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為

「算你們走運,我不能將你們千刀萬剮了,但你們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一死,那就大錯特錯!」

葉暢前半截話,讓閣羅鳳與閣陂都是將心放下,但後半句話,又讓二人心懸起。還不待閣陂說什麼,葉暢猛然收刀,刀刃劃開閣陂頸動脈,血頓時狂飆出來。

閣陂捂著傷口,想要堵住血,但大動脈已開,哪裡還能堵得住!

他一邊慘叫,一邊拚命向後縮,驚恐的眼睛看著葉暢,目光里滿是不解。

這等情形之下,葉暢怎麼還會殺他?

葉暢微微一笑,轉向閣羅鳳。一直很平靜的閣羅鳳,這個時候也瑟瑟發抖,他想要向後逃,卻被身邊兩個唐兵緊緊夾住。

「葉大使,葉大使,使不得啊!」崔圓被高適纏著,原本沒注意的,但聽得閣陂的慘叫,側臉一瞧,頓時臉色慘白,也大叫起來。

但他的聲音隨著葉暢斜睨過來戛然而止。

葉暢那冰冷的眼神,讓崔圓毫不懷疑,自己再要阻撓,只怕連他也要被殺死。

「你好大的膽子……你……你怎麼敢這樣做,朝廷必然要治你之罪!」在呆了好一會兒,地上的閣陂都開始抽動之後,閣羅鳳才回過神,驚恐萬狀語無倫次,原先的淡定從容蕩然無存。

「你以為朝廷會如何治我之罪,了不起罷免我的官職,那正合我意,這個劍南兵馬使,你以為我真很想當么?」葉暢噗的一聲輕笑:「你看錯了我,也看錯了自己……以為你真很重要?」

一邊說,葉暢的刀又架在了閣羅鳳的脖子上,那刀上濕漉漉的,還有閣陂的血。閣羅鳳瑟瑟發抖,再也不敢看葉暢,只能斜看著那刀:「別,別……我已經降了,我降了……」

「抱歉,我只需要你死,不需要你降。」葉暢一邊說,一邊又再度揮刀。

閣羅鳳如同閣陂一般,被他直接割斷了血脈,葉暢舉起手中的刀,刀上血緩緩流下來。

「逆賊已死,現在入城!」葉暢又下令道。

諸軍頓時歡呼,然後入城。葉暢翻身上馬,看著開進太和城的士兵,好一會兒,才轉過頭來,笑吟吟地與崔圓招呼:「崔司馬遠來辛苦了,不知這風塵卜卜的,可是有什麼急事?」

崔圓張了張嘴,卻是一個字都沒有發出來。

他出現在這裡,而且與閣陂一道前來,那麼楊釗是什麼意思,已經表露得很明顯,可現在,葉暢兩刀下去,絲毫沒有給楊釗留顏面,其為人囂張跋扈,可見一斑!

原本楊釗拉葉暢下水,將他弄到劍南節度來當這個兵馬使,雙方的關係就近乎破裂,而葉暢搞開中法,請楊釗予以方便,雙方關係有所修復。可是隨著這兩刀下去,崔圓明白,那種修復只是表面。

葉暢這兩刀,既是按自己意願行事,也是給楊釗的強力警告,休要再亂伸手,只要過界,葉暢不會與他客氣!

而且葉暢做出這樣的決斷,完全出乎崔圓意料,他以一個官僚政客的眼光來看,葉暢此舉,實在是愚不可及。

閣羅鳳活著,能換取更大的功勞,死了,只不過是威懾一下那些蠻人,使他們在一二十年內不敢再叛罷了。如何取捨才最有利,以葉暢最會計算的,怎麼會算不明白?

「葉大使……此間之事,我……我……恭喜大使,立此殊功,霍去病、班超,亦不及君……」

崔圓原本是準備說此間之事他會源本報告給楊釗的,可是一想到葉暢方才屠閣羅鳳、閣陂如殺雞一般的神情,到嘴的話就又變了。

「既是如此,我就不多留崔司馬了,你早些回去,稟報楊公,哦,順便替我恭喜他,此間事了,他可以回京了。」葉暢淡淡地道。

崔圓行了禮,如蒙大赦一般,飛奔而去,連停下來喝口水的念頭都沒有。這一奔奔行了十餘里,他才回過神來,看著跟隨自己的隨從,忍不住破口大罵:「狗奴,沒有用的東西!」

隨從被罵得莫名其妙,崔圓罵了兩句,才覺得心頭的恐懼發泄了不少。可是細思方才,他不禁長嘆了一聲:「葉暢氣勢已成……只怕是第二個李相公了。」

是的,方才葉暢對他笑得很和氣,可是給他的那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卻與被稱為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差不多,甚至比李林甫更可怕些,畢竟葉暢的中的刀還在滴血。

此行差使沒有成功,回去如何交待,也是崔圓要思忖的問題,他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最好還是如實說與楊釗聽。

他快馬加鞭,沿途驛站不停換乘,也用了五日時間,才回到成都。聽得他回來,楊釗笑著對鮮於仲通道:「崔圓可任事,這麼快就回來了,想必是馬不停蹄……好,好,此事既然辦妥,鮮於公此前之舊過,想必能揭過去了。」

鮮於仲通也甚是振奮,他指揮蜀軍南征失利,原本是極丟面子,但現在閣羅鳳千里迢迢派人來向楊釗請降,甚至答應入京戍衛,這令葉暢也未競全功。在鮮於仲通看來,自己的顏面多少挽回了些。

更重要的是,楊釗與他商議,只說閣羅鳳是通過他請降的,他於其中也可以分潤一些功勞,雖不說完全能將功贖罪,卻也足以讓他到朝中任一個閑職,等事情過個兩年再換一個美差。

「侍郎回京,指日可待,不過這劍南之地,乃侍郎在京中立足倚仗,不可以輕易讓與別人。」在等崔圓進來之際,他對楊釗道。

楊釗笑而不語,鮮於仲通心知他所想,又開口道:「愚此言非為自己,而是為侍郎。葉暢與侍郎,終究不是一條心,此次侍郎得閣羅皮獻降,他必嫉恨侍郎功高,若留他在劍南,劍南再非侍郎所有矣!」

「不會留他在劍南,我與他早有言,朝廷會新設雲南節度使,他為首任雲南節度使。」

「哦?」鮮於仲通一驚,這等事情,楊釗此前並沒有和他說起,他心念一轉,便知道自己有些失去楊釗信任了,這絕不是什麼好事,略一思忖,他開口道:「既是如此,侍郎回京之後,不如留崔司馬劍南節度使。」

楊釗笑道:「崔圓可沒有邊事經歷。」

「南詔既降,蜀地自安,不過就是安戎城罷了,佐以良將,不愁守不住。」鮮於仲通道。

正說間,崔圓已經進來了,楊釗笑著道:「崔司馬辛苦,方才鮮於公已經將這劍南節度使許與你了。」

崔圓神情卻沒有一絲興奮,他顧不得客套,拱手便道:「侍郎,事情不妙,葉暢將閣羅鳳與閣陂都殺了!」

「哈哈……什麼!」楊釗一躍而起,神情變得極為古怪。

鮮於仲通也瞠目結舌,幾乎不相信自己耳朵所聞。好一會兒,他回過神來:「他如何敢如此,他如何能如此!」

這可是大功勞,而且閣羅鳳、閣陂已經向楊釗請降,這就是楊釗的功勞,葉暢毫不客氣將他們殺死,就是完全不給楊釗顏面,就是搶奪楊釗的功勞!

原本憑藉這功勞,楊釗不僅僅可以回長安,甚至有可能升上一級,在六部中混個尚書之職,可現在全沒了。就算楊釗上書朝廷,說閣羅鳳向他請降,沒有活人,有什麼意義?

葉暢甚至可以耍無賴:閣羅鳳欲請降,也應當是向身處前線的葉暢請降,怎麼好端端地去千里之外尋楊釗降?是不是楊釗見他在前線打得好,故意編出來與他爭功?

再看楊釗,楊釗已經氣得全身真哆嗦。

「沒有良心的狗奴,山野村夫,貶夫走卒之輩!」一連串的咒罵從楊釗口中狂噴而出,這可不是一般的仇,乃是斷楊釗上升之途啊:「當初就不該助他,讓他被弄死來!果然是忘恩負義之輩,賀知章、韓朝宗、李適之……一群助過他的人都被他坑了!」

他這般大罵失態,倒將自己的市井出身本性曝露出來。鮮於仲通垂頭不語,那邊崔圓更是哭喪著臉,從不曾見楊釗這麼怒過,現在誰也不敢出面相勸。

罵了好一會兒,楊釗算是冷靜下來,看著崔圓道:「他怎麼可能殺死閣羅鳳,莫非他攻入太和城了?」

「這個……卑職趕到時,閣羅鳳正好開城投降……」

「沒用的東西,若是多支撐一日也好,怎麼才這麼點時間,他就開城了!」楊釗又開始罵閣羅鳳,罵了兩句,想想不對,神情頓時緊張起來:「犬戎呢,犬戎援軍如何了?」

僧閣陂來請降時,可藏著自己的小心思,沒有將戰況如實告知,故此楊釗只知道葉暢兵臨龍尾關,而犬戎援軍吃了個「小虧」,退離洱海。故此楊釗很驚訝,在犬戎相助之下,葉暢怎麼可能攻破雄關,逼使閣羅鳳開城投降。

「卑職到時得到的消息,犬戎援軍全軍盡墨,五萬人,在龍尾關給葉暢一把火燒死了數千,擒獲過萬,然後又在鐵橋城給葉暢追擊,斬殺又是數千,其餘盡皆成擒,連其主將御史論若贊、神川兵馬使論綺里余,也被擒殺。」

「這伙犬戎也是廢物,全都是廢物!」楊釗又大罵。

但是鮮於仲通卻猛然激靈了一下:「等一會,崔司馬,你是說,在哪兒追擊擒獲論若贊的?」

「鐵橋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