉暢這個派別,元公路官已至御史中丞,杜甫被稱為無印御史,都打著極深的葉暢烙印。

除非改換門庭,否則二人的榮辱,就與葉暢緊緊綁在一起。

他們口中的寒風,是指目前葉暢面臨的困境,而寒風之源,則是李隆基。

大唐天子李隆基,這個帝國的主宰,也是葉暢面臨困局的根源。

元公路與杜甫都是傳統文人,忠義之道浸染久了,就連他們都生出對李隆基的厭煩之心,其餘就可想而知了。

「葉公當真是艱難。」杜甫輕輕嘆了一聲。

「是。」

元公路看了看杜甫,心中不知道該不該信任杜甫。

他有一個大計畫,這個計畫需要人手相助,杜甫被稱為無印御史,有他鼓吹的話,事情能好辦得多。

鼓吹?

元公路猛然想到一點:杜甫辦這《民報》,乃是葉暢親自上門邀請而成。當初葉暢是不是就知道,這報紙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這樣做?

「若真是如此,葉暢然所謀甚遠,這其間……」

元公路的心怦怦直跳,然後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令自己表現出來。

他從來不是什麼人品高潔的人,但同樣也不是什麼膽子太大的人,所以,現在浮現在腦子裡的某個念頭實在是太強烈,強烈是讓他都有些受不了。

「中丞,到了。」他正琢磨著那件事情,聽得車夫道。

已經到了葉暢宅,元公路與杜甫下了車,正欲進門,卻看到一人從內出來。

是蕭伯朗。

如今的蕭伯朗,也不再是當初那個遊俠兒首領,他的身份有些特殊,算是葉暢的合伙人,專負責將各式兵器出售給大唐東北周邊的國度與部族。

當然是遼東淘汰的一些兵刃,遼東的冶鐵鑄造業已經廣泛使用畜力和水力鍛錘,打造出的兵甲質量相當不多,而且價格還便宜。不過其中的殘次品率還比較高,一直是個大問題,蕭伯朗發現這一點後,便自告奮勇,專門為遼東鐵器工坊解決這個問題。他將這些殘次品賣出高價的同時,順便還在銷售對象處挑起些事端來。

至於挑起事端的手段,就不足為外人道也。總之,他幹得最出色的一件事,便是現在渤海國的內亂。原本渤海國對遼東之地也是虎視眈眈,若不是忌憚大唐,早就將這肥肉一口吞下了。但蕭伯朗幫助大門藝的堂弟沈溪,在渤海國南部挑起了叛亂,葉暢替沈溪練出的兩千渤海人成了叛軍的主力,而蕭伯朗則成了沈溪最大的軍械供應商。

這等事情,葉暢不好去做,便由蕭伯朗來執行。據說渤海國大門藝也得知這個消息,懸賞五百萬文緝拿蕭伯朗。

「元公,杜公,二位也是來尋葉公?」看到他們兩人,蕭伯朗笑嘻嘻地上前打招呼。

元公路心裡覺得有些彆扭,這斯不過是一個遊俠出身的奸商,如今也和他們的利益結合在了一起。站在葉暢這邊的人物,還真是不太多。

杜甫沒有他那麼多想法,只是好奇地道:「許久不曾見過蕭郎君了,何時回的長安,如今在哪兒高就?」

他雖然認識蕭伯朗,卻不知蕭伯朗現在在做什麼。蕭伯朗笑道:「我在遼東,仰仗葉公之威,混一口飯吃,如今回長安,自然要來拜謁葉公。只是今日有些不巧,葉公人不在,裡面說,他去了城外莊子,不知何時能回來呢。」

「城外莊子?」元公路與杜甫對望了一眼,這個時候,葉暢不在城中主掌中樞,跑到城外去做什麼?

「去莊子做什麼,我也不知曉呢……咦,那邊又有人來了!」

葉暢宅前雖然一向賓客密集,但像他們這樣到側門來的,都是親近之人。蕭伯朗看著來人,臉上又堆出了笑,元公路望了一眼來人,拱手行了一禮。

來人是駙馬獨孤明,雖然在李隆基諸婿中地位並不高,但元公路等卻不會輕視之,因為他所娶之信成公主,與壽安關係極為密切。而且他們家,與楊家關係極不好,當初李隆基險些將他的女兒充當公主遣去和親。

緊接著又來了幾人,也都是駙馬、郡駙之類的親貴,元公路心中又是一動,這些人雖是貴戚,可大多數都與楊氏不睦,因此不受李隆基歡喜。但他們又大多是第一批辦安東商會的股東,這些年來,他們甚至被葉暢說動,也採用新的工藝,開辦工坊,或者搞大面積莊園種植。

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與故去的貴戚是不同的,在經濟上,獨立於朝廷與皇權,採用近似於葉暢的經營方法經營自己的財產。

長安城外,西南約二十餘里處。

葉暢眯著眼,遠遠眺望著眼前的小莊子,他是位於山崗之上眺望的,而且手中還拿著望遠鏡,故此莊子里的人,對他毫不知覺。

「你確認?」葉暢問道。

「確認,這莊子里的人,當夜騎馬去了西馬場,一共是二十餘人。」跟在葉暢身邊的卞平一臉木訥地道。

若是被他這木訥的表情哄到,那就大錯特錯了。卞平的某種天賦被完全開發出來,如今他已經是葉暢派駐長安的情報頭目,名義上則是在龍武軍中掛了一個職。

「你說當日有兩伙人甚為可疑,一夥是與龍武萬騎關係甚好的長安城中遊俠兒,他們在當日下午時曾至西馬場,名義上是看熱鬧,實際上卻偵察良久,似乎有意奪西馬場?」

「是,這夥人道領是刑縡,不過此人與王焊交好,受王大夫控制。他們一夥近來多有相聚密議,我懷疑他們大約是想假冒盜賊,做一票大的勾當。他們當日在此時間較久,行蹤可疑,但在禁鼓之前,便回到城中。我手中有人打探到,他們此後縱情歌酒,並未再有行動,故此將他們排除。」

卞平答得很細,他得到的資料,還有判斷的理由,這些都是以前葉暢教他的,只不過他現在已經青出於藍了。

「故此,可疑的就是這些人,他們的背景,你也確認了?」

「是,庄中的道士乃是李泌,另有四五十人,平日里並不耕作,只是打熬氣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