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

葉暢一手親擎著自己的戰旗,一手握刀,騎在馬上,望著眼前的戰場。

他可以看到,鐵橋關前五十步內,堆滿了屍體。漫山遍野,到處都是犬戎人,但是他們此刻一個個失魂落魄,或者棄刃跪著,或者沒頭蒼蠅般往草叢中鑽。一個個都是瑟瑟發抖,尚有鬥志者,百中無一。

「某,大唐劍南兵馬使葉暢在此,降者免死!」葉暢的聲音響起,一片寂靜中鈧鏘有力。

犬戎已經完全失去了鬥志,破不了鐵橋關,就回不到故土,而接二連三的慘敗、奔行、血戰,已經耗盡了他們最後的體力。

雖然他們也知道,唐軍和他們一樣疲憊,唐軍的數量未必有他們多,但是他們就是提不出半點氣力。

「跪地免死,投降不殺!」葉暢身後,唐軍一齊高呼起來。

論若贊眼睛發直,他看到了葉暢,認出了這個身影。這幾日,這個身影就像夢魘一般,纏繞著他,讓他無處可逃。

現在,這個身影又出現在他視線里了,他麻木了,完全失去了逃跑的意思。

「御史,御史!」旁邊的論綺里余帶著哭腔,他同樣認出了葉暢身邊的那個騎士。

在洱海畔,那騎士狂追他二十里,只靠著蠻人的接應,他才僥倖逃脫。他現在感到奇怪的是,為何葉暢竟然敢不顧南詔,親自帶人來追他們。

不過現在卻不是細想這個的時候,如何脫身,才是關鍵。

論若贊被他喚得回過神來,長嘆一聲。

「我奉贊普之命,鎮守神川,督率數萬將士,逢此大敗,贊普能饒過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見那些失去了父兄的部族。」論若贊向論綺里余道:「你久在神川,熟悉此地,今日收復鐵橋城,復仇雪恥,非你莫屬,你自去吧,我在此斷後,定然為你爭取逃脫之機!」

「橋被奪了,我還能如何逃回去?」論綺里余雖是感動,但卻不能不絕望。

「先自此地逃脫,然後繞道……哪怕繞道兩千里三千里,你也要回去,回去告訴贊普,這個葉暢,要小心他,必須殺死他!」

論若贊提到葉暢名字時,咬牙切齒,無限憎怨。論綺里余還待再說,論若贊卻推了他一把,低喝了一聲:「速走!」

論綺里余踉蹌了幾步,回頭再望,只見論若贊舉起了刀,對著身邊的親衛道:「誰與我一起去取下唐將的頭顱,只要殺了他,唐軍就不戰自潰了!」

他一邊說,一邊向前,說完之後,也不管有沒有人跟著,便向著葉暢那邊衝去!

稀稀拉拉十餘個犬戎跟在他身後,陸續還有人跟著他,但到最後,也不足百人。論綺里余獃獃看著,看到唐軍舉起了那種與此前所見不同的手弩,看到在暴雨驟雨般的箭矢中,論若贊組織起來的最後衝鋒,變成飛蛾撲火一般的自尋死路。他終於回過神,轉身便要覓路逃走。

論若贊說的是,若他不走,誰人將這個名為葉暢的唐將之可怕傳回贊普王廷去,誰來報仇雪恨收復這神川要害之地!

不過葉暢身邊,另一雙眼睛卻正盯著他。

王羊兒眼尖,而且論綺里余又站在主帥論若贊身邊,故此王羊兒一眼就認出,這廝便是從他手中僥倖逃脫的那個犬戎將領。這條大魚上回沒有撈著,讓他心裡彆扭了好久,如今怎麼會再放過!

不僅是他,眼見隨著葉暢的到來,犬戎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一個個不是逃入深山就是棄械投降,鐵橋城中的唐軍也精神大振。

善直直接從城頭踏著屍體下來:他們血戰這麼久,如何能不在受降之時露個臉!

他在高處,看到王羊兒離開葉暢身邊,下了馬縱上山,看上去是在追什麼人。善直便也發覺了論綺里余,想到王羊兒曾摔他一個跟頭,善直眼珠一轉,便有了個主意。

這廝曾讓他丟了顏面,此次自己要搶在他之前將他的目標俘獲,他必然會氣得半死。

一念及此,善直便跟著拐到了山上,他在城頭戰了許久,附近地勢早看清楚了,這一去,正是截論綺里余的前路。

犬戎兵士紛紛投降,葉暢身後的唐軍一波波上前,將投降的犬戎士兵繳了械,然後全部趕入一處山溝溝中。葉暢這才踏著血跡,遁山路而上,到了鐵橋城之前。

高適笑吟吟迎出來,向著葉暢拱手:「幸不辱使命!」

「也唯有高兄才能成此偉業!」葉暢挑起拇指贊道:「此戰能競全功,高兄勛勞居於次位!」

高適故作不滿,吹鬍子瞪眼:「我居次席,不知首席者何人?」

葉暢笑吟吟望向他身邊的阿詩瑪:「娓娘及越析詔,先助我誘犬戎中計,再助高兄奪鐵橋城,居功甚偉,當居首席!」

阿詩瑪臉上浮浮泛紅,她身邊的諸蠻人都是臉泛紅光,他們親眼見葉暢威勢,人一到犬戎就紛紛跪地求降,故此能得葉暢之贊,個個都是興奮無比。

「既居首功,不知大使有何獎勵。」阿詩瑪笑著問道。

「自然是有的,還記得我上回與你說的事情么,我欲請開糖榷,請你越析詔廣種甘蔗。」

「記得……」

「從越析州至褒州,磨些江以南,盡為越析詔種甘蔗之地,此次俘獲犬戎,一半分與你們為蔗奴,你覺得如何?」

阿詩瑪聞言頓時大喜,這就讓越析詔實際控制的地盤,足足擴大了三倍,而這些犬戎人被充作越析詔之庶奴,也解決了越析詔如今面臨的勞力不足這個巨大的問題!

「不過……」葉暢又道。

聽到這個「不過」,阿詩瑪頓時冷靜下來,她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此次葉暢連番獲勝,越析詔確實幫了很大的忙,功不可沒,但葉暢給予的報酬也太過豐厚了,遠遠超過阿詩瑪的想像。

「就知不會如此便宜,你有何話,直說了吧,你這人最不爽利就在此處!」

聽得阿詩瑪這般吐槽自己,葉暢一笑:「不過,當初朝廷待皮羅閣可謂仁至義盡,比起如今給你們越析詔之優渥尚有過之,可是皮羅閣死去不過兩年,閣羅鳳便起叛心。娓娘,居安思危,我只問你一句,你如何保證你們越析詔子孫,不會背叛大唐?」

此語他沒有壓低聲,故意讓阿詩瑪身邊的諸蠻都聽到,果然,那些蠻人臉色頓時一變。

他們此次相助大唐,一來是報復南詔,二來也是藏有私心,誰不想如同南詔當初一般,得到大唐的全力支持,成為六詔之主呢!

只是葉暢將話挑明了,誰都不敢說,自己這一部以後就會永遠忠於大唐。

「葉郎君你說當如何?」阿詩瑪面對葉暢,也不覺有些氣妥。

這不是當初黃河邊被她擄走的那個少年,而是指揮雄兵三萬大破敵軍七萬的名將,他一個眼神一個念頭,便可能有千百人死去。

「會盟。」

「會盟?」阿詩瑪驚訝地重複了一句,然後明白關鍵所在:「盟約有何規定?」

「其一,雲南為華夏之地,大唐之土。」

「無異議!」

「其二,諸詔諸蠻,皆為華夏之民,大唐之臣!」

「亦無異議!」

兩人一說一聽,最初兩條,都沒有什麼新意,但到第三條,阿詩瑪的神情便僵住了。

「其三,為禁蠻人諸兵互攻相侵,諸部都不得擅自擁兵,一應兵力,併入雲南團練使麾下。團練正使須為朝廷任命,副使由諸部推舉,軍中須以漢人為錄事參軍,教以大唐軍制!」

這是收走各部部分兵權,阿詩瑪對這一點有些猶豫,若無兵權,他們諸部與漢人何異?他們這些部族首領的權力,又靠什麼來保障?

葉暢是鐵了心,不令各詔蠻中有常備兵力,至於私下的一些半農半軍的兵力,這是在所難免的,倒不急著一下子解決。他更看中的是須以漢人為錄事參軍這一項,也就是往蠻人組成的軍隊中派遣軍事顧問,藉助這些軍事顧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掌控這支蠻軍。

「其四,蠻人窮困,乃因不知如何生產,故此朝廷委派勸勤官,協助各部,編製戶籍,開墾田地,種植勞作。」

葉暢在這第四點又玩了陷阱,名義上是派勸勤官協助各部,實際上乃是派出生產顧問,插手蠻部民政,介入蠻部事務。這分明是為今後直接統治蠻部做準備,卻打出解決蠻人窮困問題的幌子,阿詩瑪算是蠻人中有眼光且聰明的,也不禁被此迷惑住。

要知道便是朝廷不委派,他們各詔當中,也沒有少聘用漢人擔任官職,便是南詔叛逆,手中還不是重用了姜如芝等漢人!

將引與前方軍政之項比了又比,阿詩瑪一咬牙:「我部願從這第三第四項!」

「娓娘,你很聰明,越析詔有你,至少三五十年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用不著三五十年,只需要五年乃至三年,你就知道,答應這第三第四項,其實對你們只有好處而無壞處。」

阿詩瑪苦笑了一下。

她能不答應這些么,葉暢攜新勝之威,只怕整個雲南,再無一個部族膽敢不奉其詔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