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他年孰人為青帝 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

葉暢對李隆基的所謂「降罪」,確實是沒有放在心上。

他不靠著朝廷的俸祿,在某種程度上,他個人的權力也不在於李隆基給予的官職,無論李隆基如何降罪,他都不會生氣。

他要的,只是李隆基對他政治的支持——甚至不是支持,只要容忍就可以了。

可是李隆基說要將壽安,也就是蟲娘嫁與楊朏,這句話一聽入耳,葉暢還是沒有忍住。

猛然捋起袖子,葉暢衝到了李隆基的御案之前,怒視著李隆基,揮拳便要打。

旁邊的武士立刻衝上,將他與李隆基隔開。推得他踉蹌向後,然後被按住,不得不跪在地上。

「讓他起來,讓他起來,總算是有點良心。」

李隆基剛才也被嚇了一大跳,這個時候緩過神來,他擺了擺手道。

「楊朏絕非佳偶,你這樣做,是拿壽安一輩子去……」葉暢雖然被按著,猶自不服氣。

他忍了很多,忍了很久,今日終於忍不住爆發了一次。

現在他自己也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做讓他此前種種偽裝都沒有了作用,甚至可能讓他身陷險境,有性命之憂,他心中也有些懊惱後悔,但事已至此,後悔也沒有用。

戟指著李隆基,葉暢厲聲道:「你是天子,你更是一父親,只為一己私念,置自己女兒於水火,你枉為人父!」

「枉為人父」四字的指責,讓李隆基惱羞成怒了,他一拍案幾:「天子家事,汝何人也,也配來管?來人,拖下去,拖下去關起來,關到大理寺去!」

兩邊武士要拖葉暢,葉暢一揮臂,哼了一聲:「我自己走,若是別人,我自不管,可是蟲娘的事情,我……我……」

說到這裡葉暢也有些傻眼了,就算是蟲娘的事情,他又憑什麼去管?

兩情相悅?他如今可是有家有口的人!

「不嘴硬了?蟲娘的事情,你又憑什麼管,我是她老子,我願將她嫁給誰,便嫁給誰!」李隆基指著葉暢大罵:「豎子,若不是念在你於國有功的份上,不殺你難泄我心頭之憤,滾,滾,朕再也不要見到你!」

葉暢轉身便走,他也根本不想再見到這個只為了自己的權謀而犧牲女兒幸福的人了。

葉暢離了大殿之後,李隆基猶自氣得呼吸急促,大殿之中安安靜靜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好一會兒,高力士才低聲道:「這葉暢當真是恃寵而驕,仗著聖人恩寵,連二十九貴主的婚事也欲干涉……他此前還算是知進退啊,也不知是不是在安西受了……」

「行了行了,你別替他說話!」李隆基坐回寶座,不耐煩地道。

高力士忙低頭認錯:「是,是奴婢只是覺得有些奇怪,他可一向不是這種會受激的人啊。」

「哼,他和蟲娘的關係,你又不是不知曉,若是不如此,那才真正心性涼薄……蟲娘倒是好福氣,這世上竟然有人願意為了她對朕揮拳頭!」

說到這裡,李隆基嘴角抽了一下,竟然忍不住笑了起來。

說不憤怒,那是假的,但在憤怒之餘,李隆基心裡多少還有些滿意。

葉暢這廝,果然是個重情義的人,他此前對葉暢雖然多有猜忌,但看起來,葉暢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陰沉狡黠啊。

李隆基最初時沒有把葉暢放在心上,不過是個略有才華又會鑽營的年輕人罷了,在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中,這樣的人物,車載斗量。但後來,漸覺葉暢讓他看不透,才華橫溢都不足以形容這個人,偏偏沒有什麼野心——李隆基很清楚,能力越大之人,便越想著權力,政治野心也越會膨脹。

因此,他對葉暢越來越猜忌,但今天葉暢的表現,卻讓他覺得,這廝終究不是那種能將心思藏住的人。或許自己此前,真的想得太多了,他只是一個太重情義之人。

見李隆基似乎並不很責怪葉暢,高力士心中也甚為奇怪。不過這正合他意,他也需要有人來平衡楊家日益膨脹的勢力。

高力士在政治立場上,除了緊緊抱住李隆基的大腿之外,就是製造平衡。以前李林甫在朝,為了平衡朝政,他偏向楊釗這一邊,現在李林甫已經滾蛋,老老實實呆在旅順等死,楊釗眼見熾焰滔天,他便又要暗中拉葉暢一把。

因此他笑道:「聖人當真是寬厚,葉暢這廝如此無禮,聖人也從輕發落。想來葉暢回過神後,也會感激聖人之恩德,此後更為盡心儘力,保聖人江山永固,國庫充盈。」

「哼,你又幫他說話,朕這次不可能輕饒他,讓他在大理寺的獄中多呆些時日,好好反省……不過那些小吏是最勢利的,少不得要給他苦頭吃,你盯著點!」

「奴婢明白,聖人放心,絕不叫一二胥吏壞了聖人寬厚之名。」

高力士笑著應下此事,不過稍後,他略一猶豫:「奴婢聽說,葉暢一來京城,只是從家門口過,連家都沒有回,便來拜見陛下,求見聖顏。他如今有罪,下獄待罰,他家人那邊……」

「怎麼?」李隆基有些怒了:「他家裡除了一個妻子外,還有誰為他操心?」

高力士低聲道:「聖人說的是,葉暢家中,除了一個妻子外,並無人為他操心。」

同樣一句話,李隆基說出來和高力士說出來完全是兩個味道。聽得高力士說後,李隆基心裡不禁一顫,葉暢成親也有兩三年了,可到現在卻還連個孩子都沒有。

這其中,少不得有部分原因,在於葉暢與李騰空聚少離多。而造成葉暢與李騰空聚少離多的原因,又是他將葉暢趕得四處打轉兒。

「咳咳……葉暢終究是立了功,他自己受罰,罪不及妻兒……朕欲賜其妻李氏公主,來人,召陳希烈、王維來見。」

有小太監應了一聲,高力士笑了笑,此事必然會傳出去,葉暢也必然要承他這個情。

楊釗如今可是視葉暢如盯中釘肉中刺,若是給他知道葉暢被下獄,接下來肯定會想方設法羅織罪名,要將葉暢徹底打垮來。但現在李隆基冊封李騰空為公主,而不是郡國夫人,其嚇阻之意也很明顯:打壓葉暢沒有問題,但若是想藉此機會幹掉葉暢,就要考慮李隆基會不會發怒了。

雖然高力士做了些補救,但是葉暢下獄的消息,還是很快傳遍了長安,引發了巨大的震動。來給葉暢求情者,可謂絡繹不絕,雖然大多數還只是泛泛而言,立場基本上觀望,但也可以看出,這些年來葉暢在無聲無息中經營出了多大的一個局面。

楊釗自然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他冷笑連連,將吉溫等召來密議。

「此是良機,當一鼓作氣,將葉暢徹底打倒,千萬勿令其再起身!」吉溫第一個發言:「我深知此人,若給他逃過此劫,今後再難有這樣的機會!」

翰林學士張漸卻道:「聖人冊封李氏公主……可見其人雖惹怒聖人,卻並未完全失去聖意。聖人此舉,絕非無因,這是警告,若此時動手,只怕反而不美。」

吉溫聽得就不高興,他巴不得楊釗此時興大獄,興大獄就能用得上他,而用得上他,也就意味著他能夠爬得更快。

只要能讓他爬得快,他可以冒任何險!

「若是瞻前顧後,什麼事情都做不得了,以我之見,此時便該窮追猛打,葉暢不是擅自奪了高仙芝兵權么,抓住此事不放,必能治他一個跋扈之罪!」

「吉公所言不錯,但是,如今咱們最需要什麼?」楊釗心腹中,幾乎所有人都看吉溫不順眼,當下另一人,吏部郎中鄭昂慢悠悠地道:「咱們如今最重要的,是將陳希烈拉下來,如今唯他還擋著尚書為相之路。現在治葉暢之罪,能幫助楊公為相否?」

吉溫這一下默然無語了。

大夥同一船上,楊釗心裡想著什麼,眾人都明白。他就是想當宰相,而且是大權獨攬如同李林甫一般的宰相。但是因為李林甫退得太突然,所以楊釗的布局還沒有完成,陳希烈依然安坐相位。楊釗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首先還是得將陳希烈扳倒。

眾人商議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先集中火力對會陳希烈,對葉暢只是暗中收集他的相關黑材料,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以雷霆之勢,一舉將之鏟滅。

吉溫此後就沒有怎麼發言,出了門時,他微微嘆了口氣。

他知道楊釗為何不用他的建議,他先是投李林甫,又投葉暢,後再投楊釗,幾經輾轉,幾無忠心可言,故此楊釗待他,還不算十分信任。

看來,楊釗手下,自己也不能呆太久啊……

楊釗之外,朝堂之中,尚能值得他投靠的勢力,就很少了。吉溫琢磨了好一會兒,終於想到一條出路,臉上不禁浮出了笑意。

然後他便看到,楊釗之次子楊朏興緻沖沖走了進來。

因為楊家權勢熏天,楊朏早就把少時吃的苦頭忘得乾淨,如今一身都是紈絝氣息,見著吉溫,倒還想得施禮,卻什麼話都沒有說,就徑直進了屋子。

楊釗的密議剛剛散掉,見他這副模樣跑進來,忍不住訓了一句:「這般輕浮,哪裡有大臣之體,你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